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借糧(四):推測
抱歉,我已不是原來的二皇子了! 作者:格林加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端木芷沒想到方景淩會有此一問,怔了怔,擠出個不自然的笑容說道:“殿下說笑了,七懸山比武一事乃是意外,何來什麽隱情,更說不上與信陽王有關……”
方景淩看著端木芷,“七懸山比武事件,護國公與我國沐樂王爺雙雙身死,耐人尋味的是,兩國境內幾乎同一時間流言四起。
而女皇陛下剛一繼位便下令與季國三絕,必是察覺到幕後有奸人興風作浪,為避免兩國矛盾激化,這才下此命令。
女皇陛下既已發覺事有蹊蹺,豈有不查之理?
隻要開始調查,則必然會想到,護國公和沐樂王爺剛一出事,兩國境內便生流言,必是早有預謀。
很有可能,幕後謀劃之人,早就知曉護國公和沐樂王爺會出事,或者說,是知曉他二人之一會出事。
順著這個思路,首先要調查的,便是當時隨行之人,而信陽王,剛好是隨行之一。
如果有問題的是我季國之人,女皇陛下怎會不記恨我季國?可今日與女皇陛下交談,我可以明確地感覺到,女皇陛下對我季國並沒有敵意。
因此,有問題的不是我季國之人。
而如果有問題的是月國其他隨從,個中隱情必然早已大白於天下。
事實卻沒有,這就說明,有問題的不是其他隨從,是信陽王。
如果信陽王是故意要害護國公,那即便信陽王是女皇陛下胞弟,女皇陛下也必不饒恕。
因此,信陽王應是無心之失。
既是無心之失,信陽王想害之人,便不是護國公,而是沐樂王爺。
隻是中間發生了些意外,這才導致護國公和沐樂王爺雙雙身亡。
意外害死親生父親,信陽王必然愧疚難當。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人如果遭遇極大痛苦,便有可能會觸發自我保護機製。
一旦自我保護機製被處罰,意識便會將記憶扭曲,讓自己成為無辜的一方。
以我觀之,信陽王並非意誌堅定之人,他在愧疚難當之下,為了讓內心好過,便不自覺的自我欺騙,將護國公身死的責任,全都推到我季國皇室身上。”
端木芷呆住了,仿佛是被人點中穴道。
雖然有些話聽不太懂,但二皇子的推測,與事實已十分接近。
過了好一會,端木芷長出一口氣後說道:“其實,信陽王並非有意要害沐樂王爺……
當年,護國公與沐樂王爺棋逢敵手,兩人的心願都是打敗對方。
信陽王受人蒙蔽,在護國公的飲食中下了藥。
護國公吃了帶藥的飲食後,整個人變得十分興奮,出手不留絲毫餘地,逼得沐樂王爺也隻能死命相拚,到最後,二人雙雙力竭而亡。
女皇陛下讓連大人對信陽王施展移魂術,從信陽王口中問出了真相。
可當信陽王清醒後,我們驚訝的發現,信陽王竟一口咬定,下藥的是季國皇室中人。
現在想來,應該正如殿下所說,信陽王實在太過愧疚,所以才自我欺騙……”
“那蒙蔽信陽王之人,可曾捉到?”
端木芷搖頭,“當金甲衛找到那人時,那人已被滅了口,線索到此也就斷了……”
“也許線索還沒斷。”方景淩說道。
端木芷驚訝地看向方景淩,“此話怎講?”
“信陽王剛剛襲擊我時,狀態很不正常,口中吼著讓我還他父親命來。
如果我猜的沒錯,信陽王當時的神智,應該並不怎麽清醒。
可能是受了移魂術的影響。”
端木芷一臉不可置信,“殿下你的意思……”
“昨夜我親身體會過清婉的移魂術,確實很厲害,通過言語引導和環境暗示,再輔以熏香和酒水降低受術者的意誌,我一個正常人都差點著了道……”
端木芷心情複雜地看了方景淩一眼。
哪裏正常了?連清婉全力以赴都失手了。
方景淩並不知道端木芷的想法,說話聲持續響起。
“信陽王本就意誌不夠堅定,加上心裏有愧,這是很大的弱點,精通移魂術的高手若想控製他,應該並不困難。
當然,我對移魂術並不了解,以上都是我的猜測,你可以去請教下連大人,問問看移魂術是否能操縱他人。”
“我現在就去問。”
端木芷走後不久,華素迴了自己房間。
為了不讓自己老是想華素,方景淩全力運轉大腦,開始推演接下來的布局。
一轉眼到了中午,端木嬋的另一名女官找了過來,“參見二皇子。”
“免禮。”方景淩收攏心緒,“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唿?”
