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國帶著張三牛離開後,張三牛依然抓著蠟燭,保持蠟燭不熄滅。
走了很長一段路後,張運國感覺徹底安全了,他迴過神來,知道是張三牛手中的東西救了他們父子倆,於是問張三牛:
“三牛,你手中拿的是什麽東西?”
張三牛笑嘻嘻的說道:
“蠟燭呀。”
張運國明白,張三牛是在跟他打馬虎眼,開口再次說道:
“我問的是另一隻手。”
張三牛神秘兮兮的說道:
“爹,這東西太危險了,現在不方便講,你以後就知道了。”
張三牛不願意講,張運國也不是一個強迫性的人,因此不再勉強,而是說道:
“行吧,你自己注意安全。”
張三牛點頭說道:
“嗯,我知道。”
黑火藥很危險,張三牛一直把它秘密的藏了起來,平常不帶在身上,隻有在出遠門時才會帶上。
張運國迴到主道上後,立刻加快了腳步,最終有驚無險地迴到家中。
張三牛剛進家門,便把竹子藏了起來,他也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兇險,總共才出了兩次遠門,其中一次就遇見了山匪。
張運國如牛飲水一般,喝了一大碗水,然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唿哧唿哧喘著粗氣,一方麵是累的,另一方麵是驚的。
過了許久,張運國才迴過神來,慢慢恢複了平靜。
張三牛卻像個沒事兒人一樣,躺在搖椅上,隻等其他人迴來一起吃飯。
晚飯過後,李敏拉著張運國,悄悄問道:
“事兒辦的怎麽樣了?”
張運國今天經曆的刺激太多,猶如被雷劈中一般,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李敏問的是什麽事情,他問道:
“什麽事兒啊?”
李敏以為張運國故意裝糊塗,輕輕拍了張運國一下,說道:
“就是送三牛去學堂那事兒啊。”
“唉,別提了。”
隨後,張運國便把自己今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另一邊,山匪帶著李有財來到山上的一處隱秘角落裏,幾個茅草屋猶如星羅棋布一般,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
匪首對著一名山匪說道:
“狗蛋,把李有財給我看好了,他要是跑了,我拿你是問。”
“知道了,老大。”
說完,狗蛋推著李有財進入一個茅草屋,把他牢牢地捆在一根柱子上。
匪首對著其他山匪說道:
“宰一隻羊,今晚咱們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醉不歸。”
一眾山匪頓時歡唿了起來,李八兩身上傷痕累累,他被一個山匪帶到另一個屋子裏,給他塗抹膏藥。
李有福坐鎮縣城酒樓,忽聞大哥被山匪劫走,如遭雷擊,當即馬不停蹄趕迴老家。
那個僥幸逃得一命,迴來報信的仆人,被李有福下令亂棍打死,而後拋屍亂墳崗。
李有財是李有福的親大哥,兩人自幼親密無間,李有財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想著李有福,所以李有福做不到為了區區五百兩就拋棄李有財。
但是,五百兩銀子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方還很有可能撕票,因此,李有福做了兩手準備,一邊籌錢,一邊派人聯係黑山寨。
次日,匪首來到關押李有財的茅草屋,對著狗蛋喊道:
“狗蛋,你出去。”
“是。”
狗蛋離開後,匪首把目光轉向李有財。
李有財坐在地上,背靠柱子,歪著腦袋,睡得正酣。
匪首端起一盆水,如瀑布般朝著李有財潑了上去。
李有財猛然驚醒,正欲發火,瞥見匪首後,瞬間像泄氣的皮球,癟了。
匪首笑嗬嗬的問道:
“聽聞李財主在販鹽方麵頗有些門道,不知可否討教一二?”
私下販鹽可是重罪,李有財就算再懦弱,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也不敢輕易將此事泄露出去。
李有財揣著明白裝糊塗,說道:
“這個嘛,你得先找官府買鹽引,獲得許可後才可以販鹽。”
匪首嗬嗬笑了兩聲,說道:
“可能我說的不夠清楚,我說的是私鹽,這下李財主可明白了?”
李有財暗自思忖,難道對方想插手私鹽的生意?可是見麵就割他一隻耳朵,不像是想要與他合作的意思。
亦或是官府的密探,畢竟附近就一夥山匪,憑空冒出另一夥山匪,豈能不讓人起疑?如果是商業上的對手,對方又能是誰?
不管內心如何猜測,李有財對販賣私鹽之事隻字不提。
“好漢,販賣私鹽可是殺頭大罪,那種事情我怎麽敢摻和呢?”
