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這些你誇我的話,我都會一字不落的寫到立後詔書中的。”
孟追歡和李承玠走到崇文館時,孟祚新正坐在桌案前跟著師傅練字。
他一看到孟追歡,便撲倒到她身前,“阿娘,師傅誇我字寫得越發進益了。”
那師傅捋了捋山羊鬍,對著他們二人拱手道,“二皇子的字全然不似這個年齡的小孩……倒有幾分文質兄的風采呢。”
孟追歡趕忙將孟祚新的口捂住,將“那是我阿爺”這五個字堵在他的嘴裏。
在李承玠黢黑的臉色中,孟追歡趕緊把孟祚新桌案上的紙筆一股腦塞到小內侍手中,“我們該迴去了,馬上就到飯點了,你不阿娘還餓呢……”
“孟追歡,你是不是忘了什麽事兒,”李承玠咬著牙對孟追歡道,“勸勸他啊,你不是答應了我,要勸他改名字的嗎?”
孟追歡嗯了一聲,她邊裝作檢查孟祚新的功課,邊對著孟祚新道,“阿新,崇文館裏隻有你和阿訓兩個人,你會不會覺得孤單啊……要不要讓阿雪進宮來,和你們一起念學啊。”
孟祚新聽到阿雪兩字突然耳朵一紅,他突然很認真地問道,“我聽說阿娘你和阿叔小的時候就一起在崇文館念學……你們要將阿雪也嫁給我嗎……我可不要,她老是偷偷欺負我!”
孟追歡完全想不到孟祚雪這樣的小奶糰子也會欺負人,她嗯了一聲道,“那我就不喊阿雪進宮了……還有你們倆個不可以成親的。”
“怎麽不能成親呢,她是我的隔了好遠好遠的表妹,”孟祚新急得都要哭了,“我明明聽到昨晚上你也管阿叔叫表哥,你們倆個都可以成親,為什麽我不行?”
李承玠低聲罵一句倒黴孩子,恨不得將這個小孩的嘴巴給縫上。
卻見孟追歡蹲下身跟他解釋道,“不是因為隔了好遠好遠的表兄妹的關係,關鍵是現在阿雪改了姓,她和你現在都姓孟……梁律中規定同姓不婚啊,不信你問問師傅。”
師傅瞪大了雙眼,對著小皇子點了點頭,孟祚新看到他最信任的師傅也點了頭,哭得聲音更大了,“那怎麽辦啊,阿娘,我要改姓,我要改名字!”
李承玠暗自給孟追歡豎了個大拇指,還是她有辦法拿捏這個倔小孩。
卻見孟祚新拉著孟追歡哭喊道,“阿娘,我可以跟我阿爺姓嗎,我想改名叫孔祚新可以嗎?”
李承玠瞬間從桌案前彈起,對著她咬牙切齒道,“孟追歡,這就是你想的好主意嗎?”
孟追歡無奈地看了李承玠一眼,她又怎麽能猜得到小孩的心思呢。
李承玠趕緊乖了乖已經哭得梨花帶雨的孟祚新的背,“阿新,雖然說,年少慕艾是常事,但你們倆現在也太小了……你等長大了再考慮這件事行嗎……你現在還是叫孟祚新吧!”
孟祚新點了點頭,總算是止住了哭聲。
轉眼間,在一家人的吵吵鬧鬧中,終是到了封後大典的日子。這日長天中圓日高懸、風定雲散,連天都似是懼怕太陽無出其右的光芒。
二十丈的長斜階之上,佇立雲端、承天載土的含元殿前,李承玠與孟追歡於禮不合的並肩而立,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和身側的女子分享起這份莫高莫尊的權力。
龍尾道前百官依班列而站,攝人的烈日讓他們難以窺清花樹冠下女子的容貌,孟舍人的缺席與詔書上新後離奇的身世卻讓她的真實身份逐漸明朗。
殿前的內侍誦讀著那份辭藻飛揚、筆墨鋪排的文書。中書省的官員們聽了詔書皆汗流浹背——人能不要臉到一種地步也不失為一種美德。
封後大典之上,皇後卻隻拜皇天後土、祖宗家廟,卻獨獨不拜當今聖上、不拜自己的夫君。
聖人在興起時,還向皇後吟誦起了催妝詩。
有人說這位戎馬關山、卻文墨甚醜的帝王竟在催妝詩這一體裁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實在是情之所鍾、文之所在。也有人說在封後大典的前一天這位帝王招了數十翰林院學士進宮,此催妝詩實乃代筆之作。
對此皇後本人以為——翰林院學士連這樣的詩都誇得出來,我大梁詩壇已死!
李承玠牽起孟追歡的手行至含元殿的百尺高台,朱紫滿朝拜冕旒,萬國衣冠齊稽首。
他卻見孟追歡向著他微微搖頭,“這裏不好。”
“可是禮部的安排出了什麽岔子?”
