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子一邊起勁地刮著版,一邊笑道:“小姐,你看咱們印得這些書可夠多?”
“夠,太夠了,”張敏又不放心地問道:“沒人來偷吧?”這要是被盜版了,可就血本無歸了,倒也不是賣不出去,而是賣不上價。
賣書也講究快準狠,晚一步就少賺好多銀子。
這本書當然不是正經的《西遊記》,而是脫胎於原著的《西遊記傳》,其中刪除了部分敏感內容,比如“皇帝老兒”,“皇帝輪流做”之類,畢竟這種書真要拿出去賣,怕不是書商們都要被殺頭。
刪減的原因除了涉及敏感的政治內容外,最關鍵的是原著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哪得刻到猴年馬月去,於是張敏的這本書隻有十幾萬字,分成上下兩冊。
小狗聞言迴憶道:“前陣子莊裏來了兩個偷豬的,還沒得手就被咱們的人發現,打個半死後送官了。”
張家莊與別村不同,別村一到天黑家家戶戶都睡下了,誰家要是遭了賊,失主也隻能無能狂怒,有些人家幹脆養狗、養鵝用來看家護院。
而張家莊還保留了一些軍隊的習慣,比如值夜。
李哲會安排一些年紀大的傷殘老兵輪流值夜,倒也不需要多做什麽,隻是在聽到狗叫聲後,出來查看一番,若是情況有異便吹哨,或是敲鑼示警。
那兩個賊人原是京郊附近的流民,想趁著年關前偷雞摸狗,去各個村裏進點年貨。
可巧那天晚上是獨腿大叔值夜,他正坐堂屋借著油燈編竹筐呢,聽到村中狗吠,可叫了兩聲後卻又沒了動靜。
獨腿大叔感覺不太對,拄著拐出來查看,果見村口方向摸進了兩個人影,“娘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今晚來尋晦氣,倒要讓你們知道老子的厲害。 ”
兩賊人悄無聲息地從外圍繞了一圈進村,但凡有狗叫,他們便扔了飯團過去,狗聞到味過來,便立刻以繩索套之。
狗到了手,他們也沒打算離開,而是準備進村偷雞去,晚上的雞最傻,輕易不叫喚,是小偷的首要目標。
他們在村裏轉來轉去,卻不知兩人的一舉一動都被人暗中看了去。
而後他們聽到一陣哼哼唧唧的聲音傳來,賊人甲細聽後道:“兄弟,是豬啊!”
賊人乙不屑,“豬怎麽了?那玩意太大可不興偷啊。”
不過當他們借著月色,看清豬圈裏竟臥著二十來頭豬的時候,眼睛一熱,心思便活動開來,賊人甲咽了咽口水,“這麽多豬,咱們殺上一頭,一人背半扇走吧。”
“我看行!”賊人乙從腰上抽出樸刀,準備翻過去。
獨腿大叔趁此機會,拉弓射箭正中賊人乙的屁股,賊人甲見狀,撒腿往外跑,也被箭射中了小腿。
見賊人趴在地上往前挪,獨腿大叔方才吹響了骨哨,李哲睡夢中聽到動靜,立馬爬起床,抄起門邊放著的長槍,跟著村裏的青壯來到豬圈。
李哲聽張敏說過書坊很重要,最怕賊人盜書,便以為是偷書賊來了,讓人燃起火把就地審問。
兩賊人都要嚇破膽了,立時癱成一團爛泥,他們隻是膽小的賊,不是膽大包天的強盜,隻推說自己迷路誤入村中。
這個理由鬼才信呢,李哲一句,“給我打!”村裏人立馬就你一腳,我一腳地踹上了,也別說這是私設刑堂,畢竟皇權不下鄉,若不是出命案,壓根兒沒人管。
也幸好他們不是來拐賣孩子的,否則這會兒腦漿子都給打出來了。
“說,你們到底是來幹嘛的?”李哲厲聲喝問。
兩賊人痛得全身抽抽,發現若是不老實交代,怕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這才說出真相。
李哲冷著臉反問,“隻是偷豬?”
兩賊人哀嚎不已,“各位好漢莫打了,小的隻是一時糊塗,真是來偷東西,狗還套在袋子裏,不信的話,便去村口看。”
果有青壯小子跑到村口,在路邊發現已經被繩子套得奄奄一息的狗子。
李哲揮手道:“把他們關到豬圈,明天送官。”
一旁的蘑菇王怎麽感覺這場景似曾相識啊。
……
張敏竟不知村中還發生過這事,李伯伯也沒提起過,遂問,“那後來咋樣了?”
