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誰也沒說話。刷了卡匆匆往裏走。大樓晚上空空的,討薪人堵著前門,職工和領導們都從後門走了。要過年了,一麵是要帳的,一麵是查帳的,職員什麽都不管,領導更是早早跑得無影無蹤。
但是審計師的工作還是要做。
年曉米低頭,想著那一筆筆東挪西挪最後不見蹤影的款項,那些莫名其妙的發票,糊裏糊塗全是漏洞的合同……
偌大的辦公樓漆黑一片,關上窗子,樓下的吵嚷聲變得似有似無。
隻有這一層亮著十幾個窗口。
他們靜悄悄地,接著工作。
很早以前,在年曉米還是個普通的小會計的時候,他覺得審計師是個很光鮮很精英的職業。他懷著一點做白日夢一般的憧憬,按部就班地去考試。但是考試似乎隻是他學生時代裏遺留下來的一點習慣:緩慢但不間斷地吸收新知識,如果有可能,希望自己能更好一點。
他對職業一直沒什麽太多的規劃。大學裏選專業不過是因為學校離家近,他的分數正好在那裏,經管類就業還不錯。大家都去考cpa,他也跟著去考,考下來會如何呢,他想大概可以出去掛個靠,每年多領一點錢。
在他認識到自己的取向之前,他就沒想過婚姻和孩子,知道自己的是同性戀之後更是如此。他平淡如水的人生,全部的意義就是守著親人,能賺錢養活自己,能吃到點好吃的,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下去。
並非全然不羨慕那些精英,但是從不奢望自己成為那個樣子。
直到生活在他後背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工資條上的薪水和卡裏的獎金讓他充滿動力。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已經是個所謂“精英”了,他依然像最初還是個小會計那樣勤勤懇懇地工作。
做著更累更辛苦的工作。
要加班,要通宵,接連不間斷地通宵,在項目裏,即使生病了也不能離開。
這樣緊繃著,把自己視為機器一樣地去工作,耗損著生命和健康去工作,難道真的僅僅是為了薪水麽。
除了養活自己和家人,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他在培訓的時候,合夥人之一說過一句話:“professional 不是筆挺的西裝和你卡裏的薪水。”那人說這話時的神情很嚴肅,有種不容玩笑的鄭重。
在通宵明亮的燈光裏和討薪人臉上一日比一日更沉重的悲苦裏,他突然明白了那句話背後的意義。
一個人的價值究竟在哪裏。他在這個行業裏,而這個行業的意義又是什麽。
平凡與平庸是兩碼事。
淩晨三點,他敲下了最後一個數字。脖子和眼睛似乎都已經不會轉動了,年曉米一點一點緩慢地低頭。
數據核對無誤。
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手邊日曆上的字一個一個整齊地排列著,他卻怎麽也看不清。年曉米眨眨眼,同事在對麵,頂著兩個碩大的黑眼圈碼材料。
他們到底在死線之前弄完了,甚至,還提前了半天。
年曉米站起來,想要去再沖一杯速溶咖啡,卻覺得頭頂上的燈光時明時暗,漸漸晃眼起來。
他剛想問一下今天的燈怎麽這麽刺眼,那白光卻在一瞬間四散開來,吞沒了他。
作者有話要說:
第56章
大雪封江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又一年。
米瑞梅提了一罐參湯過來。重症監護室一天隻能進去兩個人,她叫丈夫在外頭等著,自己去護士那兒簽了字,讓人領著消了毒,套了無菌服,這才穿過重重的門簾進了去。
米瑞蘭穿著無菌服坐在病床邊上,小心翼翼地按摩。
不過一個多月,她本來就不胖的小兒子瘦得露了骨頭,細細的胳膊一拎一層皮,刺得當媽的眼睛疼。
病房裏靜悄悄的,米瑞蘭聲音也是輕輕的:“煲了點雞湯拎過來,原想弄點人參的,問了老張,說不行……好歹……也是小年了,沾沾嘴也是好的。”
米瑞蘭搖搖頭,一地眼淚滑下來:“沒用,他吃不進,餵水都喝不進去……”
米瑞梅試了幾次,湯水都順著年曉米嘴角滑下來。米瑞蘭終於忍不住抽泣起來:“大麵積肺感染,也不發燒……他爸爸就是這個病啊……”
米瑞梅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抱住妹妹:“沒事兒,沒事兒,現在不是那時候了,有藥,還能打白蛋白……”說著說著,自己卻忍不住也哽咽了。
沈嘉文趕過來的時候,今天的探視名額已經滿了。護士不放人,他也沒再說什麽。多進去一個人,對年曉米未必是好事。
寶寶從大人們不小心漏出來的話音裏聽得明明白白,哭鬧著要過來。沈嘉文心力交瘁,沒有答應他,小東西耍起脾氣,在他手上咬出了一個冒血的牙印子。咬完了見還是不能成行,哭得更厲害了。
沈嘉文也沒有去安慰他,隻是把兒子丟給了李秋生的媳婦。
玻璃後頭年曉米的媽媽也姨媽摟在一起哭,他靜靜地站著,眼睛裏很幹,一滴淚水也沒有。
