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頁
給前夫的白月光讓位後,我贏麻了 作者:小小螺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朕和你,竟會走到如今這一步。」李煦說,「朕知道你沒有造反的心思,可你太厲害了,你幾句話就能辦成的事,朕卻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讓大臣信服。」
「有你在,朕永遠無法真正親政。」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那些大臣都會先問你的意見。」
「朕是皇帝,朕會怕……」
周序川平靜看他一眼,「當初就算皇上不將本王攆去南嶺,本王也打算一年之後自請去封地,你心細多疑,又容易被太後左右。」
「當初先帝將太後送去皇陵,並非沒有原因的。」
李煦自嘲一笑,「朕知道。」
他不是沒有後悔當初不顧大臣反對將太後接迴來,可他不敢後悔。
一旦生出後悔的心思,他就有太多後悔的事了。
「你告訴朕,朕是不是快死了。」李煦問。
「是。」周序川說。
李煦雙眼無神地望著上方,「朕死後,總得……給自己找個可以去見先帝的理由。」
「朕同意立懷安為儲君。」
「表哥,朕隻希望,你們能善待太後和長樂。」
周序川淡淡說,「隻要太後和長樂安分守己,她們自然能過榮華富貴的日子。」
「讓他們都進來吧。」李煦道。
……
……
在內閣大臣和沈修則等人的見證下,由禦史大夫親筆寫下立儲的聖旨。
張大人仔仔細細檢查聖旨,小心翼翼地蓋上玉璽。
李懷安成為儲君。
眾人悄悄鬆口氣,就算李煦沒有子嗣,就算他立刻駕崩,錦國也不怕會因為新帝的選擇出現內亂。
不僅因為李懷安的身份比任何人都名正言順,更因為他背後還有攝政王。
攝政王會像扶持李煦一樣,把李懷安教導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而且李懷安會跟攝政王更加親近,他們亦父亦兄,跟李煦還不太一樣。
經歷了這次和北狄的死戰,他們都清楚,如果周序川真的要篡位,大錦是無人能抵抗的。
「王爺,既然儲君已定,那太子是不是應該住在東宮?」張大人低聲問。
「不用,太子還是住在攝政王府。」周序川說。
王府肯定比皇宮更安全。
沒人敢置喙周序川的決定,他像來時一樣輕鬆自在,帶著李懷安和周滿滿出宮了。
此時已經夜幕降臨,星空璀璨,宮燈明耀照明他出宮的路。
「你是太子了呢。」周滿滿小聲地跟李懷安說話。
「……你和躍哥兒會嫌棄我嗎?」李懷安問。
周滿滿說,「嫌棄你做什麽,你以後是我們的靠山,我想打長樂,你會幫我吧?」
「會。」李懷安肯定地點頭。
在前麵聽著他們對話的周序川,嘴角不自覺地勾了勾。
花太後和長樂在聽說李懷安被立為太子,母女兩人都無法接受,立刻就要來質問李煦。
李煦服藥之後已經躺下了,他睡不著,也不讓任何人來打擾自己。
剛才他還問了周序川一個問題,是他一直都很想知道的。
先帝到底有沒有留下一道密旨。
有!
周序川說有!
可這麽多年了,那道密旨還不拿出來。
為什麽?
看到李懷安的時候,他以為那道密旨是為李懷安留下的。
但今日看來顯然不是……
先帝到底留了什麽樣的密旨給周序川?
李煦掙紮起身,又讓禦史大夫進來,他快死了,至少要利用他殘餘的勢力,給太後和長樂鋪好以後的路。
「擬旨,賜穗城給長樂為封地,朕駕崩之後,太後隨長樂前往封地頤養天年……」
他知道太後肯定不甘心離開後宮,但憑她如今跟周序川夫婦的仇怨,留在這裏隻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說不定會被送迴皇陵,那真的要在那裏孤苦一生了。
還有長樂,他知道長樂想嫁給謝寅禮。
謝家不可能會同意的,長樂成不了謝家的主母。
李煦這短短的一生,唯有在給太後和長樂的餘生安排絞盡腦汁。
他很後悔了。
但他僅存的尊嚴逼他不能低頭。
他一直認為就算沒有周序川,他也能做好這個皇帝的。
父皇一定對他很失望。
一定很失望。
第1197章 李懷安好想迴南嶺啊
李懷安一路上心事重重,還有些不安。
迴到王府之後,周序川讓他不用想太多,就算他是太子,以後跟他們還是一家人。
「滿滿,我很害怕。」
李懷安輾轉反側一個晚上,第二天就來找周滿滿了。
「你怕什麽?」周滿滿咬著包子,困惑地看著他。
「昨天皇上單獨跟我說話,他說先帝留了一封密旨給父親,他說那封信對我有威脅,讓我一定要想辦法拿到,還說不能讓這個天下變成姓周的。」李懷安皺眉說。
他忍了又忍,才沒好氣說,「他真是……腦子進水了!」
周滿滿,「不要學顧叔罵人。」
