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梓華已經離開皇城十餘日,酉時,黃府。
閆依帆皺著眉頭跪坐在蒲團上,黃公輔挪動著臃腫的身子跨進門來,閆依帆急忙起身,走過去扶住黃公輔。
“大人,可能出事了!”閆依帆一臉擔憂。
黃公輔坐到一旁,倒了一盞茶輕抿了一口,說:“怎麽迴事?”
“按理來說,到我交代給他們的地方解決了迴到府上大概也就十日時間能迴來了,可是今日已是第十一日了,他們一點音訊都沒有。我估計是出事了。大人,如若梓華迴來,我們可就……”閆依帆一臉焦急,“大人,這謀害公主,假傳詔令的罪名可都是死罪,甚至如果有人借機……我們就完了!”
“慌什麽,”黃公輔嗬斥到,“這件事已經做了,難道還有何補救之法嗎?況且人還沒迴來呢,怕什麽?你馬上讓城門守衛仔細檢查入城之人,一旦發現梓華或是她身邊的兩個侍女,即刻扣押,迴稟我們。”
閆依帆一聽,頓時大喜:“還是大人有辦法,我這心中慌亂。嘿嘿,我這就安排。”
閆依帆跑出了黃府,黃公輔看著他的背影,不禁搖了搖頭,似這般心性怎能成就大事?
外邊卻已是沸沸揚揚,一條消息令天下百姓震動——國府要處決太尉楊叔子。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趙國十三州郡縣,老百姓們被深深震撼了。
這一年是趙景泰宣宗四年,也是新君登基元年,這一年是甲子年。按當時陰陽學家稱,甲子年是一個輪迴更始之年,命運的輪盤從舊的上麵向新的過度,因而天下多有不安。天下人以為已經應在了宣宗駕崩這件事上。不曾想新帝才剛剛繼位,卻要殺太尉楊叔子,甚而有人說老氏貴族複出,新法將被推倒。
一想到這些,老百姓們心裏總是不自禁就會想起四年多前困苦的時候,路有白骨,烏鴉啄食,家破人亡,淒慘無比。後來百姓們快要徹底絕望的時候,是太尉楊叔子以雷霆之勢迅速推行新法,這才讓老趙國人有了一口氣。如今驟然聽說此消息,大家怎能不心慌?誰都不想再迴到那段時候了。
近些日子來,各縣府衙官吏積極寬慰開始有些躁動的百姓們,說之所以要處決楊叔子,全是因為楊叔子派人行刺皇上,刺殺大臣,此皆為大逆不道之罪,因而才會判刑處決。
說歸說,聽歸聽,有人相信,有人卻不相信,畢竟太尉楊叔子威信之大,恐怕連先帝宣宗都趕不上,國人猜測,之所以要處決楊叔子,恐怕是因為他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皇權安危。
如今聽到這個消息,人們紛紛從溫和的家裏出來了,他們向皇城趕來,遠處的騎馬駕車,近處的大步流星。人們的心裏隻覺得恐慌無比,說不清到底是要來送太尉楊叔子最後一程,還是要來給他請命,還是想知道一個他們最為關心的消息——新法到底會不會被廢?
曲水河岸一片寂靜肅殺,清風吹過蘆葦,發出一陣像嬰兒的哭聲,旁人頓覺淒涼。曲水在這裏波瀾壯闊,水流湍急,翻湧著向前方流去,過不到二十裏就會進入源河。
自古以來,曲水河岸邊就是刑場,一應刑法皆在此施行,因而河岸邊的泥土一直都是紅色的,但卻不知這是血的紅色還是本來如此。再往上遊走不到五裏處,一片蘆葦將整個曲水掩蓋了起來,這裏每年盛夏時節既是牧童牛羊撒歡的地方,也是少男少女們幽會的勝地。每逢臨近冬日,這裏又是皇城百姓割草的地方,一捆捆幹好的蘆葦杆帶迴去,當真是過冬燒火的好物什。
一片曲水勝地,當真是孕育了多少老趙國人美好的生活啊,也留下了不知多少快活的迴憶。頗有些《詩經》《秦風·蒹葭》中寫到的那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蒼蒼,白露未晞……蒹葭蒼蒼,白露未已……”隻是其中悲壯,卻無人能真正知曉。
隻是這裏每近隆冬,便徹底清冷孤寂下來,幽會的少男少女迴去了,欲要割草的百姓們也已經早早地置備好了過冬要用的蘆葦杆,野鴨子也都躲進了蘆葦更深處不再出來覓食。立冬開始這裏就徹底沒有人了,曲水河岸已經習慣了冬日的孤寂清冷。
這一年的冬日,曲水河岸卻被徹底驚醒了,這裏要處決一個令天下人為之扼腕歎息的人——太尉楊叔子!
