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擇路
難渡風月之王爺別再忘記我 作者:夜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阭州酆確山上,老山主看著窗外巒巒山峰,雲霧之間幾隻鳥兒飛過,他沉默許久,迴頭看向吳飛儀,“你可想好了?”
吳飛儀點頭,“是。”
“你太公當初把你送來,讓我教你本事,如今也算是學業有成,我還時時想你這麽聰明的孩子,日後會有何作為,你向來鬼主意多,我也猜不著,如今告訴我要去投軍參政,頗是出人意料。”
老山主慢慢走到他眼前,“在江湖中無論何事,隻要酆確山還在,你盡管去做。可若踏進任何一國朝政,縱然你是我親傳弟子,我也幫不了你,這是百年來不變的規矩,你可知?”
“弟子知道。”
老山主沉默,過了一會兒道,“罷了,人各有命數,你與那公主既然有這段緣,便去吧。”
“弟子還有一事相求。”
“什麽事?”
吳飛儀垂眸,俯首作揖,“此行遠去西境,家中親人無暇照應,我已囑咐京城中的好友替我照看,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勞煩師傅費心,為我護全家人。”
老山主點頭,“我與你太公是故交,也算是看著你跟你父親長大,定當竭力而為,你放心去吧。”
交代好家裏的事,吳飛儀才啟程離開。
一路山水跋涉,幾乎沒停歇,一入西境,來到駐紮軍營,卻聽官兵說蕭延覲出征去了,還沒迴來。
本來想直赴戰場,軍營裏的官兵怕他意圖不明,硬是不肯放他走。
浩浩蕩蕩的馬蹄聲逼近,蕭延覲在前領軍歸來,他利落的下馬,摘下盔甲。
一個官兵迎過來跪地參道,“啟稟殿下,有人來了我們軍營,說是來找殿下。”
蕭延覲一愣,問道,“什麽人?”
“那人自稱京城來人,說叫吳飛儀。”
聽到這個名蕭延覲倒是頗意外,安茹看中的人,他倒是挺好奇。“人在哪呢?”
“在營帳中。”
蕭延覲跨著大步走去,掀開營帳的簾子,就見到吳飛儀正坐在椅子上,不緊不慢的喝著茶。
從來便是隻聞其人,今日倒是第一次見到此人。
吳飛儀身著樸素布衣,舉止有禮,儀表堂堂,一看便是個踏實的人。
沒想到安茹雖然行事驕縱荒唐,看上的男子倒是不錯。
“這便是吳家長公子?果然有大見識,來了戰營中還是這般閑散模樣,怎樣?我這的茶還不差吧?”
吳飛儀聞聲接著放下茶盞,起身作揖,“參見瑞王殿下,在下吳飛儀。”
蕭延覲隨意坐下,“不必拘禮,隨意就是。”
吳飛儀坐下後,蕭延覲問,“京城貴公子,不在京城好好待著,來這做什麽?”
吳飛儀失笑,“在下一介草民,何來貴公子一說。至於來此地,自然不是沒有緣由。”
“為了安茹?”
連宮中貴妃娘娘都知道了,蕭延覲能知道也不意外,吳飛儀點頭,“正是。”
蕭延覲道,“那你怕是來錯了地方,這西境荒蕪之地幫不了你,我也是幫不了你,你要想加官進爵,得去宮裏,稍作打聽便也能知道誰是陛下眼前的紅人。”
吳飛儀目光坦然,毫無怯意,直言道,“我不願卷入朝堂紛爭,且大局未定,我個朝野外人,哪分得清誰是誰非,若是立錯了足,於我何利?”
“那你是想來跟我打仗?”
“望殿下提攜。”
蕭延覲沉默了一會兒問,“你這番舉動,安茹知道嗎?”
吳飛儀搖頭,“不知。”
蕭延覲又問道,“從軍艱難,你可能吃得了苦頭?”
