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家父母生了三個閨女,大閨女招贅,贅婿是隔壁縣的孤兒。
二閨女兒濃眉大眼,自有股英氣在,是隊裏公認的漂亮姑娘。
聞家父母原想把她嫁去公社,卻沒曾想她看上一位知青。
聞二姐性格倔強,聞家老兩口拗不過她,便同意讓她和知青在一起,同樣住在家中。
要不怎麽說不懂法容易吃虧呢。
聞二姐和知青結並沒有領結婚證,前年人家知青找著迴城門路,拍拍屁股走人了,再沒迴來過,聞家人徹底傻眼。
去找吧,天南海北找不著。
不找吧,心裏憋氣不甘心。
最終這口氣還是憋在肚子裏,憋得聞二姐大病一場,病好後隻一個勁兒地猛賺工分,從戀愛腦蛻變成事業腦,不理其他。
家裏聞二姐的房間在哪兒?在二樓的閣樓上。
右手邊有條樓梯,上樓後是一個露台,平常衣服都曬在這兒。此刻露台上還放著各種菜幹,都是聞家人曬的,這兩天也沒人管它。
聞嘉嘉今天本想收的,但抬頭看看那晴朗的天空,想想還是明天收。
明天再曬一天大概就會幹了,今天收了明兒還得再搬去曬,嫌麻煩。她此刻累著呢。
而露台左側有個門,推門而入裏頭就是閣樓。
閣樓分內外,外間放的就是各種幹貨,如菜幹木耳幹和各色草藥。
內間便是聞二姐的房間。
至於兩個孩子,聞大姐家的閨女聞春平日和聞家父母睡,聞二姐家的聞萱則是在閣樓和同聞二姐睡。
這會兒聞春和聞萱倒是都在閣樓,兩位小姑娘對她這位便宜小姨不熟悉,正跟兩個受驚的小貓兒似的縮在一起抱團取暖呢。
聞嘉嘉也不多管,她確實是借著原主的身體重生一迴,但不代表著她就要給兩小孩當老媽子。她相信就是原主來,原主也不會如此。
不過讓她撒手不管她也做不到。
她如今住的是人家屋,今後好一段時間吃的也是聞家人掙的飯,她沒臉不管這兩位才將將三歲的小姑娘。
「咕嚕」一聲,肚子不合時宜地響起。
聞嘉嘉懊惱地拍了聲腦袋,摸摸肚子,趁著月光正盛下樓去做飯。
她還帶著上輩子的習慣,習慣六點之後做飯吃。
堂屋□□兩邊的門是通往廚房的門,摸黑進廚房後點燃灶台上的煤油燈,而後開始做飯。
燒火對她這位幹過農村美食博主的人來說是件小事,聞嘉嘉很快就把火給點燃了。
她點火時順帶看眼鬆明和柴火,而後點了點頭。
嗯,鬆明有一竹筐,看來這半年都不必愁沒鬆明引火用了。
至於柴火,灶台邊的柴火堆得有一米多高,整整齊齊的,暫時不必她再去搬。
家裏其他地方也是有柴火的,天井右側還有兩間小雜物房,而樓梯就夾在雜物房和房間中間。
這兩間雜物房裏頭堆了不少木柴和竹子,足夠她用到明年開春。
火燒好後鍋裏添水,聞嘉嘉翻出鑰匙,到原主父母的房間裏去拿糧食。
木門「吱呀」一聲響,聞嘉嘉端著煤油燈跨門而入,昏暗的燈光無法照亮整間屋子,她尋找了會兒,才在房間的櫥櫃下層找到糧食。
「這夠吃多久啊?」她暗暗嘀咕。
櫥櫃裏有小半袋子的麵粉,兩截米粿,還有十多斤的大米。
不過這也不是家裏所有的糧食,原主大姐的房間裏還有不少地瓜和各種雜糧。