黃公輔早在幾日前就已經派人在這裏搭建刑台。這是一個怪異的刑場,他很大。刑場周圍站滿了持戟甲士,粗略數來不少於千人。將整個刑場圍城了一個方圓半裏的圈子。圈子北麵是一個高約丈餘的土台,台上擺開了一字二十張案幾,後麵跪坐著神情肅穆的世族元老。中間擺著兩張長案,端坐著黃公輔和閆依帆。定安侯王威一身銀白甲胄,手握劍柄,威風凜凜地站在黃公輔右側。
桓勝站在高高的皇城城牆上,踮著腳尖眺望著。
刑場中央,行刑台矗立在那裏,一個高約六尺、長約丈餘的木台子。台上站著一個虎背熊腰、滿臉虯髯胡須,頭上包著紅布,半裸著上身的精壯大漢,大漢手裏握著鬼頭大刀。鬼頭大刀寒光冷冽,令人看得心驚肉跳。
依著那些庶民百姓的心性,尋常看到此等熱鬧早已經開始騷動起來了,甚而其中還有人早已經呐喊起來了。老氏貴族們等的就是這個場麵——楊叔子人頭落地,萬民歡唿!
巳時已到,曲水刑場還是一片寂靜,人們隻是木然地挪動著,沒有議論聲,沒有暢談聲,有的隻是刑場周圍獵獵翻飛的黑色大旗和唿嘯的風聲,再沒有絲毫聲響,讓原本就平靜空曠的曲水河岸顯得更加空洞孤寂。這讓老氏貴族們多少有些失望,可是隻要一想到從今往後就不會有楊叔子了,他們有些失望的心情頓時又變得歡愉起來。
更鼓聲傳來,巳時快要過去,午時將近。
“大人,午時快到了。”閆依帆湊上去對黃公輔說。
“好,押囚犯!”
不遠處楊叔子戴著鐐銬,在兩個甲士的押解下緩緩走過來了。楊叔子望著沉默不語的一眾百姓,笑了笑,抬步走了過來,人群被兩邊的侍衛趕著向兩旁分開。
楊叔子雖身戴鐐銬,卻仍舊自信威嚴,身上穿著白布長衣。突然,四野人海歡唿了起來:“新法萬歲!”“大人千歲!”聲音巨大,猶如滾滾驚雷,直傳到了皇城,亦在這曲水河岸上猛烈盤旋著,經久不息。
跪坐在土台子上的一眾世家貴族們平生第二次感到了恐懼,第一次是在楊叔子刑斬孟英和嚴歡之時,這些人個個也算得上是很有見識的人了,可是這樣的情形確實是生平第一次見,哪怕是皇上登基受萬民朝賀都不曾有這般浩大。
閆依帆大口喘息著,形象極為狼狽,黃公輔看了一眼,說:“你也算久經滄桑之人了,何故如此恐慌?”
閆依帆略微順了口氣,大聲吼叫:“將人犯押上來!”
楊叔子從容地登上刑台,在持刀大漢麵前坐了下來。
“宣皇上詔書!”黃公輔大聲喊著,生怕閆依帆聽不清楚。閆依帆站了起來,捧出一卷竹簡:“爾楊叔子,欺君罔上,刑殺重臣。苛責百姓,民怨鼎沸。凡此種種,罪大惡極,為安民心,為昭國法,議將楊叔子斬首示眾!”
