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晚飯時,張三牛說道:
“爹,我這幾天有事,不跟你們去地裏了。”
張運國點頭答應:
“嗯。”
張二牛在一旁調侃道:
“該不會是想偷懶吧?”
張三牛翻了個白眼,沒有理睬他,飯桌上的其他人似乎對兄弟倆之間的互動早已習以為常,並沒有過多關注。
吃完晚飯,張三牛風風火火地走了出去,如同離弦之箭,帶著一個竹筒閃身進入廚房,然後將爐灶裏的草木灰收集起來。
南山村旁,竹林搖曳,似綠色海洋,竹子製品更是占據了南山村收入的半壁江山。
這裏的百姓大都養羊,羊兒要賣出去,而竹林中的竹鼠,便成為了南山村主要的肉食來源。
村民手起刀落,手臂粗細的竹子便應聲而倒。正因如此,家裏最不缺的就是竹子製成的物件。
張三牛找來一個大竹筒,費了一番功夫在底部鑿出一個小洞,用幹草堵住。接著,他將草木灰與清水倒入大竹筒中,混合而成的渾濁液體,如涓涓細流,沿著幹草緩緩從小洞滴落,再用另一個竹筒將液體收集起來。
草木灰主要成分乃碳酸鉀,而氫氧化鈣微溶於水,加入碳酸鉀後,形成的氫氧化鉀極易溶解於水。故而,草木灰的作用在於提供鉀離子,與熟石灰的氫氧根結合,提升溶液的堿性。
當然,亦可用粗鹽提供鈉離子與氫氧根結合,然而古代食鹽昂貴,而草木灰卻分文不取。
次日,全家老小皆去了田地,僅剩張三牛、趙欣以及張晨三人。
無論何時,家中必得留有一成年人看家,以防小偷趁虛而入,盜走雞羊,造成巨大損失。此外,蠶繭孵化,蠶寶寶也需有人照看。
來到院子,張三牛把過濾好的草木灰溶液上半部分傾倒而出,雜質沉澱於底部。
他小心翼翼地將生石灰放入草木灰溶液,同時用木棒不停攪拌,時而輕挑,時而緩攪。一是為了散熱,二是為了加速溶解。
生石灰遇水化作熟石灰時,會釋放出大量熱量,故而需進行散熱。待熟石灰不再溶解,堿液便大功告成。
張三牛小心翼翼地用石頭壘起一個小火堆,然後將那個被遺忘的缺了一角的小號陶鍋放置在火堆上。
羊油在常溫下是固體,一旦達到 42 到 48 攝氏度,它就會像融化成液態。
張三牛依次將堿液和融化的羊油倒入陶鍋中,之後便開始用木棒不停地攪拌,以促進皂化反應的進行。
攪拌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短則一小時,長則數小時。
皂化反應在 50 攝氏度時進行的較好。
然而,超過 60 攝氏度,皂化反應還沒有完全進行,它就會快速凝固。
期間,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物質,如香水。
為了精準控製溫度,火焰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張三牛寧願讓溫度稍低一些,也決不冒險讓溫度過高。
堿多了,製成的肥皂會傷害皮膚;油多了,多餘的油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仿佛變質的水果,導致肥皂的保質期縮短。
如果堿多了或者酸多了,可以加溫重新進行皂化。
隨著攪拌的進行,陶鍋裏的皂化液逐漸變得濃稠。當用木棒輕輕劃過,留下的痕跡久久不散,這便是成型的信號。
張三牛取出一點點放在清水中,若是清水上漂浮著許多油液,那就說明油放得過多,他便加入堿液,重新進行皂化反應。
如此反複數次,直到清水上幾乎沒有懸浮的油液,他才滿意地停下。
張三牛將全部的皂化液細心地裝入一個竹筒中,然後將其放置在陰涼處,如同嗬護一個珍貴的寶貝。
接下來的兩天,張三牛將剩下的羊油全部製成肥皂。
親人見了,都心疼得如刀割般,想要阻止他。
但張三牛的心念堅定如磐石,無論如何都不肯停止。
世上的思想複雜多樣,猶如萬花筒般變幻莫測,充滿了矛盾與多麵性,一切似乎都被自身利益的有色眼鏡所扭曲。
最後,張三牛找大嫂趙欣將竹筒劈開,肥皂如被解禁的秘密,以凹凸不平的圓柱體形態展現在眼前。
趙欣用細線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塊肥皂,疑惑地問道:
“這樣就行了嗎?”
