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自然是抄不得,”孟追歡一副瞭然的神情,“臣知道,昔年聖人帶軍北征突厥,突厥節節敗退之時,薛太後卻貿然與突厥議和,斷北上糧草,欲絕聖人與楚王、秦王於北境,無奈之下,聖人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長安城的世家大族為聖人謀大業出了不少氣力,籌軍糧、招兵馬、穩朝綱、甚至——開城門。”孟追歡直視著李憂民的眼睛,“聖人說這天下究竟是聖人的天下,還是士大夫的天下?”


    李憂民抬起眼眸,眸中是古井無波瀾,“那孟監丞說說,如何讓世家大族把錢從口袋裏掏出來?”


    “改稅法!唯有改稅法!”


    李憂民抬了抬頭,示意孟追歡繼續說下去。


    “從前荊國公主持變法期間,推行均田之製,將無主之地分發給百姓耕種,收取租稅和調稅。可如今,國家已無地可發,世家大族多欺壓百姓、豪奪土地,再行租庸調之法已不合時宜。”


    “不若以土地大小收取田畝稅和以資產為限收取戶稅


    收稅方法借鑑唐宋時期的兩稅法。


    一來可將本該征在農戶身上的稅征在世家大族、富商巨賈身上;二來此稅一開,戶部無錢之憂可解。”


    李憂民將雙手背在後麵,在桌案前來迴踱步,“那些失去了地的農戶又如何辦?稅沒收到,農戶便要一鋤頭打到長安來了!”


    “臣算過,世家大族根本吃不下這麽多的土地,必然要分出一部分租給佃農耕種,”孟追歡起身,向李憂民頓首道,“臣也希望一改抑商之法,鼓勵農戶入城或做工或行商。”


    李憂民笑了兩聲,“這話你都敢說?你那死了的夫君說不定都要氣得活過來。”


    他想了兩刻後又道,“朕不信紙上談病,迴萬年縣去,做出些實績來,再來見朕。”


    孟追歡欣喜道,“那聖人可是應了,此法先在萬年一縣推行?”


    李憂民邁著步子走過來,將禦案上的筆蘸了墨交道孟追歡手裏,示意她提筆擬敕,“你剛才隻說錯了一句話,知道是哪一句嗎?”


    孟追歡不解,李憂民拍了拍她的腦袋,緩緩說道,“我謀反從來不是什麽無奈之舉,從大哥將王位傳給李雲珞起,我就在等著這一天了。”


    李憂民笑意凜然,“你要幹什麽可千萬別叫你的敵人看出來,知道了嗎,朕的好兒媳。”


    孟追歡替李憂民擬好了詔令,剛從浴堂殿中走出,便見李承珩站在殿前的漢白玉欄杆前,好似是在看風景,又好似在等她。


    他今日穿了一身寶藍螭紋翻領袍衫,袍衫的外襟自然垂下,雙手交抱在胸前,對著孟追歡斜挑了挑眉。


    “國公夫人出來啦,那時你才多大,十六七歲?就能和我弟弟生這麽大一個孩子。”


    孟追歡行了個插手禮後便道,“王爺玩笑話,我小兒生了頑疾,溘然長逝,臣也很傷心。臣今日帶來的孩子是因戰亂才與秦王離散,如今好不容易與父團圓,王爺身為叔叔,該歡喜才是。”


    李承珩湊得很近,“本王是歡喜,本王今日就送了孩子他娘一份大禮,不知他阿娘可有收到?”


    孟追歡輕輕一笑,“臣在此處謝過王爺了,王爺怎麽知道臣家中修祠堂請不到幫工,王爺此舉正是解了臣家中的燃眉之急,王爺真乃全長安的第一大善人也!”


    李承玠眯著眼睛,“孟追歡,你說我弟弟在明光軍軍營聽到你門前有農戶鬧事會如何,他會不會領著他手下那群野蠻人就騎馬入長安救你?”


    “讓王爺失望了,前幾日我與秦王才吵了一架,”孟追歡湊上李承珩的耳朵,輕輕道,“秦王說不定也和王爺一樣,等著殺我呢。”


    第22章 :樓前誰唱綠腰催


    李承玠這幾日都住在明光軍中,馬蹄揚起的塵土迷了眼睛,箭矢穿空而過震得耳畔嗡嗡,孫武、諸葛的陣法演了一次又一次,韓信、白起的兵機他卻始終未參透。


    他想,不過是少年舊事,他不在乎。


    營帳外,他那舅舅宇文飛熊領著一個細聲細氣的內侍入內,“大外甥快出來!宮裏來人了,要給我甥孫起名字了!”


    宇文飛熊一巴掌拍到李承玠胸口處,“阿玠你真有本事,舅舅還沒討上老婆,你居然都有兒子了!”


    李承玠隻感嘆自己正月的時候怎麽沒剪個頭,就見那內侍向他行了個禮,便從旁取出個紅色的托盤,“王爺,聖人說王孫這輩從欽從言,聖人又為小王孫取了三個名字,請王爺挑一個。”


    李承玠瞥見那紅紙上寫了“謹、詩、訓”三個字,心想這又不是自己孩兒,隨手勾一個便是。


    卻聽他舅舅將那托盤推開,“這三個字都不好,我去宮裏叫聖人重新取來。”


    那內侍忙跪下,“大將軍這話可不能說,這可是聖人想了一個月想出的名字。”


    宇文飛熊先將那內侍趕出營帳,又對著李承玠低聲道,“阿玠你聽舅舅說啊,取名這事往往是越想要什麽便越得不到什麽。”


    “你便說你們李家,你那大伯父,取名為李憂情,卻情根深種、為情所困,縱是將江山都要捧了與薛觀音,他死後,薛氏不是照樣該養麵首還是養麵首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攀龍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貪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貪愛並收藏攀龍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