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稚指著那模型帽子背後?的一個旋鈕提醒:「這裏是它的機關,陛下隻要扭一扭,就?會有新發現。」


    朱翊鈞好奇依言,果見那兵人的腿竟隨之動起來?,放在地上還?能自己走路,昂首闊步,甚是滑稽。


    雙眼頓時放了?光,緊緊盯著這件對他來?說極其新奇的物事,目光一寸也捨不得離了?。


    「皇帝怎能如?此貪玩,該適可而止。」李妃瞅著兒子逐漸沉溺於?此,眉頭一皺,不由出言阻攔。


    朱翊鈞小嘴一癟,戀戀不捨地望著顧清稚:「謝謝師娘。」


    她心知小皇帝不敢在母親麵前開口要,牽起唇角問:「陛下喜歡麽?」


    朱翊鈞剛想答喜歡,餘光裏李妃淩厲眼風擲來?,話至嘴邊又生生咽了?迴?去,喉嚨裏擠出一個不甘心的「嗯」。


    顧清稚笑了?:「那臣婦將這西洋玩具送給陛下。」


    這本是她晚上迴?去給敬修的,眼下為了?皇帝也隻能忍痛割愛了?。


    朱翊鈞頓時喜上眉梢,將那兵人小心翼翼揣入懷中,又有了?一疑問:「他們西洋人地處偏遠,還?都是些蠻夷之輩,為什?麽總有那麽多有趣的物什?呢?」


    「因為大明有大明的長?處,他們也有他們的長?處呀。」顧清稚抿唇,「西洋人很?會做生意,船隊遍布整個海洋,積蓄的白銀可比我們多得多,他們又能在世?界各地到處遊歷,腦海裏自然全都是新奇的東西了?。」


    這話觸及了?朱翊鈞的t?傷心事,瞳孔裏蒙上灰霧,黯然道:「我們偌大一個天?下,竟然還?不如?西洋人……聽?張先生說大明現在很?窮,朕想看?正月十五燈會的鰲山,不過僅是幾千兩銀子的數目,戶部都說拿不出錢來?。」


    你皇帝看?個鰲山燈,便足夠施捨廣東流民一月的水粥。


    顧清稚暗想著,卻?也沒給他講大道理,而是換了?委婉語氣?循循善誘:「他們泰西國正是因為銀子儲備豐厚了?,百姓有了?餘錢,才足以有那心思琢磨些奇技淫巧。反觀我們,今年湖廣之地大起旱災,蝗蟲遍野,百姓們連飯都沒得吃,臣婦聽?說甚至還?有賣兒女維生的,陛下想想,他們都還?是些和您差不多大的稚童,這麽小就?要離開娘親多可憐呀!不說這些受災地,就?連江南沿海都有許多流浪饑民,他們填不飽肚子,怎麽會有閑工夫去鑽研除了?活命以外的事兒呢?」


    朱翊鈞連連稱是,十歲的孩子心中畢竟同情心未泯,赧然道:「那我們大明……如?何才能像泰西國他們那樣國庫充盈呢?」


    「這正是陛下的臣子們近來?所思之事呀。」顧清稚道,「陛下現在聽?不懂,所以聖母才希望您能潛心向學,如?此臣子們議事之時可以一錘定音,表達出您獨到之見解,不然如?何展現陛下您的英明聰慧呢?」


    「師娘的話,朕都記住了?。隻是課業實在繁重,朕覺著都快生出病來?了?,師娘能不能……」朱翊鈞用期待眼神視她,「替朕向先生說說情?」


    其實他也不抱希望,張居正於?學業上向來?嚴厲,從來?不肯通融,這師娘說不準和先生也是一條心。


    「可以啊。」出乎他意料,顧清稚答應得很?爽快,「隻是臣婦有一言,陛下可否願意一聽??」


    「師娘請講。」


    顧清稚道:「臣婦家中還?有許多西洋人的小玩意兒,可謂是琳琅滿目,您隻要熟讀罷《尚書》一篇,臣婦便贈您一樣,可好?」


    「師娘今日如?此說了?,可就?不許言而無?信。」朱翊鈞笑眯眯道。


    .


    已入夜時,朱翊鈞被宮女迎去安歇。


    李妃轉身亦欲離去時,顧清稚忽然在背後?喚住她。


    「聖母娘娘。」


    她又迴?首:「顧娘子還?有何事麽?」


    「臣婦欲鬥膽懇求您。」顧清稚掀起裙角,倏然下拜。


    李妃眼中一驚,忙俯身扶她手攙起來?:「娘子有甚話直言便可,何須行如?此大禮。」


    看?似纖弱的女子卻?強硬著不肯直身,李妃也難拽起她,目光中顧清稚埋首跪伏於?地,聲音圓潤:「臣婦有一請求,生怕觸怒聖母。」


    李妃無?奈道:「我哪裏會怪娘子,您但說無?妨。」


    「臣婦請聖母毋以外子之名戒諭陛下。」素手交拜於?額前,顧清稚誠摯道,「外子雖蒙恩位居首揆,亦是臣,而陛下是君,縱陛下才值沖齡之年,然君臣之禮始終不可廢,否則綱常顛倒何益於?社稷,望聖母納之。」


    平日隻要朱翊鈞有所懈怠,李妃常搬出張居正以告誡,在她看?來?自是一套屢試不爽的話術,往往能夠駭得朱翊鈞生怕張先生會來?責罰,於?是在恐懼中收斂了?行止。


    但李妃料想不到皇帝此刻的忌憚將引發如?何惡果,那將是臣子的傾家之禍。


    果然,李妃沉下秀眉:「娘子不知,我亦是無?計可施,皇帝時而脾氣?頑劣不守訓教,隻有張先生能教他消停些,若非實在無?奈何,我哪裏肯如?此。」


    「聖母心中苦楚,臣婦皆明白。」顧清稚應道,一語挑動李妃心弦。


    緩緩抬首,她凝望李妃雙眸:「主少國疑之時,聖母以弱質身軀肩挑先帝囑託之重擔,時有隱憂思慮,迫切盼望陛下獨當大任承擔重器,您方得以寬心撤簾還?政於?帝。隻是陛下再幼也是君,自古儒家即講究君臣尊卑上下之道,您以臣嚇之,豈非將臣子置於?不忠不義之地乎?您對外子的倚重信任,臣婦一家皆感激涕零,愈不敢居功自傲,外子更是整日惶恐惴惴,所思者唯雖殞身不足以報皇恩萬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醫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小懶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小懶懶並收藏大明女醫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