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太陽尚未完全升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房間內。


    作為嬴政特權無需上朝的個例,沐羽揉著惺忪的雙眼,從床上坐起身來。他伸了個懶腰,試圖讓自己清醒一些。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下人匆匆跑進房間,向他稟報說扶蘇公子已經來到府上。


    沐羽頓時睡意全無,他瞪大了眼睛,心中湧起一股緊張和驚訝之情。他連忙跳下床,迅速穿上衣服,來不及洗漱就急忙往外跑去。


    一路上,他心裏不斷想著:


    \"這可怎麽辦?我怎麽能以這樣狼狽的樣子去見扶蘇公子呢?真是太失禮了!\"


    但此刻明顯已經來不及準備更多,隻能硬著頭皮去麵對。


    當沐羽終於趕到門口時,隻見扶蘇公子正站在那裏,神情嚴肅而莊重。沐羽趕緊上前,恭敬地行了一個禮,並說道:


    \"下官少府監少府、鹹陽令沐羽,見過扶蘇公子!不知公子今日大駕光臨,有失禮數,還請公子恕罪!\"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緊張和不安,希望能夠得到扶蘇公子的諒解。


    扶蘇———始皇帝嬴政長子,深愛著他的父親。甚至連他的名字“扶蘇”,也源自一個古老的典故《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扶蘇的母親來自楚國,其本人以寬厚仁慈著稱,具有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智慧。


    然而,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由於他毫不掩飾地向父親嬴政進諫,堅決反對處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這一舉動激怒了秦始皇。因此,扶蘇被派遣至上郡,與將軍蒙恬一同負責修建長城,並抵禦北方匈奴的入侵。


    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他第六次巡遊天下時不幸病逝。


    臨終前,他留下遺詔指定扶蘇繼承皇位並主持葬禮。


    然而,命運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勾結在一起,共同推舉秦始皇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登上皇位。他們偽造詔書,逼迫扶蘇自殺,最終將其安葬在上郡(今陝西省綏德縣)。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扶蘇是這樣描述的:“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


    當然!隨著趙高早已被沐羽誅殺,原本的曆史軌跡已經開始發生了偏移,想來扶蘇的結果自然也會發生改變。


    隻是令沐羽疑惑的是,他與扶蘇之間似乎並無交集,既然如此,扶蘇又怎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在這裏呢?


    看著沐羽那疑惑不解的眼神,扶蘇似乎也是猜出了沐羽心中所想,連忙解釋道:


    “還請少府大人見諒,扶蘇此時造訪,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說到此處,扶蘇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原來……


    扶蘇的老師乃是秦朝博士,當代儒家名士淳於越。


    秦始皇在建國之初,對待諸子百家的態度相對開明,他創建的“博士議政製度”就是吸收六國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儒家)參加政府,設置博士官,讓他們參議朝政。


    因此,秦始皇為扶蘇選擇了淳於越作為他的老師,希望扶蘇能夠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成為一位仁治天下的君主。?


    然而……


    儒家素來推崇周禮,秦朝這些儒學博士在淳於越等人的領導下,不僅幾次三番向嬴政上奏需要恢複周製,甚至還多次鼓動扶蘇也上奏附和,搞得嬴政相當苦惱。


    這不,今日早朝,在淳於越等人的引誘下,扶蘇這家夥又來上奏請求嬴政恢複周製。


    雖然對於扶蘇的行為,嬴政是又氣又惱,但畢竟是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嬴政倒也不想因此而處罰他。


    可是……


    看著下麵那些隨之附和的儒家博士,嬴政自然也不想讓扶蘇與他們過多摻和了。


    “!!!”


    就在嬴政為此而苦惱的時候,看著自己座下的龍椅,眼睛一轉便有了主意,然後便有了扶蘇出現在自己家的這一幕。


    “陛下……陛下可真會給我出難題啊……”


    別看嬴政讓扶蘇傳話,說讓自己隨便使喚扶蘇,問題是,就算扶蘇聽話照辦,可沐羽就真的敢使喚他嗎?


    “大人,扶蘇有句話,還需奉勸大人!”


    “公子請講。”


    “聖人有雲:勤奮者必有功,懶惰者必無為,大人身居要職,不僅曾未早朝,且如此憊懶懈怠,實在非君子所為!”


    “……”


    沐羽本還在心裏想著該如何解決嬴政拋給自己的麻煩,卻不想還沒等他想好對策,扶蘇竟然便開始教訓起了他。


    “扶蘇公子,您可知下官在擔任官職之前,是何身份嗎?”


    “扶蘇不知,還請少府大人指點。”


    “下官原為一介布衣,乃是江湖中醫家弟子,隻因救過陰嫚公主後,被陛下邀請來到了鹹陽,後因前任鹹陽令李敢行事不端,被陛下下旨接任。至於少府監少府一職,也是為了方便為陛下製造龍椅,陛下才下旨的。”


    “聖人有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大人在這個位置上,自然也要承擔起責任這才是君子所為!”


    扶蘇一臉認真地說道。


    “……”


    沐羽靜靜地聽著,心中不禁感歎,扶蘇對儒家學說的領悟確實深刻。然而,她也明白,這種觀念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


    就是看著扶蘇說得如此頭頭是道,沐羽終於理解了嬴政心中的苦悶。


    畢竟,按照嬴政的想法,他隻是希望通過儒家學說來培養扶蘇的德行和修養,但沒想到卻培養出了一個過於理想化、甚至有些迂腐的扶蘇。在儒家思想的引導下,扶蘇似乎已經變得有些偏激和固執己見,與嬴政所期望的完全不同。


    沐羽暗自歎息,心想這樣下去,扶蘇恐怕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帝王,也難怪後麵會因惹怒嬴政而被派到上郡與蒙恬一起抵禦匈奴。


    不過,沐羽並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看法,而是決定繼續觀察扶蘇的表現,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幫助嬴政解決這個難題,讓扶蘇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皇位繼承之路。


    畢竟如果能夠糾正扶蘇那些偏激且固執的想法的話,扶蘇絕對會是一名相當英明睿智的君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秦朝,隻求華夏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封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封魔並收藏來到秦朝,隻求華夏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