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隻覺眼前這清麗疏曠的柳體成了刻意的避嫌,而接下來的內容更是絲毫未提及私事:
「今欺隱田糧者甚眾,宗室置買田產,常恃強不納差糧,而管莊人等易與有司勾結。其中不乏勛貴者額外多占田土,概以?欽賜勛田莊產名義,不肯入冊承擔義務,或有不願運赴官倉,逼軍私兌者。有關官員不敢催討,也有人縱容包庇以?分肥,如此,勛貴、豪強欺隱之弊日趨嚴重,叔大居相公之位,這般痼疾豈能坐視不理。」
其後?附有當地秋糧一共繳納數量,而豪族交納多少,平民分攤多少雲雲。
通篇下來,筆調冷靜理性,不見一個?略帶感情的字眼。
張居正深吸一息,視著信箋沉思半晌,即伸手挑亮燭芯,伏案撰寫予戶部處理相關事宜的指令。
撰罷,他又換了張嶄新的竹紙,蘸墨,提筆寫下一封迴信。
泛著水漬的墨痕在燭下熠熠發亮,拂動著書寫者的心弦,卻未能來得及發出,始終擱置一旁。
隻因此時?,朝野發生了一樁震動人心的大事。
萬曆四年正月,遼東巡按使劉台上疏彈劾輔臣張居正,斥其十大罪狀,言其擅作威福、暗害舊耆、偏私親信、識人不明、目無朝廷、挾製科臣、摧折言官、不恤鄉民種種,言辭憤慨,令人側目。
若僅是劾奏,張居正早已見過何止一迴,然這劉台是他門下學生,且又與當年傅應禎批評的改革時?政不同,劉台此番直指老師大名,實為大明開?國以?來所未有。
此疏一上,張居正當廷於?天子及眾臣之前自辯:「依舊例,巡按不得報軍功,而去年遼東大捷,劉台違製妄奏,依法應當予以?降謫。臣僅僅是請旨戒諭,而劉台已不勝惱憤,遷怒於?臣。且國朝兩百年以?來未有學生彈劾師長者,臣不勝惶恐,唯有去職以?謝罪。」
他當即請求罷去一應官職,交出所有印鑑,天子望著素日清朗澄然的先生伏地落淚,那?隻斷翅的鶴似是落入了泥濘,頓然不知所措,立時?下了禦座挽住張居正的手,慰留再三。
但他這迴大約是真起了辭官的心思了,即使被萬曆強行?扶起,迴府後?猶然閉門謝客,不出視事。
就連萬曆派去的中官亦被拒之門外,隻得悻悻然迴宮闕復命。
.
黃州。
「娘子辛苦,諒我這點小疾怎敢勞娘子每日親來。」老嫗感動地挽住女?子的腕,「這麽多路程,娘子卻願意不辭辛勞過來,這我哪能過意得去?」
顧清稚迴握住她斑駁枯瘦的手,道:「我正好?也是在這一帶到處看看,並無多少麻煩,倒是老夫人您年紀大了,一點小風寒都不可等閑視之,切記保重身體。」
語罷,顧清稚在感激聲中告辭而去。
近期她一直相當忙碌,多日來天不亮便起早出外,月上柳梢方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家,一至案前即埋首記錄。
「怎麽才?來無多時?,七娘的臉都瘦了一圈了。」王世貞即日欲離開?黃州,特來向顧清稚道別,審視著她無甚血色的臉,惋惜道,「不過來之時?七娘就消瘦了不少,想是腦子裏裝了太多物什,牽掛的負累太重,這可不是甚麽好?事。」
顧清稚不以?為意:「想胖多吃些就能胖迴來了。」
王世貞搖頭:「七娘倒是想得開?。」
「想不開?又能怎樣呢。」顧清稚停住t?筆桿,腦海內翻來覆去算一個?數字,隨口?嗯了聲,「我這不還是活蹦亂跳的。」
「王某是好?心,七娘倒拿自己身體不當迴事兒。」
「我自己便是醫生,好?不好?的我能不知道?」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世貞眉頭擰緊,「七娘和太嶽一樣的強。」