黃公輔站了起來:“楊叔子,此皆乃你咎由自取,幸而天網恢恢,你還有何話說?”
楊叔子環視了一圈,笑到:“今日來的很是整齊呐。黃大人,我雖死,然天下之人不會忘了我,我會名垂千古,得史家稱頌,得民眾拜揚。你等則不同,你等隻會遺臭萬年,為世人所不恥。你覺得我說的可對麽?”
黃公輔狠狠瞪著楊叔子:“縱是你青史留名,然今日就要死了。”
“死則死矣,哪個會不死呢?如你等這般苟延殘喘,死不死又有何區別?”隨後楊叔子輕輕哼起了一首《詩經·秦風》中的詩歌: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遊環脅驅,陰靷鋈續。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騮是中,騧驪是驂。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
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
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聲音悲涼,直唱得在場之人皆垂淚不已。這大概也是楊叔子最後放心不下的事了,他借這首詩想念自己的夫人。
“罷了罷了,”楊叔子抬起衣袖擦了一把眼淚,“行刑吧。”
起身跪到劊子手麵前,安然閉上了眼睛。
閆依帆聲嘶力竭:“行刑!”
鬼頭大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光影。
驟然間,風雪齊至,令人幾乎睜不開眼睛,大雪迅速將整個刑台蓋上了。
突然,兩道極快的身影跳上刑台,一人抓著頭顱,一身抱起身子,像老鷹一般跳下刑台,倏忽不見了。
風雪終於稍緩了一些,人們睜開眼睛,早已經沒了楊叔子的屍首。這讓黃公輔和閆依帆等一眾元老貴族心中大驚,卻又無可奈何。
誰都不曾注意到,刑台下邊的人群裏,一個身著麻布長衣的青年眼睛裏閃著淚花,狠狠地盯著土台上坐著的人,似乎想將他們的麵貌全都深深種進腦海裏。
閆依帆皺著眉頭跪坐在蒲團上,黃公輔挪動著臃腫的身子跨進門來,閆依帆急忙起身,走過去扶住黃公輔。
“大人,可能出事了!”閆依帆一臉擔憂。
黃公輔坐到一旁,倒了一盞茶輕抿了一口,說:“怎麽迴事?”
“按理來說,到我交代給他們的地方解決了迴到府上大概也就十日時間能迴來了,可是今日已是第十一日了,他們一點音訊都沒有。我估計是出事了。大人,如若梓華迴來,我們可就……”閆依帆一臉焦急,“大人,這謀害公主,假傳詔令的罪名可都是死罪,甚至如果有人借機……我們就完了!”
“慌什麽,”黃公輔嗬斥到,“這件事已經做了,難道還有何補救之法嗎?況且人還沒迴來呢,怕什麽?你馬上讓城門守衛仔細檢查入城之人,一旦發現梓華或是她身邊的兩個侍女,即刻扣押,迴稟我們。”
閆依帆一聽,頓時大喜:“還是大人有辦法,我這心中慌亂。嘿嘿,我這就安排。”
閆依帆跑出了黃府,黃公輔看著他的背影,不禁搖了搖頭,似這般心性怎能成就大事?