小狗子攤手,“還能怎麽樣呢,聽說就挨了幾板子。”
到了年根下,衙門天天都能接到這種偷雞摸狗的案子,對付這種人,衙門也沒啥好辦法,關到牢裏吧,也沒人給他們送飯,怕是會餓死。
可要是判流放,這點小偷小摸的罪名也不夠;罰錢吧,他們又窮得兜裏比臉幹淨,竟滑不溜手不好處理,最後無奈隻能打個幾板子放走了。
張敏看了看滿屋的書,不免有些後怕,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流民本就一無所有,萬一他們心裏記恨,搞不好便會放火燒屋,不得不防啊。
想到這裏,張敏原本還打算再囤一囤貨,現在看來得盡快出手,壓在手裏一天,就多擔憂一分。
“這樣吧,明天我讓福伯過來拉貨,你們按著訂單把書交了。”
小狗子、鐵子俱都點了點頭,這事確實不好再拖,“行,隻是這些貨出完了的話,還要不要印?”
“要呢,如果你們忙不過來的話,明天跟著福伯問問那幾個做學徒的願不願意迴來,若迴來正好給你們打下手。”
張敏繼續道:“若是可以的話,再刻個帶圖畫的版,咱們印好的這批書還得賣到番邦去呢。”
鐵子奇了,“他們能看得懂嗎?”
“看圖唄,”張敏解釋道:“這個不用擔心,聽說番邦皇室從小都要習我國文字和語言,那邊受眾也不少,盡管印吧。”
鐵子想了想道:“咱們倒不用重刻版,隻要另刻畫版就成,這種更簡單些,一頁字一頁畫,如此還能多賣兩冊呢。”
“對,價格還能再往上提提。”張敏好像都能聽到銀子掉進匣子的聲音。
當晚,張敏和他們一起把印好的書頁用針線縫好,隻等明日福伯的馬車來接貨。
次日一早,她便坐著李伯送蘑菇的騾車返城,而後福伯來迴往返跑了幾趟,將書全運到城裏。
不出幾日,京城流行了一本新話本子,有別於一般的誌怪小說,情節非常搞笑,家有資產的買來看,沒錢的借來看。
一時之間,京城百姓日常打招唿用語,從“吃了嗎?”改成“看了嗎?”好像沒看過這本《西遊記傳》,就跟不上時代似的。
隨著這本書的出現,城中的抄書先生和刻字先生都跟著發了一點小財。
很多人買不起價格昂貴的正版書,但又想收藏,便請人抄書,或者幹脆自己執筆,而刻字先生則是因為有書坊發現了商機,借著一波熱度趕緊請他們來盜版。
這裏麵就有鐵子的老東家---餘記作坊,餘東家可是盜版界的急先鋒,最是積極,早早就開始請人雕版,命徒弟們連夜趕工。
反正讀書人之間也沒有盜版的概念,一本好書出現,大家都恨不得廣而告之,書商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則大肆宣傳張記書坊才是正版雲雲。
正版和盜版之間的大戰,立馬殺得轟轟烈烈。
鐵子和小狗子則不在乎,反正印好的書已全部賣完,那些書商聽說他們手裏還有更好的稿子,結銀子非常爽快,隻說要是還有好書,照單全收。
拿著那麽多銀子,鐵子和小狗子又是激動、又是害怕,躲在貓兒胡同都不肯出去,總感覺外麵的刁民太多,個個想搶他們的銀子。
大皇子不由嗤笑一聲,“瞧瞧你倆的出息,要不找幾個鏢師送你們迴去?”