迴想從小到大的酆確山生活,背井離鄉,身邊無人照顧,苦苦學藝,日子也不算好過。
吃苦?他自然是不怕的。
吳飛儀輕笑,“如果隻是吃著苦頭倒是好說了。”
蕭延覲垂眸,頃刻笑了笑,“我忘了,曾聽蒲兒說過,你師從酆確山,本事定是與尋常人不同。”
“哪來的這種說辭,我本就是那尋常人。”
蕭延覲看著他愣了一會兒,過了許久他緩緩道,“這條路可不是條簡單路,你若沒有把握,就不要輕易招惹安茹,安茹自小有大家的寵愛與庇護,任性是任性了些,可一路的順風順水沒讓她栽過跟頭,我也不希望她栽跟頭。”
吳飛儀苦笑著點頭,“我知道。”
“安茹這個不安生的人,處處讓人操心,也難為你能看中她。”
“蒲兒也不是嫻靜人,殿下不也是看中了?”
蕭延覲失笑,“說的也是。”說完他轉頭看著吳飛儀道,“如今戰事吃緊,無暇為你接風洗塵,你若準備好了,明日便隨我去戰場吧。”
聞言吳飛儀起身,俯首作揖,“好,多謝殿下。”
蕭延覲上前扶起他,“你還沒去過戰場吧?”
“壃國被殿下保護的很好,我們等人隻會安享無憂,自然是沒上過戰場。”
聽到此話,蕭延覲不禁笑了笑,“不是我,是二哥,是千千萬萬邊境將士。”
提起二哥,他的眼中似乎帶上了星光,隻要二哥在,壃國定會是一片祥和,國強民富。
其實與其說他愛護壃國,倒不如說他愛的是一同守護壃國的人,愛護他們心中共同的信念和一腔的赤子之心。
他敢在戰場上義無反顧的廝殺,就因為遠在京城有人與他一樣,在為壃國堅守著。
為了百姓安樂,為了二哥能在朝野中安心博弈,他也會守好邊境。
戰事持續了多日,打打殺殺的日子他過的太久了,手持長槍,策馬馳騁在沙場上,是他再熟悉不過的。
而吳飛儀膽識過人,身手不凡,在酆確山多年熟讀兵書,一上戰場便殺敵無數,也為戰事出了許多謀劃,敵方節節敗退。
本還擔心他一時適應不了戰場,但他似乎比自己當初更快適應,這讓蕭延覲有幾分敬佩,也打心底折服於他的見多識廣。
吳飛儀點頭,“是。”
“你太公當初把你送來,讓我教你本事,如今也算是學業有成,我還時時想你這麽聰明的孩子,日後會有何作為,你向來鬼主意多,我也猜不著,如今告訴我要去投軍參政,頗是出人意料。”
老山主慢慢走到他眼前,“在江湖中無論何事,隻要酆確山還在,你盡管去做。可若踏進任何一國朝政,縱然你是我親傳弟子,我也幫不了你,這是百年來不變的規矩,你可知?”
“弟子知道。”
老山主沉默,過了一會兒道,“罷了,人各有命數,你與那公主既然有這段緣,便去吧。”
“弟子還有一事相求。”
“什麽事?”
吳飛儀垂眸,俯首作揖,“此行遠去西境,家中親人無暇照應,我已囑咐京城中的好友替我照看,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勞煩師傅費心,為我護全家人。”
老山主點頭,“我與你太公是故交,也算是看著你跟你父親長大,定當竭力而為,你放心去吧。”
交代好家裏的事,吳飛儀才啟程離開。
一路山水跋涉,幾乎沒停歇,一入西境,來到駐紮軍營,卻聽官兵說蕭延覲出征去了,還沒迴來。
本來想直赴戰場,軍營裏的官兵怕他意圖不明,硬是不肯放他走。
浩浩蕩蕩的馬蹄聲逼近,蕭延覲在前領軍歸來,他利落的下馬,摘下盔甲。
一個官兵迎過來跪地參道,“啟稟殿下,有人來了我們軍營,說是來找殿下。”
蕭延覲一愣,問道,“什麽人?”
“那人自稱京城來人,說叫吳飛儀。”
聽到這個名蕭延覲倒是頗意外,安茹看中的人,他倒是挺好奇。“人在哪呢?”
