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薅花生就輕鬆多了。
一薅,一坐,一抖,一起。
哎,不但輕鬆,效率也沒有落下,就是看得周圍山丘上的叔兒嬸子們可不得勁兒。
老老實實的農民,都覺得聞嘉嘉這種行為是在「鑽空子」。
還嘀咕著:「人糊弄地皮,地糊弄肚皮。」聞三太不老實,不是本分人!
但歲數小點兒的年輕人,眼睛卻亮了。好傢夥,聞嘉嘉腦子夠好用,人也夠勇。
誰不想這樣啊,但真要這麽幹,耳朵都得被念叨起繭子。也就是聞家就她當家做主,人家愛幹啥就幹啥。
瞧瞧現在,有個老頭兒看不慣,背著手走過去:「我說聞家丫頭,活可不能這樣做。」
聞嘉嘉就問:「那咋做?您教教我,我要是學不會,我全家就得餓死。」到時候我一手牽一小孩,到你家吃飯去。
我還光盯著你家吃!
「反正縣城街道的阿姨說了,給我在街道留了個位置,雖然就八塊,但真要……哼!」
老頭兒僵著臉,有被嚇著。
聞嘉嘉理都不理,手下動作不帶停的。附近沒別人,自己說話其他人也聽不見,就不想賣乖。再說上午積攢的火氣還憋著呢,這會兒又曬人,曬得心中煩躁得厲害,所以半點不給留麵兒。
心裏白眼直翻,心說你跟我非親非故,還沒給我一分錢,在我這裏拽啥二五八萬的。真想讓我給你當孫子,先給我兩千我再喊爺。
老頭兒轉身離開,迴去之後就跟村裏人說聞嘉嘉性子硬,還牙尖嘴利。
村裏人能說啥?
啥也說不了。聞家死得隻剩三口人,聞嘉嘉要是撂挑子不幹,那聞春聞萱兩姑娘就得隊裏接手。
所以村裏不但沒人說她,反而還不少人找上門悄悄跟她嘴那老頭兒。
「方龜老頭兒是腦子有問題的,嘉嘉你別理他,他家裏幾個兒子都遭不住他那樣。也就是他媳婦走的早,要不也是被他煩死。」
聞嘉嘉:……這話說的,好像有點慶幸人家走的早。
「你是兩孩子的小姨。春兒她爹是孤兒,那邊沒啥親戚了,隻你最親。」有位自稱是蘭大姨的人磕巴磕巴磕著瓜子。
又說,「萱兒就更難,你二姐那對象,哎呦我們都不愛說。就一小白臉兒,比隔壁陳家老兒子陳熊還不能幹,你說說你二姐當年看上他啥……咳咳,當然,這話咱現在不說。萱萱這孩子啊,可憐呦!她就稀罕你這大姨,我家美花都說了,說羨慕萱兒有大姨!」
聞嘉嘉:……搞懂了,這是怕她跑啊。或許更怕她帶著兩孩子吃百家飯。
「咱們村今年晚稻種得多,你也別怕家裏沒飯吃。就你家現在帳上的工分,夠你們姨甥仨白米飯吃一整年的。」
聞嘉嘉:別說,她還真是這樣打算的。
地瓜飯能吃歸能吃,但她還是喜歡吃白米飯,純純白米飯。
她穿越後都這麽苦了,肉吃不到,奶喝不起,睡的是稻草墊,穿的是破棉衫,總不能白米飯還不給自己吃。
聞嘉嘉滿口應下,好說歹說,極力保證自己不會撒手不幹後幾位嬸子大姨才離開。
她算服了,猛喝口水,抓泥鰍去。
夏末秋初,天沒那麽快暗。聞嘉嘉帶著魚簍出門時太陽還掛在西山,又亮又不算曬人,正是舒服的時候。
村裏抓泥鰍黃鱔一般去哪裏抓?
