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國笑容滿麵地說道:
“趕明兒爹就去縣城走一遭,把胰子賣掉。”
張三牛喜笑顏開,追問道:
“爹,賣掉得來的銀子能分我幾成啊?”
張運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
“三成。”
話一出口,他驚愕地看著張三牛,其他人也同樣震驚不已,張三牛小小年紀竟然學會要銀子了。
一家子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土地,一般交由長輩統一管理和分配,也就是交給李敏。除了平時的開銷和支出,剩下的錢財會積攢下來並用於投資,例如購買土地、牲畜等。
個人額外的收入也要上交,隻不過是上交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作為月錢,大概是三成到五成。
例如田地不忙時,張大牛會外出打工,所得的錢財上交五成左右。
如果錢財過少,可作為體己錢,不必上交。
張三牛又追問了一句:
“爹,那三成包括本金嗎?一塊胰子賣 10 文的話,油費大約占了兩層左右。”
張運國之前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他略作遲疑後說道:
“那就給你五成吧。”
如果先拋去本金兩成,還剩下八成,八成的三成,那就是二點四成,加上本金的兩成,是四點四成,也就是說,張運國隻需要給張三牛4.4成便可以了。
隻是張運國以前從未遇到過這種事情,他直接給了張三牛五成。
李敏也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但她掌管家庭財產,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她疑惑地問道:
“當家的,會不會給的太多了,三牛還這麽小。”
張運國哈哈一笑,滿不在乎地說道:
“不小了,都學會賺錢了。”
張運國是一家之主,他一旦下了決定,李敏一般情況下不會反對。
聽到這裏,張三牛之前對於張二牛的鬱悶也煙消雲散,他好奇地問道:
“爹,你知道這胰子一個月能賺多少銀子嗎?”
張運國之前計算過,張三牛三天做了 35 塊,一個月便能做 350 塊,如果換成他,肯定能做的更多,怎麽也能做500 塊,算下來就是五兩銀子。
你當你爹不識數嗎?張運國吹胡子瞪眼地說道:
“不就是五兩嗎?”
“咦,豈不是說你小子至少能分一兩五錢?”
張運國突然發現了疑點,他之前過於高興,被金錢衝昏頭腦,直接給了張三牛五成收益,完全忘記胰子的利潤十分龐大。
李敏在一旁連忙說道:
“當家的,給的太多了。”
張運國也落下老臉,點頭說道:
“嗯,給多了,那就三成吧。”
三成!拋去本金後還剩一成!依然有半兩銀子!
李敏繼續勸慰道:
“當家的,不如我們把本金出了,給三牛半成即可,一成也有點多了,三牛今年才四歲啊。”
張運國聽了,好像是這麽個理。
“唉。”
分到的利潤越來越少,張三牛老氣橫秋的歎了一口氣,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後問道:
“你們給我分半成,等以後見了官老爺,那些官老爺強取豪奪,還會給你們留半成嗎?你們確定咱家能保得住這份富貴嗎?”
“那......”
“這......”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大家都曉得,懷璧其罪,張三牛說的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張大牛提議道:
“爹,娘,這恐怕不是富貴,而是災禍,要麽咱不做胰子了,就當胰子從來沒有出現過。”
張大牛臉上掛滿了不舍,不止是他,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了肉痛的神色。
張運國說道:
“五兩銀子雖多,但官老爺還看不上這麽點兒吧!”
張三牛幽幽的說道:
“爹,我可沒說是五兩啊,全縣幾萬人,每人一塊也有幾百兩了,而且年年都是如此。”
“啊,這麽多!那我們肯定守不住。”
李敏發出一聲驚歎,接著勸說道:
“當家的,咱就按大牛說的做吧,就當胰子從來沒有出現過。”
張運國陷入了沉思,像根木頭一樣立在原地,仿佛變成了一座雕塑。
利益動人心,如此巨大的財富近在眼前,豈會說放棄就放棄。
張運國苦思良久,仍無頭緒,遂決定叫來張祥林商議:
“大牛,快去把你二叔請來。”
“哎。”
張大牛應道,轉身朝大門走去。
張三牛連忙製止道:
“爹,您別急啊,我可沒說沒辦法啊。”
張大牛停下腳步,一邊用懷疑的目光緊盯著張三牛,一邊等待張運國做決定。
這一切都是張三牛搞出來的,肥皂是他做的,問題也是他提的,他年紀雖小,說不定真有解決的辦法,為此,張運國決定相信張三牛一次。
“先別叫你二叔了,把桌子搬到院裏,三牛你詳細說一下。”
隨後,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全都注視著張三牛,期待他把辦法講出來。
張三牛站在椅子上,先是端起碗喝了口水潤潤嗓子,然後說道:
“人多力量大,我們招長工,至少要招二十人以上。”
張三牛話還沒說完,李敏便插口問道:
“請這麽多人,那得花多少銀子啊?”
