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章)
黃府宴席一直從早上開到了傍晚時分,斜陽順著城垛慢慢滑下去,直至徹底消失在遠處的山頭上,朦朦朧朧的夜降臨了,一兩點星光開始慢慢升上來。
早已酒醉的五迷三道的陰平侯孟英突然醒了過來,他支撐著肥胖的身子坐了起來,微眯的眼睛裏沒有一絲醉意,他環視周圍,沒有找到黃公輔,兩個侍女依舊跪坐在旁邊給他搖扇送風,他擺了擺手:“下去吧,對了,你們老爺呢?”
“老爺剛剛似乎酒喝多了下去休息了。”侍女甜甜的聲音讓孟英心裏一陣躁動,可他知道此刻卻不是幹這些事的時候,他還有要事找黃公輔。
“帶我過去看看你們老爺吧,我有大事相商。”孟英說著就伸出手支撐著地想站起來,大概還有有一點醉意的,所以他竟沒能站起來。侍女急忙丟下扇子,伸手扶他。孟英終於在兩個侍女的幫助下站了起來。
孟英從宴廳出來,一陣熱風直撲到臉上,他覺得汗液似乎又從身體的每一個毛孔冒了出來,不自禁皺了皺眉。侍女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耐,加緊步伐向前走著。
院子花園裏的花已經開了,鮮豔豔的,促成一團,水塘裏的魚兒左右擺動著,好不快活,可孟英顯然並沒有多少興致去看這院子裏的風景,他跟著侍女匆匆從走廊裏穿過,來到後院。後院是黃公輔睡覺的地方,這裏輕易不會有人進來,自來進入別人家的寢室所在終歸是不好的,可孟英有重大之事,前廳人太多,他不能說出口,尤其是皇帝最新提拔的那兩位可都在呢,他今天說出來恐怕明天皇上就已經知道了,他知道黃公輔是如今的朝廷第一臣,這些事他總會知道一些眉目。
黃公輔端坐在寢室外的案幾旁,靜靜地盯著外邊出神,直到孟英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才迴過神,他嘴角一笑,知道這個陰平侯一定是最先耐不住性子的。
孟英氣喘籲籲地走進來,用帕子擦了一下滿頭的汗水,看見黃公輔直直地盯著他,孟英放下帕子,一屁股坐到柔軟的蒲團上,剛要開口說話,黃公輔卻擺了擺手,叫旁邊的下人去端了一些涼茶,親自給孟英倒上,示意他喝茶。孟英不解,卻也知道黃公輔這個人在朝已有十五年,早就練成了人精,他這樣做一定有道理,孟英端起瓷碗“咕咕咕”一陣就將涼茶喝完了,然後拿起帕子裝作優雅地擦了擦嘴角,這時候,黃公輔竟然閉目養神起來了,孟英頓時有些急了,說:“黃大人,你……”
“噓,”黃公輔將食指放到唇邊,輕聲說:“還早,不是時候,等一等吧。”
孟英大吃一驚,莫非這黃公輔竟也知道自己要說什麽,他可是從在宮裏侍奉皇上的妹妹那裏得知的消息,這黃公輔怎麽會知道呢?果然是個人精。孟英在心裏想著,他也開始沉靜下來,這酷熱似乎消退了許多。
夜徹底落下來了,周圍有清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
不知過了多久,孟英開始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突然,門外有腳步聲傳來,很多,黃公輔看著孟英一笑,說:“來了,看來都酒醒了,我們去迎接吧。”說著起身往門外走去。孟英隻得也跟著出去,隻見今天來賀壽的人有七八成竟都來了。
眾人略略寒暄,互道了一句雅量後就被黃公輔迎進了屋子。
黃公輔看大家都已落座,開口說:“侯爺站在可以說了。”
下麵有一些人早就得到過消息,更多人卻並不知曉,所以還是有些疑惑不解地看著黃公輔,又看著這個被眾人並不怎麽喜歡的陰平侯。
陰平侯孟英搓了搓胖手,用一貫尖利的聲音說:“前些日子,想必大家都知道,皇上發了求賢令,可是天下那幫所謂的士子們約略是看不起朝廷,所以隻來了一個,那就是楊叔子,近來宮裏有消息說皇上欲要重用楊叔子變法,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呐。”
