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琰走進縣令書房,看到縣令愁眉苦臉, 問道:“大人可是在憂心縣內百姓?”
看見他,縣令期待道:“子琰, 你迴來了, 周大人如何說?”
顧子琰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大人說‘必不能讓這些百姓無衣蔽體’,九月時, 大人已命人在江州收購了上萬噸棉花和麻布, 讓我等先統計需要棉衣棉被的人數。”
縣令拍手稱讚:“周大人高瞻遠矚, 果真是我輩之楷模,我現在找人去統計人數。”縣令正要出門,正好與鍾典使和王植在門口相遇。
兩人喊道:“大人要去哪?”
“你們有何事嗎?”縣令清咳一聲, 做好表情管理。
鍾典使指了指王建國, 說道:“大人, 阿植有事向您報告。”
“大人, 現在天氣漸冷,下官在各地走訪時發現,還有許多人衣不蔽體, 如果持續降溫,這些人很可能會被凍死。下官甚是憂心, 特來向縣令問問,可有對策?”王建國皺著眉,很是憂心。
“原來是為這事,我們進去說吧!”縣令欣喜,能考慮到這步,說明阿植不僅有對工作勤勤懇懇,更是有一顆愛民之心。
看見顧子琰,王建國有點驚訝,於是問道:“顧先生也在啊?我快半個多月都沒看見顧先生了。”
縣令說道:“子琰才從州府迴來,為的就是這事,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棉花嗎?”王建國猜測道。若有棉花的話,那些衣不蔽體的百姓這個冬天就好過了。
縣令贊道:“阿植果真聰穎,哈哈,就是棉花。周大人高瞻遠矚,已經從江州購買了許多棉花和麻布,現在需在縣內統計沒有棉衣的人員,這事交給阿植如何?”
“這部分人員我已經統計好了,那冊子正在我身上呢。”王建國從袖中拿出一個小冊子,雙手捧著遞給縣令。
“哦~阿植果然能幹。”縣令大喜不已。
翻動冊子,上麵各種橫縱線條交錯,形成一個個長方小格,記錄得清晰、詳盡,何地何人,總共多少,一目了然,縣令看了,問道:“這記錄方法是你想出來的嗎?清晰明了,一看便懂。”
王建國搖頭,說道:“下官幼時不知在何處看到的,隻記得這種記錄方法十分清晰明了,就給記下來了,在記錄時就用了這種方法。”
縣令把小冊子遞給顧子琰,顧子琰看完,說:“不錯,確實一目了然,若此等方法用在帳本上,記帳會更加清晰,也不會出現許多亂帳了。”
王建國:“顧先生聰明!”
鍾典使聽得甚是好奇,“顧先生,給予我看看。”
顧子琰將冊子給他,鍾典使仔細查看,“此法有大用。大人,我先退下了。”鍾典使心急火燎,恨不得馬上去帳房試試。
“鍾老還是如此性急,遇見好東西恨不得馬上用上。”縣令扶須說道。
“子琰,既然人數已經統計好,快速給周大人去信,棉花拿迴來,還需要耽擱些時日加工成棉衣棉褲,可耽誤不得啊。”
顧子琰點頭,“是,大人,子琰先告退了。”
書房內隻剩下王建國和縣令,王建國提議:“大人,下官有一法,可以加快做成棉衣棉褲。”
縣令驚奇:“你說!”
“可以在縣內聘請懂針線家庭困難的婦女進行加工,縣衙提供一個場地,讓她們一些人負責裁剪布料,一些專門做袖子,一些專門做棉衣背部,一些專門做領子……最後再讓人將棉衣的不同部分縫起來,這樣分工,可以加快趕製棉衣棉褲。”
縣令有些不相信,“當真?這樣跟一個人單獨縫製有何區別?”
王建國肯定道:“當真,專門做一樣可以提升這些人的技術和速度,比一個人單獨趕製棉衣快,若縣令不信,我們可以先試驗一番。”
“我記得縣衙有懂針線的丫頭吧?”
王建國吩咐隨從去購買夠做20件棉衣的棉花,還有幾匹麻布,搬到縣衙後院,再讓人把縣衙裏懂針線的都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分成兩組,每組5人 。
一組單獨製衣,挑選針線較好的人員,一組進行不同分工,每人製棉衣的不同部位,看看她們誰先完成。
到傍晚時候,羅平來報。聲音難掩激動,“大人,第二組已經完成了。”
“知道了。”結果在他意料之中。
縣令聽完他的稟告,還是很相信這個結果的,單獨製衣的那組針線是真得不錯,連教導他小女兒刺繡的花嬤嬤也在,那可是幾十年的繡娘了。
縣令點頭,“行,到時候就依你的方法。”
王建國詢問:“那現在可以招工了?此事還需早點準備為好。”
“可。這事就由你負責。”縣令拍拍王建國的肩膀,心裏讚嘆:這樣才是國家棟樑之才。
*
得到縣令的同意後,王建國開始在縣內貼告示,招200個懂針線活的女工,不論年齡大小,優先聘用家庭困難的。不過三天,就已經招滿了。
平輿縣到府城,若是騎馬,隻需3天就到了,但是運送棉花來,至少得5天左右。
因此這幾天,王建國還在布置棉衣加工廠,廠地在縣衙內,縣衙修建得很大,現在還有許多空置的房間,經過一番布置,倒有模有樣了。
看見他,縣令期待道:“子琰, 你迴來了, 周大人如何說?”
