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皇上夜訪後,黃公輔一直等著那個機會,可是一直以來卻絲毫不見音訊,這讓他心裏又有些開始沒底了,皇上所說的是這個意思吧,難道是自己悟錯了?
黃公輔心裏有些忐忑,夜裏輾轉反側,突然,他心思一動,皇上莫不是在等一個契機?黃公輔披上衣服,坐到案幾旁,提筆寫了一些東西,叫人連夜送出府去。
第二日的朝堂依舊平靜,朝野內外也無甚大事,文武百官們頂著惺忪的睡眼匆匆參加完早朝就迴去了。
桓勝迴到書房,有人來報:“少傅黃大人和少府閆大人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桓勝揉了揉額頭,他知道這兩人私下前來必無好事。
兩人跨進書房,剛要行禮,桓勝便叫住了:“免了,說吧,何事?”
閆依帆看了一眼黃公輔,拱手說:“皇上,臣有本奏,太尉楊叔子謀財害命,臣有鐵證,還望皇上明察。”
桓勝略微皺眉,心底裏有些不相信他說的,楊叔子的形象在他心裏一直都是一個執法如山,一絲不苟,猶如山石一般冰冷而又強硬的人,若說他刑殺一些不法之人未上報朝廷倒是有幾分可信,謀財害命之說似乎多少有些牽強了。可是如今閆依帆說有鐵證,這不免勾起了桓勝的好奇心。
“哦,你且說來聽聽。”桓勝抬起頭望著閆依帆。
“皇上,楊叔子出巡綿州之時,途徑賀州澤郡,因盤纏不足,故而強令蒲仙玉前去澤郡富商劉家強奪百金,劉家不給,致劉家老族長喪命。此事澤郡人盡皆知,望皇上明察秋毫,以平百姓之憤。”閆依帆一副嫉惡如仇的樣子。
“你說的鐵證在哪裏啊?”
“有澤郡劉家一人,澤郡百姓兩人前來,正在門外候著。”
“讓他們進來吧。”
門外走進來三人,一人身著麻衣,腰間係著麻繩,剛一進門就跪倒在地大哭了起來,邊哭邊說:“皇上,求您做主啊,我一家上下皆無過錯,平白遭了毒手啊!”
其餘兩人似乎有些膽怯,隻是靜靜地跪到地上,頭低著,看不到他們臉上的神情。
“說吧,將事情緣由仔仔細細地跟朕說一遍吧。”
“這已是三個月之前了,那一日夜裏,突然有人叩門,家父因為年紀漸長,睡意淺薄,叩門聲最先吵醒了他,因此前去開門,隻見門外站著一腰間佩劍之人,夜色深沉,家父也不曾看清那人麵貌,那人不由分說便一把推開大門,說:‘我乃太尉府衛尉蒲仙玉,太尉大人至此,無有盤纏,你家世浩大,為我等資助百金罷了。’家父自然不同意,誰家的銀兩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未曾想那人用力一推家父,而後從家父懷裏拿走了一些值錢的物什,便揚長而去。等我等聽到動靜急忙出來查看時,家父已經不行了。這是家父告知我等的。還望皇上明察,替家父申冤呐!”
那人又開始哭了起來。桓勝聽得心中有些煩躁,說:“你二人說一說,到底是怎麽迴事?”
