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張三牛就與王柱子玩到了一起,兩人坐在爐灶前,總共兩個爐灶,一人看守一個,不時的往裏麵添柴。
爐灶上的熱水開了,白氣咕嘟咕嘟的冒了出來,趙欣打開鍋蓋,舀了幾瓢熱水倒在木盆裏,然後又往鍋裏填滿冷水,便去清洗兔肉了。
人多肉少,一隻兔子不好分,怎麽辦?趙欣把兔肉從骨頭上分離,然後切的粉碎,最後倒進鍋裏與洗好的粟米一起煮,等到快熟透時,又把洗淨切好的青菜放進鍋裏,煮熟後再攪和幾下,晚飯便做好了。
“三牛,飯熟了,迴去把婆婆他們叫過來。”
“哎。”張三牛起身,把手清洗幹淨後帶上手套,小跑著迴了家。
迴家後,張三牛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張二牛。
李敏正在紡織室織布,張晨就坐在一旁,方便李敏看管。
張三牛輕易的就能找到李敏,問道:“娘,吃飯了,二哥在哪裏?”
李敏好奇的問道:“不在家嗎?”
“我找了一圈,沒找到,可能是出去了。”
李敏數落道:“這孩子,又出去偷玩了。”
張三牛不想再花費時間找張二牛,說道:“沒事,不用管他,他迴來找不到人,自然知道去哪裏吃飯,我們走吧。”
李敏一想,也是,於是點頭同意:“嗯,走吧。”
來到木材場地,張運國與張大牛所帶領的大部分人馬也都迴來了,正在輪流用熱水洗手。
在寒冷的大雪天,能用熱水洗手淨臉,也是一件愜意舒適的美事。
所有人來的時候也都是自帶碗筷,洗手後排隊等著趙欣打飯,現場有說有笑,一片熱鬧。
趙欣接過一個大碗,填滿米飯後大聲說道:“不夠再來,飯管夠。”
其中一人嚷嚷道:“去年李地主翻修房屋,每頓隻給一碗飯,僅能吃個半飽,你可別騙我啊。”
趙欣笑著說道:“叔,隻要吃得下,三碗都可以。”
那人大笑著說道:“那你可要瞧好了。”
另一人說道:“黑子,你可別吹牛,就你這樣,我看兩碗就吃撐了。”
“哎,這怎麽還有肉啊,又不是逢年過節的,運國,你是不是家裏錢多閑得慌啊?”
“是嗎,還有肉,我得趕緊嚐嚐。”
“嗯,不是竹鼠,也不是羊肉,倒有點像是......”
“兔子肉。”
“對,就是兔子肉。”
張運國笑著說道:“羊肉我也請不起啊。”
有人調侃道:“你家裏不是十幾隻羊嗎?殺一隻不就有了。”
又有人說道:“有肉吃就不賴了,還想吃羊肉,美得你啊!”
張運國豪爽的說道:“別急,等冬至就殺一頭,到時大家一人提兩斤迴去,就這麽多,多了也沒有。”
“運國,我可記住你這句話了,到時可別食言。”
“一口唾沫一個釘,你什麽時候見過我張運國說話不算話。”
“那倒沒有。”
“......”
對於底層吃不飽飯的百姓來講,人多的時候總是熱鬧的,尤其是在有充足的食物的時候。
張三牛吃了一碗米飯,打了一個飽嗝,隨後把碗筷放在盛有清水的木盆裏慢慢清洗了起來。
雪下得越來越大,在大家夥都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張二牛披著蓑衣頂著風雪眉開眼笑的走了進來,即使臉頰凍的通紅,也無法遮掩他那得意的表情。
趙欣囑咐了一句:“飯還沒涼,趁熱吃。”
“哦。”張二牛滿麵紅光的大步走到爐灶前,手腳利索的給自己打了一碗米飯。
張三牛在一旁小聲腹誹道:“這麽高興,怕不是撿到錢了吧。”
第二天,張運國把張三牛帶到所有人的麵前,說道:
“老木頭,你家三代都是木匠,今天你帶著所有的木匠隻管加工木料,有什麽不懂的問三牛,他什麽都知道。”
老木頭瞪著眼睛看向張三牛,仔細打量了半天,說道:
“運國,你沒跟我開玩笑吧,你家這個小崽子,能知道些什麽?”
