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照不宣(四):華素給的靈感
抱歉,我已不是原來的二皇子了! 作者:格林加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親眼見到麵,那就有可能不是千凝。
如果不是千凝,說明千凝很可能已經不在百壽園了。
華素要派千凝去做些什麽的話,大可以光明正大,為什麽還要弄這麽個障眼法?
難道華素也發現了那些人?
方景淩眉頭微皺。
情報。
作為決策時的重要判斷依據之一,其緊要性不言而喻。
負責收集情報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決策者的眼睛。
然而,這眼睛並非誰所獨有。
你可以安排眼睛監控別人,同樣的,別人也可以安排眼睛監控你。
方景淩十分明白這個道理。
前身來到漠州府後,基本沒在百壽園住過。
那段時間裏,百壽園隻有華素有一定的監視價值。
因此方景淩判斷,那群別有用心的人,並不會在百壽園花太多心思。
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前身到來前,在百壽園的仆從裏,安排一些他們的自己人。
畢竟那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前身會不會在百壽園居住。
出於以上考慮,在醒來的第二天。
方景淩用一些瑣碎、繁雜的安排,確認了付誠和手下一眾將士的忠誠和執行力。
隨後,便在段沐脂的建議下找來了尚興,給尚興和一眾斥候下達了多項命令。
其中就包括,對整個百壽園的所有仆從進行身份摸底。
還有在百壽園附近,提前布置反偵察點。
經過這幾日的摸底,尚興等人鎖定了百壽園內所有的“眼睛”。
這些“眼睛”基本都被安排在了華素的院子裏,人數也不多。
想來是那群人看前身日日住在行轅,這才花費力氣把“眼睛”都轉移到了華素暫住的院子內。
“賢良,你和省營官兵可曾將有人監視華素的事說漏了嘴?”
“迴殿下,屬下所用之人是從柴副使手下近千官兵裏精心挑選出來的。
雖然因為缺乏訓練,能力上還有較大不足,但保密方麵,沒有問題。”
周賢良的迴答並沒有超出方景淩的意料,之所以問這麽一句。
一來是做一下確認,二來也是給周賢良提個醒。
至於華素,她能夠發現周賢良的手下,已足見其精明。
能發現那群人安排的“眼睛”,也並不出奇。
“那些‘眼睛’分別來自哪些勢力,有線索了嗎?”
“屬下無能,隻查出了一部分。
那兩名頗有姿色的丫鬟,是趙仕途安排的;
那名老花匠和兩名護院,是鄭清泉安排的;
夥房裏的老廚娘和管家,則是吳英才吳臬台的人。
剩下的幾個可疑人物,背景處理的十分幹淨,屬下等還在偵查。”
“辛苦你們了。”
方景淩真誠地說了一句。
一開始,方景淩還以為十名斥候已足夠用。
但隨著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方景淩漸漸發現,一眾府道官員裏,有可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憑尚興等人,根本監控不過來,方景淩隻能有選擇的安排監控。
這也讓方景淩越來越確定,岑嫣的被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必然是觸碰到了當地大群體的利益。
就在方景淩思考的時候,付誠看到周賢良似乎有話想說。
“賢良,你是不是有話要說?”
聽到付誠的提問,方景淩這才注意到了周賢良的猶豫。
“想說什麽就說,在我麵前不用避諱。”
“是,殿下。
也不算什麽大事,屬下隻是突然想起兩天前夜晚發生的一件事。”
兩天前?
那不就是自己為了在趙仕途麵前演戲,去給華素賣藝的那天嗎?
“可是我和付誠去給華素表演琵琶那天?”
“迴殿下,正是。”
“說下去。”
“那天夜晚,華素小姐從外麵傳了一男一女兩名伶人進院。
那時屬下以為,華素小姐是被殿下勾起了雅興,所以也沒多想。
現在迴想起來,那名女伶似乎有些可疑。
那晚的天氣並沒有多冷,可那女伶卻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也可能隻是屬下多心了,畢竟女子不似我們這些糙漢,皮粗肉厚的,比較怕冷也能理解。
隻是剛剛殿下問起千凝姑娘,屬下迴想了下最後見千凝姑娘的時間,正好就是那晚,因此才有了懷疑。”
方景淩沉吟片刻,突然笑了,拍了拍周賢良的肩膀。
“做的好!”
