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聲「張先生」頗為熟稔,像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令他的指尖不由得輕顫。
不過這迴他終於看清了傳說中徐閣老寶貝外孫女的臉龐。他雖是徐階學生,然眼下時局緊張,終是忌憚被政敵彈劾為結黨營私而不常至老師家,何況女子居於後院,兩人從未碰過麵。
「那這麽說,張某與姑娘也是舊識了。」張居正及時更改了稱唿,隨後想起,「那這位該是嚴二公子?」
嚴二公子還躺在地上,迴答不了他的問題。
顧清稚代為承認:「他為救人受了傷,小女找不到送他迴府的馬車。」
「那可用張某的。」張居正示意身旁的弟弟,「你去從家裏拉輛馬車過來,載嚴公子迴嚴府。」
小少年瞧著像是對哥哥極為順從,臉上並無絲毫被驅遣的不滿,當即滿口應承,迴身便欲奉命行事。
「若他府上的人問起,便說是他為了爭一彩頭和人毆鬥。」眼見他一溜煙就快不見了人影,顧清稚忙喊了聲。
張居正見她如此說,心知必有難言之隱,但終是沒有開口相問。
「這位可是先生的兄弟?還真是聽您的話。」她笑道。
「舍弟居謙,年紀最小,也生性頑劣,其他弟弟都隨著父母在江陵老家,唯獨他要來京城沾沾這繁華習氣。」
斜側有幾個賣油糕的小販過來,他便要了一袋,正欲付帳時,清稚搶著將幾枚通寶塞進那販子手裏,眨眼:「張先生可不許和我爭這點小錢。」
他失笑,又道:「聞得今日有熱鬧可看,舍弟非要張某陪著過來,正巧公務不多,便帶了他來,不想卻在這裏遇到了顧姑娘。」
「小孩子都這般愛瞧熱鬧,小女還得謝謝令弟呢,若是沒了他這份好動性子,小女今日還不知該如何是好。」顧清稚看月色朗朗,不由得擔憂起家中那位,「張先生,小女該告辭了,外祖父管教甚嚴你也是知曉的,若是被他查出晚歸,那小女可真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張某想著也該是如此,既是天色已晚,方今京城裏盜賊不少,恐不太平,姑娘可否允許張某送你迴府。」他抬首望眼夜空,低頭問她。
「張先生既要幫嚴紹庭,還要送我,真是辛苦你了。」顧清稚笑說,嘴角彎成的月亮猝然一勾,他本是沉穩的心神驟而一動。
「舉手之勞,顧姑娘這般客氣,才真是折殺我了。」他亦笑。
第04章
「張先生知道楊大人的事嗎?」一路無話,耳旁鑼鼓仍喧,清稚終究忍不住問起。
「此事朝野皆知,姑娘是有何想說的麽?」
顧清稚緘默片刻,半晌才道:「我覺得不該是這樣的。」
剛正不屈的諫官不該因真相而蒙冤下獄,仗義執言的朝臣也不該受廷杖之辱,那個「理」字仿佛被烏雲遮蔽,教人看不見青天白雲。
「多少人皆為之抱不平。」張居正仍前行著,腳步並無滯頓,「公正皆在人心,或早或晚。」
「是。」顧清稚默然無話,然而沒多久,她又打起精神,視線投向他披著青色鬥篷的胸口,雙眸明亮,仿若有什麽在目中跳動,「我知道張先生心裏頭想的絕對不止t?於此,但您不用說出口,我明白這裏有一腔難涼熱血。」
他倏而一震。
如梧桐細雨,春水化冰。
.
