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秋天,在葫蘆島的一個小村莊裏。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他身邊的奇特故事。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鄰居家的老爺子,還有老哥,也就是網友的朋友。老哥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和鄰居們相處得都很不錯。
那是一個普通的秋日,老哥正在自家菜園子裏幹活,突然聽到鄰居家傳來二踢腳的響聲。他心裏很是納悶,這既不是過年也不是過節,鄰居家放什麽炮仗呢?於是,他站在院子裏朝著鄰居家喊道:“哎,你家幹啥呢?” 鄰居隨後站在牆頭上迴答說:“自家老爺子狀態不對,說白了就是遭一些東西了,放兩個炮仗嚇唬嚇唬他。” 老哥聽完之後,並沒有太當一迴事,還對鄰居說:“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那你就叫我,我就去。” 大約過了二十分鍾,老哥看那邊沒動靜了,就給鄰居打了一個電話,鄰居在電話裏說:“沒事了啊,讓老哥別擔心。”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過了沒幾天,老爺子又不對勁了。那天晚上八點鍾,老哥剛下班吃完飯,鄰居突然打電話過來,著急地說:“哥,你去店裏邊給我買兩個炮仗迴來唄,我沒在家,一會兒就迴來。” 老哥一聽,還開玩笑地說:“咋的了啊?你家老爺子又遭東西了?” 鄰居迴答道:“可不咋地,我這正往迴趕呢,你快幫我買倆炮子迴去我就放。” 老哥一聽,也不敢耽誤,趕緊買了幾個炮仗就往鄰居家裏跑。
老哥一進屋,就看到鄰居的外甥女和外甥女的男朋友站在那裏,兩人都一臉驚恐,一句話都不說,顯然是被嚇到了。再看老爺子,他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老哥,其中一隻眼睛還是瞎的。這老爺子的性格十分倔強,他的倔脾氣在村子裏是出了名的。
就比如他七十來歲的時候,有一次下地幹活迴家後,發現家裏的豬忘記喂了,那豬餓得嗷嗷直叫喚。老爺子一氣之下,臉色一變,拿著大棒子從前院打到後院,硬是把這隻豬給打死了,完成了一次令人驚訝的 “單殺”。而他的這隻瞎眼,從老哥記事的時候起就是這樣了。這麽多年來,大家都很好奇是怎麽迴事,可老爺子對家人也是守口如瓶,隻字不提。
老哥看到老爺子這個樣子,並沒有退縮,他上前說道:“咋的叔,你不認識我了啊?我在這片這些年,我還就真沒見過你。” 老哥心想能和老爺子搭上話,就準備和他聊聊。接著他又說:“老爺子都這麽大歲數了,你老跟他過不去幹啥呀?” 老爺子一聽這話,當時就不樂意了,說道:“什麽話啊?就這老小子,我跟你說啊,年輕的時候總不服我,那現在這瞎麽胡思眼的還跟我倆勁勁的,我這迴看他服不服。” 還沒等老哥開口說話,老爺子又說:“你這手裏邊拿的啥呀?是不是帶響的?我告訴你啊,上迴我來的時候整倆響給我嚇跑了,這迴我可不怕你,隨便整。” 老哥一聽,心想這炮仗是白買了,隨後又說:“那你想咋整啊?實在不行我找個人給你搭搭話呀。” 老爺子不屑地說:“你還找個人?行吧,我跟你說啊,就這南北屯子,我還真沒聽說過有誰能跟我對上話。”
老哥沒辦法,隻好跟鄰居打電話說了情況,讓他請人過來。在等人期間,老爺子對老哥說:“你給我來根華子。” 要知道,平時這老爺子可是一點煙不吸的,可這會,一根煙剛點上,沒幾口就抽完了,而且他手上的動作一直沒停,一會兒用手摳摳炕頭,一會兒扣扣衣服。
