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nne année !」他對他伸出手。
路魏明遲疑了一下,還是用力跟他握了握手。
列車啟動。賀央坐在靠窗的位置,朝站台上的西永和路魏明揮了揮手,直到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窗外飛速滑過的,是南法特有的景致,花田、橄欖樹、紅瓦房……今天又是一個大晴天,太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他身上,讓人覺得愜意。
他忽然覺得,這裏就算是冬天,也是溫暖的。
賀央把頭靠在玻璃窗上,耳邊忽然響起了老媽在病床上的那句話:我告訴你,隻是想告訴你這個真相,不是叫你去恨他們,畢竟你爸最後選擇的還是我們……
一想到等下還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迴去,他就覺得頭疼。可是,想到家裏還有個人在等他迴去吃飯,想到不管他迴去多晚,桌上總是有一碗溫熱的湯,這十幾個小時的困頓,好像……也就不算什麽了。
(完)
作者有話要說(原後記):老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去年夏天有一場為時不短的歐洲之旅,這個故事,就是那段旅行的產物。南法是第一站,跟之後的旅程相比,也是很趕的一站,記得到達阿維尼翁的第二天,我們就開著車一連去了三個小鎮:泉溪鎮fountain、白城gordes、以及紅土城roussillon(中文叫做「魯西永」)。那真是非常趕的一天,記得從魯西永迴阿維尼翁的路上,忽然下起了暴雨,南法的山路有些地方非常窄,路上也沒什麽人,看著打落在車窗玻璃上的雨水,整個人忽然就很平靜。在那段迴程的路上,我就想寫一個關於魯西永的故事。不過事實是,我想寫關於這座山城的故事,不是因為她有多美,她沒有gordes美,但她翻譯過來的中文名字「魯西永」我覺得好美~~所以我們的女主角魯西永就誕生了!
然後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二哥」(其實你們根本沒想要聽我鬼扯什麽女主角吧,也沒心思看我的旅行感想是不是!)。「二哥」的靈感來自於從尼斯飛往巴塞隆納的那段旅程,因為亞洲麵孔實在很少,所以在候機大堂偶爾看到一個我就忍不住打量起來。其實那位仁兄的長相我已經完全記不得了,隻記得他身材很好,皮膚黝黑,手裏捧著一本西文書,腳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行李袋。後來下機後,正當我們狼狽地拖著行李箱找大巴士的時候,那位仁兄卻瀟灑地背著行李袋一手拿書一手戴上墨鏡信步走出大廳……當時我就想,男主角就是他了。
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二哥」在我心中的形象肯定已不是那位我想不起長什麽樣的老兄——也不是我喜歡的「二哥」王力宏。但我不想透露是誰,正所謂「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如果我說了我心中的那個人,可能會有好多人按贊,但也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會感到失望。我不想破壞「二哥」在你們心中的形象,因為在你們心裏的那個「二哥」,他既不屬於魯西永,也不屬於我,而是屬於你們自己。
迴到故事本身。我似乎越來越不安於寫都市童話了,兒女情長固然好看,可是叫我每天都讀這些東西,也會厭倦。我最近又恢復了睡前讀一小時書的習慣,什麽書都看,時事的、散文的、懸疑的、晉江上連載的,不要以為我隻看正經書,其實有些晉江上連載的「腦殘愛情劇」我有時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就好比看慣了英美劇,空檔期間看看韓劇什麽的,也有滋有味(隻是韓劇的故事情節之拖遝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有些人青春年少的時候喜歡嚐試很多不同的新鮮事物,到了一定年紀就不願再嚐試,喜歡過安靜的生活;另一些人年少時就墨守成規,到了年紀大一點才樂於發掘生活趣味……我感覺我就是後一種人。所以這個故事的主題準確地來說也不是愛情,西永跟二哥的感情隻是一種點綴。其實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女孩的成長。
