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這段時間很煩,她日日在櫃台上看著呢,有好些人每次都買一個罐頭,然後結賬的時候,就會趁人不注意,把信交給她。
然後她還得快速塞到櫃下的一個檀木盒內。
好好的一個生意人,竟然還得兼職當地下信息聯絡員,搞得比錦衣衛探子還神秘。
張敏也曾經問過大皇子,明明醉仙樓也可以擔起消息中轉的任務,為什麽會看中恆豐樓?
大皇子給出的解釋是,酒店人多眼雜,保不濟就被人發現異常,而且那地方太過高檔,他們的暗探都是普通人,去了肯定會露怯。
最後,張敏不得不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她也開啟了久違的上班打卡任務。
張敏每天收到信件後,再統計好後交到西關大榆樹。
從信件的內容來看,大皇子每天監督最多的便是二皇子,情報內容都很家常,比如飯在哪吃,跟誰吃的,吃了啥。
還有二皇子每天在府裏見了哪位大臣,都記得明明白白。
張敏感覺這些內容太瑣碎,且又不直觀,幹脆設計了一套表報,將每天的情報一一列明,信息交叉檢索方便又快捷,倒讓大皇子對她刮目相看
經過這麽一段時日後,也終於到了禮部放榜的日子。
一大早,張敏便去催秦經業趕緊去看榜,但那家夥推三阻四,好像有些應激了,畢竟上迴就沒中,這次答得也不好,倒不如晚點過去再看,反正中不中的,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張敏勸他,“中不中的沒關係啊,過去看看榜,如果有同窗好友中了,至少多條人脈嘛。”
秦經業一想也是啊,世人都好錦上添花,若是有同鄉好友高中,少不得要恭賀一番。
福伯趕著車,將幾人送到禮部貢院,遠遠地便聽到榜下有人哭,有人笑,好一幅顛狂的眾生相。
那些悲痛大哭的人,倒也沒有懷疑有人舞弊,畢竟禮部貢院管理得這麽嚴,如何徇私舞弊,隻能說自己技不如人。
可看著那些笑得猖狂的人,真想揍一頓啊,隻是從張榜的那刻開始,對方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官身了,巴結還來不及呢,如何敢揍。
他們強含著熱淚向贏家拱手道聲“恭喜”,便以袖拭淚,落寞離去。
劍月跟秦夫子的關係好,此時早已仗著體能優勢,擠到前麵看榜,從最前麵一張,一直看到最後,終於在最底下看到了秦經業的名字。
“夫子,大喜啊,竟然中了。”
別管是不是最後一名,隻要中了便是貢士,可以參加殿試。
而殿試很厚道啊,隻排名次,不會再進行殘酷的淘汰賽。
秦經業見劍月衝他招手,心下突然安穩了,然後又自嘲一笑,到底還是得失心太重。
張敏也替秦經業感到高興,人非聖賢,患得患失多正常啊,這麽多年的寒窗苦讀,終於沒有辜負。
秦經業擠過去細細看了榜,發現果有同窗好友亦高中,這下更妙了,從同窗變同年,以後的關係更密切。
秦經業看完榜後,對福伯說到,“麻煩一會兒在朱雀大街上停一下,我還得買些禮品拜坐師呢。”
這也是中式後的常規操作,總要自己親自備一份禮品,謝過坐師、拜過房師、刻齒錄、朱卷等等還有得忙呢。
張敏一聽,便覺不妥,“夫子可跟著眾人一起去,隻是萬萬不可太熱絡,以免引起誤會。”
秦經業笑笑,“小姐多慮了,想來我這種擔榜的,還入不得大人的法眼。”
哪個當老師會喜歡最後一名,自然心都是偏向解元或成績靠前的考生,那麽多人去拜他,自己指不定直接都跪到門檻外了。
張敏一想也是啊,便不再多勸,幾人陪著秦經業買了一些好茶,便準備迴貓兒胡同,到了街口,卻見胡同內人滿為患,鑼聲震天。
就連蘿卜頭都被擠到外麵來了,張敏嚇一跳,“咋了?錦衣衛來抄家啦?”
蘿卜頭撇撇嘴,“夫子高中了,道喜的報子來了好幾波,因你沒在家,大門都快要拍爛了。”
這些報子又不是什麽正經的官家報子,都是一些專門探了消息,便三五成群過來道喜,討賞錢的。
其實報子與叫花子也沒什麽不同,隻不過一個是理直氣壯的討要賞錢,另一個是卑微的要飯,原理差不多,但心境完全不同。
至少叫花子要不到飯,可不敢把人家的大門拍得震天響。
秦經業忙掏了身上的銀子,“以前我中舉也是這般,怎麽都得花些錢討個吉利。”
張敏看到他掏出銀子,嚇了一跳,這麽多人用銀子哪裏能打發,便是有一座銀山也得賞個幹淨。
於是她道:“夫子快把銀子收起來,我去換一筐錢來。”好在她還開著店呢,店裏銀子不多,大部分人買罐頭都使銅錢。
張敏拆了幾吊銅錢,裝在竹筐裏,用紅布蓋著,到了貓兒胡同,大喊道:“秦夫子重重有賞!”
