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帶兵的事不急,帶你先迴一趟淮陰老家
大秦:鎮國太尉章邯,橫推楚漢! 作者:劍南安撫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了兵仙,章邯並沒有立即返迴安陽。
兩日下來,韓信倒有些坐不住了。
“大將軍,咱們接下來不應該立刻返迴安陽城嗎?”
韓信也有些搞不清章邯接下來的打算,章邯瞧著秋冬日陰暗的天色。
“不急不急,來人”
一名親兵提著一柄佩劍走入院落中。
“你看,這是什麽?”
章邯接過佩劍,寒光出鞘,韓信這才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麽章邯篤定他就在距離下邳城不遠的地方,原來是因為這把劍的緣故。
“原來如此,在下還尋思不得,大將軍為何能精準的找到我,原來是因為在下貼身佩劍的緣故。”
章邯將佩劍一橫遞給韓信。
“此劍不錯,物歸原主吧”
韓信接過佩劍,臉上露出失而複得的欣喜。
“對了,韓信,聽說你家中已經無人,為何還要大老遠的往淮陰趕?”
韓信收起佩劍,坐在火堆旁開口解釋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此番韓信冒著生命危險從押解糧草的勞夫隊伍中逃出,本想著再尋找一良主輔佐,又想起離開家鄉已經多年,想必母親大人的墳前已經是雜草叢生了,恰巧臨近母親祭日,故而才打算先迴淮陰一趟。”
接著,韓信就喋喋不休的將在淮陰的往事給章邯述說了一遍,其中也包含了受到胯下之辱一事,當說到一個姑娘時,韓信止不住的顯露出一絲特別的笑容。
“對呀,對呀,這淮陰縣對於韓信而言,存在著很多傷心之事。
我何不帶著韓信返迴淮陰一趟,將之前那些給過他白眼的人一一羞辱一番,替他出氣了,韓信那剩餘的5分歸附值,不也就有了嗎”
章邯心中一番尋思,雙手一拍就這麽幹。
“來人”
“拜見大將軍”
一名傳令親兵在章邯麵前俯首。
“下令開拔”
“喏”
韓信也猛的起身,不多時,所有的秦軍精銳紛紛整裝待發。
“留下百人負責看守甲胄兵器,剩餘的人隨我走”
“謹遵大將軍之令”
章邯留下百人,其餘的親衛紛紛騎上戰馬。
韓信瞧著章邯還要留下人馬,頓時有些疑惑不解。
“大將軍,咱們不是返迴安陽城嗎?”
章邯轉身看向韓信。
“誰告訴你我這是打算返迴安陽城了”
章邯伸手一拍韓信的肩膀。
“走吧,本大將軍隨你返迴淮陰老家一趟”
“去,去淮陰?”
“你不是多年沒有迴去擊敗母親了沒,這次,可不能錯過。”
韓信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章邯的目光堅定,轉身便朝著南方策馬而出。
這個大將軍,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呀!
韓信策馬朝著章邯的身影快速奔馳而去。
韓信在馬背上思索,越過下邳再行兩百裏才是下相,下相到淮陰還有三四百裏,如此深入楚國腹地,章邯的膽色還真是不一般的大。
“駕,駕”
寒冬時節,一路三千人的隊伍一路向南。
繞過下邳城,經過十數日的奔馳,進入到東海郡的範圍。
…………
彭城。
楚王宮殿內。
熊心又一次感受到傀儡一般的無力感。
項梁自請領罪貶謫,熊心正欲滿足他吧,那群項家軍部眾個個用如狼似虎目光的盯著熊心。
不滿足項梁吧,項梁自己又不答應。
最終還是按照項梁的意思來,項梁不再掌控軍權,但兼任楚國大司馬,掌管一切朝政,軍權則是由他的侄兒項羽掌控,熊心也是無語了,項羽不過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這就一躍被封為楚國上將軍了。
楚王後宮中,熊心正鬱悶的散步,身後一人遠遠順著走廊而來。
“拜見大王”
一個身穿黑色服飾的人朝著熊心鄭重一拜,見到來人,熊心臉色有些緩和。
“宋義,你來了”
“大王,聽說今日,項梁自請貶謫?”
熊心將手一攤,臉色顯然有些不開心。
“不錯,是貶謫了,他自請不再掌控軍權,改由項羽擔任上將軍,他自己兼任大司馬了”
宋義臉色有些凝重。
“難不成,定陶城下一敗,武信君喪失了信心不成,這是打算留在後方了呀?”