去河邊,去溝渠中。
幾十年後沒這麽好的野生泥鰍黃鱔給聞嘉嘉抓,所以剛上手時她還有些手忙腳亂。
「你是聞三?」有人出聲。
聞嘉嘉轉頭一看,溝渠旁的田埂上蹲著個人,乍一看有些眼熟,仔細一看更眼熟,和鄰居陳家人長得好像。
果然,他拔根狗尾巴草叼嘴裏:「我誰你曉得吧,我是陳熊,住你隔壁。」
聞嘉嘉扯一把嘴角,點點頭,然後繼續撈泥鰍。
「哎,跟你說話呢!」
聞嘉嘉頭也不抬,下手穩準狠,撈起兩條中指長的泥鰍,迅速倒入魚簍中:「我這不是點頭了嗎?」
「行行行。」陳熊挪動屁股,往聞嘉嘉方向湊近,「聞三你記不記得,咱倆小時候還一起玩過,就是你沒去城裏前。」
「這我哪裏記得。」原主連自己爹媽的模樣都模糊了,哪裏還能記得這個外八路的鄰居。
「也對,你那時候還是小不點兒。」他裝模作樣地點點頭,又挪動屁股,「唉!怪我那天沒在家。我那天其實在公社,看到魏哥抱著你狂跑,也不曉得是你,後來才曉得你家出了事。」
聞嘉嘉終於肯抬頭看他了,麵露納悶:「你跟陳強哥陳力哥還真不像。」
陳強陳力厚道,聽說也挺老實。
但一母同胞的弟弟,是個傻子。
誰家好人會在遺孤麵前主動提起她那死去的一家人?是蠢還是壞啊。
大概是蠢吧,作為壞人,也是需要點兒智商的。
她要是使點壞心眼,這時候號啕大哭,再倒地抽搐,坑你十幾二十個雞蛋輕輕鬆鬆。
說他蠢,他馬上應驗了。
陳熊見聞嘉嘉願意搭理,似乎精神起來,故作擔憂問:「你說說你家這情況,聞叔聞嬸兒大約是沒給你留下多少積蓄的。而家裏又沒個壯勞力就算了,你還得養著春兒和萱兒,該咋辦呢?」
聞嘉嘉心裏有點好笑:「對啊,該咋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薅,一坐,一抖,一起。
哎,不但輕鬆,效率也沒有落下,就是看得周圍山丘上的叔兒嬸子們可不得勁兒。
老老實實的農民,都覺得聞嘉嘉這種行為是在「鑽空子」。
還嘀咕著:「人糊弄地皮,地糊弄肚皮。」聞三太不老實,不是本分人!
但歲數小點兒的年輕人,眼睛卻亮了。好傢夥,聞嘉嘉腦子夠好用,人也夠勇。
誰不想這樣啊,但真要這麽幹,耳朵都得被念叨起繭子。也就是聞家就她當家做主,人家愛幹啥就幹啥。
瞧瞧現在,有個老頭兒看不慣,背著手走過去:「我說聞家丫頭,活可不能這樣做。」
聞嘉嘉就問:「那咋做?您教教我,我要是學不會,我全家就得餓死。」到時候我一手牽一小孩,到你家吃飯去。
我還光盯著你家吃!
「反正縣城街道的阿姨說了,給我在街道留了個位置,雖然就八塊,但真要……哼!」
老頭兒僵著臉,有被嚇著。
聞嘉嘉理都不理,手下動作不帶停的。附近沒別人,自己說話其他人也聽不見,就不想賣乖。再說上午積攢的火氣還憋著呢,這會兒又曬人,曬得心中煩躁得厲害,所以半點不給留麵兒。
心裏白眼直翻,心說你跟我非親非故,還沒給我一分錢,在我這裏拽啥二五八萬的。真想讓我給你當孫子,先給我兩千我再喊爺。
老頭兒轉身離開,迴去之後就跟村裏人說聞嘉嘉性子硬,還牙尖嘴利。
村裏人能說啥?