“謝殿下誇獎。
可需要屬下去找那兩名伶人詢問清楚?”
“不用了,你去忙吧。”
“屬下告退。”
方景淩突然迴頭看向付誠。
付誠有些不自在,“殿下,屬下臉上是有什麽髒東西嗎?”
方景淩搖頭。
“沒有。
有幾件差事我一直想交給你去辦,又有些顧慮。
一直沒有想到什麽太好的辦法,但是今天,華素給了我靈感。”
付誠不明所以,“殿下但有差遣,屬下莫敢不從,不知殿下有何顧慮?
殿下方才所說,華素小姐給了殿下靈感,不知又是何所指?”
方景淩沒有直接迴答,“這幾件差事十分要緊,我遍觀手下眾將士,唯你可以托付……”
眼見方景淩的神情逐漸嚴肅,付誠知道必然事關重大。
“屬下任憑殿下差遣,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不至於此,隻是可能需要委屈一下你。”
“屬下隨殿下出生入死多年,小小委屈何足道哉?
殿下有何吩咐,便請下令吧。”
“好,你去把譚元叫來,我們內堂說話。”
“屬下遵命!”
晚,知府衙門。
陳師爺迴頭看了看,確認吳臬台和手下沒有跟出來,這才躡手躡腳地進了柴房。
一進柴房,陳師爺就看到鄭清泉靠在劈好的柴火上,悠閑的喝著茶。
掩上房門,陳師爺小聲說道:“老爺,臬台大人不肯走啊……”
鄭清泉一臉不在意,“那就讓他等著吧。”
自己昨天才在縣衙門等了個通宵,這會正好,讓吳英才這個混賬上司也體會一下自己的心情。
鄭清泉突然有些理解趙仕途。
惹不起,我躲得起……
“老爺,這恐怕不好吧,再怎麽說,臬台大人也是你的上司,要真是惹惱了他,恐怕……”
說到這裏,陳師爺指了指被鄭清泉放在一旁的官帽。
“本府之意已決,陳師爺不必再勸了。”
陳師爺歎了口氣,“行,那草民就先告退了。”
鄭清泉揮了揮手,“去吧,吳臬台那,你小心伺候。
千萬記得……
本府受了驚嚇,病了,出外尋醫,現已不知身在何處。”
如果不是千凝,說明千凝很可能已經不在百壽園了。
華素要派千凝去做些什麽的話,大可以光明正大,為什麽還要弄這麽個障眼法?
難道華素也發現了那些人?
方景淩眉頭微皺。
情報。
作為決策時的重要判斷依據之一,其緊要性不言而喻。
負責收集情報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決策者的眼睛。
然而,這眼睛並非誰所獨有。
你可以安排眼睛監控別人,同樣的,別人也可以安排眼睛監控你。
方景淩十分明白這個道理。
前身來到漠州府後,基本沒在百壽園住過。
那段時間裏,百壽園隻有華素有一定的監視價值。
因此方景淩判斷,那群別有用心的人,並不會在百壽園花太多心思。
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前身到來前,在百壽園的仆從裏,安排一些他們的自己人。
畢竟那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前身會不會在百壽園居住。
出於以上考慮,在醒來的第二天。
方景淩用一些瑣碎、繁雜的安排,確認了付誠和手下一眾將士的忠誠和執行力。
隨後,便在段沐脂的建議下找來了尚興,給尚興和一眾斥候下達了多項命令。
其中就包括,對整個百壽園的所有仆從進行身份摸底。
還有在百壽園附近,提前布置反偵察點。
經過這幾日的摸底,尚興等人鎖定了百壽園內所有的“眼睛”。
這些“眼睛”基本都被安排在了華素的院子裏,人數也不多。
想來是那群人看前身日日住在行轅,這才花費力氣把“眼睛”都轉移到了華素暫住的院子內。
“賢良,你和省營官兵可曾將有人監視華素的事說漏了嘴?”
“迴殿下,屬下所用之人是從柴副使手下近千官兵裏精心挑選出來的。
雖然因為缺乏訓練,能力上還有較大不足,但保密方麵,沒有問題。”
周賢良的迴答並沒有超出方景淩的意料,之所以問這麽一句。
一來是做一下確認,二來也是給周賢良提個醒。
至於華素,她能夠發現周賢良的手下,已足見其精明。
能發現那群人安排的“眼睛”,也並不出奇。
“那些‘眼睛’分別來自哪些勢力,有線索了嗎?”