這張先生禮節甚恭,為免被人瞧見,將清稚送至徐府旁一條隱蔽小路邊上,方才辭別。
隻是顧清稚有些心不在焉。
迴寢居路上本是沒敢製造動靜,怕被徐老爺子瞧出異常,必得追問大晚上出門幹什麽去,不料今日不知怎的,踩了好大一個水窪,濺起一聲清脆響鳴。
饒兒差點兒沒駭過去,還好徐老爺子今日在宮裏開夜工,察覺不到外孫女適才的越禮之舉,片刻後兩人總算平安到了臥室。
饒兒見她自歸家後便心神不寧,打了盆水給主子洗漱,嘴上也不閑著:「姑娘還在擔心嚴二公子的事嗎?」
顧清稚沒有應聲,隻坐在榻上沉思,也不知有沒有聽進丫頭的話。
見她不語,饒兒追問:「那姑娘覺得張先生怎麽樣?」
「你這小蹄子滿口胡說。」顧清稚這迴聽見了,反應過來罵道,「再嘴裏不幹不淨的,日後必得收拾你。」
饒兒委屈:「奴婢就是問問姑娘覺得張先生這人如何,怎麽連這都要罵我。」
清稚臉上浮起一陣不自然的神色,轉過臉咳了聲:「我覺得他人不錯。但我想不明白他不像是熱心的性子,今日怎會主動幫我。」
饒兒沒覺出什麽不同,笑道:「您和他說的話我可是聽得真真的,您說他心是熱的,這可不就是說外頭瞧著冰冷,卻並不全然那般無情嗎?說不準遇著姑娘,就變有情了呢!」
「你又爛了嘴了。」顧清稚作勢要上來撕她的嘴,卻不防小丫頭又問了句:「那姑娘究竟喜不喜歡嚴二公子呢?」
「你覺著呢?」清稚反問。
「奴婢覺得,您是不喜歡的。」饒兒老實答。
她把天藍釉盆端進來,用巾子給清稚淨麵,一張不施脂粉的素白小臉從她手指間露出來,問她:「你從何得出?」
饒兒將洗過臉的白巾又放迴盆裏,水聲滴滴答答地淌:「奴婢有個姐姐,她每次見到心上人都是笑著的,奴婢觀察過,小姐可從未有過如此神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過這迴他終於看清了傳說中徐閣老寶貝外孫女的臉龐。他雖是徐階學生,然眼下時局緊張,終是忌憚被政敵彈劾為結黨營私而不常至老師家,何況女子居於後院,兩人從未碰過麵。
「那這麽說,張某與姑娘也是舊識了。」張居正及時更改了稱唿,隨後想起,「那這位該是嚴二公子?」
嚴二公子還躺在地上,迴答不了他的問題。
顧清稚代為承認:「他為救人受了傷,小女找不到送他迴府的馬車。」
「那可用張某的。」張居正示意身旁的弟弟,「你去從家裏拉輛馬車過來,載嚴公子迴嚴府。」
小少年瞧著像是對哥哥極為順從,臉上並無絲毫被驅遣的不滿,當即滿口應承,迴身便欲奉命行事。
「若他府上的人問起,便說是他為了爭一彩頭和人毆鬥。」眼見他一溜煙就快不見了人影,顧清稚忙喊了聲。
張居正見她如此說,心知必有難言之隱,但終是沒有開口相問。
「這位可是先生的兄弟?還真是聽您的話。」她笑道。
「舍弟居謙,年紀最小,也生性頑劣,其他弟弟都隨著父母在江陵老家,唯獨他要來京城沾沾這繁華習氣。」
斜側有幾個賣油糕的小販過來,他便要了一袋,正欲付帳時,清稚搶著將幾枚通寶塞進那販子手裏,眨眼:「張先生可不許和我爭這點小錢。」
他失笑,又道:「聞得今日有熱鬧可看,舍弟非要張某陪著過來,正巧公務不多,便帶了他來,不想卻在這裏遇到了顧姑娘。」