“好啊好啊!”兩人點頭如搗蒜,幾千兩銀子在手,確實很不安全。
見他們小心翼翼的可憐樣,張敏幹脆不等年關就開始算賬分紅,除了留下五成的利潤用於書坊發展,剩下的比例大家平均分配。
可就算這樣,兩人到手的銀子還是非常可觀,小狗子與鐵子商量,“要不二八分成吧,畢竟一切都是小姐置辦的,小姐占了大頭。”
“不用,我雖然置辦了紙墨,但這部分都算到固定開支裏,至於付給作者的費用,他老人家不在自然不用給,而刻字和印刷都是你們自己做的,所以平均分配很公平。”
張敏又不是小器之人,隻有提高他們和積極性,作坊才能可持續發展。
鐵子拿著厚厚一遝銀票,小心地問道:“那我可以在張家莊購買田產嗎?”他好想有一個家啊。
這倒難住了張敏,村裏原來的土地都已經分完,現在誰也不肯賣地,自己倒是有幾百畝地,但那是祭田和學田,輕易不能易主。
“房子可以劃塊宅基地先建著,但田產的話得看看還能不能買到附近的荒地了,但那種地估計你也不會要。”
“我要!”鐵子堅定道:“隻要是地就行,我不怕開荒難、開荒苦,就怕成了一無所有的流民。”
張敏看到態度堅決,撓頭不已,“那行,我去找找牙人。”
“夠,太夠了,”張敏又不放心地問道:“沒人來偷吧?”這要是被盜版了,可就血本無歸了,倒也不是賣不出去,而是賣不上價。
賣書也講究快準狠,晚一步就少賺好多銀子。
這本書當然不是正經的《西遊記》,而是脫胎於原著的《西遊記傳》,其中刪除了部分敏感內容,比如“皇帝老兒”,“皇帝輪流做”之類,畢竟這種書真要拿出去賣,怕不是書商們都要被殺頭。
刪減的原因除了涉及敏感的政治內容外,最關鍵的是原著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哪得刻到猴年馬月去,於是張敏的這本書隻有十幾萬字,分成上下兩冊。
小狗聞言迴憶道:“前陣子莊裏來了兩個偷豬的,還沒得手就被咱們的人發現,打個半死後送官了。”
張家莊與別村不同,別村一到天黑家家戶戶都睡下了,誰家要是遭了賊,失主也隻能無能狂怒,有些人家幹脆養狗、養鵝用來看家護院。
而張家莊還保留了一些軍隊的習慣,比如值夜。
李哲會安排一些年紀大的傷殘老兵輪流值夜,倒也不需要多做什麽,隻是在聽到狗叫聲後,出來查看一番,若是情況有異便吹哨,或是敲鑼示警。
那兩個賊人原是京郊附近的流民,想趁著年關前偷雞摸狗,去各個村裏進點年貨。
可巧那天晚上是獨腿大叔值夜,他正坐堂屋借著油燈編竹筐呢,聽到村中狗吠,可叫了兩聲後卻又沒了動靜。
獨腿大叔感覺不太對,拄著拐出來查看,果見村口方向摸進了兩個人影,“娘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今晚來尋晦氣,倒要讓你們知道老子的厲害。 ”
兩賊人悄無聲息地從外圍繞了一圈進村,但凡有狗叫,他們便扔了飯團過去,狗聞到味過來,便立刻以繩索套之。
狗到了手,他們也沒打算離開,而是準備進村偷雞去,晚上的雞最傻,輕易不叫喚,是小偷的首要目標。
他們在村裏轉來轉去,卻不知兩人的一舉一動都被人暗中看了去。
而後他們聽到一陣哼哼唧唧的聲音傳來,賊人甲細聽後道:“兄弟,是豬啊!”
賊人乙不屑,“豬怎麽了?那玩意太大可不興偷啊。”
不過當他們借著月色,看清豬圈裏竟臥著二十來頭豬的時候,眼睛一熱,心思便活動開來,賊人甲咽了咽口水,“這麽多豬,咱們殺上一頭,一人背半扇走吧。”
“我看行!”賊人乙從腰上抽出樸刀,準備翻過去。
獨腿大叔趁此機會,拉弓射箭正中賊人乙的屁股,賊人甲見狀,撒腿往外跑,也被箭射中了小腿。
見賊人趴在地上往前挪,獨腿大叔方才吹響了骨哨,李哲睡夢中聽到動靜,立馬爬起床,抄起門邊放著的長槍,跟著村裏的青壯來到豬圈。
李哲聽張敏說過書坊很重要,最怕賊人盜書,便以為是偷書賊來了,讓人燃起火把就地審問。
兩賊人都要嚇破膽了,立時癱成一團爛泥,他們隻是膽小的賊,不是膽大包天的強盜,隻推說自己迷路誤入村中。
這個理由鬼才信呢,李哲一句,“給我打!”村裏人立馬就你一腳,我一腳地踹上了,也別說這是私設刑堂,畢竟皇權不下鄉,若不是出命案,壓根兒沒人管。
也幸好他們不是來拐賣孩子的,否則這會兒腦漿子都給打出來了。
“說,你們到底是來幹嘛的?”李哲厲聲喝問。
兩賊人痛得全身抽抽,發現若是不老實交代,怕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這才說出真相。
李哲冷著臉反問,“隻是偷豬?”
兩賊人哀嚎不已,“各位好漢莫打了,小的隻是一時糊塗,真是來偷東西,狗還套在袋子裏,不信的話,便去村口看。”
果有青壯小子跑到村口,在路邊發現已經被繩子套得奄奄一息的狗子。
李哲揮手道:“把他們關到豬圈,明天送官。”
一旁的蘑菇王怎麽感覺這場景似曾相識啊。
……
張敏竟不知村中還發生過這事,李伯伯也沒提起過,遂問,“那後來咋樣了?”