孟追歡點頭道,“含元殿至高處風光旖旎,可惜皇後終其一生,卻隻有封後大典能看見一次。”
李承玠笑著向孟追歡伸出一隻手,“那可怎麽辦,隻有歡娘踩著我,同享這含元殿的旖旎風光了,反正我塊頭這麽大,被你踩兩腳應該也沒什麽。”
千年後,梁孝陵博物館之中,導遊清晰的講解聲迴蕩在館中,大人們牽著小朋友圍在玻璃之前,看著展示台中的棺槨。
“梁孝陵中埋葬著的是李梁王朝的第四位帝王,誠然,他的上位之路並不光彩,但在他在位期間,大梁實現了疆域的全麵擴張,稅製改革致使朝廷財政艱難的問題得以緩解,強硬的手腕讓困擾朝廷已久的世家豪族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孟追歡和李承玠走到崇文館時,孟祚新正坐在桌案前跟著師傅練字。
他一看到孟追歡,便撲倒到她身前,“阿娘,師傅誇我字寫得越發進益了。”
那師傅捋了捋山羊鬍,對著他們二人拱手道,“二皇子的字全然不似這個年齡的小孩……倒有幾分文質兄的風采呢。”
孟追歡趕忙將孟祚新的口捂住,將“那是我阿爺”這五個字堵在他的嘴裏。
在李承玠黢黑的臉色中,孟追歡趕緊把孟祚新桌案上的紙筆一股腦塞到小內侍手中,“我們該迴去了,馬上就到飯點了,你不阿娘還餓呢……”
“孟追歡,你是不是忘了什麽事兒,”李承玠咬著牙對孟追歡道,“勸勸他啊,你不是答應了我,要勸他改名字的嗎?”
孟追歡嗯了一聲,她邊裝作檢查孟祚新的功課,邊對著孟祚新道,“阿新,崇文館裏隻有你和阿訓兩個人,你會不會覺得孤單啊……要不要讓阿雪進宮來,和你們一起念學啊。”
孟祚新聽到阿雪兩字突然耳朵一紅,他突然很認真地問道,“我聽說阿娘你和阿叔小的時候就一起在崇文館念學……你們要將阿雪也嫁給我嗎……我可不要,她老是偷偷欺負我!”
孟追歡完全想不到孟祚雪這樣的小奶糰子也會欺負人,她嗯了一聲道,“那我就不喊阿雪進宮了……還有你們倆個不可以成親的。”
“怎麽不能成親呢,她是我的隔了好遠好遠的表妹,”孟祚新急得都要哭了,“我明明聽到昨晚上你也管阿叔叫表哥,你們倆個都可以成親,為什麽我不行?”
李承玠低聲罵一句倒黴孩子,恨不得將這個小孩的嘴巴給縫上。
卻見孟追歡蹲下身跟他解釋道,“不是因為隔了好遠好遠的表兄妹的關係,關鍵是現在阿雪改了姓,她和你現在都姓孟……梁律中規定同姓不婚啊,不信你問問師傅。”
師傅瞪大了雙眼,對著小皇子點了點頭,孟祚新看到他最信任的師傅也點了頭,哭得聲音更大了,“那怎麽辦啊,阿娘,我要改姓,我要改名字!”
李承玠暗自給孟追歡豎了個大拇指,還是她有辦法拿捏這個倔小孩。
卻見孟祚新拉著孟追歡哭喊道,“阿娘,我可以跟我阿爺姓嗎,我想改名叫孔祚新可以嗎?”
李承玠瞬間從桌案前彈起,對著她咬牙切齒道,“孟追歡,這就是你想的好主意嗎?”
孟追歡無奈地看了李承玠一眼,她又怎麽能猜得到小孩的心思呢。
李承玠趕緊乖了乖已經哭得梨花帶雨的孟祚新的背,“阿新,雖然說,年少慕艾是常事,但你們倆現在也太小了……你等長大了再考慮這件事行嗎……你現在還是叫孟祚新吧!”
孟祚新點了點頭,總算是止住了哭聲。
轉眼間,在一家人的吵吵鬧鬧中,終是到了封後大典的日子。這日長天中圓日高懸、風定雲散,連天都似是懼怕太陽無出其右的光芒。
二十丈的長斜階之上,佇立雲端、承天載土的含元殿前,李承玠與孟追歡於禮不合的並肩而立,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和身側的女子分享起這份莫高莫尊的權力。
龍尾道前百官依班列而站,攝人的烈日讓他們難以窺清花樹冠下女子的容貌,孟舍人的缺席與詔書上新後離奇的身世卻讓她的真實身份逐漸明朗。
殿前的內侍誦讀著那份辭藻飛揚、筆墨鋪排的文書。中書省的官員們聽了詔書皆汗流浹背——人能不要臉到一種地步也不失為一種美德。
封後大典之上,皇後卻隻拜皇天後土、祖宗家廟,卻獨獨不拜當今聖上、不拜自己的夫君。
聖人在興起時,還向皇後吟誦起了催妝詩。
有人說這位戎馬關山、卻文墨甚醜的帝王竟在催妝詩這一體裁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實在是情之所鍾、文之所在。也有人說在封後大典的前一天這位帝王招了數十翰林院學士進宮,此催妝詩實乃代筆之作。
對此皇後本人以為——翰林院學士連這樣的詩都誇得出來,我大梁詩壇已死!
李承玠牽起孟追歡的手行至含元殿的百尺高台,朱紫滿朝拜冕旒,萬國衣冠齊稽首。
他卻見孟追歡向著他微微搖頭,“這裏不好。”
“可是禮部的安排出了什麽岔子?”
孟追歡點頭道,“含元殿至高處風光旖旎,可惜皇後終其一生,卻隻有封後大典能看見一次。”
李承玠笑著向孟追歡伸出一隻手,“那可怎麽辦,隻有歡娘踩著我,同享這含元殿的旖旎風光了,反正我塊頭這麽大,被你踩兩腳應該也沒什麽。”
千年後,梁孝陵博物館之中,導遊清晰的講解聲迴蕩在館中,大人們牽著小朋友圍在玻璃之前,看著展示台中的棺槨。
“梁孝陵中埋葬著的是李梁王朝的第四位帝王,誠然,他的上位之路並不光彩,但在他在位期間,大梁實現了疆域的全麵擴張,稅製改革致使朝廷財政艱難的問題得以緩解,強硬的手腕讓困擾朝廷已久的世家豪族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