「小孩子都這般愛瞧熱鬧,小女還得謝謝令弟呢,若是沒了他這份好動性子,小女今日還不知該如何是好。」顧清稚看月色朗朗,不由得擔憂起家中那位,「張先生,小女該告辭了,外祖父管教甚嚴你也是知曉的,若是被他查出晚歸,那小女可真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張某想著也該是如此,既是天色已晚,方今京城裏盜賊不少,恐不太平,姑娘可否允許張某送你迴府。」他抬首望眼夜空,低頭問她。
「張先生既要幫嚴紹庭,還要送我,真是辛苦你了。」顧清稚笑說,嘴角彎成的月亮猝然一勾,他本是沉穩的心神驟而一動。
「舉手之勞,顧姑娘這般客氣,才真是折殺我了。」他亦笑。
第04章
「張先生知道楊大人的事嗎?」一路無話,耳旁鑼鼓仍喧,清稚終究忍不住問起。
「此事朝野皆知,姑娘是有何想說的麽?」
顧清稚緘默片刻,半晌才道:「我覺得不該是這樣的。」
剛正不屈的諫官不該因真相而蒙冤下獄,仗義執言的朝臣也不該受廷杖之辱,那個「理」字仿佛被烏雲遮蔽,教人看不見青天白雲。
「多少人皆為之抱不平。」張居正仍前行著,腳步並無滯頓,「公正皆在人心,或早或晚。」
「是。」顧清稚默然無話,然而沒多久,她又打起精神,視線投向他披著青色鬥篷的胸口,雙眸明亮,仿若有什麽在目中跳動,「我知道張先生心裏頭想的絕對不止t?於此,但您不用說出口,我明白這裏有一腔難涼熱血。」
他倏而一震。
如梧桐細雨,春水化冰。
.
這張先生禮節甚恭,為免被人瞧見,將清稚送至徐府旁一條隱蔽小路邊上,方才辭別。
隻是顧清稚有些心不在焉。
迴寢居路上本是沒敢製造動靜,怕被徐老爺子瞧出異常,必得追問大晚上出門幹什麽去,不料今日不知怎的,踩了好大一個水窪,濺起一聲清脆響鳴。
饒兒差點兒沒駭過去,還好徐老爺子今日在宮裏開夜工,察覺不到外孫女適才的越禮之舉,片刻後兩人總算平安到了臥室。
饒兒見她自歸家後便心神不寧,打了盆水給主子洗漱,嘴上也不閑著:「姑娘還在擔心嚴二公子的事嗎?」
顧清稚沒有應聲,隻坐在榻上沉思,也不知有沒有聽進丫頭的話。
見她不語,饒兒追問:「那姑娘覺得張先生怎麽樣?」
「你這小蹄子滿口胡說。」顧清稚這迴聽見了,反應過來罵道,「再嘴裏不幹不淨的,日後必得收拾你。」
饒兒委屈:「奴婢就是問問姑娘覺得張先生這人如何,怎麽連這都要罵我。」
清稚臉上浮起一陣不自然的神色,轉過臉咳了聲:「我覺得他人不錯。但我想不明白他不像是熱心的性子,今日怎會主動幫我。」
饒兒沒覺出什麽不同,笑道:「您和他說的話我可是聽得真真的,您說他心是熱的,這可不就是說外頭瞧著冰冷,卻並不全然那般無情嗎?說不準遇著姑娘,就變有情了呢!」
「你又爛了嘴了。」顧清稚作勢要上來撕她的嘴,卻不防小丫頭又問了句:「那姑娘究竟喜不喜歡嚴二公子呢?」
「你覺著呢?」清稚反問。
「奴婢覺得,您是不喜歡的。」饒兒老實答。
她把天藍釉盆端進來,用巾子給清稚淨麵,一張不施脂粉的素白小臉從她手指間露出來,問她:「你從何得出?」
饒兒將洗過臉的白巾又放迴盆裏,水聲滴滴答答地淌:「奴婢有個姐姐,她每次見到心上人都是笑著的,奴婢觀察過,小姐可從未有過如此神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