“是是,小人等得知劉家出事已是第二日,但因為我等家就在通往綿州的官道旁,那夜確實有馬車經過,雖未看得十分真切,卻也看了個大概,馬車隻用一匹馬拉著,駕車的是一個身材健壯的漢子,那人山子胡須,著緊身袍服,手裏握著一把長劍。
第二日我等才知道劉老伯故去了,劉老伯為人仗義,時時接濟鄉裏,因而在鄉裏名聲極好。小人前一天見他時還精神健碩,未曾想……這就是小人知道的所有情況了。”
桓勝心裏已經有了個大概,閆依帆所言“強令”二字值得深究,看來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想將所有變法強臣都擠出去,這是隻針對楊叔子而來的,這件事若是真的,可要好好處理了,稍有差池,民憤激化,到時國府就難以收場了。
“閆愛卿,你即刻帶我兵符調集禁軍前往太尉府,記住,隻準圍住府邸,不得進去侵擾,也不得放太尉府上一個人離開。若有人過問就說有賊寇流竄,保護太尉大人。”
“是,皇上。”閆依帆接過兵符,迅速出去了。
桓勝轉過頭又問:“那為何三月已過,你等才來這裏呢?還有你等為何不前去郡衙報官呢?”
“小人等本打算前往郡衙報官的,可是一聽是太尉大人,哪還敢前往啊。我等皆知太尉楊大人權柄極大,如果讓他知道我等前去報官,隻怕我一家老小盡皆不存了。後來我等聽說皇上登基,加之小人心裏實在憤憤難平,想著恐怕隻有皇上有辦法,這才前來皇城。偶遇黃大人,就被帶到這裏來了。”
一番話雖說漏洞百出,卻又有理有據,無從批駁。
“好了,朕已經知曉了。你等且下去吧,我會細細查問此事,還你一個公道。可是你也須知道,若你所說不實,那就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當誅。”
“是,小人所言句句屬實,皇上可明察。”
桓勝擺手示意他們下去,隻留下了黃公輔。
“愛卿啊,你覺得此事可當真否?”桓勝望著一言不發地黃公輔,問道。
黃公輔作揖行禮說:“皇上,臣看此事不實。”
“哦,”黃公輔的迴答讓桓勝有些匪夷所思,按理來說他應當最是希望楊叔子快速下台的吧,“那愛卿覺得何處不實啊?”
“皇上,臣雖帶著他們來覲見,但臣心裏不信太尉大人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況且他還是立法之臣,若他不守新法,那這世間恐怕就無人會守了。”
桓勝點頭,剛要讓黃公輔下去,黃公輔又說:“隻是皇上,楊叔子手握重權,您當真放心麽?他與先皇時時在一起,先皇會不留下後手麽?而這一切隻怕隻有楊叔子知道吧。再說大皇子雖說形象不佳,卻並不癡傻,您也知曉遺詔何來。”
黃公輔停了下來,桓勝聽得心頭一緊,父皇自始至終都不曾立下儲君,難保不會有別的安排,這讓桓勝覺得極度恐慌。
“愛卿覺得朕該如何?”桓勝的聲音有些顫抖。
“皇上自然知曉該怎麽做,臣先告退了。”
黃公輔出去好久,桓勝才緩過神來,讓人叫來蒲仙玉。蒲仙玉依舊一副緊身長袍打扮,不苟言笑地神情配上山子胡須顯得愈加威嚴。
“朕最近聽聞漠北又有戰事了,想派一幹臣前去替朕問候一下邊關將士們。朕思前想後,覺得唯有你可堪此大任,加之你出生於行伍之間,能適應苦寒,就派你去吧。早些出發吧。”
“臣接旨。”蒲仙玉帶了一隊衛士匆匆北行前往了順州。
桓勝又叫來賀必先:“朕對交州之事不甚放心,交州偏遠,新法推行可能不太順暢,想到此事覺得心中難安,你去看一看吧。”
賀必先前往了交州。自此跟隨楊叔子一直推行變法的兩人離開了朝堂。桓勝覺得心裏稍微有些安定了下來。
再說楊叔子府上。楊叔子早朝後迴到府上,正陪著梓華在後院散步,突然有人來說:“大人,閆大人帶著皇上兵符包圍了府邸!”
梓華聽後怒聲說:“皇上這是要幹什麽!”