“在營帳中。”
蕭延覲跨著大步走去,掀開營帳的簾子,就見到吳飛儀正坐在椅子上,不緊不慢的喝著茶。
從來便是隻聞其人,今日倒是第一次見到此人。
吳飛儀身著樸素布衣,舉止有禮,儀表堂堂,一看便是個踏實的人。
沒想到安茹雖然行事驕縱荒唐,看上的男子倒是不錯。
“這便是吳家長公子?果然有大見識,來了戰營中還是這般閑散模樣,怎樣?我這的茶還不差吧?”
吳飛儀聞聲接著放下茶盞,起身作揖,“參見瑞王殿下,在下吳飛儀。”
蕭延覲隨意坐下,“不必拘禮,隨意就是。”
吳飛儀坐下後,蕭延覲問,“京城貴公子,不在京城好好待著,來這做什麽?”
吳飛儀失笑,“在下一介草民,何來貴公子一說。至於來此地,自然不是沒有緣由。”
“為了安茹?”
連宮中貴妃娘娘都知道了,蕭延覲能知道也不意外,吳飛儀點頭,“正是。”
蕭延覲道,“那你怕是來錯了地方,這西境荒蕪之地幫不了你,我也是幫不了你,你要想加官進爵,得去宮裏,稍作打聽便也能知道誰是陛下眼前的紅人。”
吳飛儀目光坦然,毫無怯意,直言道,“我不願卷入朝堂紛爭,且大局未定,我個朝野外人,哪分得清誰是誰非,若是立錯了足,於我何利?”
“那你是想來跟我打仗?”
“望殿下提攜。”
蕭延覲沉默了一會兒問,“你這番舉動,安茹知道嗎?”
吳飛儀搖頭,“不知。”
蕭延覲又問道,“從軍艱難,你可能吃得了苦頭?”
迴想從小到大的酆確山生活,背井離鄉,身邊無人照顧,苦苦學藝,日子也不算好過。
吃苦?他自然是不怕的。
吳飛儀輕笑,“如果隻是吃著苦頭倒是好說了。”
蕭延覲垂眸,頃刻笑了笑,“我忘了,曾聽蒲兒說過,你師從酆確山,本事定是與尋常人不同。”
“哪來的這種說辭,我本就是那尋常人。”
蕭延覲看著他愣了一會兒,過了許久他緩緩道,“這條路可不是條簡單路,你若沒有把握,就不要輕易招惹安茹,安茹自小有大家的寵愛與庇護,任性是任性了些,可一路的順風順水沒讓她栽過跟頭,我也不希望她栽跟頭。”
吳飛儀苦笑著點頭,“我知道。”
“安茹這個不安生的人,處處讓人操心,也難為你能看中她。”
“蒲兒也不是嫻靜人,殿下不也是看中了?”
蕭延覲失笑,“說的也是。”說完他轉頭看著吳飛儀道,“如今戰事吃緊,無暇為你接風洗塵,你若準備好了,明日便隨我去戰場吧。”
聞言吳飛儀起身,俯首作揖,“好,多謝殿下。”
蕭延覲上前扶起他,“你還沒去過戰場吧?”
“壃國被殿下保護的很好,我們等人隻會安享無憂,自然是沒上過戰場。”
聽到此話,蕭延覲不禁笑了笑,“不是我,是二哥,是千千萬萬邊境將士。”
提起二哥,他的眼中似乎帶上了星光,隻要二哥在,壃國定會是一片祥和,國強民富。
其實與其說他愛護壃國,倒不如說他愛的是一同守護壃國的人,愛護他們心中共同的信念和一腔的赤子之心。
他敢在戰場上義無反顧的廝殺,就因為遠在京城有人與他一樣,在為壃國堅守著。
為了百姓安樂,為了二哥能在朝野中安心博弈,他也會守好邊境。
戰事持續了多日,打打殺殺的日子他過的太久了,手持長槍,策馬馳騁在沙場上,是他再熟悉不過的。
而吳飛儀膽識過人,身手不凡,在酆確山多年熟讀兵書,一上戰場便殺敵無數,也為戰事出了許多謀劃,敵方節節敗退。
本還擔心他一時適應不了戰場,但他似乎比自己當初更快適應,這讓蕭延覲有幾分敬佩,也打心底折服於他的見多識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