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睜眼時,原木看到了一塊蔚藍的天空,天空如同藍寶石一般,上麵飄著幾朵白雲,如同那藍色的大海上,飄蕩著幾朵白色的浪,甚是好看。
隻是…這天空的形狀怎麽這麽奇怪?
這天空上麵是圓圓的一塊,下麵的一橫一豎,在橫豎交叉的地方,斜著左邊伸出一“/”,右著又伸出一“\”。
這形狀原木越看越熟悉,想了半天後,這尼瑪,不就是一個“呆”字嗎?
…
再仔細看時,我去,這哪裏是什麽奇怪的天空,這分明就是一個房頂破了個大窟窿。
想到這裏,原木打算好好看看這個屋子。正要起身,一用力,渾身傳來一陣酸痛。
於是偏頭左右看了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此時的自己,朕仰麵朝天,四仰八叉,五體投地,躺在地上。
這手,這腳,這…〈咳咳咳〉,這分明和上麵的窟窿就是一個造型嘛!
臥槽,我該不會是直接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原木伸著手腳,躺在地上,看著天上的窟窿,越看越覺得是那麽迴事,額頭不由得冒出了一陣冷汗。
…
過了好久,渾身酸痛才減輕了一些,又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從地上爬起來。
起來之後,立刻覺得腦殼又暈又疼。不過原木倒沒怎麽在意,畢竟以前上廁所打農藥,一打半個小時,起來後也這樣,甚至比這個還嚴重。
隻是腦殼不舒服,下意識的摸摸頭。這時候一碰後腦殼兒,就一陣陣疼,仔細摸摸,好像…有一個包?
⊙_⊙都特麽摔出包來了?
…
還好原木沒有記起,之前感官封閉處理的事,不然現在肯定要跳起來罵娘了。
…
好在這種不適感過了一會就消失了,於是原木開始在屋子裏四處轉悠起來。
這是一間不大的房子,青磚做的,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房子前後各開了一個窗戶,左右各開了一扇門。
這個房子看上去就是個柴房,因為牆角堆了一些柴火。右邊的門是木門,打開後通向外麵。左邊的門框則沒有裝門板,隻是掛著一個布簾子。
拉開簾子,就進入了旁邊的那間房子。這房子裏麵有灶台,有案板,上麵還放著兩副碗筷,幾個瓢盆,地上還有幾個破缸。很明顯,這就是一個廚房。
廚房也是前後開窗戶,左右開門。從旁邊的門出去,就是一個院子。
…
院子還挺大的,由一麵院牆圍著,隻是裏麵長滿了小腿那麽深的雜草。
站在院子裏麵四下看看,這才發現在柴房的後麵,有一間小小的茅房,居然還挺…時尚,是個現代化的衛生間。
院子裏麵種有幾棵樹,院子後麵且當中的地方,有一顆樹,枝葉拉碴,看樣子是沒得幾天活了。
這樹原木倒是認識,這是佛教四聖樹之一的菩提樹。
這裏是北方,本來就又高又冷,這廟還在一座小山上。菩提樹長這裏,那可不是廁所裏點燈籠——找屎麽!
…
院子的另一頭,和廚房相對的地方,並排有兩間稍小的房子。
裏麵的東西差不多,左右開窗,一個窗戶下有一個桌子,一個窗戶下有兩塊大青石,石頭上擱著一大塊拚接而成的木板。
這看上去就是兩間臥室,隻是這房子已經很久沒人住了。桌麵上接了厚厚的一層灰,桌子腿早已爛了,開始長了一些菌。
床板也是,長了不少黴斑,早已破爛不堪,用手輕輕一按,立馬裂開一大片。
…
這院子兩邊是屋子,一麵是圍牆,另外一麵有一道門看上去就稍微氣派了一些。
當然這個氣派,也隻是相對才封的破門而言。這木門不知是什麽材料,看上去比較厚實,倒是沒怎麽長黴斑。
這是一個古典式的板門,左右開扇,門縫當中的兩邊,各有一個青色獸行鋪首,怒目圓睜。異獸的嘴裏銜著一個圓形的鐵製圓環,這是門環。
…
推開門後是一件較大的正堂,原木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這是一座廟,剛才自己進來的門則是正殿的後門。
原木把這個廟前前後後逛了一遍,便對這個廟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
這是一個小廟,建在一座小山頂上。山頂比較平,廟四周是一塊很大的長滿了及膝雜草的空地,有一條崎嶇小路直通山下。
小廟左右兩側的不遠處,是開闊的空地,後麵則是一片茂密的樹林,看樣子,跟裏麵的深山連成了一片。
來到廟跟前,是一座鐵大門,隻是已經鏽跡斑斑了。院牆則是常見的寺廟院牆,下麵是青磚,上麵是紅磚,隻是紅磚已經風化的很嚴重了,有幾段兒已經塌了。
原木在原地看了半天,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卻一時半會兒又沒找出來。
到底哪裏不對勁呢?過了一會兒,終於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一拍大腿。
牌匾去哪了!!!