啥也說不了。聞家死得隻剩三口人,聞嘉嘉要是撂挑子不幹,那聞春聞萱兩姑娘就得隊裏接手。
所以村裏不但沒人說她,反而還不少人找上門悄悄跟她嘴那老頭兒。
「方龜老頭兒是腦子有問題的,嘉嘉你別理他,他家裏幾個兒子都遭不住他那樣。也就是他媳婦走的早,要不也是被他煩死。」
聞嘉嘉:……這話說的,好像有點慶幸人家走的早。
「你是兩孩子的小姨。春兒她爹是孤兒,那邊沒啥親戚了,隻你最親。」有位自稱是蘭大姨的人磕巴磕巴磕著瓜子。
又說,「萱兒就更難,你二姐那對象,哎呦我們都不愛說。就一小白臉兒,比隔壁陳家老兒子陳熊還不能幹,你說說你二姐當年看上他啥……咳咳,當然,這話咱現在不說。萱萱這孩子啊,可憐呦!她就稀罕你這大姨,我家美花都說了,說羨慕萱兒有大姨!」
聞嘉嘉:……搞懂了,這是怕她跑啊。或許更怕她帶著兩孩子吃百家飯。
「咱們村今年晚稻種得多,你也別怕家裏沒飯吃。就你家現在帳上的工分,夠你們姨甥仨白米飯吃一整年的。」
聞嘉嘉:別說,她還真是這樣打算的。
地瓜飯能吃歸能吃,但她還是喜歡吃白米飯,純純白米飯。
她穿越後都這麽苦了,肉吃不到,奶喝不起,睡的是稻草墊,穿的是破棉衫,總不能白米飯還不給自己吃。
聞嘉嘉滿口應下,好說歹說,極力保證自己不會撒手不幹後幾位嬸子大姨才離開。
她算服了,猛喝口水,抓泥鰍去。
夏末秋初,天沒那麽快暗。聞嘉嘉帶著魚簍出門時太陽還掛在西山,又亮又不算曬人,正是舒服的時候。
村裏抓泥鰍黃鱔一般去哪裏抓?
去河邊,去溝渠中。
幾十年後沒這麽好的野生泥鰍黃鱔給聞嘉嘉抓,所以剛上手時她還有些手忙腳亂。
「你是聞三?」有人出聲。
聞嘉嘉轉頭一看,溝渠旁的田埂上蹲著個人,乍一看有些眼熟,仔細一看更眼熟,和鄰居陳家人長得好像。
果然,他拔根狗尾巴草叼嘴裏:「我誰你曉得吧,我是陳熊,住你隔壁。」
聞嘉嘉扯一把嘴角,點點頭,然後繼續撈泥鰍。
「哎,跟你說話呢!」
聞嘉嘉頭也不抬,下手穩準狠,撈起兩條中指長的泥鰍,迅速倒入魚簍中:「我這不是點頭了嗎?」
「行行行。」陳熊挪動屁股,往聞嘉嘉方向湊近,「聞三你記不記得,咱倆小時候還一起玩過,就是你沒去城裏前。」
「這我哪裏記得。」原主連自己爹媽的模樣都模糊了,哪裏還能記得這個外八路的鄰居。
「也對,你那時候還是小不點兒。」他裝模作樣地點點頭,又挪動屁股,「唉!怪我那天沒在家。我那天其實在公社,看到魏哥抱著你狂跑,也不曉得是你,後來才曉得你家出了事。」
聞嘉嘉終於肯抬頭看他了,麵露納悶:「你跟陳強哥陳力哥還真不像。」
陳強陳力厚道,聽說也挺老實。
但一母同胞的弟弟,是個傻子。
誰家好人會在遺孤麵前主動提起她那死去的一家人?是蠢還是壞啊。
大概是蠢吧,作為壞人,也是需要點兒智商的。
她要是使點壞心眼,這時候號啕大哭,再倒地抽搐,坑你十幾二十個雞蛋輕輕鬆鬆。
說他蠢,他馬上應驗了。
陳熊見聞嘉嘉願意搭理,似乎精神起來,故作擔憂問:「你說說你家這情況,聞叔聞嬸兒大約是沒給你留下多少積蓄的。而家裏又沒個壯勞力就算了,你還得養著春兒和萱兒,該咋辦呢?」
聞嘉嘉心裏有點好笑:「對啊,該咋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