“殿下喚我琳琅便可。”
“琳琅大人所來為何?”
“陛下邀二皇子殿下共進午膳。”
“有勞琳琅大人帶路。”
“殿下不必客氣,請隨我來。”
方景淩到達目的地不久,華素也來了,二人與端木嬋和端木芷相對而坐。
四人用過午膳,端木嬋屏退左右,邀走華素,隻留下方景淩和端木芷討論借糧細節。
兩個時辰過去,方景淩和端木芷結束了討論。
彼此喝了口茶,端木芷將話題帶到端木洪身上。
“我問過連大人了,殿下的猜測可能性不小。
我已與連大人約好,今夜便去驗證,看看信陽王是否中了移魂之術。”
說到這,端木芷好奇地看方景淩,“殿下對移魂術似乎頗為熟悉。”
方景淩擺擺手。
他並不熟悉什麽移魂術,隻是在原世界的時候,曾出於好奇,了解過一些催眠的知識。
昨夜見識到清婉的移魂術後,方景淩察覺到移魂術與催眠術有不少相通之處,這才大膽做了推測。
“談不上熟悉,我隻是了解一點皮毛而已。”
“殿下過謙了。
殿下何時迴季國?”
“明日便動身。”
端木芷輕笑,“這迴,輪到我送殿下了。”
泉東省布政司。
此時的布政司大門前站滿了官員,以羅文龍為首,一眾官員盡皆恭敬地目視著不遠處走來的車仗。
不多時,威嚴的車仗在眾官麵前停住,三皇子沐景賢從車仗上走下。
“下官泉東布政使羅文龍,率泉東省大小官員,恭迎欽差三王爺!”
方景淩看著端木芷,“七懸山比武事件,護國公與我國沐樂王爺雙雙身死,耐人尋味的是,兩國境內幾乎同一時間流言四起。
而女皇陛下剛一繼位便下令與季國三絕,必是察覺到幕後有奸人興風作浪,為避免兩國矛盾激化,這才下此命令。
女皇陛下既已發覺事有蹊蹺,豈有不查之理?
隻要開始調查,則必然會想到,護國公和沐樂王爺剛一出事,兩國境內便生流言,必是早有預謀。
很有可能,幕後謀劃之人,早就知曉護國公和沐樂王爺會出事,或者說,是知曉他二人之一會出事。
順著這個思路,首先要調查的,便是當時隨行之人,而信陽王,剛好是隨行之一。
如果有問題的是我季國之人,女皇陛下怎會不記恨我季國?可今日與女皇陛下交談,我可以明確地感覺到,女皇陛下對我季國並沒有敵意。
因此,有問題的不是我季國之人。
而如果有問題的是月國其他隨從,個中隱情必然早已大白於天下。
事實卻沒有,這就說明,有問題的不是其他隨從,是信陽王。
如果信陽王是故意要害護國公,那即便信陽王是女皇陛下胞弟,女皇陛下也必不饒恕。
因此,信陽王應是無心之失。
既是無心之失,信陽王想害之人,便不是護國公,而是沐樂王爺。
隻是中間發生了些意外,這才導致護國公和沐樂王爺雙雙身亡。
意外害死親生父親,信陽王必然愧疚難當。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人如果遭遇極大痛苦,便有可能會觸發自我保護機製。
一旦自我保護機製被處罰,意識便會將記憶扭曲,讓自己成為無辜的一方。
以我觀之,信陽王並非意誌堅定之人,他在愧疚難當之下,為了讓內心好過,便不自覺的自我欺騙,將護國公身死的責任,全都推到我季國皇室身上。”
端木芷呆住了,仿佛是被人點中穴道。
雖然有些話聽不太懂,但二皇子的推測,與事實已十分接近。
過了好一會,端木芷長出一口氣後說道:“其實,信陽王並非有意要害沐樂王爺……
當年,護國公與沐樂王爺棋逢敵手,兩人的心願都是打敗對方。
信陽王受人蒙蔽,在護國公的飲食中下了藥。
護國公吃了帶藥的飲食後,整個人變得十分興奮,出手不留絲毫餘地,逼得沐樂王爺也隻能死命相拚,到最後,二人雙雙力竭而亡。
女皇陛下讓連大人對信陽王施展移魂術,從信陽王口中問出了真相。
可當信陽王清醒後,我們驚訝的發現,信陽王竟一口咬定,下藥的是季國皇室中人。
現在想來,應該正如殿下所說,信陽王實在太過愧疚,所以才自我欺騙……”
“那蒙蔽信陽王之人,可曾捉到?”