見李有財一直在與自己打太極,匪首也不生氣,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看來李財主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無妨,我有的是時間陪你玩。”
匪首重新打了一盆水,當著李有財的麵,往裏麵撒了一把鹽,隨後把李有財的鞭子放在水裏攪拌。
匪首看向李有財,似笑非笑地說道:
“你放心,這裏條件簡陋,可能比不上牢房的刑具,但是保你滿意。”
鞭子被鹽水浸透後,匪首提起鞭子,在空中甩了一下,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隨後,茅草屋裏便傳出了李有財淒厲的叫喊聲,屋外的山匪聽見後,都一臉懼意的遠離茅草屋,他們十分明白,匪首殺人的手段可怕,折磨人的手段更加可怕。
張三牛騎著牛犢,身後跟著十幾隻羊,興高采烈地從家裏出發。
路上,正好碰見唐雨柔,張三牛高興地說道:
“早啊。”
唐雨柔看著張三牛身下的牛犢,好奇地問道:
“你家買牛了?”
“對啊,我爹買的,它叫牛二,我起的名。”
唐雨柔一臉黑線,撇著嘴說道:
“你幹脆叫它二牛得了!”
張三牛笑嘻嘻地說道:
“你不知道,我給我二哥說,牛二以後是二牛的牛,我二哥便欣然答應了,那頭大牛以後就叫牛大了。”
張三牛對於牛二很是滿意,喂了它幾把草以後,它便同意張三牛騎在它身上了。
唐雨柔滿臉羨慕,感慨萬千地說:
“你家都有兩頭牛了,我家還沒有一頭驢,你說那群小豬什麽時候才能賣錢啊。”
張三牛迴頭看了一眼,確定羊群沒有掉隊,然後說道:
“你別急,那群小豬長得那麽快,過上一兩年就能賣了。”
說到這裏,唐雨柔好奇地問道:
“小豬為什麽長那麽快?幾乎一天一個樣。”
張三牛想了想,一本正經地說:
“它們都是豬妖的後代,所以長得快。”
唐雨柔一臉黑線,她瞪著張三牛,質問道:
“你是覺得我很好騙嗎?”
張三牛嬉皮笑臉地說道:
“小豬長得就是那麽快,因為等它長慢了,就是我們把它宰殺的時候呀。”
張三牛絕口不提小豬為什麽長那麽快,這涉及的方麵太多了,他也解釋不清。
走了很長一段路後,張運國感覺徹底安全了,他迴過神來,知道是張三牛手中的東西救了他們父子倆,於是問張三牛:
“三牛,你手中拿的是什麽東西?”
張三牛笑嘻嘻的說道:
“蠟燭呀。”
張運國明白,張三牛是在跟他打馬虎眼,開口再次說道:
“我問的是另一隻手。”
張三牛神秘兮兮的說道:
“爹,這東西太危險了,現在不方便講,你以後就知道了。”
張三牛不願意講,張運國也不是一個強迫性的人,因此不再勉強,而是說道:
“行吧,你自己注意安全。”
張三牛點頭說道:
“嗯,我知道。”
黑火藥很危險,張三牛一直把它秘密的藏了起來,平常不帶在身上,隻有在出遠門時才會帶上。
張運國迴到主道上後,立刻加快了腳步,最終有驚無險地迴到家中。
張三牛剛進家門,便把竹子藏了起來,他也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兇險,總共才出了兩次遠門,其中一次就遇見了山匪。
張運國如牛飲水一般,喝了一大碗水,然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唿哧唿哧喘著粗氣,一方麵是累的,另一方麵是驚的。
過了許久,張運國才迴過神來,慢慢恢複了平靜。
張三牛卻像個沒事兒人一樣,躺在搖椅上,隻等其他人迴來一起吃飯。
晚飯過後,李敏拉著張運國,悄悄問道:
“事兒辦的怎麽樣了?”
張運國今天經曆的刺激太多,猶如被雷劈中一般,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李敏問的是什麽事情,他問道:
“什麽事兒啊?”