「錦國要是沒有父親,他現在還在北狄人手中呢。」李懷安哼道,「沒有咱們姓周的保護錦國,有他李煦的錦國嗎?」
「平哥兒,你現在姓李啦。」周滿滿提醒他,而且還是太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有你在,朕永遠無法真正親政。」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那些大臣都會先問你的意見。」
「朕是皇帝,朕會怕……」
周序川平靜看他一眼,「當初就算皇上不將本王攆去南嶺,本王也打算一年之後自請去封地,你心細多疑,又容易被太後左右。」
「當初先帝將太後送去皇陵,並非沒有原因的。」
李煦自嘲一笑,「朕知道。」
他不是沒有後悔當初不顧大臣反對將太後接迴來,可他不敢後悔。
一旦生出後悔的心思,他就有太多後悔的事了。
「你告訴朕,朕是不是快死了。」李煦問。
「是。」周序川說。
李煦雙眼無神地望著上方,「朕死後,總得……給自己找個可以去見先帝的理由。」
「朕同意立懷安為儲君。」
「表哥,朕隻希望,你們能善待太後和長樂。」
周序川淡淡說,「隻要太後和長樂安分守己,她們自然能過榮華富貴的日子。」
「讓他們都進來吧。」李煦道。
……
……
在內閣大臣和沈修則等人的見證下,由禦史大夫親筆寫下立儲的聖旨。
張大人仔仔細細檢查聖旨,小心翼翼地蓋上玉璽。
李懷安成為儲君。
眾人悄悄鬆口氣,就算李煦沒有子嗣,就算他立刻駕崩,錦國也不怕會因為新帝的選擇出現內亂。
不僅因為李懷安的身份比任何人都名正言順,更因為他背後還有攝政王。
攝政王會像扶持李煦一樣,把李懷安教導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而且李懷安會跟攝政王更加親近,他們亦父亦兄,跟李煦還不太一樣。
經歷了這次和北狄的死戰,他們都清楚,如果周序川真的要篡位,大錦是無人能抵抗的。
「王爺,既然儲君已定,那太子是不是應該住在東宮?」張大人低聲問。
「不用,太子還是住在攝政王府。」周序川說。
王府肯定比皇宮更安全。
沒人敢置喙周序川的決定,他像來時一樣輕鬆自在,帶著李懷安和周滿滿出宮了。
此時已經夜幕降臨,星空璀璨,宮燈明耀照明他出宮的路。
「你是太子了呢。」周滿滿小聲地跟李懷安說話。
「……你和躍哥兒會嫌棄我嗎?」李懷安問。
周滿滿說,「嫌棄你做什麽,你以後是我們的靠山,我想打長樂,你會幫我吧?」
「會。」李懷安肯定地點頭。
在前麵聽著他們對話的周序川,嘴角不自覺地勾了勾。
花太後和長樂在聽說李懷安被立為太子,母女兩人都無法接受,立刻就要來質問李煦。
李煦服藥之後已經躺下了,他睡不著,也不讓任何人來打擾自己。
剛才他還問了周序川一個問題,是他一直都很想知道的。
先帝到底有沒有留下一道密旨。
有!
周序川說有!
可這麽多年了,那道密旨還不拿出來。
為什麽?
看到李懷安的時候,他以為那道密旨是為李懷安留下的。
但今日看來顯然不是……
先帝到底留了什麽樣的密旨給周序川?
李煦掙紮起身,又讓禦史大夫進來,他快死了,至少要利用他殘餘的勢力,給太後和長樂鋪好以後的路。
「擬旨,賜穗城給長樂為封地,朕駕崩之後,太後隨長樂前往封地頤養天年……」
他知道太後肯定不甘心離開後宮,但憑她如今跟周序川夫婦的仇怨,留在這裏隻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說不定會被送迴皇陵,那真的要在那裏孤苦一生了。
還有長樂,他知道長樂想嫁給謝寅禮。
謝家不可能會同意的,長樂成不了謝家的主母。
李煦這短短的一生,唯有在給太後和長樂的餘生安排絞盡腦汁。
他很後悔了。
但他僅存的尊嚴逼他不能低頭。
他一直認為就算沒有周序川,他也能做好這個皇帝的。
父皇一定對他很失望。
一定很失望。
第1197章 李懷安好想迴南嶺啊
李懷安一路上心事重重,還有些不安。
迴到王府之後,周序川讓他不用想太多,就算他是太子,以後跟他們還是一家人。
「滿滿,我很害怕。」
李懷安輾轉反側一個晚上,第二天就來找周滿滿了。
「你怕什麽?」周滿滿咬著包子,困惑地看著他。
「昨天皇上單獨跟我說話,他說先帝留了一封密旨給父親,他說那封信對我有威脅,讓我一定要想辦法拿到,還說不能讓這個天下變成姓周的。」李懷安皺眉說。
他忍了又忍,才沒好氣說,「他真是……腦子進水了!」
周滿滿,「不要學顧叔罵人。」
「錦國要是沒有父親,他現在還在北狄人手中呢。」李懷安哼道,「沒有咱們姓周的保護錦國,有他李煦的錦國嗎?」
「平哥兒,你現在姓李啦。」周滿滿提醒他,而且還是太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