顧子琰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大人說‘必不能讓這些百姓無衣蔽體’,九月時, 大人已命人在江州收購了上萬噸棉花和麻布, 讓我等先統計需要棉衣棉被的人數。”
縣令拍手稱讚:“周大人高瞻遠矚, 果真是我輩之楷模,我現在找人去統計人數。”縣令正要出門,正好與鍾典使和王植在門口相遇。
兩人喊道:“大人要去哪?”
“你們有何事嗎?”縣令清咳一聲, 做好表情管理。
鍾典使指了指王建國, 說道:“大人, 阿植有事向您報告。”
“大人, 現在天氣漸冷,下官在各地走訪時發現,還有許多人衣不蔽體, 如果持續降溫,這些人很可能會被凍死。下官甚是憂心, 特來向縣令問問,可有對策?”王建國皺著眉,很是憂心。
“原來是為這事,我們進去說吧!”縣令欣喜,能考慮到這步,說明阿植不僅有對工作勤勤懇懇,更是有一顆愛民之心。
看見顧子琰,王建國有點驚訝,於是問道:“顧先生也在啊?我快半個多月都沒看見顧先生了。”
縣令說道:“子琰才從州府迴來,為的就是這事,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棉花嗎?”王建國猜測道。若有棉花的話,那些衣不蔽體的百姓這個冬天就好過了。
縣令贊道:“阿植果真聰穎,哈哈,就是棉花。周大人高瞻遠矚,已經從江州購買了許多棉花和麻布,現在需在縣內統計沒有棉衣的人員,這事交給阿植如何?”
“這部分人員我已經統計好了,那冊子正在我身上呢。”王建國從袖中拿出一個小冊子,雙手捧著遞給縣令。
“哦~阿植果然能幹。”縣令大喜不已。
翻動冊子,上麵各種橫縱線條交錯,形成一個個長方小格,記錄得清晰、詳盡,何地何人,總共多少,一目了然,縣令看了,問道:“這記錄方法是你想出來的嗎?清晰明了,一看便懂。”
王建國搖頭,說道:“下官幼時不知在何處看到的,隻記得這種記錄方法十分清晰明了,就給記下來了,在記錄時就用了這種方法。”
縣令把小冊子遞給顧子琰,顧子琰看完,說:“不錯,確實一目了然,若此等方法用在帳本上,記帳會更加清晰,也不會出現許多亂帳了。”
王建國:“顧先生聰明!”
鍾典使聽得甚是好奇,“顧先生,給予我看看。”
顧子琰將冊子給他,鍾典使仔細查看,“此法有大用。大人,我先退下了。”鍾典使心急火燎,恨不得馬上去帳房試試。
“鍾老還是如此性急,遇見好東西恨不得馬上用上。”縣令扶須說道。
“子琰,既然人數已經統計好,快速給周大人去信,棉花拿迴來,還需要耽擱些時日加工成棉衣棉褲,可耽誤不得啊。”
顧子琰點頭,“是,大人,子琰先告退了。”
書房內隻剩下王建國和縣令,王建國提議:“大人,下官有一法,可以加快做成棉衣棉褲。”
縣令驚奇:“你說!”
“可以在縣內聘請懂針線家庭困難的婦女進行加工,縣衙提供一個場地,讓她們一些人負責裁剪布料,一些專門做袖子,一些專門做棉衣背部,一些專門做領子……最後再讓人將棉衣的不同部分縫起來,這樣分工,可以加快趕製棉衣棉褲。”
縣令有些不相信,“當真?這樣跟一個人單獨縫製有何區別?”
王建國肯定道:“當真,專門做一樣可以提升這些人的技術和速度,比一個人單獨趕製棉衣快,若縣令不信,我們可以先試驗一番。”
“我記得縣衙有懂針線的丫頭吧?”
王建國吩咐隨從去購買夠做20件棉衣的棉花,還有幾匹麻布,搬到縣衙後院,再讓人把縣衙裏懂針線的都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分成兩組,每組5人 。
一組單獨製衣,挑選針線較好的人員,一組進行不同分工,每人製棉衣的不同部位,看看她們誰先完成。
到傍晚時候,羅平來報。聲音難掩激動,“大人,第二組已經完成了。”
“知道了。”結果在他意料之中。
縣令聽完他的稟告,還是很相信這個結果的,單獨製衣的那組針線是真得不錯,連教導他小女兒刺繡的花嬤嬤也在,那可是幾十年的繡娘了。
縣令點頭,“行,到時候就依你的方法。”
王建國詢問:“那現在可以招工了?此事還需早點準備為好。”
“可。這事就由你負責。”縣令拍拍王建國的肩膀,心裏讚嘆:這樣才是國家棟樑之才。
*
得到縣令的同意後,王建國開始在縣內貼告示,招200個懂針線活的女工,不論年齡大小,優先聘用家庭困難的。不過三天,就已經招滿了。
平輿縣到府城,若是騎馬,隻需3天就到了,但是運送棉花來,至少得5天左右。
因此這幾天,王建國還在布置棉衣加工廠,廠地在縣衙內,縣衙修建得很大,現在還有許多空置的房間,經過一番布置,倒有模有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