「這是好?詞啊。」顧清稚扯出一個?笑?容。
「說你?們脾氣固執,這哪能是什麽好?詞?」王世貞不以?為然。
「可我就喜歡固執的人。」
王世貞微哂,按了按耳側頰骨:「那?難怪七娘少給王某好?臉色。」
「難道王先生不是麽?」這時?顧清稚終於?捨得抬眸,望著眼前挑眉謔笑?的男子,「我一直記得當年王先生在楊繼盛死諫後?敢於?出手營救,還為楊家照顧遺嬰,我從此便知王先生也有一顆赤子心腸。」
他眉梢收斂,笑?容仍在,卻已添了別樣況味,眼瞳中覆了層悵然。
王世貞長嘆一聲:「王某自認如今已不再具有。」
多年歲月浮沉,仕途委頓,磋磨得他與年輕時?意氣風發一心要?領文壇宗主?的王元美已判若兩人。縱然夙願已達,心境早不復當年。
「但在我眼裏,王先生一直是那?個?敢於?冒嚴嵩怒火,為公理四處奔走的白衣士子,這麽多年從未變過。」顧清稚視入他怔忡眸底,溫聲道,「您是名滿天下的文人,一支筆便能殺人於?千秋萬代?,但我相信王先生不會再寫不實之辭,更不會憑個?人好?惡抹黑於?人,對?麽?」
她的瞳眸清亮純摯,猶如月下淌落的一痕溪流,照得王世貞青紅相間的麵色無處遁形。
喉頭一滾,王世貞艱澀道:「顧娘子何以?言此?」
甚麽三十二抬大轎,貪汙奢侈,作風不端之說,皆是由你?顛倒黑白、惡意誇飾,卻教後?人認作信史,至此真相被塵封,傳言卻甚囂塵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今欺隱田糧者甚眾,宗室置買田產,常恃強不納差糧,而管莊人等易與有司勾結。其中不乏勛貴者額外多占田土,概以?欽賜勛田莊產名義,不肯入冊承擔義務,或有不願運赴官倉,逼軍私兌者。有關官員不敢催討,也有人縱容包庇以?分肥,如此,勛貴、豪強欺隱之弊日趨嚴重,叔大居相公之位,這般痼疾豈能坐視不理。」
其後?附有當地秋糧一共繳納數量,而豪族交納多少,平民分攤多少雲雲。
通篇下來,筆調冷靜理性,不見一個?略帶感情的字眼。
張居正深吸一息,視著信箋沉思半晌,即伸手挑亮燭芯,伏案撰寫予戶部處理相關事宜的指令。
撰罷,他又換了張嶄新的竹紙,蘸墨,提筆寫下一封迴信。
泛著水漬的墨痕在燭下熠熠發亮,拂動著書寫者的心弦,卻未能來得及發出,始終擱置一旁。
隻因此時?,朝野發生了一樁震動人心的大事。
萬曆四年正月,遼東巡按使劉台上疏彈劾輔臣張居正,斥其十大罪狀,言其擅作威福、暗害舊耆、偏私親信、識人不明、目無朝廷、挾製科臣、摧折言官、不恤鄉民種種,言辭憤慨,令人側目。
若僅是劾奏,張居正早已見過何止一迴,然這劉台是他門下學生,且又與當年傅應禎批評的改革時?政不同,劉台此番直指老師大名,實為大明開?國以?來所未有。
此疏一上,張居正當廷於?天子及眾臣之前自辯:「依舊例,巡按不得報軍功,而去年遼東大捷,劉台違製妄奏,依法應當予以?降謫。臣僅僅是請旨戒諭,而劉台已不勝惱憤,遷怒於?臣。且國朝兩百年以?來未有學生彈劾師長者,臣不勝惶恐,唯有去職以?謝罪。」
他當即請求罷去一應官職,交出所有印鑑,天子望著素日清朗澄然的先生伏地落淚,那?隻斷翅的鶴似是落入了泥濘,頓然不知所措,立時?下了禦座挽住張居正的手,慰留再三。
但他這迴大約是真起了辭官的心思了,即使被萬曆強行?扶起,迴府後?猶然閉門謝客,不出視事。
就連萬曆派去的中官亦被拒之門外,隻得悻悻然迴宮闕復命。
.
