前來投靠康王的流民越來越多,於是康便按人數進行編製,以十人為一小旗,五十人為一總旗,接著便是百戶、千戶、衛等,組成了一個軍事集團,少說也有數萬人眾。


    人數的多寡從字麵上來看,不過隻是一串平平無奇的數字,但這些人站在校場實際操練起來,單單一衛約五千餘人的規模,其視覺衝擊力就特別強。


    更別說當所有人都站在一起時,感覺唿吸都有些困難,好像空氣都被人吸完了似的。


    張良才看著黑壓壓一片的人頭,緊張地咽了咽口水,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以前他出征打仗根本就不用考慮糧草後勤的問題,自然有兵部、戶部協商解決。


    三軍未動而糧草先行,有時候送糧的民工比將士還多,長長的看不到尾。


    但現在後勤的巨大壓力給到了張良才這邊,雖然秋知府倒是很大方地放開常平倉,但隨著加入的人數越來越多,那點糧食又能撐多久呢?


    本來流民就餓得狠了,便是一頭牛擺在眼前也能吃掉,更別說經過操練後,他們一個個胃口大開,糧食消耗的速度驚人。


    張良決定先把登州碼頭存放的糧食運過來,然後出海聯絡番邦的幾個大糧商,解決吃飯問題。


    張良才找到康王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並急不可耐地要立即出發,但康王卻拽住了他的衣服,“別急,還有幾件事要拜托你呢。”


    “殿下盡管吩咐。”


    康王拍了拍他的肩道:“大同雖然流民眾多,但大多身體羸弱,咱們若想拿下京城隻靠大同府一路兵馬是不行的,還得另外找一支兵馬以作策應。”


    張良才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登州總兵,此人掌管了一支不出海的水師,雖然武備荒廢,但論戰力肯定比流民強多了,關鍵此人是個妙人,很懂投桃報李那一套。


    “殿下說的是登州總兵吧?此人很仗義,應該能行。”


    登州總兵跟祺國公有舊,與大皇子的關係也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冒著被人發現盜賣軍械的罪名,將兩艘即將報廢的戰船白白給了大皇子。


    “嗯,我也正有此意,你此去帶著我的親筆信,邀他共襄盛舉,想來他應該會答應。”


    張良才立馬應承下來,反問道:“就這事嗎?還有別的嗎?”


    康王猶猶豫豫,“呃~那個……你迴登州時肯定要經過京城,將咱們這裏的情況記得給你妹妹說一聲。”


    給妹妹說一聲幹嘛,難道大殿下還需要一個弱女子在京城呐喊助威嗎?哎~等等,他記得妹妹有一個書坊。


    張良才立刻撫掌興奮道:“殿下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大事啊。”


    大皇子皺眉想了想最近所有行動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還有啥大事忘了啊?征兵、收糧、操練哪個環節都沒忘啊。


    “殿下,咱們起事前是不是得先發一篇檄文來著,這樣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啊。”


    打仗打的就是一個正義,為了占領道德製高點,還得找一個師出有名的好由頭,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尋一名義士去對方地盤裏挑事,哪怕就算是被殺,那也死得光榮,死得偉大。


    師出有名的借口多到數不勝數,包括但不限於士兵失蹤、使者殉國等等,端看怎麽玩了。


    康王一拍腦門,“對對對,怎麽把它給忘了?”還是第一次造反沒有經驗,幸好有張良才提醒。


    兩人一起迴到中軍帳,康王信心滿滿地吩咐張良才,“來,你來磨墨,古有紅袖添香,今有力士磨墨,也算是一段千古佳話。”


    張良才沒推辭,喜滋滋地拿著磨條開始加水,使勁磨啊磨,隻是他看著大皇子提筆蘸墨後便不動了,直到筆尖上一滴濃濃的墨落在紙上,白白浪費一張上好的宣紙。


    “殿下,你寫啊,你怎麽不寫?”他還想看看殿下過人的文采呢,肯定比什麽大明湖的蛤蟆好。


    “嘶~書到用時方恨少,咱肚裏沒啥墨水啊。”當然這也不能怪大皇子,他自小走得就是打打殺殺武將的路子,文墨雖通,但想要寫出激昂的文字來還差點筆頭功夫。


    張良才放下磨條,本要取笑大皇子一番,但想想自己肚子裏的墨水還不如殿下呢,他撓了撓腦袋,“咱玩筆杆子不專業,要不找個文采好的人來寫。”


    “那找誰啊?”


    “國公府不是住了個探花郎嗎?咱們就找他來寫,大不了多給一些潤筆之資。”反正他要進京一趟倒也方便。


    大皇子放下毛筆,“那就這樣吧,等會兒你帶兩隻信鴿迴京,也好來迴方便傳遞消息。”


    事不宜遲,張良才當天便騎馬往京城疾馳而去,一路風雨兼程,終於趕在可憐的信鴿快顛斷氣之前迴到國公府。


    張敏聽說大皇子想要起事,便道:“這可真是官逼民反了,前陣子江南還有兩位藩王被逼得懸了梁呢,這事搞得宗室和勳貴們都有些緊張。”


    張良才總感覺新帝腦子一定被驢踢了,自己剛登帝位,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就惹得宗室人人自危,想來不需別人動手,自己人就要殺起來。


    “不提那些廢物王爺了,暫住在咱家的秦編修在嗎?殿下想請他寫一篇檄文,不知道肯不肯?”


    張敏想了想,這會兒他剛下值,多半在自己院子侍弄花草。


    於是兩人來到文杏館,卻見劍月正幫著秦編修收起院子裏晾曬的被麵,兩人一起動手你折我折,就折到一塊兒去了,完全沒注意到旁邊還有兩個大燈籠。


    “咳咳……”兩兄妹都挺尷尬的,頗有些棒打鴛鴦之感。


    劍月不好意思地搶過被麵,“婢子去洗衣服啦!”


    秦編修一臉幸福而又痛苦地目送她離去,張敏這才注意到秦編修身上的長衫還打了幾塊補丁,“秦大人何必如此儉省。”


    “嗬嗬~不瞞小姐,這其實是件新衣服,隻是……”


    “哦哦~了解了解。”張敏恍然大悟,這是人家小兩口的情趣,主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小姐、少爺,今天找在下有事嗎?”


    “有,麻煩秦大人寫一道檄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霖鈴的新生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霖鈴的新生活並收藏抄家之後鹹魚翻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