滿朝文武幾乎都是項梁的人,唯獨眼前這個宋義,還算是熊心的心腹,宋義瞧著項梁居然打算留在後方,眼神裏充滿了不可置信。
“寡人倒是不明白了,今日本來是打算好好問責一下項梁的,定陶城下使我楚軍將士大敗而歸,他這個統帥負有最大的責任。
可你看看,滿朝的文武,都是一副奇怪的目光看著我,生怕我真的會處置項梁一般,這個楚國,還是不是我的楚國的了。”
熊心發出疑問,宋義雖然是熊心的死黨,但他也清楚,若是沒有項梁,也就沒有現在的楚國。
如今的項梁和熊心,更像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簡單的君臣。
“大王,你也不必過多憂慮,你還年輕,咱們以後還有的是機會,不必急於這一時。”
“宋卿,依你之見,接下來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宋義一番尋思後,對著熊心開口道。
“大王,楚國要爭霸天下,離不開項氏一族,咱們隻需要暗中積蓄力量,此次定陶大敗,項梁的影響力勢必會衰弱,我們則可以趁機招攬人心,隻要大王願意等,總會有機會的”
熊心點了點頭。
項梁府上,一眾楚國的上層的核心人物紛紛前來拜見。
陳嬰和呂青皆不明白項梁為何要急流勇退,辭去楚國軍權之位。
“項公,定陶一戰實非你之過錯,乃是章邯狡詐無常,為何你要辭去軍權,楚軍可不能沒有你呀”
“是呀,項公乃是我楚國之柱石,還是應當統領楚軍,擔負起覆滅暴秦的大任”
一眾人紛紛勸說項梁,項梁聞言後,朝著眾人擺了擺手。
“諸位,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但項梁決心已定,從此卸甲歸於朝堂,羽兒已經成長起來,我相信,他能領導楚軍一往無前,我則為他穩固後方,如此而已”
見到項梁態度堅決,眾人也不在言語。
“諸位大人,我已經決定,來年便親自前往後方征討鄣郡,及廬江郡等地。
如今想要集中力量一舉覆滅秦帝國是不可能了,章邯麾下主力秦軍戰力非凡,我想了又想,欲要和秦爭霸天下,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朝堂之事還要拜托給諸位了。”
項梁朝著陳嬰等人一一抬手。
“項公言重了,此乃我等分內之事”
兩日下來,韓信倒有些坐不住了。
“大將軍,咱們接下來不應該立刻返迴安陽城嗎?”
韓信也有些搞不清章邯接下來的打算,章邯瞧著秋冬日陰暗的天色。
“不急不急,來人”
一名親兵提著一柄佩劍走入院落中。
“你看,這是什麽?”
章邯接過佩劍,寒光出鞘,韓信這才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麽章邯篤定他就在距離下邳城不遠的地方,原來是因為這把劍的緣故。
“原來如此,在下還尋思不得,大將軍為何能精準的找到我,原來是因為在下貼身佩劍的緣故。”
章邯將佩劍一橫遞給韓信。
“此劍不錯,物歸原主吧”
韓信接過佩劍,臉上露出失而複得的欣喜。
“對了,韓信,聽說你家中已經無人,為何還要大老遠的往淮陰趕?”
韓信收起佩劍,坐在火堆旁開口解釋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此番韓信冒著生命危險從押解糧草的勞夫隊伍中逃出,本想著再尋找一良主輔佐,又想起離開家鄉已經多年,想必母親大人的墳前已經是雜草叢生了,恰巧臨近母親祭日,故而才打算先迴淮陰一趟。”
接著,韓信就喋喋不休的將在淮陰的往事給章邯述說了一遍,其中也包含了受到胯下之辱一事,當說到一個姑娘時,韓信止不住的顯露出一絲特別的笑容。
“對呀,對呀,這淮陰縣對於韓信而言,存在著很多傷心之事。
我何不帶著韓信返迴淮陰一趟,將之前那些給過他白眼的人一一羞辱一番,替他出氣了,韓信那剩餘的5分歸附值,不也就有了嗎”
章邯心中一番尋思,雙手一拍就這麽幹。
“來人”
“拜見大將軍”
一名傳令親兵在章邯麵前俯首。
“下令開拔”
“喏”
韓信也猛的起身,不多時,所有的秦軍精銳紛紛整裝待發。
“留下百人負責看守甲胄兵器,剩餘的人隨我走”
“謹遵大將軍之令”
章邯留下百人,其餘的親衛紛紛騎上戰馬。
韓信瞧著章邯還要留下人馬,頓時有些疑惑不解。
“大將軍,咱們不是返迴安陽城嗎?”