黃州。
「娘子辛苦,諒我這點小疾怎敢勞娘子每日親來。」老嫗感動地挽住女?子的腕,「這麽多路程,娘子卻願意不辭辛勞過來,這我哪能過意得去?」
顧清稚迴握住她斑駁枯瘦的手,道:「我正好?也是在這一帶到處看看,並無多少麻煩,倒是老夫人您年紀大了,一點小風寒都不可等閑視之,切記保重身體。」
語罷,顧清稚在感激聲中告辭而去。
近期她一直相當忙碌,多日來天不亮便起早出外,月上柳梢方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家,一至案前即埋首記錄。
「怎麽才?來無多時?,七娘的臉都瘦了一圈了。」王世貞即日欲離開?黃州,特來向顧清稚道別,審視著她無甚血色的臉,惋惜道,「不過來之時?七娘就消瘦了不少,想是腦子裏裝了太多物什,牽掛的負累太重,這可不是甚麽好?事。」
顧清稚不以?為意:「想胖多吃些就能胖迴來了。」
王世貞搖頭:「七娘倒是想得開?。」
「想不開?又能怎樣呢。」顧清稚停住t?筆桿,腦海內翻來覆去算一個?數字,隨口?嗯了聲,「我這不還是活蹦亂跳的。」
「王某是好?心,七娘倒拿自己身體不當迴事兒。」
「我自己便是醫生,好?不好?的我能不知道?」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世貞眉頭擰緊,「七娘和太嶽一樣的強。」
「這是好?詞啊。」顧清稚扯出一個?笑?容。
「說你?們脾氣固執,這哪能是什麽好?詞?」王世貞不以?為然。
「可我就喜歡固執的人。」
王世貞微哂,按了按耳側頰骨:「那?難怪七娘少給王某好?臉色。」
「難道王先生不是麽?」這時?顧清稚終於?捨得抬眸,望著眼前挑眉謔笑?的男子,「我一直記得當年王先生在楊繼盛死諫後?敢於?出手營救,還為楊家照顧遺嬰,我從此便知王先生也有一顆赤子心腸。」
他眉梢收斂,笑?容仍在,卻已添了別樣況味,眼瞳中覆了層悵然。
王世貞長嘆一聲:「王某自認如今已不再具有。」
多年歲月浮沉,仕途委頓,磋磨得他與年輕時?意氣風發一心要?領文壇宗主?的王元美已判若兩人。縱然夙願已達,心境早不復當年。
「但在我眼裏,王先生一直是那?個?敢於?冒嚴嵩怒火,為公理四處奔走的白衣士子,這麽多年從未變過。」顧清稚視入他怔忡眸底,溫聲道,「您是名滿天下的文人,一支筆便能殺人於?千秋萬代?,但我相信王先生不會再寫不實之辭,更不會憑個?人好?惡抹黑於?人,對?麽?」
她的瞳眸清亮純摯,猶如月下淌落的一痕溪流,照得王世貞青紅相間的麵色無處遁形。
喉頭一滾,王世貞艱澀道:「顧娘子何以?言此?」
甚麽三十二抬大轎,貪汙奢侈,作風不端之說,皆是由你?顛倒黑白、惡意誇飾,卻教後?人認作信史,至此真相被塵封,傳言卻甚囂塵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