成長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能接受的人或事變得越來越多,說難聽一點就是,底線越來越低。說到這裏,可能有一部分人會覺得底線低根本就是一件壞事啊,不過我想應該還有另外一部分人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這不能說是一件好事或是壞事,它就是這樣,不管你承不承認,事實就是如此。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一定的閱歷,就會發現原本有一根非常清楚的底線,隨著時間推移,這根底線會越來越模糊。以前無法接受的事,漸漸就變得不是那麽難以接受。我覺得這不是說人的水準降低了,或是對生活妥協了,而是說,心更加寬闊了。
關於西永父母的設定,關於婚外情、出軌、第三者,我肯定是反對的。就算底線再怎麽低,我還是認為人本身的正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可是關於背叛,不管是故事裏或是生活中我想都是屢見不鮮的,不認同並不代表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而不同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反應。孰是孰非,我一向不做評價,就像我不會告訴你們我心中的「二哥」是誰一樣,我隻是講一個故事,一個我編造的但也有可能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故事。
這個故事從醞釀到誕生再到結束,幾乎也用了一年的時間。今天寫這個後記的時候,自己也不禁感慨萬分。很多人說,二哥對於這段感情似乎沒有什麽努力,也許是我的設定和表達有些問題,給你們這樣的印象。可是在我心裏對這個人物的設定,其實要超出我寫出來的東西。我常常說,很多時候是故事中的人物帶著我繼續寫下去,當我創造了這個人物,漸漸地,他/她就變得有血有肉,變得有自己的性格、思想、靈魂。其實在我的心目中,「二哥」這個人物最大的魅力在於,他是一個矛盾體,他本身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但他卻給別人以安全感,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他很值得愛~~至於西永,我想她的魅力則在於那種勇往直前的堅定。但是任何人,有優點也一定有缺點,看一個人不能光看他的優點或缺點,還是要看他的人格。我始終覺得,如果我是西永,即便二哥沒有迴去上海找「我」,他還是一個值得愛的男人,我不會因為他對這段感情付出了多少去衡量自己是不是愛他,是不是要跟他在一起,愛一個人,不會計較這麽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路魏明遲疑了一下,還是用力跟他握了握手。
列車啟動。賀央坐在靠窗的位置,朝站台上的西永和路魏明揮了揮手,直到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窗外飛速滑過的,是南法特有的景致,花田、橄欖樹、紅瓦房……今天又是一個大晴天,太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他身上,讓人覺得愜意。
他忽然覺得,這裏就算是冬天,也是溫暖的。
賀央把頭靠在玻璃窗上,耳邊忽然響起了老媽在病床上的那句話:我告訴你,隻是想告訴你這個真相,不是叫你去恨他們,畢竟你爸最後選擇的還是我們……
一想到等下還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迴去,他就覺得頭疼。可是,想到家裏還有個人在等他迴去吃飯,想到不管他迴去多晚,桌上總是有一碗溫熱的湯,這十幾個小時的困頓,好像……也就不算什麽了。
(完)
作者有話要說(原後記):老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去年夏天有一場為時不短的歐洲之旅,這個故事,就是那段旅行的產物。南法是第一站,跟之後的旅程相比,也是很趕的一站,記得到達阿維尼翁的第二天,我們就開著車一連去了三個小鎮:泉溪鎮fountain、白城gordes、以及紅土城roussillon(中文叫做「魯西永」)。那真是非常趕的一天,記得從魯西永迴阿維尼翁的路上,忽然下起了暴雨,南法的山路有些地方非常窄,路上也沒什麽人,看著打落在車窗玻璃上的雨水,整個人忽然就很平靜。在那段迴程的路上,我就想寫一個關於魯西永的故事。不過事實是,我想寫關於這座山城的故事,不是因為她有多美,她沒有gordes美,但她翻譯過來的中文名字「魯西永」我覺得好美~~所以我們的女主角魯西永就誕生了!