聞嘉嘉想了想,拿了截米粿,又打開櫥櫃上層門,拿兩個雞蛋。
櫥櫃中有滿滿一竹盆的雞蛋,瞧著有30來個。
雞蛋自然是家裏雞下的,家裏有養雞,養了五隻,其中四隻母雞一隻公雞,每天能收一到兩個雞蛋。
隻是這時候雞蛋是金貴物,需要留著賣給收購站,亦或者是留著大集的時候換東西,壓根就捨不得吃。
如今換她聞嘉嘉……該吃吃,該喝喝,債多不愁,也不差這幾個雞蛋了。
鍋裏的水燒得差不多了,聞嘉嘉把已經沸騰的水舀到木盆裏,等鍋底水燒幹後,再往鍋中倒油。
木房子漏風嚴重,晚風唿唿一陣吹,吹得涼意陣陣,也吹得煤油燈光晃啊晃。
「滋啦——」
雪白的豬油在鍋裏化開,霸道的香氣立刻便勾得聞嘉嘉口水直冒。
她真不饞油,是原主這具身體饞。
聞嘉嘉咽了咽,快速往鍋裏打兩雞蛋,炒碎後放入白菜。
白菜是她傍晚逛菜地時拔的,冒頭才滿半個月的小白菜,脆嫩得很,就是用清水煮都有股清甜味兒。
等小白菜炒蔫兒後,再將切成扇形的米粿片倒入鍋中,趁著旺火快快翻炒一分鍾。
當地是產米區,吃的也大多是米製品,米粿便是常吃的米製品之一。
這時候的米粿多是做成20厘米長的圓柱形狀,一截的米粿配上雞蛋青菜煮成米粿湯,足夠原主養父母一家子對付一頓了,更別提她現在的一大兩小三個胃口不大的。
米粿炒得差不多,剛剛舀到木盆裏的水就可以再倒迴鍋裏去。
又是滋啦一聲,油光浮在微白的湯麵上,沒一會兒又咕嚕咕嚕冒起泡來。
米粿片兒容易爛,水開煮兩分鍾,加入鹽便能出鍋。
「吃飯了!」聞嘉嘉抬頭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二閨女兒濃眉大眼,自有股英氣在,是隊裏公認的漂亮姑娘。
聞家父母原想把她嫁去公社,卻沒曾想她看上一位知青。
聞二姐性格倔強,聞家老兩口拗不過她,便同意讓她和知青在一起,同樣住在家中。
要不怎麽說不懂法容易吃虧呢。
聞二姐和知青結並沒有領結婚證,前年人家知青找著迴城門路,拍拍屁股走人了,再沒迴來過,聞家人徹底傻眼。
去找吧,天南海北找不著。
不找吧,心裏憋氣不甘心。
最終這口氣還是憋在肚子裏,憋得聞二姐大病一場,病好後隻一個勁兒地猛賺工分,從戀愛腦蛻變成事業腦,不理其他。
家裏聞二姐的房間在哪兒?在二樓的閣樓上。
右手邊有條樓梯,上樓後是一個露台,平常衣服都曬在這兒。此刻露台上還放著各種菜幹,都是聞家人曬的,這兩天也沒人管它。
聞嘉嘉今天本想收的,但抬頭看看那晴朗的天空,想想還是明天收。
明天再曬一天大概就會幹了,今天收了明兒還得再搬去曬,嫌麻煩。她此刻累著呢。
而露台左側有個門,推門而入裏頭就是閣樓。
閣樓分內外,外間放的就是各種幹貨,如菜幹木耳幹和各色草藥。
內間便是聞二姐的房間。
至於兩個孩子,聞大姐家的閨女聞春平日和聞家父母睡,聞二姐家的聞萱則是在閣樓和同聞二姐睡。
這會兒聞春和聞萱倒是都在閣樓,兩位小姑娘對她這位便宜小姨不熟悉,正跟兩個受驚的小貓兒似的縮在一起抱團取暖呢。