大約過了十來分鍾,鄰居帶著人過來了。來的這個人是一位大姨,她主修佛法。大姨一進屋,老爺子就不吱聲了。大姨在旁邊開始不停地勸說,一刻都沒停,說了足足能有二十分鍾。就在大家都以為會有效果的時候,老爺子突然開口說道:“你修你的佛,我修我的道,咱倆井水不犯河水。” 說完這句話之後,無論大姨再說些什麽,老爺子都不再吭聲了。
大家一看,這大姨的方法不對症啊,沒找對人。可是大姨並沒有放棄,還是一直在那裏勸說。最後可能是老爺子實在受不了了,心裏想著:“你這人太他媽墨跡了,聽的我都煩了。” 然後他伸了一個懶腰,打了兩個哈欠,突然就好了。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老爺子九十多歲了,一點書都沒有讀過,剛才居然能說出那種話。
老哥和鄰居都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啊,如果以後老爺子再這樣,放炮仗也不好使啊,得找個明白人好好打點一下才行,要不然家裏始終不得安寧。
隔天,鄰居找了一個帶小精靈的師傅過來。師傅來了之後,仔細查看了一番,然後說:“你家有兩個地方不對勁啊。一個是你爸那,還有就是你老媽那個墳不太對勁。找上老爸的是一隻狐狸啊。” 聽到這話,老爸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說:“那自己十多歲的時候就碰到過一隻狐狸,倆人從此就結下梁子了。隻要是倆人一碰見,不管是在哪,我就是一套語言展示,連追帶打的。我的這個眼睛就是那個時候追狐狸,一個沒注意被樹枝給劃了,然後就瞎了。”
師傅又去看了祖墳,看完之後說:“旁邊這些樹呢都不對啊,你得推倒,把這地方給擴開,運勢都被擋住了,那家裏邊能好嗎?” 確實,鄰居家裏是養大車的,自從老太太走了之後,這些年一直不順。車子一年翻一迴,連續三年,等到第四年的時候,大車沒翻,小車翻了,好在人都沒什麽事。
確認是這些樹的問題後,鄰居找了兩輛鏟車和一台挖掘機,直接上山把墳旁邊的樹全都給刨幹淨了。
至於那隻狐狸,師傅對老爺子說:“你得向狐狸服軟認錯,人家滿意之後,再把這隻狐狸收到自己手下,就再也不會來這塊搗亂了。”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鄰居家的老爺子,還有老哥,也就是網友的朋友。老哥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和鄰居們相處得都很不錯。
那是一個普通的秋日,老哥正在自家菜園子裏幹活,突然聽到鄰居家傳來二踢腳的響聲。他心裏很是納悶,這既不是過年也不是過節,鄰居家放什麽炮仗呢?於是,他站在院子裏朝著鄰居家喊道:“哎,你家幹啥呢?” 鄰居隨後站在牆頭上迴答說:“自家老爺子狀態不對,說白了就是遭一些東西了,放兩個炮仗嚇唬嚇唬他。” 老哥聽完之後,並沒有太當一迴事,還對鄰居說:“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那你就叫我,我就去。” 大約過了二十分鍾,老哥看那邊沒動靜了,就給鄰居打了一個電話,鄰居在電話裏說:“沒事了啊,讓老哥別擔心。”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過了沒幾天,老爺子又不對勁了。那天晚上八點鍾,老哥剛下班吃完飯,鄰居突然打電話過來,著急地說:“哥,你去店裏邊給我買兩個炮仗迴來唄,我沒在家,一會兒就迴來。” 老哥一聽,還開玩笑地說:“咋的了啊?你家老爺子又遭東西了?” 鄰居迴答道:“可不咋地,我這正往迴趕呢,你快幫我買倆炮子迴去我就放。” 老哥一聽,也不敢耽誤,趕緊買了幾個炮仗就往鄰居家裏跑。
老哥一進屋,就看到鄰居的外甥女和外甥女的男朋友站在那裏,兩人都一臉驚恐,一句話都不說,顯然是被嚇到了。再看老爺子,他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老哥,其中一隻眼睛還是瞎的。這老爺子的性格十分倔強,他的倔脾氣在村子裏是出了名的。