楊叔子也是一愣,隨後輕聲說:“無事,放心吧,皇上自有其算計。”
梓華看楊叔子無心去找皇上理論,心中不憤,欲前往皇宮找皇上,卻被楊叔子攔住了:“梓華啊,皇上胸懷天下,不會怎樣我的。稍安勿躁啦。”
冬至時節快速到來,這些日子楊叔子府上人心惶惶,雖說閆依帆是受皇上的命令打著清查賊寇、保護太尉大人的名義包圍府邸,可是日子久了終歸會引起人心浮動的。
冬至又是取消宵禁之時,這一夜的皇城集市越加熱鬧,所有人準備窩冬之物,過冬的糧食、衣物等等都是要在這段時間早早準備的。
楊叔子和梓華坐在府門的門檻上,靜靜地看著,熱鬧的市集已經蔓延到了楊叔子府邸的門前。
楊叔子突然叫來站在府門邊的甲士:“幫我去買一點那邊的糖人可好?”
那甲士聽得一愣,隨後連忙應是,從楊叔子手上接過銀兩,過去到小販那裏買來了兩人糖人。
楊叔子遞給梓華,說:“你看啊,這糖人捏得可真好看,各種形狀的都有,捏這糖人的匠人真是手巧。”
梓華輕輕笑了,臉上露出了兩個漂亮的酒窩,她還從來沒有見過楊叔子這般情形呢,認識他也已經有近四個年頭了,隻此一次。
“是啊,夫君,以後我們冬至之時都嚐一嚐這糖人可好?”梓華倚在楊叔子的肩膀上。
“好啊。你可知道,在我的故鄉雲州每逢冬至就會吃糖人,據說可保冬日裏暖和呢,這是我的母親說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試試不就知道了。”
梓華嬌笑著。楊叔子竟看得有些癡了,從未發覺梓華笑起來這麽美,美到不可方物。
楊叔子歎息一聲,望著站在一旁的甲士,說:“梓華,我想辦法送你離開吧。”
“夫君這話說的,生當同裘,死當同穴,無怨無悔,梓華會一直跟著夫君的,夫君有事,梓華絕不苟活!”梓華一臉堅定。
“何必呢,我們的孩兒……”楊叔子有些無奈。
“一家人卻也整齊不是。”
黃公輔心裏有些忐忑,夜裏輾轉反側,突然,他心思一動,皇上莫不是在等一個契機?黃公輔披上衣服,坐到案幾旁,提筆寫了一些東西,叫人連夜送出府去。
第二日的朝堂依舊平靜,朝野內外也無甚大事,文武百官們頂著惺忪的睡眼匆匆參加完早朝就迴去了。
桓勝迴到書房,有人來報:“少傅黃大人和少府閆大人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桓勝揉了揉額頭,他知道這兩人私下前來必無好事。
兩人跨進書房,剛要行禮,桓勝便叫住了:“免了,說吧,何事?”
閆依帆看了一眼黃公輔,拱手說:“皇上,臣有本奏,太尉楊叔子謀財害命,臣有鐵證,還望皇上明察。”
桓勝略微皺眉,心底裏有些不相信他說的,楊叔子的形象在他心裏一直都是一個執法如山,一絲不苟,猶如山石一般冰冷而又強硬的人,若說他刑殺一些不法之人未上報朝廷倒是有幾分可信,謀財害命之說似乎多少有些牽強了。可是如今閆依帆說有鐵證,這不免勾起了桓勝的好奇心。
“哦,你且說來聽聽。”桓勝抬起頭望著閆依帆。
“皇上,楊叔子出巡綿州之時,途徑賀州澤郡,因盤纏不足,故而強令蒲仙玉前去澤郡富商劉家強奪百金,劉家不給,致劉家老族長喪命。此事澤郡人盡皆知,望皇上明察秋毫,以平百姓之憤。”閆依帆一副嫉惡如仇的樣子。
“你說的鐵證在哪裏啊?”