雖然做成的肥皂外觀並不完美,內部還有小氣泡,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實用功能。
趙欣將手浸入清水中,然後用肥皂輕輕揉搓,手掌相互摩擦,瞬間湧起無數氣泡,仿佛一群小精靈在歡快起舞。
清洗過後,幹爽的感覺如春風拂麵,趙欣欣喜地讚歎:
“這胰子不錯,比我那塊好用多了!”
若不加入香料來掩蓋,胰子的味道會異常濃重,散發著陣陣惡臭,且色澤黑乎乎的。正因如此,趙欣才會認為肥皂更勝一籌。
兩人把剩下的竹筒盡數切開,趙欣仔細地用細線將肥皂切成等厚的小塊,張三牛則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當觀眾。
趙欣把剩餘的邊角料收攏在一起,詢問道:
“這些該如何處理?”
“搗碎,用手揉成一團即可。”
話畢,張三牛用肥皂洗淨雙手,滿意地笑了笑。。
“大嫂,你看這胰子賣多少一塊合適?”
趙欣沉思片刻,說道:
“二十文吧。”
“大嫂,這裏共有三十五塊胰子,平均每塊的成本還不到兩文錢。”
趙欣驚訝地叫道:
“這麽低?”
旋即,她想起之前花二十文買的那塊胰子,不禁恨得咬牙切齒:
“可惡的奸商。”
張三牛微微一笑,並未提醒趙欣,其實胰子的成本確實不低,至於是不是奸商他也不知道。
“那我們也當一迴奸商,就賣十文一塊。”
趙欣有些難為情,剛剛還在痛罵奸商,這會兒自己卻成了奸商,不過,當奸商的感覺似乎還挺不錯。
“那這麽多胰子,能賣多少文?”
趙欣沒念過書,隻會點兒簡單的加減法,一時算不出來。
張三牛不假思索地說道:
“三百五十文。”
“這麽多?”
趙欣再次失聲驚叫,除去日常開銷,她們兩口子一年到頭省吃儉用才能攢下這麽多錢。
張三牛平靜的說道:
“如果把鍋換成一口大鍋,一次或許就能做出幾十塊甚至幾百塊,鍋越大,能做的就越多。”
“爹,我這幾天有事,不跟你們去地裏了。”
張運國點頭答應:
“嗯。”
張二牛在一旁調侃道:
“該不會是想偷懶吧?”
張三牛翻了個白眼,沒有理睬他,飯桌上的其他人似乎對兄弟倆之間的互動早已習以為常,並沒有過多關注。
吃完晚飯,張三牛風風火火地走了出去,如同離弦之箭,帶著一個竹筒閃身進入廚房,然後將爐灶裏的草木灰收集起來。
南山村旁,竹林搖曳,似綠色海洋,竹子製品更是占據了南山村收入的半壁江山。
這裏的百姓大都養羊,羊兒要賣出去,而竹林中的竹鼠,便成為了南山村主要的肉食來源。
村民手起刀落,手臂粗細的竹子便應聲而倒。正因如此,家裏最不缺的就是竹子製成的物件。
張三牛找來一個大竹筒,費了一番功夫在底部鑿出一個小洞,用幹草堵住。接著,他將草木灰與清水倒入大竹筒中,混合而成的渾濁液體,如涓涓細流,沿著幹草緩緩從小洞滴落,再用另一個竹筒將液體收集起來。
草木灰主要成分乃碳酸鉀,而氫氧化鈣微溶於水,加入碳酸鉀後,形成的氫氧化鉀極易溶解於水。故而,草木灰的作用在於提供鉀離子,與熟石灰的氫氧根結合,提升溶液的堿性。
當然,亦可用粗鹽提供鈉離子與氫氧根結合,然而古代食鹽昂貴,而草木灰卻分文不取。
次日,全家老小皆去了田地,僅剩張三牛、趙欣以及張晨三人。
無論何時,家中必得留有一成年人看家,以防小偷趁虛而入,盜走雞羊,造成巨大損失。此外,蠶繭孵化,蠶寶寶也需有人照看。
來到院子,張三牛把過濾好的草木灰溶液上半部分傾倒而出,雜質沉澱於底部。
他小心翼翼地將生石灰放入草木灰溶液,同時用木棒不停攪拌,時而輕挑,時而緩攪。一是為了散熱,二是為了加速溶解。
生石灰遇水化作熟石灰時,會釋放出大量熱量,故而需進行散熱。待熟石灰不再溶解,堿液便大功告成。
張三牛小心翼翼地用石頭壘起一個小火堆,然後將那個被遺忘的缺了一角的小號陶鍋放置在火堆上。
羊油在常溫下是固體,一旦達到 42 到 48 攝氏度,它就會像融化成液態。
張三牛依次將堿液和融化的羊油倒入陶鍋中,之後便開始用木棒不停地攪拌,以促進皂化反應的進行。