眾報子聽到聲音轉過頭來,都大聲地說著吉利話,無非是,“秦老爺高中,以後定然封侯拜相之類。”
張敏抓了一把錢,順手朝天一甩,好似下了一場銅錢雨,報子們忙嘻笑著撿賞錢。
誰動作利索,撿得多,誰就能發個小財,主打一個公平。
張敏邊走邊撒,帶著眾人終於走到門前,門裏的李媽媽看見他們迴來了,忙拉開門,讓他們擠了進來。
張敏將竹筐裏最後一點銅錢拋了去,才終於關好了門。
“額滴那個娘啊,還沒見過這麽多人討賞錢的。”張敏擦擦汗,現在的就業形勢可真不咋地啊。
李媽媽捂住胸口,“你們剛走,那道喜的報子就一波一波地來。”
想來那些報子是按著名次來的,秦夫子又正好是最後一名,於是就擠在一塊兒。
此後幾日,秦夫子忙著拜師,認同年,忙忙亂亂地過了好一陣子,卻聽說有人告發禮部尚書泄露考題,有好幾名舉子是江南鹽商的後代。
本來考完以後,科場舞弊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畢竟落榜的考生實在太多,總有人不服氣。
更有些考生本是江南人,發現平日不學無術、隻會吃喝玩樂的人都能高中,自己辛苦多年,卻仍舊抵不過人家有個好爹。
於是乎,便有幾名江南考生敲了登聞鼓,皇上震怒,下令嚴查。
皇上此舉本是想證明禮部尚書的清白,卻不想查著查著,就有國子監生自首,說是這個題目的八股文,有人出錢讓他做了幾篇。
接著洋洋灑灑,將那些八股文章全部默了下來,而後官員拿去與試卷比對,果真一字不差。
這下可算捅了馬蜂窩,凡是抄襲的八股文都被翻出來,巧了哈,還都是江南富庶人家。
皇上本還不信,命刑部押著幾名考生,直接進殿重考,結果大跌眼鏡,好些人別說做八股了,就連四書五經都默不出來。
除了字好一點,其他簡直一無是處,看來這些家夥的舉人身份都是舞弊得來了的。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科舉舞弊案擴大到全國,皇上本就性烈,看見有人的黑手都伸到自己身邊了,立即下令凡是法司查出有罪的官員,不論品級大小全部腰斬棄市。
張敏將得到的信息登記在報表上,心下凜然,“天子之怒真是惹不得,這已經殺了快上百人了吧。”
然後她還得快速塞到櫃下的一個檀木盒內。
好好的一個生意人,竟然還得兼職當地下信息聯絡員,搞得比錦衣衛探子還神秘。
張敏也曾經問過大皇子,明明醉仙樓也可以擔起消息中轉的任務,為什麽會看中恆豐樓?
大皇子給出的解釋是,酒店人多眼雜,保不濟就被人發現異常,而且那地方太過高檔,他們的暗探都是普通人,去了肯定會露怯。
最後,張敏不得不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她也開啟了久違的上班打卡任務。
張敏每天收到信件後,再統計好後交到西關大榆樹。
從信件的內容來看,大皇子每天監督最多的便是二皇子,情報內容都很家常,比如飯在哪吃,跟誰吃的,吃了啥。
還有二皇子每天在府裏見了哪位大臣,都記得明明白白。
張敏感覺這些內容太瑣碎,且又不直觀,幹脆設計了一套表報,將每天的情報一一列明,信息交叉檢索方便又快捷,倒讓大皇子對她刮目相看
經過這麽一段時日後,也終於到了禮部放榜的日子。
一大早,張敏便去催秦經業趕緊去看榜,但那家夥推三阻四,好像有些應激了,畢竟上迴就沒中,這次答得也不好,倒不如晚點過去再看,反正中不中的,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張敏勸他,“中不中的沒關係啊,過去看看榜,如果有同窗好友中了,至少多條人脈嘛。”
秦經業一想也是啊,世人都好錦上添花,若是有同鄉好友高中,少不得要恭賀一番。
福伯趕著車,將幾人送到禮部貢院,遠遠地便聽到榜下有人哭,有人笑,好一幅顛狂的眾生相。
那些悲痛大哭的人,倒也沒有懷疑有人舞弊,畢竟禮部貢院管理得這麽嚴,如何徇私舞弊,隻能說自己技不如人。
可看著那些笑得猖狂的人,真想揍一頓啊,隻是從張榜的那刻開始,對方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官身了,巴結還來不及呢,如何敢揍。
他們強含著熱淚向贏家拱手道聲“恭喜”,便以袖拭淚,落寞離去。
劍月跟秦夫子的關係好,此時早已仗著體能優勢,擠到前麵看榜,從最前麵一張,一直看到最後,終於在最底下看到了秦經業的名字。
“夫子,大喜啊,竟然中了。”
別管是不是最後一名,隻要中了便是貢士,可以參加殿試。
而殿試很厚道啊,隻排名次,不會再進行殘酷的淘汰賽。
秦經業見劍月衝他招手,心下突然安穩了,然後又自嘲一笑,到底還是得失心太重。
張敏也替秦經業感到高興,人非聖賢,患得患失多正常啊,這麽多年的寒窗苦讀,終於沒有辜負。
秦經業擠過去細細看了榜,發現果有同窗好友亦高中,這下更妙了,從同窗變同年,以後的關係更密切。
秦經業看完榜後,對福伯說到,“麻煩一會兒在朱雀大街上停一下,我還得買些禮品拜坐師呢。”
這也是中式後的常規操作,總要自己親自備一份禮品,謝過坐師、拜過房師、刻齒錄、朱卷等等還有得忙呢。
張敏一聽,便覺不妥,“夫子可跟著眾人一起去,隻是萬萬不可太熱絡,以免引起誤會。”
秦經業笑笑,“小姐多慮了,想來我這種擔榜的,還入不得大人的法眼。”
哪個當老師會喜歡最後一名,自然心都是偏向解元或成績靠前的考生,那麽多人去拜他,自己指不定直接都跪到門檻外了。
張敏一想也是啊,便不再多勸,幾人陪著秦經業買了一些好茶,便準備迴貓兒胡同,到了街口,卻見胡同內人滿為患,鑼聲震天。
就連蘿卜頭都被擠到外麵來了,張敏嚇一跳,“咋了?錦衣衛來抄家啦?”