小狗子攤手,“還能怎麽樣呢,聽說就挨了幾板子。”
到了年根下,衙門天天都能接到這種偷雞摸狗的案子,對付這種人,衙門也沒啥好辦法,關到牢裏吧,也沒人給他們送飯,怕是會餓死。
可要是判流放,這點小偷小摸的罪名也不夠;罰錢吧,他們又窮得兜裏比臉幹淨,竟滑不溜手不好處理,最後無奈隻能打個幾板子放走了。
張敏看了看滿屋的書,不免有些後怕,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流民本就一無所有,萬一他們心裏記恨,搞不好便會放火燒屋,不得不防啊。
想到這裏,張敏原本還打算再囤一囤貨,現在看來得盡快出手,壓在手裏一天,就多擔憂一分。
“這樣吧,明天我讓福伯過來拉貨,你們按著訂單把書交了。”
小狗子、鐵子俱都點了點頭,這事確實不好再拖,“行,隻是這些貨出完了的話,還要不要印?”
“要呢,如果你們忙不過來的話,明天跟著福伯問問那幾個做學徒的願不願意迴來,若迴來正好給你們打下手。”
張敏繼續道:“若是可以的話,再刻個帶圖畫的版,咱們印好的這批書還得賣到番邦去呢。”
鐵子奇了,“他們能看得懂嗎?”
“看圖唄,”張敏解釋道:“這個不用擔心,聽說番邦皇室從小都要習我國文字和語言,那邊受眾也不少,盡管印吧。”
鐵子想了想道:“咱們倒不用重刻版,隻要另刻畫版就成,這種更簡單些,一頁字一頁畫,如此還能多賣兩冊呢。”
“對,價格還能再往上提提。”張敏好像都能聽到銀子掉進匣子的聲音。
當晚,張敏和他們一起把印好的書頁用針線縫好,隻等明日福伯的馬車來接貨。
次日一早,她便坐著李伯送蘑菇的騾車返城,而後福伯來迴往返跑了幾趟,將書全運到城裏。
不出幾日,京城流行了一本新話本子,有別於一般的誌怪小說,情節非常搞笑,家有資產的買來看,沒錢的借來看。
一時之間,京城百姓日常打招唿用語,從“吃了嗎?”改成“看了嗎?”好像沒看過這本《西遊記傳》,就跟不上時代似的。
隨著這本書的出現,城中的抄書先生和刻字先生都跟著發了一點小財。
很多人買不起價格昂貴的正版書,但又想收藏,便請人抄書,或者幹脆自己執筆,而刻字先生則是因為有書坊發現了商機,借著一波熱度趕緊請他們來盜版。
這裏麵就有鐵子的老東家---餘記作坊,餘東家可是盜版界的急先鋒,最是積極,早早就開始請人雕版,命徒弟們連夜趕工。
反正讀書人之間也沒有盜版的概念,一本好書出現,大家都恨不得廣而告之,書商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則大肆宣傳張記書坊才是正版雲雲。
正版和盜版之間的大戰,立馬殺得轟轟烈烈。
鐵子和小狗子則不在乎,反正印好的書已全部賣完,那些書商聽說他們手裏還有更好的稿子,結銀子非常爽快,隻說要是還有好書,照單全收。
拿著那麽多銀子,鐵子和小狗子又是激動、又是害怕,躲在貓兒胡同都不肯出去,總感覺外麵的刁民太多,個個想搶他們的銀子。
大皇子不由嗤笑一聲,“瞧瞧你倆的出息,要不找幾個鏢師送你們迴去?”
“好啊好啊!”兩人點頭如搗蒜,幾千兩銀子在手,確實很不安全。
見他們小心翼翼的可憐樣,張敏幹脆不等年關就開始算賬分紅,除了留下五成的利潤用於書坊發展,剩下的比例大家平均分配。
可就算這樣,兩人到手的銀子還是非常可觀,小狗子與鐵子商量,“要不二八分成吧,畢竟一切都是小姐置辦的,小姐占了大頭。”
“不用,我雖然置辦了紙墨,但這部分都算到固定開支裏,至於付給作者的費用,他老人家不在自然不用給,而刻字和印刷都是你們自己做的,所以平均分配很公平。”
張敏又不是小器之人,隻有提高他們和積極性,作坊才能可持續發展。
鐵子拿著厚厚一遝銀票,小心地問道:“那我可以在張家莊購買田產嗎?”他好想有一個家啊。
這倒難住了張敏,村裏原來的土地都已經分完,現在誰也不肯賣地,自己倒是有幾百畝地,但那是祭田和學田,輕易不能易主。
“房子可以劃塊宅基地先建著,但田產的話得看看還能不能買到附近的荒地了,但那種地估計你也不會要。”
“我要!”鐵子堅定道:“隻要是地就行,我不怕開荒難、開荒苦,就怕成了一無所有的流民。”
張敏看到態度堅決,撓頭不已,“那行,我去找找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