章邯轉身看向韓信。
“誰告訴你我這是打算返迴安陽城了”
章邯伸手一拍韓信的肩膀。
“走吧,本大將軍隨你返迴淮陰老家一趟”
“去,去淮陰?”
“你不是多年沒有迴去擊敗母親了沒,這次,可不能錯過。”
韓信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章邯的目光堅定,轉身便朝著南方策馬而出。
這個大將軍,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呀!
韓信策馬朝著章邯的身影快速奔馳而去。
韓信在馬背上思索,越過下邳再行兩百裏才是下相,下相到淮陰還有三四百裏,如此深入楚國腹地,章邯的膽色還真是不一般的大。
“駕,駕”
寒冬時節,一路三千人的隊伍一路向南。
繞過下邳城,經過十數日的奔馳,進入到東海郡的範圍。
…………
彭城。
楚王宮殿內。
熊心又一次感受到傀儡一般的無力感。
項梁自請領罪貶謫,熊心正欲滿足他吧,那群項家軍部眾個個用如狼似虎目光的盯著熊心。
不滿足項梁吧,項梁自己又不答應。
最終還是按照項梁的意思來,項梁不再掌控軍權,但兼任楚國大司馬,掌管一切朝政,軍權則是由他的侄兒項羽掌控,熊心也是無語了,項羽不過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這就一躍被封為楚國上將軍了。
楚王後宮中,熊心正鬱悶的散步,身後一人遠遠順著走廊而來。
“拜見大王”
一個身穿黑色服飾的人朝著熊心鄭重一拜,見到來人,熊心臉色有些緩和。
“宋義,你來了”
“大王,聽說今日,項梁自請貶謫?”
熊心將手一攤,臉色顯然有些不開心。
“不錯,是貶謫了,他自請不再掌控軍權,改由項羽擔任上將軍,他自己兼任大司馬了”
宋義臉色有些凝重。
“難不成,定陶城下一敗,武信君喪失了信心不成,這是打算留在後方了呀?”
滿朝文武幾乎都是項梁的人,唯獨眼前這個宋義,還算是熊心的心腹,宋義瞧著項梁居然打算留在後方,眼神裏充滿了不可置信。
“寡人倒是不明白了,今日本來是打算好好問責一下項梁的,定陶城下使我楚軍將士大敗而歸,他這個統帥負有最大的責任。
可你看看,滿朝的文武,都是一副奇怪的目光看著我,生怕我真的會處置項梁一般,這個楚國,還是不是我的楚國的了。”
熊心發出疑問,宋義雖然是熊心的死黨,但他也清楚,若是沒有項梁,也就沒有現在的楚國。
如今的項梁和熊心,更像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簡單的君臣。
“大王,你也不必過多憂慮,你還年輕,咱們以後還有的是機會,不必急於這一時。”
“宋卿,依你之見,接下來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宋義一番尋思後,對著熊心開口道。
“大王,楚國要爭霸天下,離不開項氏一族,咱們隻需要暗中積蓄力量,此次定陶大敗,項梁的影響力勢必會衰弱,我們則可以趁機招攬人心,隻要大王願意等,總會有機會的”
熊心點了點頭。
項梁府上,一眾楚國的上層的核心人物紛紛前來拜見。
陳嬰和呂青皆不明白項梁為何要急流勇退,辭去楚國軍權之位。
“項公,定陶一戰實非你之過錯,乃是章邯狡詐無常,為何你要辭去軍權,楚軍可不能沒有你呀”
“是呀,項公乃是我楚國之柱石,還是應當統領楚軍,擔負起覆滅暴秦的大任”
一眾人紛紛勸說項梁,項梁聞言後,朝著眾人擺了擺手。
“諸位,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但項梁決心已定,從此卸甲歸於朝堂,羽兒已經成長起來,我相信,他能領導楚軍一往無前,我則為他穩固後方,如此而已”
見到項梁態度堅決,眾人也不在言語。
“諸位大人,我已經決定,來年便親自前往後方征討鄣郡,及廬江郡等地。
如今想要集中力量一舉覆滅秦帝國是不可能了,章邯麾下主力秦軍戰力非凡,我想了又想,欲要和秦爭霸天下,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朝堂之事還要拜托給諸位了。”
項梁朝著陳嬰等人一一抬手。
“項公言重了,此乃我等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