聞嘉嘉也不多管,她確實是借著原主的身體重生一迴,但不代表著她就要給兩小孩當老媽子。她相信就是原主來,原主也不會如此。
不過讓她撒手不管她也做不到。
她如今住的是人家屋,今後好一段時間吃的也是聞家人掙的飯,她沒臉不管這兩位才將將三歲的小姑娘。
「咕嚕」一聲,肚子不合時宜地響起。
聞嘉嘉懊惱地拍了聲腦袋,摸摸肚子,趁著月光正盛下樓去做飯。
她還帶著上輩子的習慣,習慣六點之後做飯吃。
堂屋□□兩邊的門是通往廚房的門,摸黑進廚房後點燃灶台上的煤油燈,而後開始做飯。
燒火對她這位幹過農村美食博主的人來說是件小事,聞嘉嘉很快就把火給點燃了。
她點火時順帶看眼鬆明和柴火,而後點了點頭。
嗯,鬆明有一竹筐,看來這半年都不必愁沒鬆明引火用了。
至於柴火,灶台邊的柴火堆得有一米多高,整整齊齊的,暫時不必她再去搬。
家裏其他地方也是有柴火的,天井右側還有兩間小雜物房,而樓梯就夾在雜物房和房間中間。
這兩間雜物房裏頭堆了不少木柴和竹子,足夠她用到明年開春。
火燒好後鍋裏添水,聞嘉嘉翻出鑰匙,到原主父母的房間裏去拿糧食。
木門「吱呀」一聲響,聞嘉嘉端著煤油燈跨門而入,昏暗的燈光無法照亮整間屋子,她尋找了會兒,才在房間的櫥櫃下層找到糧食。
「這夠吃多久啊?」她暗暗嘀咕。
櫥櫃裏有小半袋子的麵粉,兩截米粿,還有十多斤的大米。
不過這也不是家裏所有的糧食,原主大姐的房間裏還有不少地瓜和各種雜糧。
聞嘉嘉想了想,拿了截米粿,又打開櫥櫃上層門,拿兩個雞蛋。
櫥櫃中有滿滿一竹盆的雞蛋,瞧著有30來個。
雞蛋自然是家裏雞下的,家裏有養雞,養了五隻,其中四隻母雞一隻公雞,每天能收一到兩個雞蛋。
隻是這時候雞蛋是金貴物,需要留著賣給收購站,亦或者是留著大集的時候換東西,壓根就捨不得吃。
如今換她聞嘉嘉……該吃吃,該喝喝,債多不愁,也不差這幾個雞蛋了。
鍋裏的水燒得差不多了,聞嘉嘉把已經沸騰的水舀到木盆裏,等鍋底水燒幹後,再往鍋中倒油。
木房子漏風嚴重,晚風唿唿一陣吹,吹得涼意陣陣,也吹得煤油燈光晃啊晃。
「滋啦——」
雪白的豬油在鍋裏化開,霸道的香氣立刻便勾得聞嘉嘉口水直冒。
她真不饞油,是原主這具身體饞。
聞嘉嘉咽了咽,快速往鍋裏打兩雞蛋,炒碎後放入白菜。
白菜是她傍晚逛菜地時拔的,冒頭才滿半個月的小白菜,脆嫩得很,就是用清水煮都有股清甜味兒。
等小白菜炒蔫兒後,再將切成扇形的米粿片倒入鍋中,趁著旺火快快翻炒一分鍾。
當地是產米區,吃的也大多是米製品,米粿便是常吃的米製品之一。
這時候的米粿多是做成20厘米長的圓柱形狀,一截的米粿配上雞蛋青菜煮成米粿湯,足夠原主養父母一家子對付一頓了,更別提她現在的一大兩小三個胃口不大的。
米粿炒得差不多,剛剛舀到木盆裏的水就可以再倒迴鍋裏去。
又是滋啦一聲,油光浮在微白的湯麵上,沒一會兒又咕嚕咕嚕冒起泡來。
米粿片兒容易爛,水開煮兩分鍾,加入鹽便能出鍋。
「吃飯了!」聞嘉嘉抬頭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