知情者不知道在這兒說這個是什麽意思,是支持變法還是不支持,所以沒人說話,不知情者還在捋這話的意思,所以沒人說話,大廳裏近五十號大大小小的官員個個三緘其口,黃公輔也不著急,他知道有人會更加注重這件事,除非在座的都真的是什麽都不懂的人,甚或連史書都不曾看過的人,這裏確實有這樣的人,但也不多,畢竟這些人為了顯示出貴族與平民的不同多多少少還是讀過書的,曆史上,凡是可以稱之為變法的,就一定會有一些大動作,是以,他不著急。
果然,有人先坐不住了,隻見一紅袍打扮者站起身來,那人生得虎背熊腰,一臉紮染胡須,眼神裏有莫名的兇光往外瀉,這人名叫王威,其父親是隨武宗征戰過的名將,且在一次敵襲中救過武宗的命,所以被封為了二品征虜將軍,拜定安侯,世襲罔替。
“這是什麽意思,皇上是嫌我們這些人光吃飯不做事嗎?”王威扯著嗓子說。
眾人一驚,這王威簡直就是找死,誰人敢如此說皇上,幸而當今的皇上倒沒有殺過什麽朝臣。
“放肆,皇上是你能說的!再敢亂語,亂棍打出去!”黃公輔隻怕這個大老粗又說話不長腦子,所以直接極其嚴厲地說。
王威“哼”了一聲,坐到了席子上,沒有說話。
可眾人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這是國之大事,或是關乎自己往後榮華富貴的大事。
“黃大人,你是朝臣之首,你給拿個主意呐。”孟英笑嘻嘻地說,他知道這裏的人大多並不會關心這事,因為天下的油水雖多,卻隻流進了一少部分人的口袋裏,大多人還是並沒有見到多少的。
黃公輔看著孟英,心裏冷笑一聲,這件事若說得好可得皇帝信賴,可得朝臣敬服,可若說不好可會眾人皆棄的,看似有些愚鈍的孟英實則無比精明。
“此事我也才知道,況且皇上尚且未說,諸位盡可放心,祖宗之法不宜變,變則出事,所以靜候皇上的詔令即可。”
孟英心裏也是冷笑一聲,果然狡猾,如此大動幹戈地將朝臣聚到此地竟也隻說了這樣一番不痛不癢的話,還令眾人無話可說。
黃府宴席一直從早上開到了傍晚時分,斜陽順著城垛慢慢滑下去,直至徹底消失在遠處的山頭上,朦朦朧朧的夜降臨了,一兩點星光開始慢慢升上來。
早已酒醉的五迷三道的陰平侯孟英突然醒了過來,他支撐著肥胖的身子坐了起來,微眯的眼睛裏沒有一絲醉意,他環視周圍,沒有找到黃公輔,兩個侍女依舊跪坐在旁邊給他搖扇送風,他擺了擺手:“下去吧,對了,你們老爺呢?”
“老爺剛剛似乎酒喝多了下去休息了。”侍女甜甜的聲音讓孟英心裏一陣躁動,可他知道此刻卻不是幹這些事的時候,他還有要事找黃公輔。
“帶我過去看看你們老爺吧,我有大事相商。”孟英說著就伸出手支撐著地想站起來,大概還有有一點醉意的,所以他竟沒能站起來。侍女急忙丟下扇子,伸手扶他。孟英終於在兩個侍女的幫助下站了起來。
孟英從宴廳出來,一陣熱風直撲到臉上,他覺得汗液似乎又從身體的每一個毛孔冒了出來,不自禁皺了皺眉。侍女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耐,加緊步伐向前走著。
院子花園裏的花已經開了,鮮豔豔的,促成一團,水塘裏的魚兒左右擺動著,好不快活,可孟英顯然並沒有多少興致去看這院子裏的風景,他跟著侍女匆匆從走廊裏穿過,來到後院。後院是黃公輔睡覺的地方,這裏輕易不會有人進來,自來進入別人家的寢室所在終歸是不好的,可孟英有重大之事,前廳人太多,他不能說出口,尤其是皇帝最新提拔的那兩位可都在呢,他今天說出來恐怕明天皇上就已經知道了,他知道黃公輔是如今的朝廷第一臣,這些事他總會知道一些眉目。
黃公輔端坐在寢室外的案幾旁,靜靜地盯著外邊出神,直到孟英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才迴過神,他嘴角一笑,知道這個陰平侯一定是最先耐不住性子的。