外邊卻已是沸沸揚揚,一條消息令天下百姓震動——國府要處決太尉楊叔子。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趙國十三州郡縣,老百姓們被深深震撼了。
這一年是趙景泰宣宗四年,也是新君登基元年,這一年是甲子年。按當時陰陽學家稱,甲子年是一個輪迴更始之年,命運的輪盤從舊的上麵向新的過度,因而天下多有不安。天下人以為已經應在了宣宗駕崩這件事上。不曾想新帝才剛剛繼位,卻要殺太尉楊叔子,甚而有人說老氏貴族複出,新法將被推倒。
一想到這些,老百姓們心裏總是不自禁就會想起四年多前困苦的時候,路有白骨,烏鴉啄食,家破人亡,淒慘無比。後來百姓們快要徹底絕望的時候,是太尉楊叔子以雷霆之勢迅速推行新法,這才讓老趙國人有了一口氣。如今驟然聽說此消息,大家怎能不心慌?誰都不想再迴到那段時候了。
近些日子來,各縣府衙官吏積極寬慰開始有些躁動的百姓們,說之所以要處決楊叔子,全是因為楊叔子派人行刺皇上,刺殺大臣,此皆為大逆不道之罪,因而才會判刑處決。
說歸說,聽歸聽,有人相信,有人卻不相信,畢竟太尉楊叔子威信之大,恐怕連先帝宣宗都趕不上,國人猜測,之所以要處決楊叔子,恐怕是因為他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皇權安危。
如今聽到這個消息,人們紛紛從溫和的家裏出來了,他們向皇城趕來,遠處的騎馬駕車,近處的大步流星。人們的心裏隻覺得恐慌無比,說不清到底是要來送太尉楊叔子最後一程,還是要來給他請命,還是想知道一個他們最為關心的消息——新法到底會不會被廢?
曲水河岸一片寂靜肅殺,清風吹過蘆葦,發出一陣像嬰兒的哭聲,旁人頓覺淒涼。曲水在這裏波瀾壯闊,水流湍急,翻湧著向前方流去,過不到二十裏就會進入源河。
自古以來,曲水河岸邊就是刑場,一應刑法皆在此施行,因而河岸邊的泥土一直都是紅色的,但卻不知這是血的紅色還是本來如此。再往上遊走不到五裏處,一片蘆葦將整個曲水掩蓋了起來,這裏每年盛夏時節既是牧童牛羊撒歡的地方,也是少男少女們幽會的勝地。每逢臨近冬日,這裏又是皇城百姓割草的地方,一捆捆幹好的蘆葦杆帶迴去,當真是過冬燒火的好物什。
一片曲水勝地,當真是孕育了多少老趙國人美好的生活啊,也留下了不知多少快活的迴憶。頗有些《詩經》《秦風·蒹葭》中寫到的那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蒼蒼,白露未晞……蒹葭蒼蒼,白露未已……”隻是其中悲壯,卻無人能真正知曉。
隻是這裏每近隆冬,便徹底清冷孤寂下來,幽會的少男少女迴去了,欲要割草的百姓們也已經早早地置備好了過冬要用的蘆葦杆,野鴨子也都躲進了蘆葦更深處不再出來覓食。立冬開始這裏就徹底沒有人了,曲水河岸已經習慣了冬日的孤寂清冷。
這一年的冬日,曲水河岸卻被徹底驚醒了,這裏要處決一個令天下人為之扼腕歎息的人——太尉楊叔子!
黃公輔早在幾日前就已經派人在這裏搭建刑台。這是一個怪異的刑場,他很大。刑場周圍站滿了持戟甲士,粗略數來不少於千人。將整個刑場圍城了一個方圓半裏的圈子。圈子北麵是一個高約丈餘的土台,台上擺開了一字二十張案幾,後麵跪坐著神情肅穆的世族元老。中間擺著兩張長案,端坐著黃公輔和閆依帆。定安侯王威一身銀白甲胄,手握劍柄,威風凜凜地站在黃公輔右側。
桓勝站在高高的皇城城牆上,踮著腳尖眺望著。
刑場中央,行刑台矗立在那裏,一個高約六尺、長約丈餘的木台子。台上站著一個虎背熊腰、滿臉虯髯胡須,頭上包著紅布,半裸著上身的精壯大漢,大漢手裏握著鬼頭大刀。鬼頭大刀寒光冷冽,令人看得心驚肉跳。
依著那些庶民百姓的心性,尋常看到此等熱鬧早已經開始騷動起來了,甚而其中還有人早已經呐喊起來了。老氏貴族們等的就是這個場麵——楊叔子人頭落地,萬民歡唿!