他想起許多年以前,他從大伯家裏跑出去,輾轉迴到老家時,奶奶的病已經很重了。她也是這樣長久地昏迷著,除了一封遺書和一把鑰匙,最後連一句話都沒跟他講。
但是審計師的工作還是要做。
年曉米低頭,想著那一筆筆東挪西挪最後不見蹤影的款項,那些莫名其妙的發票,糊裏糊塗全是漏洞的合同……
偌大的辦公樓漆黑一片,關上窗子,樓下的吵嚷聲變得似有似無。
隻有這一層亮著十幾個窗口。
他們靜悄悄地,接著工作。
很早以前,在年曉米還是個普通的小會計的時候,他覺得審計師是個很光鮮很精英的職業。他懷著一點做白日夢一般的憧憬,按部就班地去考試。但是考試似乎隻是他學生時代裏遺留下來的一點習慣:緩慢但不間斷地吸收新知識,如果有可能,希望自己能更好一點。
他對職業一直沒什麽太多的規劃。大學裏選專業不過是因為學校離家近,他的分數正好在那裏,經管類就業還不錯。大家都去考cpa,他也跟著去考,考下來會如何呢,他想大概可以出去掛個靠,每年多領一點錢。
在他認識到自己的取向之前,他就沒想過婚姻和孩子,知道自己的是同性戀之後更是如此。他平淡如水的人生,全部的意義就是守著親人,能賺錢養活自己,能吃到點好吃的,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下去。
並非全然不羨慕那些精英,但是從不奢望自己成為那個樣子。
直到生活在他後背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工資條上的薪水和卡裏的獎金讓他充滿動力。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已經是個所謂“精英”了,他依然像最初還是個小會計那樣勤勤懇懇地工作。
做著更累更辛苦的工作。
要加班,要通宵,接連不間斷地通宵,在項目裏,即使生病了也不能離開。
這樣緊繃著,把自己視為機器一樣地去工作,耗損著生命和健康去工作,難道真的僅僅是為了薪水麽。
除了養活自己和家人,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他在培訓的時候,合夥人之一說過一句話:“professional 不是筆挺的西裝和你卡裏的薪水。”那人說這話時的神情很嚴肅,有種不容玩笑的鄭重。
在通宵明亮的燈光裏和討薪人臉上一日比一日更沉重的悲苦裏,他突然明白了那句話背後的意義。
一個人的價值究竟在哪裏。他在這個行業裏,而這個行業的意義又是什麽。
平凡與平庸是兩碼事。
淩晨三點,他敲下了最後一個數字。脖子和眼睛似乎都已經不會轉動了,年曉米一點一點緩慢地低頭。
數據核對無誤。
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手邊日曆上的字一個一個整齊地排列著,他卻怎麽也看不清。年曉米眨眨眼,同事在對麵,頂著兩個碩大的黑眼圈碼材料。
他們到底在死線之前弄完了,甚至,還提前了半天。
年曉米站起來,想要去再沖一杯速溶咖啡,卻覺得頭頂上的燈光時明時暗,漸漸晃眼起來。
他剛想問一下今天的燈怎麽這麽刺眼,那白光卻在一瞬間四散開來,吞沒了他。
作者有話要說:
第56章
大雪封江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又一年。
米瑞梅提了一罐參湯過來。重症監護室一天隻能進去兩個人,她叫丈夫在外頭等著,自己去護士那兒簽了字,讓人領著消了毒,套了無菌服,這才穿過重重的門簾進了去。
米瑞蘭穿著無菌服坐在病床邊上,小心翼翼地按摩。
不過一個多月,她本來就不胖的小兒子瘦得露了骨頭,細細的胳膊一拎一層皮,刺得當媽的眼睛疼。
病房裏靜悄悄的,米瑞蘭聲音也是輕輕的:“煲了點雞湯拎過來,原想弄點人參的,問了老張,說不行……好歹……也是小年了,沾沾嘴也是好的。”
米瑞蘭搖搖頭,一地眼淚滑下來:“沒用,他吃不進,餵水都喝不進去……”
米瑞梅試了幾次,湯水都順著年曉米嘴角滑下來。米瑞蘭終於忍不住抽泣起來:“大麵積肺感染,也不發燒……他爸爸就是這個病啊……”
米瑞梅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抱住妹妹:“沒事兒,沒事兒,現在不是那時候了,有藥,還能打白蛋白……”說著說著,自己卻忍不住也哽咽了。
沈嘉文趕過來的時候,今天的探視名額已經滿了。護士不放人,他也沒再說什麽。多進去一個人,對年曉米未必是好事。
寶寶從大人們不小心漏出來的話音裏聽得明明白白,哭鬧著要過來。沈嘉文心力交瘁,沒有答應他,小東西耍起脾氣,在他手上咬出了一個冒血的牙印子。咬完了見還是不能成行,哭得更厲害了。
沈嘉文也沒有去安慰他,隻是把兒子丟給了李秋生的媳婦。
玻璃後頭年曉米的媽媽也姨媽摟在一起哭,他靜靜地站著,眼睛裏很幹,一滴淚水也沒有。
他想起許多年以前,他從大伯家裏跑出去,輾轉迴到老家時,奶奶的病已經很重了。她也是這樣長久地昏迷著,除了一封遺書和一把鑰匙,最後連一句話都沒跟他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