自己逛了一圈,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這間小廟的名字呢!
看著大門上空空的門頭,原木開始在門附近,小腿深的草裏找了起來。終於他發現了一塊爛木牌子,上麵隱約可見3個字:
有間廟!
我去,這是什麽鬼名字!難怪破成這樣,有人來才怪了!
…
推開大門,是一個空空的院子,院子當中有一個石台,空蕩蕩的,想來當初應該是放什麽東西的。
穿過院子,便來到了正殿前麵。入眼的是三道連在一起的大門,三開六扇。門口則是一個韋陀像,一手叉腰,另一隻手微微舉起,似乎是拿著什麽,隻是手臂斷了半截兒,看不出是什麽東西。
拿的的是什麽,這個自己倒是知道。一般來說,韋陀拿的是降魔杵。降魔杵地,一般表示這是小廟,不待三餐,不留宿客。來此上香理佛的,基本上是拜完了佛就走,不會逗留太久。
大殿裏的佛像也很簡單,就隻有一座孤零零的白色大佛像。
其相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麵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其手持淨瓶,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這分明就是一尊觀音像,香案上有一個側翻的香爐,香灰撒了一地。地上有三個供人跪拜用的蒲團,挺破的,裏麵的茅草都露出來了。
這麽一看,整個大殿空蕩蕩的,冷清的很。整個小廟,讓原木稍感欣慰的,應該就是這個觀音像了。
這個觀音像看上去還比較完整,沒有破損,還算是不錯。
而且這個觀音還是一個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幸好不是送子觀音。
要知道,這裏本就隻有一座神像,如果還是送子觀音的話,那前來上香求佛的,除了要孩子的,就沒有其他人了。
在如今這個年代,科技發達,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前往寺廟求觀音送子的人,可是越來越少了。
自己可是要教化眾生,成為大師的男人,沒有香火怎麽能行!
…
在睜眼時,原木看到了一塊蔚藍的天空,天空如同藍寶石一般,上麵飄著幾朵白雲,如同那藍色的大海上,飄蕩著幾朵白色的浪,甚是好看。
隻是…這天空的形狀怎麽這麽奇怪?
這天空上麵是圓圓的一塊,下麵的一橫一豎,在橫豎交叉的地方,斜著左邊伸出一“/”,右著又伸出一“\”。
這形狀原木越看越熟悉,想了半天後,這尼瑪,不就是一個“呆”字嗎?
…
再仔細看時,我去,這哪裏是什麽奇怪的天空,這分明就是一個房頂破了個大窟窿。
想到這裏,原木打算好好看看這個屋子。正要起身,一用力,渾身傳來一陣酸痛。
於是偏頭左右看了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此時的自己,朕仰麵朝天,四仰八叉,五體投地,躺在地上。
這手,這腳,這…〈咳咳咳〉,這分明和上麵的窟窿就是一個造型嘛!
臥槽,我該不會是直接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原木伸著手腳,躺在地上,看著天上的窟窿,越看越覺得是那麽迴事,額頭不由得冒出了一陣冷汗。
…
過了好久,渾身酸痛才減輕了一些,又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從地上爬起來。
起來之後,立刻覺得腦殼又暈又疼。不過原木倒沒怎麽在意,畢竟以前上廁所打農藥,一打半個小時,起來後也這樣,甚至比這個還嚴重。
隻是腦殼不舒服,下意識的摸摸頭。這時候一碰後腦殼兒,就一陣陣疼,仔細摸摸,好像…有一個包?
⊙_⊙都特麽摔出包來了?