“屬下無能,隻查出了一部分。
那兩名頗有姿色的丫鬟,是趙仕途安排的;
那名老花匠和兩名護院,是鄭清泉安排的;
夥房裏的老廚娘和管家,則是吳英才吳臬台的人。
剩下的幾個可疑人物,背景處理的十分幹淨,屬下等還在偵查。”
“辛苦你們了。”
方景淩真誠地說了一句。
一開始,方景淩還以為十名斥候已足夠用。
但隨著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方景淩漸漸發現,一眾府道官員裏,有可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憑尚興等人,根本監控不過來,方景淩隻能有選擇的安排監控。
這也讓方景淩越來越確定,岑嫣的被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必然是觸碰到了當地大群體的利益。
就在方景淩思考的時候,付誠看到周賢良似乎有話想說。
“賢良,你是不是有話要說?”
聽到付誠的提問,方景淩這才注意到了周賢良的猶豫。
“想說什麽就說,在我麵前不用避諱。”
“是,殿下。
也不算什麽大事,屬下隻是突然想起兩天前夜晚發生的一件事。”
兩天前?
那不就是自己為了在趙仕途麵前演戲,去給華素賣藝的那天嗎?
“可是我和付誠去給華素表演琵琶那天?”
“迴殿下,正是。”
“說下去。”
“那天夜晚,華素小姐從外麵傳了一男一女兩名伶人進院。
那時屬下以為,華素小姐是被殿下勾起了雅興,所以也沒多想。
現在迴想起來,那名女伶似乎有些可疑。
那晚的天氣並沒有多冷,可那女伶卻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也可能隻是屬下多心了,畢竟女子不似我們這些糙漢,皮粗肉厚的,比較怕冷也能理解。
隻是剛剛殿下問起千凝姑娘,屬下迴想了下最後見千凝姑娘的時間,正好就是那晚,因此才有了懷疑。”
方景淩沉吟片刻,突然笑了,拍了拍周賢良的肩膀。
“做的好!”
“謝殿下誇獎。
可需要屬下去找那兩名伶人詢問清楚?”
“不用了,你去忙吧。”
“屬下告退。”
方景淩突然迴頭看向付誠。
付誠有些不自在,“殿下,屬下臉上是有什麽髒東西嗎?”
方景淩搖頭。
“沒有。
有幾件差事我一直想交給你去辦,又有些顧慮。
一直沒有想到什麽太好的辦法,但是今天,華素給了我靈感。”
付誠不明所以,“殿下但有差遣,屬下莫敢不從,不知殿下有何顧慮?
殿下方才所說,華素小姐給了殿下靈感,不知又是何所指?”
方景淩沒有直接迴答,“這幾件差事十分要緊,我遍觀手下眾將士,唯你可以托付……”
眼見方景淩的神情逐漸嚴肅,付誠知道必然事關重大。
“屬下任憑殿下差遣,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不至於此,隻是可能需要委屈一下你。”
“屬下隨殿下出生入死多年,小小委屈何足道哉?
殿下有何吩咐,便請下令吧。”
“好,你去把譚元叫來,我們內堂說話。”
“屬下遵命!”
晚,知府衙門。
陳師爺迴頭看了看,確認吳臬台和手下沒有跟出來,這才躡手躡腳地進了柴房。
一進柴房,陳師爺就看到鄭清泉靠在劈好的柴火上,悠閑的喝著茶。
掩上房門,陳師爺小聲說道:“老爺,臬台大人不肯走啊……”
鄭清泉一臉不在意,“那就讓他等著吧。”
自己昨天才在縣衙門等了個通宵,這會正好,讓吳英才這個混賬上司也體會一下自己的心情。
鄭清泉突然有些理解趙仕途。
惹不起,我躲得起……
“老爺,這恐怕不好吧,再怎麽說,臬台大人也是你的上司,要真是惹惱了他,恐怕……”
說到這裏,陳師爺指了指被鄭清泉放在一旁的官帽。
“本府之意已決,陳師爺不必再勸了。”
陳師爺歎了口氣,“行,那草民就先告退了。”
鄭清泉揮了揮手,“去吧,吳臬台那,你小心伺候。
千萬記得……
本府受了驚嚇,病了,出外尋醫,現已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