然後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二哥」(其實你們根本沒想要聽我鬼扯什麽女主角吧,也沒心思看我的旅行感想是不是!)。「二哥」的靈感來自於從尼斯飛往巴塞隆納的那段旅程,因為亞洲麵孔實在很少,所以在候機大堂偶爾看到一個我就忍不住打量起來。其實那位仁兄的長相我已經完全記不得了,隻記得他身材很好,皮膚黝黑,手裏捧著一本西文書,腳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行李袋。後來下機後,正當我們狼狽地拖著行李箱找大巴士的時候,那位仁兄卻瀟灑地背著行李袋一手拿書一手戴上墨鏡信步走出大廳……當時我就想,男主角就是他了。
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二哥」在我心中的形象肯定已不是那位我想不起長什麽樣的老兄——也不是我喜歡的「二哥」王力宏。但我不想透露是誰,正所謂「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如果我說了我心中的那個人,可能會有好多人按贊,但也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會感到失望。我不想破壞「二哥」在你們心中的形象,因為在你們心裏的那個「二哥」,他既不屬於魯西永,也不屬於我,而是屬於你們自己。
迴到故事本身。我似乎越來越不安於寫都市童話了,兒女情長固然好看,可是叫我每天都讀這些東西,也會厭倦。我最近又恢復了睡前讀一小時書的習慣,什麽書都看,時事的、散文的、懸疑的、晉江上連載的,不要以為我隻看正經書,其實有些晉江上連載的「腦殘愛情劇」我有時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就好比看慣了英美劇,空檔期間看看韓劇什麽的,也有滋有味(隻是韓劇的故事情節之拖遝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有些人青春年少的時候喜歡嚐試很多不同的新鮮事物,到了一定年紀就不願再嚐試,喜歡過安靜的生活;另一些人年少時就墨守成規,到了年紀大一點才樂於發掘生活趣味……我感覺我就是後一種人。所以這個故事的主題準確地來說也不是愛情,西永跟二哥的感情隻是一種點綴。其實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女孩的成長。
成長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能接受的人或事變得越來越多,說難聽一點就是,底線越來越低。說到這裏,可能有一部分人會覺得底線低根本就是一件壞事啊,不過我想應該還有另外一部分人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這不能說是一件好事或是壞事,它就是這樣,不管你承不承認,事實就是如此。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一定的閱歷,就會發現原本有一根非常清楚的底線,隨著時間推移,這根底線會越來越模糊。以前無法接受的事,漸漸就變得不是那麽難以接受。我覺得這不是說人的水準降低了,或是對生活妥協了,而是說,心更加寬闊了。
關於西永父母的設定,關於婚外情、出軌、第三者,我肯定是反對的。就算底線再怎麽低,我還是認為人本身的正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可是關於背叛,不管是故事裏或是生活中我想都是屢見不鮮的,不認同並不代表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而不同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反應。孰是孰非,我一向不做評價,就像我不會告訴你們我心中的「二哥」是誰一樣,我隻是講一個故事,一個我編造的但也有可能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故事。
這個故事從醞釀到誕生再到結束,幾乎也用了一年的時間。今天寫這個後記的時候,自己也不禁感慨萬分。很多人說,二哥對於這段感情似乎沒有什麽努力,也許是我的設定和表達有些問題,給你們這樣的印象。可是在我心裏對這個人物的設定,其實要超出我寫出來的東西。我常常說,很多時候是故事中的人物帶著我繼續寫下去,當我創造了這個人物,漸漸地,他/她就變得有血有肉,變得有自己的性格、思想、靈魂。其實在我的心目中,「二哥」這個人物最大的魅力在於,他是一個矛盾體,他本身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但他卻給別人以安全感,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他很值得愛~~至於西永,我想她的魅力則在於那種勇往直前的堅定。但是任何人,有優點也一定有缺點,看一個人不能光看他的優點或缺點,還是要看他的人格。我始終覺得,如果我是西永,即便二哥沒有迴去上海找「我」,他還是一個值得愛的男人,我不會因為他對這段感情付出了多少去衡量自己是不是愛他,是不是要跟他在一起,愛一個人,不會計較這麽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