“有澤郡劉家一人,澤郡百姓兩人前來,正在門外候著。”
“讓他們進來吧。”
門外走進來三人,一人身著麻衣,腰間係著麻繩,剛一進門就跪倒在地大哭了起來,邊哭邊說:“皇上,求您做主啊,我一家上下皆無過錯,平白遭了毒手啊!”
其餘兩人似乎有些膽怯,隻是靜靜地跪到地上,頭低著,看不到他們臉上的神情。
“說吧,將事情緣由仔仔細細地跟朕說一遍吧。”
“這已是三個月之前了,那一日夜裏,突然有人叩門,家父因為年紀漸長,睡意淺薄,叩門聲最先吵醒了他,因此前去開門,隻見門外站著一腰間佩劍之人,夜色深沉,家父也不曾看清那人麵貌,那人不由分說便一把推開大門,說:‘我乃太尉府衛尉蒲仙玉,太尉大人至此,無有盤纏,你家世浩大,為我等資助百金罷了。’家父自然不同意,誰家的銀兩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未曾想那人用力一推家父,而後從家父懷裏拿走了一些值錢的物什,便揚長而去。等我等聽到動靜急忙出來查看時,家父已經不行了。這是家父告知我等的。還望皇上明察,替家父申冤呐!”
那人又開始哭了起來。桓勝聽得心中有些煩躁,說:“你二人說一說,到底是怎麽迴事?”
“是是,小人等得知劉家出事已是第二日,但因為我等家就在通往綿州的官道旁,那夜確實有馬車經過,雖未看得十分真切,卻也看了個大概,馬車隻用一匹馬拉著,駕車的是一個身材健壯的漢子,那人山子胡須,著緊身袍服,手裏握著一把長劍。
第二日我等才知道劉老伯故去了,劉老伯為人仗義,時時接濟鄉裏,因而在鄉裏名聲極好。小人前一天見他時還精神健碩,未曾想……這就是小人知道的所有情況了。”
桓勝心裏已經有了個大概,閆依帆所言“強令”二字值得深究,看來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想將所有變法強臣都擠出去,這是隻針對楊叔子而來的,這件事若是真的,可要好好處理了,稍有差池,民憤激化,到時國府就難以收場了。
“閆愛卿,你即刻帶我兵符調集禁軍前往太尉府,記住,隻準圍住府邸,不得進去侵擾,也不得放太尉府上一個人離開。若有人過問就說有賊寇流竄,保護太尉大人。”
“是,皇上。”閆依帆接過兵符,迅速出去了。
桓勝轉過頭又問:“那為何三月已過,你等才來這裏呢?還有你等為何不前去郡衙報官呢?”
“小人等本打算前往郡衙報官的,可是一聽是太尉大人,哪還敢前往啊。我等皆知太尉楊大人權柄極大,如果讓他知道我等前去報官,隻怕我一家老小盡皆不存了。後來我等聽說皇上登基,加之小人心裏實在憤憤難平,想著恐怕隻有皇上有辦法,這才前來皇城。偶遇黃大人,就被帶到這裏來了。”
一番話雖說漏洞百出,卻又有理有據,無從批駁。
“好了,朕已經知曉了。你等且下去吧,我會細細查問此事,還你一個公道。可是你也須知道,若你所說不實,那就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當誅。”
“是,小人所言句句屬實,皇上可明察。”
桓勝擺手示意他們下去,隻留下了黃公輔。
“愛卿啊,你覺得此事可當真否?”桓勝望著一言不發地黃公輔,問道。
黃公輔作揖行禮說:“皇上,臣看此事不實。”
“哦,”黃公輔的迴答讓桓勝有些匪夷所思,按理來說他應當最是希望楊叔子快速下台的吧,“那愛卿覺得何處不實啊?”