就比如他七十來歲的時候,有一次下地幹活迴家後,發現家裏的豬忘記喂了,那豬餓得嗷嗷直叫喚。老爺子一氣之下,臉色一變,拿著大棒子從前院打到後院,硬是把這隻豬給打死了,完成了一次令人驚訝的 “單殺”。而他的這隻瞎眼,從老哥記事的時候起就是這樣了。這麽多年來,大家都很好奇是怎麽迴事,可老爺子對家人也是守口如瓶,隻字不提。
老哥看到老爺子這個樣子,並沒有退縮,他上前說道:“咋的叔,你不認識我了啊?我在這片這些年,我還就真沒見過你。” 老哥心想能和老爺子搭上話,就準備和他聊聊。接著他又說:“老爺子都這麽大歲數了,你老跟他過不去幹啥呀?” 老爺子一聽這話,當時就不樂意了,說道:“什麽話啊?就這老小子,我跟你說啊,年輕的時候總不服我,那現在這瞎麽胡思眼的還跟我倆勁勁的,我這迴看他服不服。” 還沒等老哥開口說話,老爺子又說:“你這手裏邊拿的啥呀?是不是帶響的?我告訴你啊,上迴我來的時候整倆響給我嚇跑了,這迴我可不怕你,隨便整。” 老哥一聽,心想這炮仗是白買了,隨後又說:“那你想咋整啊?實在不行我找個人給你搭搭話呀。” 老爺子不屑地說:“你還找個人?行吧,我跟你說啊,就這南北屯子,我還真沒聽說過有誰能跟我對上話。”
老哥沒辦法,隻好跟鄰居打電話說了情況,讓他請人過來。在等人期間,老爺子對老哥說:“你給我來根華子。” 要知道,平時這老爺子可是一點煙不吸的,可這會,一根煙剛點上,沒幾口就抽完了,而且他手上的動作一直沒停,一會兒用手摳摳炕頭,一會兒扣扣衣服。
大約過了十來分鍾,鄰居帶著人過來了。來的這個人是一位大姨,她主修佛法。大姨一進屋,老爺子就不吱聲了。大姨在旁邊開始不停地勸說,一刻都沒停,說了足足能有二十分鍾。就在大家都以為會有效果的時候,老爺子突然開口說道:“你修你的佛,我修我的道,咱倆井水不犯河水。” 說完這句話之後,無論大姨再說些什麽,老爺子都不再吭聲了。
大家一看,這大姨的方法不對症啊,沒找對人。可是大姨並沒有放棄,還是一直在那裏勸說。最後可能是老爺子實在受不了了,心裏想著:“你這人太他媽墨跡了,聽的我都煩了。” 然後他伸了一個懶腰,打了兩個哈欠,突然就好了。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老爺子九十多歲了,一點書都沒有讀過,剛才居然能說出那種話。
老哥和鄰居都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啊,如果以後老爺子再這樣,放炮仗也不好使啊,得找個明白人好好打點一下才行,要不然家裏始終不得安寧。
隔天,鄰居找了一個帶小精靈的師傅過來。師傅來了之後,仔細查看了一番,然後說:“你家有兩個地方不對勁啊。一個是你爸那,還有就是你老媽那個墳不太對勁。找上老爸的是一隻狐狸啊。” 聽到這話,老爸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說:“那自己十多歲的時候就碰到過一隻狐狸,倆人從此就結下梁子了。隻要是倆人一碰見,不管是在哪,我就是一套語言展示,連追帶打的。我的這個眼睛就是那個時候追狐狸,一個沒注意被樹枝給劃了,然後就瞎了。”
師傅又去看了祖墳,看完之後說:“旁邊這些樹呢都不對啊,你得推倒,把這地方給擴開,運勢都被擋住了,那家裏邊能好嗎?” 確實,鄰居家裏是養大車的,自從老太太走了之後,這些年一直不順。車子一年翻一迴,連續三年,等到第四年的時候,大車沒翻,小車翻了,好在人都沒什麽事。
確認是這些樹的問題後,鄰居找了兩輛鏟車和一台挖掘機,直接上山把墳旁邊的樹全都給刨幹淨了。
至於那隻狐狸,師傅對老爺子說:“你得向狐狸服軟認錯,人家滿意之後,再把這隻狐狸收到自己手下,就再也不會來這塊搗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