蘿卜頭撇撇嘴,“夫子高中了,道喜的報子來了好幾波,因你沒在家,大門都快要拍爛了。”
這些報子又不是什麽正經的官家報子,都是一些專門探了消息,便三五成群過來道喜,討賞錢的。
其實報子與叫花子也沒什麽不同,隻不過一個是理直氣壯的討要賞錢,另一個是卑微的要飯,原理差不多,但心境完全不同。
至少叫花子要不到飯,可不敢把人家的大門拍得震天響。
秦經業忙掏了身上的銀子,“以前我中舉也是這般,怎麽都得花些錢討個吉利。”
張敏看到他掏出銀子,嚇了一跳,這麽多人用銀子哪裏能打發,便是有一座銀山也得賞個幹淨。
於是她道:“夫子快把銀子收起來,我去換一筐錢來。”好在她還開著店呢,店裏銀子不多,大部分人買罐頭都使銅錢。
張敏拆了幾吊銅錢,裝在竹筐裏,用紅布蓋著,到了貓兒胡同,大喊道:“秦夫子重重有賞!”
眾報子聽到聲音轉過頭來,都大聲地說著吉利話,無非是,“秦老爺高中,以後定然封侯拜相之類。”
張敏抓了一把錢,順手朝天一甩,好似下了一場銅錢雨,報子們忙嘻笑著撿賞錢。
誰動作利索,撿得多,誰就能發個小財,主打一個公平。
張敏邊走邊撒,帶著眾人終於走到門前,門裏的李媽媽看見他們迴來了,忙拉開門,讓他們擠了進來。
張敏將竹筐裏最後一點銅錢拋了去,才終於關好了門。
“額滴那個娘啊,還沒見過這麽多人討賞錢的。”張敏擦擦汗,現在的就業形勢可真不咋地啊。
李媽媽捂住胸口,“你們剛走,那道喜的報子就一波一波地來。”
想來那些報子是按著名次來的,秦夫子又正好是最後一名,於是就擠在一塊兒。
此後幾日,秦夫子忙著拜師,認同年,忙忙亂亂地過了好一陣子,卻聽說有人告發禮部尚書泄露考題,有好幾名舉子是江南鹽商的後代。
本來考完以後,科場舞弊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畢竟落榜的考生實在太多,總有人不服氣。
更有些考生本是江南人,發現平日不學無術、隻會吃喝玩樂的人都能高中,自己辛苦多年,卻仍舊抵不過人家有個好爹。
於是乎,便有幾名江南考生敲了登聞鼓,皇上震怒,下令嚴查。
皇上此舉本是想證明禮部尚書的清白,卻不想查著查著,就有國子監生自首,說是這個題目的八股文,有人出錢讓他做了幾篇。
接著洋洋灑灑,將那些八股文章全部默了下來,而後官員拿去與試卷比對,果真一字不差。
這下可算捅了馬蜂窩,凡是抄襲的八股文都被翻出來,巧了哈,還都是江南富庶人家。
皇上本還不信,命刑部押著幾名考生,直接進殿重考,結果大跌眼鏡,好些人別說做八股了,就連四書五經都默不出來。
除了字好一點,其他簡直一無是處,看來這些家夥的舉人身份都是舞弊得來了的。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科舉舞弊案擴大到全國,皇上本就性烈,看見有人的黑手都伸到自己身邊了,立即下令凡是法司查出有罪的官員,不論品級大小全部腰斬棄市。
張敏將得到的信息登記在報表上,心下凜然,“天子之怒真是惹不得,這已經殺了快上百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