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的樹梢掛滿了多色彩絹宮燈,月色折射而落,映出碗中?金黃色桂花的鮮嫩色澤,如同墜於淺紫湖麵,在芋乳表麵泛起圈圈漣漪。


    嚐來清香中?帶了奶味,須臾間,唇齒漾起綿軟與輕甜。


    兩人對坐著低首共食,顧清稚小口?抿了半碗便已滿足。頓覺不?宜浪費,想?將之推給張居正,又瞥見他還未食完自?己那一份。


    便向酒保要了張油紙將餘下?的包好,再裝了幾顆響糖,準備帶迴?去攜給敬修。


    「你覺得好不?好吃?」顧清稚彎了彎眼,垂眸凝視他問。


    「不?錯。」張居正食罷最後一口?,抬目望她,「你要是喜歡,下?迴?我們可再來。」


    「張先生忙著丈田和一條鞭,這兩樣可比我重要多了,我不?敢無事?勞駕你再陪我。」顧清稚揚唇。


    張居正不?言,喚來在不?遠處跑腿的酒保,取了枚碎銀遞予他付帳。


    未能得到他的迴?答,顧清稚心頭驟然蒙上一層空落,默默嘆了口?氣。


    忽然,縮在袖中?的手指被他捏住,繼而沿過手背緩緩上移,轉瞬,手心被裹入寬暖的掌中?。


    「我隨時皆願奉陪。」張居正挽著她向燈樹下?走?去,道。


    清河水聲流淌而過,相較於此間僻靜,對街已裏三層外三層繞了一眾人,皆目不?轉睛地?賞玩雜劇,時而發出鼓掌歡唿聲。


    大明雜劇頗受民間歡迎,脫胎於元雜劇,多為不?得誌的中?下?層文人所創作,而較之明初粉飾太平與宣揚教化的主題,此期的雜劇大多表達文人憤懣不?平的抒情,也更?有觀賞性和趣味性。


    「夫君快看?,那是你最愛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顧清稚向彼方?掃視一眼,又定睛一瞧,俄而笑著指了指人群簇擁的台麵。


    張居正循聲望去,果見那廂聚滿的喧嚷觀眾之前,白袍銀盔的將軍轉身欲走?作騎馬狀,身後綠襴衫中?年男子疾步縱馬追來,頭頂一輪圓朗明月投灑清輝,恰與這主題暗合。


    瞳孔不?由陷入恍然,初入翰林時他尚為弱冠未久的士子,而坐於台下?觀覽此劇的情景仿佛就於昨日。


    細想?來歲月流逝,他也不?再年輕,霜華早已隨著荏苒光陰蔓上雙鬢。


    故人大多遠去,唯有掌中?包握著的這隻手柔軟而纖細,卻能予他真真切切地?扣住。


    顧清稚見他瞳眸悵惘,料想?他定是神思遊離,捅了捅他的肩,嗓音甜潤:「張先生觀這齣劇目的時候,是更?想?成為蕭何還是韓信呢?」


    他迴?過神,不?假思索答:「自?然是蕭何。」


    顧清稚牽唇:「看?來張先生更?想?做別人的知音。」


    「世間伯牙多,而子期甚少。」張居正默嘆,「淮陰侯縱為不?世出之良將,若無蕭何月夜相留,如何能施展一身抱負。」


    但他自?問有傾心愛重的君王,君臣相得,古今難逢。


    而他亦能慧眼識俊,對懷才之人知遇提拔,後者皆樂於為他效力?。


    此生還求甚麽。張居正如此思著,愈發挽緊了身邊人,信步朝前踱去。


    「中?秋佳節,原來相公也來攜著夫人出遊。」才行至一處煙火戲之所,耀光外遙遙走?來幾個器宇軒昂的文士,有眼尖的已將他們認出,恭敬曲身作揖,「我等見過相公,見過娘子。」


    一文士拍了拍旁邊兩位少年,笑道:「張相公乃你們同鄉,何不?上前打個招唿。」


    其中?的白袍少年稍長一些,另一位著玉色方?領衫的年紀尚小,不?過十歲出頭,還是孩童樣貌。


    兩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猶豫著相互對視了半日。


    哥哥更?為率性無拘,當即掀袍跨步邁上前,腰一下?彎低至膝蓋:「荊州公安袁宗道攜次弟宏道拜見元輔與夫人。」


    本以為張相冷峻寡語,孰知出他預料,張居正眉目謙和,語氣與神態皆格外溫雅:「公安距我江陵咫尺之距,小友與我倒是有著同鄉之誼。」


    「不?敢不?敢,諒我兄弟不?過是初出茅廬的無名之輩,何敢與相公攀親。」袁宗道惶恐,抱拳謝道。


    「何須自?謙。」張居正笑道,「觀汝兄弟俱是聰慧有意氣,舉止不?凡,將來必定能為荊州添光。」


    「夫君這麽說?,他們兄弟倆隻會更?不?好意思了,這讓他們怎麽接你的話。」顧清稚眨了眨眸,「三郎未與你們同來嗎?」


    二人一愣,袁宗道忙拱手迴?答:「三弟年紀尚幼,未隨我們一同進京。不?過娘子——」


    他目露疑惑:「娘子怎知我們還有一弟?」


    公安三袁,晚明文壇領袖誰能不?知。


    眼瞳轉了轉,顧清稚含糊道:「上迴?在江陵聽聞過袁家名姓,又聽說?你們擅做文章,從此便記下?來揮之不?去了。」


    「那我們兄弟三人皆需愈發勉力?,否則擔待不?起娘子這好記性了。」到底是灑脫之人,袁宗道神清氣秀,慨然而道。


    正這時,有人發出驚異聲:「那邊在做甚?」


    眾人看?去,隻見一神婆披髮散麵,口?中?念念有詞,旁邊佇立一對打扮貧寒的年輕夫婦,懷中?抱一嬰兒,麵有慘痛焦急之色。


    「想?是孩子生了急病,爹娘帶其來尋醫婆診治。」旁人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醫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小懶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小懶懶並收藏大明女醫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