“一年五兩銀子,怎麽也得上百兩。”
李敏驚唿一聲:
“怎麽這麽多啊!”
張三牛解釋道:
“一點兒也不多,假設全縣有三萬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用一塊胰子,就是三萬塊胰子,一塊胰子十文錢,一年下來就是三百兩銀子。”
“成本兩成,也就是六十兩,請長工要花一百兩,剩下一百四十兩。”
“如果是正常賦稅,按十分之一算,也就是三十兩,我們還能剩下一百一十兩。”
“不過,各種各樣的隱藏稅款以及四處打點都需要銀子,算作 60 兩,剩下的 50 兩才是我們的。”
張運國敲了敲桌子,猶如洪鍾一般的聲音吸引了眾人的注意,他說道:
“老三呐,咱家每年的收入全部換算成銀子的話是 20 多兩,還不到 25 兩,如果一切按你說的進行的話,確實可行,但是這裏麵還有諸多問題。”
張運國頓了頓繼續說道:
“你賣的如此便宜,搶了達官貴人的財路,他們可不會放過我們的。”
“爹,你是不是這麽想的,在縣裏開一個店鋪或者擺個小攤,然後大家都來找我們買胰子。”
張運國點頭,縣城是人流量最大的地點,在縣城做買賣,生意自然更加紅火。
但他忽略了一個點,肥皂的成本低,產量高,可以招更多的人到村子裏進行點對點售賣,不與達官貴人進行正麵對抗,而是以暗度陳倉的方式秘密發展。
“爹,胰子的生產量本來就不高,平時主要供那些老爺太太公子小姐們使用,而我們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平民百姓,根本沒有阻擋達官貴人的財路。”
“唯一怕的就是他們覬覦我們製作胰子的技術,所以我們要隱秘發展,在被發現之前盡量壯大自身,到時候說不定能與他們抗衡。”
“如果抗衡不了,就與他們合作,如果還是不行,就主動把技術交出去,如此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趕明兒爹就去縣城走一遭,把胰子賣掉。”
張三牛喜笑顏開,追問道:
“爹,賣掉得來的銀子能分我幾成啊?”
張運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
“三成。”
話一出口,他驚愕地看著張三牛,其他人也同樣震驚不已,張三牛小小年紀竟然學會要銀子了。
一家子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土地,一般交由長輩統一管理和分配,也就是交給李敏。除了平時的開銷和支出,剩下的錢財會積攢下來並用於投資,例如購買土地、牲畜等。
個人額外的收入也要上交,隻不過是上交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作為月錢,大概是三成到五成。
例如田地不忙時,張大牛會外出打工,所得的錢財上交五成左右。
如果錢財過少,可作為體己錢,不必上交。
張三牛又追問了一句:
“爹,那三成包括本金嗎?一塊胰子賣 10 文的話,油費大約占了兩層左右。”
張運國之前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他略作遲疑後說道:
“那就給你五成吧。”
如果先拋去本金兩成,還剩下八成,八成的三成,那就是二點四成,加上本金的兩成,是四點四成,也就是說,張運國隻需要給張三牛4.4成便可以了。
隻是張運國以前從未遇到過這種事情,他直接給了張三牛五成。
李敏也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但她掌管家庭財產,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她疑惑地問道:
“當家的,會不會給的太多了,三牛還這麽小。”
張運國哈哈一笑,滿不在乎地說道:
“不小了,都學會賺錢了。”
張運國是一家之主,他一旦下了決定,李敏一般情況下不會反對。
聽到這裏,張三牛之前對於張二牛的鬱悶也煙消雲散,他好奇地問道:
“爹,你知道這胰子一個月能賺多少銀子嗎?”
張運國之前計算過,張三牛三天做了 35 塊,一個月便能做 350 塊,如果換成他,肯定能做的更多,怎麽也能做500 塊,算下來就是五兩銀子。
你當你爹不識數嗎?張運國吹胡子瞪眼地說道:
“不就是五兩嗎?”
“咦,豈不是說你小子至少能分一兩五錢?”