端木芷搖頭,“當金甲衛找到那人時,那人已被滅了口,線索到此也就斷了……”
“也許線索還沒斷。”方景淩說道。
端木芷驚訝地看向方景淩,“此話怎講?”
“信陽王剛剛襲擊我時,狀態很不正常,口中吼著讓我還他父親命來。
如果我猜的沒錯,信陽王當時的神智,應該並不怎麽清醒。
可能是受了移魂術的影響。”
端木芷一臉不可置信,“殿下你的意思……”
“昨夜我親身體會過清婉的移魂術,確實很厲害,通過言語引導和環境暗示,再輔以熏香和酒水降低受術者的意誌,我一個正常人都差點著了道……”
端木芷心情複雜地看了方景淩一眼。
哪裏正常了?連清婉全力以赴都失手了。
方景淩並不知道端木芷的想法,說話聲持續響起。
“信陽王本就意誌不夠堅定,加上心裏有愧,這是很大的弱點,精通移魂術的高手若想控製他,應該並不困難。
當然,我對移魂術並不了解,以上都是我的猜測,你可以去請教下連大人,問問看移魂術是否能操縱他人。”
“我現在就去問。”
端木芷走後不久,華素迴了自己房間。
為了不讓自己老是想華素,方景淩全力運轉大腦,開始推演接下來的布局。
一轉眼到了中午,端木嬋的另一名女官找了過來,“參見二皇子。”
“免禮。”方景淩收攏心緒,“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唿?”
“殿下喚我琳琅便可。”
“琳琅大人所來為何?”
“陛下邀二皇子殿下共進午膳。”
“有勞琳琅大人帶路。”
“殿下不必客氣,請隨我來。”
方景淩到達目的地不久,華素也來了,二人與端木嬋和端木芷相對而坐。
四人用過午膳,端木嬋屏退左右,邀走華素,隻留下方景淩和端木芷討論借糧細節。
兩個時辰過去,方景淩和端木芷結束了討論。
彼此喝了口茶,端木芷將話題帶到端木洪身上。
“我問過連大人了,殿下的猜測可能性不小。
我已與連大人約好,今夜便去驗證,看看信陽王是否中了移魂之術。”
說到這,端木芷好奇地看方景淩,“殿下對移魂術似乎頗為熟悉。”
方景淩擺擺手。
他並不熟悉什麽移魂術,隻是在原世界的時候,曾出於好奇,了解過一些催眠的知識。
昨夜見識到清婉的移魂術後,方景淩察覺到移魂術與催眠術有不少相通之處,這才大膽做了推測。
“談不上熟悉,我隻是了解一點皮毛而已。”
“殿下過謙了。
殿下何時迴季國?”
“明日便動身。”
端木芷輕笑,“這迴,輪到我送殿下了。”
泉東省布政司。
此時的布政司大門前站滿了官員,以羅文龍為首,一眾官員盡皆恭敬地目視著不遠處走來的車仗。
不多時,威嚴的車仗在眾官麵前停住,三皇子沐景賢從車仗上走下。
“下官泉東布政使羅文龍,率泉東省大小官員,恭迎欽差三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