“皇上,臣雖帶著他們來覲見,但臣心裏不信太尉大人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況且他還是立法之臣,若他不守新法,那這世間恐怕就無人會守了。”
桓勝點頭,剛要讓黃公輔下去,黃公輔又說:“隻是皇上,楊叔子手握重權,您當真放心麽?他與先皇時時在一起,先皇會不留下後手麽?而這一切隻怕隻有楊叔子知道吧。再說大皇子雖說形象不佳,卻並不癡傻,您也知曉遺詔何來。”
黃公輔停了下來,桓勝聽得心頭一緊,父皇自始至終都不曾立下儲君,難保不會有別的安排,這讓桓勝覺得極度恐慌。
“愛卿覺得朕該如何?”桓勝的聲音有些顫抖。
“皇上自然知曉該怎麽做,臣先告退了。”
黃公輔出去好久,桓勝才緩過神來,讓人叫來蒲仙玉。蒲仙玉依舊一副緊身長袍打扮,不苟言笑地神情配上山子胡須顯得愈加威嚴。
“朕最近聽聞漠北又有戰事了,想派一幹臣前去替朕問候一下邊關將士們。朕思前想後,覺得唯有你可堪此大任,加之你出生於行伍之間,能適應苦寒,就派你去吧。早些出發吧。”
“臣接旨。”蒲仙玉帶了一隊衛士匆匆北行前往了順州。
桓勝又叫來賀必先:“朕對交州之事不甚放心,交州偏遠,新法推行可能不太順暢,想到此事覺得心中難安,你去看一看吧。”
賀必先前往了交州。自此跟隨楊叔子一直推行變法的兩人離開了朝堂。桓勝覺得心裏稍微有些安定了下來。
再說楊叔子府上。楊叔子早朝後迴到府上,正陪著梓華在後院散步,突然有人來說:“大人,閆大人帶著皇上兵符包圍了府邸!”
梓華聽後怒聲說:“皇上這是要幹什麽!”
楊叔子也是一愣,隨後輕聲說:“無事,放心吧,皇上自有其算計。”
梓華看楊叔子無心去找皇上理論,心中不憤,欲前往皇宮找皇上,卻被楊叔子攔住了:“梓華啊,皇上胸懷天下,不會怎樣我的。稍安勿躁啦。”
冬至時節快速到來,這些日子楊叔子府上人心惶惶,雖說閆依帆是受皇上的命令打著清查賊寇、保護太尉大人的名義包圍府邸,可是日子久了終歸會引起人心浮動的。
冬至又是取消宵禁之時,這一夜的皇城集市越加熱鬧,所有人準備窩冬之物,過冬的糧食、衣物等等都是要在這段時間早早準備的。
楊叔子和梓華坐在府門的門檻上,靜靜地看著,熱鬧的市集已經蔓延到了楊叔子府邸的門前。
楊叔子突然叫來站在府門邊的甲士:“幫我去買一點那邊的糖人可好?”
那甲士聽得一愣,隨後連忙應是,從楊叔子手上接過銀兩,過去到小販那裏買來了兩人糖人。
楊叔子遞給梓華,說:“你看啊,這糖人捏得可真好看,各種形狀的都有,捏這糖人的匠人真是手巧。”
梓華輕輕笑了,臉上露出了兩個漂亮的酒窩,她還從來沒有見過楊叔子這般情形呢,認識他也已經有近四個年頭了,隻此一次。
“是啊,夫君,以後我們冬至之時都嚐一嚐這糖人可好?”梓華倚在楊叔子的肩膀上。
“好啊。你可知道,在我的故鄉雲州每逢冬至就會吃糖人,據說可保冬日裏暖和呢,這是我的母親說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試試不就知道了。”
梓華嬌笑著。楊叔子竟看得有些癡了,從未發覺梓華笑起來這麽美,美到不可方物。
楊叔子歎息一聲,望著站在一旁的甲士,說:“梓華,我想辦法送你離開吧。”
“夫君這話說的,生當同裘,死當同穴,無怨無悔,梓華會一直跟著夫君的,夫君有事,梓華絕不苟活!”梓華一臉堅定。
“何必呢,我們的孩兒……”楊叔子有些無奈。
“一家人卻也整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