老木頭問張三牛:“三牛是吧,我問你,你知道錘子嗎?”
張三牛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
老木頭看向張運國:“你看看,他連個錘子都不知道,你讓我向他請教?”
張運國被老木頭問的無話可說,他也很是疑惑,那個水車明明是在張三牛的指導下做出來的,張三牛怎麽會不知道錘子呢?張運國看向張三牛,用眼神詢問,你小子在幹什麽呢?
張三牛無奈的攤開雙手,無奈地說道:
“我不需要知道什麽是錘子,我隻需要知道,我們要做出的東西是什麽。”
老木頭問道:“你要做什麽?”
“水車。”
“水車是什麽?”張三牛有些不耐煩了,非親非故的,倚老賣老不說,還不是什麽大人物,賺名氣的東西能告訴你嗎?
“我覺得你不需要知道水車是什麽,你隻需要知道,擺好自己的位置,多看多學少問,把我需要的東西做出來就足夠了。”
“這孩子。”老木頭尷尬的笑了兩聲,張三牛直截了當的說道:
“也不是什麽難活,就是把那些原木切割成條。”
隨後,張三牛取來一截水車上的主輻條,說道:
“就按照這個尺寸做,至於上麵的榫卯先不要管,32根為一組,能做幾組算幾組。”
“目前就做這個,做上幾組之後再做其它的東西,最多10組。”
其他木匠看到主輻條之後,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還以為是什麽大活呢,鬧了半天就這啊。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不斷的重複,主輻條做好之後還有連杆,連杆分為內部連杆、外部連杆以及尾部連杆,隨後是橫杆和尾部橫杆。
至於刮板與竹筒,張三牛不急著做,這一步他準備放在最後,與水槽、支架同時做。
至於竹水車更是簡單了許多,隻需要把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竹子劈開即可,唯一麻煩的就是搭建水車時,多處需要用繩索捆紮,竹條壘在一起,很快便壘了一大堆。
爐灶上的熱水開了,白氣咕嘟咕嘟的冒了出來,趙欣打開鍋蓋,舀了幾瓢熱水倒在木盆裏,然後又往鍋裏填滿冷水,便去清洗兔肉了。
人多肉少,一隻兔子不好分,怎麽辦?趙欣把兔肉從骨頭上分離,然後切的粉碎,最後倒進鍋裏與洗好的粟米一起煮,等到快熟透時,又把洗淨切好的青菜放進鍋裏,煮熟後再攪和幾下,晚飯便做好了。
“三牛,飯熟了,迴去把婆婆他們叫過來。”
“哎。”張三牛起身,把手清洗幹淨後帶上手套,小跑著迴了家。
迴家後,張三牛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張二牛。
李敏正在紡織室織布,張晨就坐在一旁,方便李敏看管。
張三牛輕易的就能找到李敏,問道:“娘,吃飯了,二哥在哪裏?”
李敏好奇的問道:“不在家嗎?”
“我找了一圈,沒找到,可能是出去了。”
李敏數落道:“這孩子,又出去偷玩了。”
張三牛不想再花費時間找張二牛,說道:“沒事,不用管他,他迴來找不到人,自然知道去哪裏吃飯,我們走吧。”
李敏一想,也是,於是點頭同意:“嗯,走吧。”
來到木材場地,張運國與張大牛所帶領的大部分人馬也都迴來了,正在輪流用熱水洗手。
在寒冷的大雪天,能用熱水洗手淨臉,也是一件愜意舒適的美事。
所有人來的時候也都是自帶碗筷,洗手後排隊等著趙欣打飯,現場有說有笑,一片熱鬧。
趙欣接過一個大碗,填滿米飯後大聲說道:“不夠再來,飯管夠。”
其中一人嚷嚷道:“去年李地主翻修房屋,每頓隻給一碗飯,僅能吃個半飽,你可別騙我啊。”
趙欣笑著說道:“叔,隻要吃得下,三碗都可以。”
那人大笑著說道:“那你可要瞧好了。”
另一人說道:“黑子,你可別吹牛,就你這樣,我看兩碗就吃撐了。”
“哎,這怎麽還有肉啊,又不是逢年過節的,運國,你是不是家裏錢多閑得慌啊?”