孟英氣喘籲籲地走進來,用帕子擦了一下滿頭的汗水,看見黃公輔直直地盯著他,孟英放下帕子,一屁股坐到柔軟的蒲團上,剛要開口說話,黃公輔卻擺了擺手,叫旁邊的下人去端了一些涼茶,親自給孟英倒上,示意他喝茶。孟英不解,卻也知道黃公輔這個人在朝已有十五年,早就練成了人精,他這樣做一定有道理,孟英端起瓷碗“咕咕咕”一陣就將涼茶喝完了,然後拿起帕子裝作優雅地擦了擦嘴角,這時候,黃公輔竟然閉目養神起來了,孟英頓時有些急了,說:“黃大人,你……”
“噓,”黃公輔將食指放到唇邊,輕聲說:“還早,不是時候,等一等吧。”
孟英大吃一驚,莫非這黃公輔竟也知道自己要說什麽,他可是從在宮裏侍奉皇上的妹妹那裏得知的消息,這黃公輔怎麽會知道呢?果然是個人精。孟英在心裏想著,他也開始沉靜下來,這酷熱似乎消退了許多。
夜徹底落下來了,周圍有清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
不知過了多久,孟英開始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突然,門外有腳步聲傳來,很多,黃公輔看著孟英一笑,說:“來了,看來都酒醒了,我們去迎接吧。”說著起身往門外走去。孟英隻得也跟著出去,隻見今天來賀壽的人有七八成竟都來了。
眾人略略寒暄,互道了一句雅量後就被黃公輔迎進了屋子。
黃公輔看大家都已落座,開口說:“侯爺站在可以說了。”
下麵有一些人早就得到過消息,更多人卻並不知曉,所以還是有些疑惑不解地看著黃公輔,又看著這個被眾人並不怎麽喜歡的陰平侯。
陰平侯孟英搓了搓胖手,用一貫尖利的聲音說:“前些日子,想必大家都知道,皇上發了求賢令,可是天下那幫所謂的士子們約略是看不起朝廷,所以隻來了一個,那就是楊叔子,近來宮裏有消息說皇上欲要重用楊叔子變法,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呐。”
知情者不知道在這兒說這個是什麽意思,是支持變法還是不支持,所以沒人說話,不知情者還在捋這話的意思,所以沒人說話,大廳裏近五十號大大小小的官員個個三緘其口,黃公輔也不著急,他知道有人會更加注重這件事,除非在座的都真的是什麽都不懂的人,甚或連史書都不曾看過的人,這裏確實有這樣的人,但也不多,畢竟這些人為了顯示出貴族與平民的不同多多少少還是讀過書的,曆史上,凡是可以稱之為變法的,就一定會有一些大動作,是以,他不著急。
果然,有人先坐不住了,隻見一紅袍打扮者站起身來,那人生得虎背熊腰,一臉紮染胡須,眼神裏有莫名的兇光往外瀉,這人名叫王威,其父親是隨武宗征戰過的名將,且在一次敵襲中救過武宗的命,所以被封為了二品征虜將軍,拜定安侯,世襲罔替。
“這是什麽意思,皇上是嫌我們這些人光吃飯不做事嗎?”王威扯著嗓子說。
眾人一驚,這王威簡直就是找死,誰人敢如此說皇上,幸而當今的皇上倒沒有殺過什麽朝臣。
“放肆,皇上是你能說的!再敢亂語,亂棍打出去!”黃公輔隻怕這個大老粗又說話不長腦子,所以直接極其嚴厲地說。
王威“哼”了一聲,坐到了席子上,沒有說話。
可眾人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這是國之大事,或是關乎自己往後榮華富貴的大事。
“黃大人,你是朝臣之首,你給拿個主意呐。”孟英笑嘻嘻地說,他知道這裏的人大多並不會關心這事,因為天下的油水雖多,卻隻流進了一少部分人的口袋裏,大多人還是並沒有見到多少的。
黃公輔看著孟英,心裏冷笑一聲,這件事若說得好可得皇帝信賴,可得朝臣敬服,可若說不好可會眾人皆棄的,看似有些愚鈍的孟英實則無比精明。
“此事我也才知道,況且皇上尚且未說,諸位盡可放心,祖宗之法不宜變,變則出事,所以靜候皇上的詔令即可。”
孟英心裏也是冷笑一聲,果然狡猾,如此大動幹戈地將朝臣聚到此地竟也隻說了這樣一番不痛不癢的話,還令眾人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