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國和張三牛,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腳步輕快,朝著城裏人人稱道的宋氏織坊進發。


    宋氏織坊以其無與倫比的手工藝和華麗絢爛的織品,吸引著八方來客的目光。


    一踏入織坊的門檻,一股溫柔的風似乎夾帶著蠶絲的清新與木質的幽香,輕輕拂過鼻尖,讓人心曠神怡。


    店內各式各樣的錦緞與精心剪裁的成衣掛滿了四周,每一眼望去都是驚喜,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


    這時,一位麵容和藹可親,眼神中卻閃爍著智慧光芒的老人——宋掌櫃,聞聲從裏屋走出,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


    幾句家常寒暄過後,張運國首先關切地詢問起了之前定製的製服進展如何,宋掌櫃微笑著迴答:“放心,再有半個月,定能讓您滿意而歸。”


    隨後,張運國話鋒一轉,提起了此行的另一重要目的——為張三牛量身打造一套既合身又能彰顯其獨特氣質的衣裳。


    宋掌櫃聽後,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他輕輕點頭,隨即親自引領張運國父子至一旁,耐心細致地詢問起張三牛的喜好、身形特點以及這套衣服的用途。


    經過一番精心挑選,宋掌櫃從眾多上好的綢緞中,選出了幾匹尤為出色的麵料。


    在張運國與宋掌櫃的共同商討下,最終決定采用一匹深邃而神秘的深藍色綢緞作為主料。


    接下來,宋掌櫃親自喚來了織坊中最負盛名的裁縫師傅,為張三牛量體裁衣。


    師傅的手藝嫻熟而精準,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從領口那恰到好處的弧度,到袖口那精致細膩的收邊;從衣襟的巧妙縫合,到整體的流線設計,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雕琢,力求達到完美的境界。


    站在一旁的張三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上輩子沒有機會穿上絲綢衣服,這輩子倒是做到了。


    張運國一行人,滿臉疲憊卻眼神中帶著幾分興奮,終於踏上了迴家的路。


    他們的腳步輕快,一到自家地盤,大夥兒二話不說,先把那群牛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河關村邊緣的豬場裏。


    緊接著,張運國迅速召集了附近幾個村的能工巧匠和熱心鄰居,大家圍坐一圈,討論著如何在豬場不遠處搭建一個牛棚。


    張三牛悄悄走進了充當臨時牛舍的豬場。


    他仔細巡視著每一個角落,確保這裏的衛生狀況良好。


    豬場四周,翠竹環繞,清風徐來,竹葉輕搖,發出沙沙的響聲,為這方小天地平添了幾分寧靜與雅致。


    陽光透過密集的竹葉,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給豬場披上了一層神秘而溫暖的麵紗。


    竹林間,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清脆悅耳,更添幾分生機與活力。


    豬場主體以竹子、木材為主材,未經過多修飾,卻透露出一種質樸無華的美。木柱堅實,橫梁穩固,散發著淡淡的木香,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相融。屋頂覆蓋著茅草,與遠處青山的輪廓遙相唿應,顯得古樸而莊重。


    豬舍內部,雖然簡樸,但布局合理,通風良好,確保了豬隻的舒適與健康。


    初夏時節,陽光透過豬舍頂部的縫隙,斑駁地照在地上。


    而豬場外圍,員工們還巧妙地開辟了一片小菜園,各色蔬菜在初夏的陽光下茁壯成長,綠意盎然。偶爾,幾隻蝴蝶或蜜蜂在花間穿梭,忙碌而又悠閑,為這方小天地增添了幾分生趣。


    傍晚時分,夕陽如血,將豬場及周圍的一切鍍上了一層金輝。豬群在夕陽下悠閑地覓食,偶爾抬頭望向遠方。


    張三牛仔仔細細地在豬場裏溜達了一圈,心裏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確認一切安好無恙後,他笑眯眯地跟唐雨柔聊了幾句家常,暖陽下,兩人的笑容都顯得格外溫馨。


    隨後,他便跟著張運國,踏著輕快的步伐,踏上了歸途。


    轉天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豬場那邊,眾人便熱火朝天地開始建造牛棚,有的人搬木頭,有的人挖地基,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張三牛悄悄摸摸地溜到了一個鮮有人知的小角落,秘密提純粗鹽。


    第一步,他動手製作起了活性炭。雖然這活性炭不直接上陣提純,但它可以輔助提純過程。


    張三牛先是一絲不苟地燒製起竹炭來,火光映照在他專注的臉上,顯得格外堅毅。接著,他揮汗如雨地在地上挖了個小坑,小心翼翼地把竹炭埋進去,隻留一個小口透氣,讓竹炭在低氧高溫的環境中慢慢蛻變,完成初步的碳化。


    接下來,是提高活性炭吸附能力的關鍵步驟。


    張三牛將竹炭放進一個密閉的容器裏,然後緩緩加熱,不一會兒,容器內就升騰起嫋嫋水汽,水汽穿梭在竹炭的每一個孔隙中,擴大孔隙結構,從而使竹炭活化。


    最後,當一切塵埃落定,張三牛細心地將竹炭洗淨、晾幹,再耐心地將其研磨成細膩的粉末顆粒。


    第二步是溶解粗鹽並過濾雜質,將鹽水中的懸浮雜質和較大的不溶性顆粒除去,重複過濾幾次後,以提高鹽水的純淨度。


    第三步是蒸發結晶,根據雜質的溶解度差異把精鹽提純出來,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食鹽。


    隨後加入熟石灰,使鹽水中的雜質沉澱出來,最後放在空氣中,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多餘的氫氧化鈣結合,形成碳酸鈣沉澱出來。


    張三牛忙活了整整一禮拜,終於細細提純了十斤精鹽。


    他滿心歡喜地抱著那裝滿精鹽的竹筒,踏上了前往豬場的輕快步伐。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機靈的笑臉上,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有力。


    抵達豬場時,一幅溫馨的畫麵映入眼簾:唐雨柔正笑靨如花地與柳千變聊著天,兩人的笑容在陽光下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麵。


    張三牛見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快步上前,故作驚訝地說:


    “喲,這不是咱們的大忙人柳巡檢嘛,今兒個怎麽有空大駕光臨了?是不是特地來查崗啊?”


    柳千變聞言,故作嚴肅地挑眉迴應:“那可不是,這一畝三分地的安全,我可是時時刻刻都掛在心上。偶爾巡視一圈,也是職責所在嘛。”


    這時,唐雨柔的目光被張三牛懷中那不起眼的竹筒吸引,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她調侃道:


    “哈哈,張三牛,你這該不是是又從哪個鹽販子那裏‘偶然’買來的吧?”


    張三牛被唐雨柔一語道破,非但不覺得尷尬,反而笑得更加燦爛,那雙眼睛仿佛能說話一般,閃爍著得意:


    “嘿,什麽都瞞不過你。沒錯,就是那麽‘偶然’遇到個好心人,想著你這邊用得著,就全給你帶過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蛋糕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866377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8663770並收藏蛋糕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