“是嗎,還有肉,我得趕緊嚐嚐。”
“嗯,不是竹鼠,也不是羊肉,倒有點像是......”
“兔子肉。”
“對,就是兔子肉。”
張運國笑著說道:“羊肉我也請不起啊。”
有人調侃道:“你家裏不是十幾隻羊嗎?殺一隻不就有了。”
又有人說道:“有肉吃就不賴了,還想吃羊肉,美得你啊!”
張運國豪爽的說道:“別急,等冬至就殺一頭,到時大家一人提兩斤迴去,就這麽多,多了也沒有。”
“運國,我可記住你這句話了,到時可別食言。”
“一口唾沫一個釘,你什麽時候見過我張運國說話不算話。”
“那倒沒有。”
“......”
對於底層吃不飽飯的百姓來講,人多的時候總是熱鬧的,尤其是在有充足的食物的時候。
張三牛吃了一碗米飯,打了一個飽嗝,隨後把碗筷放在盛有清水的木盆裏慢慢清洗了起來。
雪下得越來越大,在大家夥都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張二牛披著蓑衣頂著風雪眉開眼笑的走了進來,即使臉頰凍的通紅,也無法遮掩他那得意的表情。
趙欣囑咐了一句:“飯還沒涼,趁熱吃。”
“哦。”張二牛滿麵紅光的大步走到爐灶前,手腳利索的給自己打了一碗米飯。
張三牛在一旁小聲腹誹道:“這麽高興,怕不是撿到錢了吧。”
第二天,張運國把張三牛帶到所有人的麵前,說道:
“老木頭,你家三代都是木匠,今天你帶著所有的木匠隻管加工木料,有什麽不懂的問三牛,他什麽都知道。”
老木頭瞪著眼睛看向張三牛,仔細打量了半天,說道:
“運國,你沒跟我開玩笑吧,你家這個小崽子,能知道些什麽?”
老木頭問張三牛:“三牛是吧,我問你,你知道錘子嗎?”
張三牛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
老木頭看向張運國:“你看看,他連個錘子都不知道,你讓我向他請教?”
張運國被老木頭問的無話可說,他也很是疑惑,那個水車明明是在張三牛的指導下做出來的,張三牛怎麽會不知道錘子呢?張運國看向張三牛,用眼神詢問,你小子在幹什麽呢?
張三牛無奈的攤開雙手,無奈地說道:
“我不需要知道什麽是錘子,我隻需要知道,我們要做出的東西是什麽。”
老木頭問道:“你要做什麽?”
“水車。”
“水車是什麽?”張三牛有些不耐煩了,非親非故的,倚老賣老不說,還不是什麽大人物,賺名氣的東西能告訴你嗎?
“我覺得你不需要知道水車是什麽,你隻需要知道,擺好自己的位置,多看多學少問,把我需要的東西做出來就足夠了。”
“這孩子。”老木頭尷尬的笑了兩聲,張三牛直截了當的說道:
“也不是什麽難活,就是把那些原木切割成條。”
隨後,張三牛取來一截水車上的主輻條,說道:
“就按照這個尺寸做,至於上麵的榫卯先不要管,32根為一組,能做幾組算幾組。”
“目前就做這個,做上幾組之後再做其它的東西,最多10組。”
其他木匠看到主輻條之後,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還以為是什麽大活呢,鬧了半天就這啊。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不斷的重複,主輻條做好之後還有連杆,連杆分為內部連杆、外部連杆以及尾部連杆,隨後是橫杆和尾部橫杆。
至於刮板與竹筒,張三牛不急著做,這一步他準備放在最後,與水槽、支架同時做。
至於竹水車更是簡單了許多,隻需要把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竹子劈開即可,唯一麻煩的就是搭建水車時,多處需要用繩索捆紮,竹條壘在一起,很快便壘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