…
還好原木沒有記起,之前感官封閉處理的事,不然現在肯定要跳起來罵娘了。
…
好在這種不適感過了一會就消失了,於是原木開始在屋子裏四處轉悠起來。
這是一間不大的房子,青磚做的,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房子前後各開了一個窗戶,左右各開了一扇門。
這個房子看上去就是個柴房,因為牆角堆了一些柴火。右邊的門是木門,打開後通向外麵。左邊的門框則沒有裝門板,隻是掛著一個布簾子。
拉開簾子,就進入了旁邊的那間房子。這房子裏麵有灶台,有案板,上麵還放著兩副碗筷,幾個瓢盆,地上還有幾個破缸。很明顯,這就是一個廚房。
廚房也是前後開窗戶,左右開門。從旁邊的門出去,就是一個院子。
…
院子還挺大的,由一麵院牆圍著,隻是裏麵長滿了小腿那麽深的雜草。
站在院子裏麵四下看看,這才發現在柴房的後麵,有一間小小的茅房,居然還挺…時尚,是個現代化的衛生間。
院子裏麵種有幾棵樹,院子後麵且當中的地方,有一顆樹,枝葉拉碴,看樣子是沒得幾天活了。
這樹原木倒是認識,這是佛教四聖樹之一的菩提樹。
這裏是北方,本來就又高又冷,這廟還在一座小山上。菩提樹長這裏,那可不是廁所裏點燈籠——找屎麽!
…
院子的另一頭,和廚房相對的地方,並排有兩間稍小的房子。
裏麵的東西差不多,左右開窗,一個窗戶下有一個桌子,一個窗戶下有兩塊大青石,石頭上擱著一大塊拚接而成的木板。
這看上去就是兩間臥室,隻是這房子已經很久沒人住了。桌麵上接了厚厚的一層灰,桌子腿早已爛了,開始長了一些菌。
床板也是,長了不少黴斑,早已破爛不堪,用手輕輕一按,立馬裂開一大片。
…
這院子兩邊是屋子,一麵是圍牆,另外一麵有一道門看上去就稍微氣派了一些。
當然這個氣派,也隻是相對才封的破門而言。這木門不知是什麽材料,看上去比較厚實,倒是沒怎麽長黴斑。
這是一個古典式的板門,左右開扇,門縫當中的兩邊,各有一個青色獸行鋪首,怒目圓睜。異獸的嘴裏銜著一個圓形的鐵製圓環,這是門環。
…
推開門後是一件較大的正堂,原木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這是一座廟,剛才自己進來的門則是正殿的後門。
原木把這個廟前前後後逛了一遍,便對這個廟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
這是一個小廟,建在一座小山頂上。山頂比較平,廟四周是一塊很大的長滿了及膝雜草的空地,有一條崎嶇小路直通山下。
小廟左右兩側的不遠處,是開闊的空地,後麵則是一片茂密的樹林,看樣子,跟裏麵的深山連成了一片。
來到廟跟前,是一座鐵大門,隻是已經鏽跡斑斑了。院牆則是常見的寺廟院牆,下麵是青磚,上麵是紅磚,隻是紅磚已經風化的很嚴重了,有幾段兒已經塌了。
原木在原地看了半天,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卻一時半會兒又沒找出來。
到底哪裏不對勁呢?過了一會兒,終於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一拍大腿。
牌匾去哪了!!!
自己逛了一圈,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這間小廟的名字呢!
看著大門上空空的門頭,原木開始在門附近,小腿深的草裏找了起來。終於他發現了一塊爛木牌子,上麵隱約可見3個字:
有間廟!
我去,這是什麽鬼名字!難怪破成這樣,有人來才怪了!
…
推開大門,是一個空空的院子,院子當中有一個石台,空蕩蕩的,想來當初應該是放什麽東西的。
穿過院子,便來到了正殿前麵。入眼的是三道連在一起的大門,三開六扇。門口則是一個韋陀像,一手叉腰,另一隻手微微舉起,似乎是拿著什麽,隻是手臂斷了半截兒,看不出是什麽東西。
拿的的是什麽,這個自己倒是知道。一般來說,韋陀拿的是降魔杵。降魔杵地,一般表示這是小廟,不待三餐,不留宿客。來此上香理佛的,基本上是拜完了佛就走,不會逗留太久。
大殿裏的佛像也很簡單,就隻有一座孤零零的白色大佛像。
其相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麵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其手持淨瓶,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這分明就是一尊觀音像,香案上有一個側翻的香爐,香灰撒了一地。地上有三個供人跪拜用的蒲團,挺破的,裏麵的茅草都露出來了。
這麽一看,整個大殿空蕩蕩的,冷清的很。整個小廟,讓原木稍感欣慰的,應該就是這個觀音像了。
這個觀音像看上去還比較完整,沒有破損,還算是不錯。
而且這個觀音還是一個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幸好不是送子觀音。
要知道,這裏本就隻有一座神像,如果還是送子觀音的話,那前來上香求佛的,除了要孩子的,就沒有其他人了。
在如今這個年代,科技發達,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前往寺廟求觀音送子的人,可是越來越少了。
自己可是要教化眾生,成為大師的男人,沒有香火怎麽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