張運國突然發現了疑點,他之前過於高興,被金錢衝昏頭腦,直接給了張三牛五成收益,完全忘記胰子的利潤十分龐大。
李敏在一旁連忙說道:
“當家的,給的太多了。”
張運國也落下老臉,點頭說道:
“嗯,給多了,那就三成吧。”
三成!拋去本金後還剩一成!依然有半兩銀子!
李敏繼續勸慰道:
“當家的,不如我們把本金出了,給三牛半成即可,一成也有點多了,三牛今年才四歲啊。”
張運國聽了,好像是這麽個理。
“唉。”
分到的利潤越來越少,張三牛老氣橫秋的歎了一口氣,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後問道:
“你們給我分半成,等以後見了官老爺,那些官老爺強取豪奪,還會給你們留半成嗎?你們確定咱家能保得住這份富貴嗎?”
“那......”
“這......”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大家都曉得,懷璧其罪,張三牛說的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張大牛提議道:
“爹,娘,這恐怕不是富貴,而是災禍,要麽咱不做胰子了,就當胰子從來沒有出現過。”
張大牛臉上掛滿了不舍,不止是他,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了肉痛的神色。
張運國說道:
“五兩銀子雖多,但官老爺還看不上這麽點兒吧!”
張三牛幽幽的說道:
“爹,我可沒說是五兩啊,全縣幾萬人,每人一塊也有幾百兩了,而且年年都是如此。”
“啊,這麽多!那我們肯定守不住。”
李敏發出一聲驚歎,接著勸說道:
“當家的,咱就按大牛說的做吧,就當胰子從來沒有出現過。”
張運國陷入了沉思,像根木頭一樣立在原地,仿佛變成了一座雕塑。
利益動人心,如此巨大的財富近在眼前,豈會說放棄就放棄。
張運國苦思良久,仍無頭緒,遂決定叫來張祥林商議:
“大牛,快去把你二叔請來。”
“哎。”
張大牛應道,轉身朝大門走去。
張三牛連忙製止道:
“爹,您別急啊,我可沒說沒辦法啊。”
張大牛停下腳步,一邊用懷疑的目光緊盯著張三牛,一邊等待張運國做決定。
這一切都是張三牛搞出來的,肥皂是他做的,問題也是他提的,他年紀雖小,說不定真有解決的辦法,為此,張運國決定相信張三牛一次。
“先別叫你二叔了,把桌子搬到院裏,三牛你詳細說一下。”
隨後,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全都注視著張三牛,期待他把辦法講出來。
張三牛站在椅子上,先是端起碗喝了口水潤潤嗓子,然後說道:
“人多力量大,我們招長工,至少要招二十人以上。”
張三牛話還沒說完,李敏便插口問道:
“請這麽多人,那得花多少銀子啊?”
“一年五兩銀子,怎麽也得上百兩。”
李敏驚唿一聲:
“怎麽這麽多啊!”
張三牛解釋道:
“一點兒也不多,假設全縣有三萬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用一塊胰子,就是三萬塊胰子,一塊胰子十文錢,一年下來就是三百兩銀子。”
“成本兩成,也就是六十兩,請長工要花一百兩,剩下一百四十兩。”
“如果是正常賦稅,按十分之一算,也就是三十兩,我們還能剩下一百一十兩。”
“不過,各種各樣的隱藏稅款以及四處打點都需要銀子,算作 60 兩,剩下的 50 兩才是我們的。”
張運國敲了敲桌子,猶如洪鍾一般的聲音吸引了眾人的注意,他說道:
“老三呐,咱家每年的收入全部換算成銀子的話是 20 多兩,還不到 25 兩,如果一切按你說的進行的話,確實可行,但是這裏麵還有諸多問題。”
張運國頓了頓繼續說道:
“你賣的如此便宜,搶了達官貴人的財路,他們可不會放過我們的。”
“爹,你是不是這麽想的,在縣裏開一個店鋪或者擺個小攤,然後大家都來找我們買胰子。”
張運國點頭,縣城是人流量最大的地點,在縣城做買賣,生意自然更加紅火。
但他忽略了一個點,肥皂的成本低,產量高,可以招更多的人到村子裏進行點對點售賣,不與達官貴人進行正麵對抗,而是以暗度陳倉的方式秘密發展。
“爹,胰子的生產量本來就不高,平時主要供那些老爺太太公子小姐們使用,而我們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平民百姓,根本沒有阻擋達官貴人的財路。”
“唯一怕的就是他們覬覦我們製作胰子的技術,所以我們要隱秘發展,在被發現之前盡量壯大自身,到時候說不定能與他們抗衡。”
“如果抗衡不了,就與他們合作,如果還是不行,就主動把技術交出去,如此便可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