李敏以為張運國故意裝糊塗,輕輕拍了張運國一下,說道:
“就是送三牛去學堂那事兒啊。”
“唉,別提了。”
隨後,張運國便把自己今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另一邊,山匪帶著李有財來到山上的一處隱秘角落裏,幾個茅草屋猶如星羅棋布一般,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
匪首對著一名山匪說道:
“狗蛋,把李有財給我看好了,他要是跑了,我拿你是問。”
“知道了,老大。”
說完,狗蛋推著李有財進入一個茅草屋,把他牢牢地捆在一根柱子上。
匪首對著其他山匪說道:
“宰一隻羊,今晚咱們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醉不歸。”
一眾山匪頓時歡唿了起來,李八兩身上傷痕累累,他被一個山匪帶到另一個屋子裏,給他塗抹膏藥。
李有福坐鎮縣城酒樓,忽聞大哥被山匪劫走,如遭雷擊,當即馬不停蹄趕迴老家。
那個僥幸逃得一命,迴來報信的仆人,被李有福下令亂棍打死,而後拋屍亂墳崗。
李有財是李有福的親大哥,兩人自幼親密無間,李有財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想著李有福,所以李有福做不到為了區區五百兩就拋棄李有財。
但是,五百兩銀子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方還很有可能撕票,因此,李有福做了兩手準備,一邊籌錢,一邊派人聯係黑山寨。
次日,匪首來到關押李有財的茅草屋,對著狗蛋喊道:
“狗蛋,你出去。”
“是。”
狗蛋離開後,匪首把目光轉向李有財。
李有財坐在地上,背靠柱子,歪著腦袋,睡得正酣。
匪首端起一盆水,如瀑布般朝著李有財潑了上去。
李有財猛然驚醒,正欲發火,瞥見匪首後,瞬間像泄氣的皮球,癟了。
匪首笑嗬嗬的問道:
“聽聞李財主在販鹽方麵頗有些門道,不知可否討教一二?”
私下販鹽可是重罪,李有財就算再懦弱,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也不敢輕易將此事泄露出去。
李有財揣著明白裝糊塗,說道:
“這個嘛,你得先找官府買鹽引,獲得許可後才可以販鹽。”
匪首嗬嗬笑了兩聲,說道:
“可能我說的不夠清楚,我說的是私鹽,這下李財主可明白了?”
李有財暗自思忖,難道對方想插手私鹽的生意?可是見麵就割他一隻耳朵,不像是想要與他合作的意思。
亦或是官府的密探,畢竟附近就一夥山匪,憑空冒出另一夥山匪,豈能不讓人起疑?如果是商業上的對手,對方又能是誰?
不管內心如何猜測,李有財對販賣私鹽之事隻字不提。
“好漢,販賣私鹽可是殺頭大罪,那種事情我怎麽敢摻和呢?”
見李有財一直在與自己打太極,匪首也不生氣,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看來李財主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無妨,我有的是時間陪你玩。”
匪首重新打了一盆水,當著李有財的麵,往裏麵撒了一把鹽,隨後把李有財的鞭子放在水裏攪拌。
匪首看向李有財,似笑非笑地說道:
“你放心,這裏條件簡陋,可能比不上牢房的刑具,但是保你滿意。”
鞭子被鹽水浸透後,匪首提起鞭子,在空中甩了一下,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隨後,茅草屋裏便傳出了李有財淒厲的叫喊聲,屋外的山匪聽見後,都一臉懼意的遠離茅草屋,他們十分明白,匪首殺人的手段可怕,折磨人的手段更加可怕。
張三牛騎著牛犢,身後跟著十幾隻羊,興高采烈地從家裏出發。
路上,正好碰見唐雨柔,張三牛高興地說道:
“早啊。”
唐雨柔看著張三牛身下的牛犢,好奇地問道:
“你家買牛了?”
“對啊,我爹買的,它叫牛二,我起的名。”
唐雨柔一臉黑線,撇著嘴說道:
“你幹脆叫它二牛得了!”
張三牛笑嘻嘻地說道:
“你不知道,我給我二哥說,牛二以後是二牛的牛,我二哥便欣然答應了,那頭大牛以後就叫牛大了。”
張三牛對於牛二很是滿意,喂了它幾把草以後,它便同意張三牛騎在它身上了。
唐雨柔滿臉羨慕,感慨萬千地說:
“你家都有兩頭牛了,我家還沒有一頭驢,你說那群小豬什麽時候才能賣錢啊。”
張三牛迴頭看了一眼,確定羊群沒有掉隊,然後說道:
“你別急,那群小豬長得那麽快,過上一兩年就能賣了。”
說到這裏,唐雨柔好奇地問道:
“小豬為什麽長那麽快?幾乎一天一個樣。”
張三牛想了想,一本正經地說:
“它們都是豬妖的後代,所以長得快。”
唐雨柔一臉黑線,她瞪著張三牛,質問道:
“你是覺得我很好騙嗎?”
張三牛嬉皮笑臉地說道:
“小豬長得就是那麽快,因為等它長慢了,就是我們把它宰殺的時候呀。”
張三牛絕口不提小豬為什麽長那麽快,這涉及的方麵太多了,他也解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