巳時已到,曲水刑場還是一片寂靜,人們隻是木然地挪動著,沒有議論聲,沒有暢談聲,有的隻是刑場周圍獵獵翻飛的黑色大旗和唿嘯的風聲,再沒有絲毫聲響,讓原本就平靜空曠的曲水河岸顯得更加空洞孤寂。這讓老氏貴族們多少有些失望,可是隻要一想到從今往後就不會有楊叔子了,他們有些失望的心情頓時又變得歡愉起來。
更鼓聲傳來,巳時快要過去,午時將近。
“大人,午時快到了。”閆依帆湊上去對黃公輔說。
“好,押囚犯!”
不遠處楊叔子戴著鐐銬,在兩個甲士的押解下緩緩走過來了。楊叔子望著沉默不語的一眾百姓,笑了笑,抬步走了過來,人群被兩邊的侍衛趕著向兩旁分開。
楊叔子雖身戴鐐銬,卻仍舊自信威嚴,身上穿著白布長衣。突然,四野人海歡唿了起來:“新法萬歲!”“大人千歲!”聲音巨大,猶如滾滾驚雷,直傳到了皇城,亦在這曲水河岸上猛烈盤旋著,經久不息。
跪坐在土台子上的一眾世家貴族們平生第二次感到了恐懼,第一次是在楊叔子刑斬孟英和嚴歡之時,這些人個個也算得上是很有見識的人了,可是這樣的情形確實是生平第一次見,哪怕是皇上登基受萬民朝賀都不曾有這般浩大。
閆依帆大口喘息著,形象極為狼狽,黃公輔看了一眼,說:“你也算久經滄桑之人了,何故如此恐慌?”
閆依帆略微順了口氣,大聲吼叫:“將人犯押上來!”
楊叔子從容地登上刑台,在持刀大漢麵前坐了下來。
“宣皇上詔書!”黃公輔大聲喊著,生怕閆依帆聽不清楚。閆依帆站了起來,捧出一卷竹簡:“爾楊叔子,欺君罔上,刑殺重臣。苛責百姓,民怨鼎沸。凡此種種,罪大惡極,為安民心,為昭國法,議將楊叔子斬首示眾!”
黃公輔站了起來:“楊叔子,此皆乃你咎由自取,幸而天網恢恢,你還有何話說?”
楊叔子環視了一圈,笑到:“今日來的很是整齊呐。黃大人,我雖死,然天下之人不會忘了我,我會名垂千古,得史家稱頌,得民眾拜揚。你等則不同,你等隻會遺臭萬年,為世人所不恥。你覺得我說的可對麽?”
黃公輔狠狠瞪著楊叔子:“縱是你青史留名,然今日就要死了。”
“死則死矣,哪個會不死呢?如你等這般苟延殘喘,死不死又有何區別?”隨後楊叔子輕輕哼起了一首《詩經·秦風》中的詩歌: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遊環脅驅,陰靷鋈續。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騮是中,騧驪是驂。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
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
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聲音悲涼,直唱得在場之人皆垂淚不已。這大概也是楊叔子最後放心不下的事了,他借這首詩想念自己的夫人。
“罷了罷了,”楊叔子抬起衣袖擦了一把眼淚,“行刑吧。”
起身跪到劊子手麵前,安然閉上了眼睛。
閆依帆聲嘶力竭:“行刑!”
鬼頭大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光影。
驟然間,風雪齊至,令人幾乎睜不開眼睛,大雪迅速將整個刑台蓋上了。
突然,兩道極快的身影跳上刑台,一人抓著頭顱,一身抱起身子,像老鷹一般跳下刑台,倏忽不見了。
風雪終於稍緩了一些,人們睜開眼睛,早已經沒了楊叔子的屍首。這讓黃公輔和閆依帆等一眾元老貴族心中大驚,卻又無可奈何。
誰都不曾注意到,刑台下邊的人群裏,一個身著麻布長衣的青年眼睛裏閃著淚花,狠狠地盯著土台上坐著的人,似乎想將他們的麵貌全都深深種進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