攪拌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短則一小時,長則數小時。
皂化反應在 50 攝氏度時進行的較好。
然而,超過 60 攝氏度,皂化反應還沒有完全進行,它就會快速凝固。
期間,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物質,如香水。
為了精準控製溫度,火焰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張三牛寧願讓溫度稍低一些,也決不冒險讓溫度過高。
堿多了,製成的肥皂會傷害皮膚;油多了,多餘的油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仿佛變質的水果,導致肥皂的保質期縮短。
如果堿多了或者酸多了,可以加溫重新進行皂化。
隨著攪拌的進行,陶鍋裏的皂化液逐漸變得濃稠。當用木棒輕輕劃過,留下的痕跡久久不散,這便是成型的信號。
張三牛取出一點點放在清水中,若是清水上漂浮著許多油液,那就說明油放得過多,他便加入堿液,重新進行皂化反應。
如此反複數次,直到清水上幾乎沒有懸浮的油液,他才滿意地停下。
張三牛將全部的皂化液細心地裝入一個竹筒中,然後將其放置在陰涼處,如同嗬護一個珍貴的寶貝。
接下來的兩天,張三牛將剩下的羊油全部製成肥皂。
親人見了,都心疼得如刀割般,想要阻止他。
但張三牛的心念堅定如磐石,無論如何都不肯停止。
世上的思想複雜多樣,猶如萬花筒般變幻莫測,充滿了矛盾與多麵性,一切似乎都被自身利益的有色眼鏡所扭曲。
最後,張三牛找大嫂趙欣將竹筒劈開,肥皂如被解禁的秘密,以凹凸不平的圓柱體形態展現在眼前。
趙欣用細線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塊肥皂,疑惑地問道:
“這樣就行了嗎?”
雖然做成的肥皂外觀並不完美,內部還有小氣泡,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實用功能。
趙欣將手浸入清水中,然後用肥皂輕輕揉搓,手掌相互摩擦,瞬間湧起無數氣泡,仿佛一群小精靈在歡快起舞。
清洗過後,幹爽的感覺如春風拂麵,趙欣欣喜地讚歎:
“這胰子不錯,比我那塊好用多了!”
若不加入香料來掩蓋,胰子的味道會異常濃重,散發著陣陣惡臭,且色澤黑乎乎的。正因如此,趙欣才會認為肥皂更勝一籌。
兩人把剩下的竹筒盡數切開,趙欣仔細地用細線將肥皂切成等厚的小塊,張三牛則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當觀眾。
趙欣把剩餘的邊角料收攏在一起,詢問道:
“這些該如何處理?”
“搗碎,用手揉成一團即可。”
話畢,張三牛用肥皂洗淨雙手,滿意地笑了笑。。
“大嫂,你看這胰子賣多少一塊合適?”
趙欣沉思片刻,說道:
“二十文吧。”
“大嫂,這裏共有三十五塊胰子,平均每塊的成本還不到兩文錢。”
趙欣驚訝地叫道:
“這麽低?”
旋即,她想起之前花二十文買的那塊胰子,不禁恨得咬牙切齒:
“可惡的奸商。”
張三牛微微一笑,並未提醒趙欣,其實胰子的成本確實不低,至於是不是奸商他也不知道。
“那我們也當一迴奸商,就賣十文一塊。”
趙欣有些難為情,剛剛還在痛罵奸商,這會兒自己卻成了奸商,不過,當奸商的感覺似乎還挺不錯。
“那這麽多胰子,能賣多少文?”
趙欣沒念過書,隻會點兒簡單的加減法,一時算不出來。
張三牛不假思索地說道:
“三百五十文。”
“這麽多?”
趙欣再次失聲驚叫,除去日常開銷,她們兩口子一年到頭省吃儉用才能攢下這麽多錢。
張三牛平靜的說道:
“如果把鍋換成一口大鍋,一次或許就能做出幾十塊甚至幾百塊,鍋越大,能做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