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這樣就行嗎?那張總和邵總那邊會不會……」
「張瀟由我來處理,而邵文的靶子,並不是你。就算他不滿意,他針對、撒氣的對象,也是我。所以陳佳佳,我才對你說,你沒有必要那麽執著地去抗這個雷。」
陳佳佳鬆了一口氣,可立馬又緊張起來:「我還是有點擔心視頻內容他們不買帳。」
顧景之輕笑了一聲道:「我給你舉個例子,假如某件事的真相是唯一且恆定不變的,網上關於這個真相的報導有10000條,而其中9990條是被人安排的假真相,隻有10條是原原本本對真相的報導。
你覺得這10條內容相比於9990的數量,被看見的概率有多大?對於那些隔著屏幕並不知道真正事發過程的網民來說,他們從感官上來說會更容易相信哪一個說法?」
「這……」陳佳佳想了想迴道:「更容易相信那9990數量的說法?」
顧景之點頭:「群體心理學中有一段著名的描述——當每一個社會個體獨處的時候,往往能夠保持自我的理性、克製;但是一旦無數個體匯入群體的洪流之中,個體原本的理性意識會瞬間喪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盲目的、原始化的、情緒性的心理狀態。
這種描述,同樣適合描述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網民特點,他們沉溺在網際網路環境中,變得更加從眾,十分容易受到情緒暗示和被某種信號引導,這也是為什麽輸出情緒的視頻總是更容易火起來。
對於網民來說,在潛意識裏,那被安排的9990條內容,代表的是大部分人共同的認知,既然大多數人都那麽想,自己就沒有質疑的必要了。
而一小部分人,雖發覺不對勁,但因為沉默的螺旋理論,要麽避而不談,要麽轉而加入到群體之中,僅剩下看見那10條內容且沒有被洗腦、堅持自己觀點的人,就非常容易被攻擊。
更何況,很多時候,網上很多人,對於某件事,不過是要個看熱鬧的結果,而並非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極致的真相。不排除有些極其富有正義感的人會,但更多的是選擇看後即焚。
真正在乎一件事的真相到骨子裏夜不能寐的,隻有肇事者和受害者,但他們關注和在乎的點,又十分不同。
這是內容層麵,依靠鋪天蓋地的定製信息內容誘導、掩蓋真相。除此之外,依託大數據技術,我們還可以不斷推送給受眾他們想看的東西,這樣就會進一步固化思維。你可能聽說過信息繭房,但你知道它可以做到什麽程度嗎?」
陳佳佳搖了搖頭。
「曾經有人發過一個帖子,是關於視頻中一對情侶吵架,你覺得哪一方更有道理的。在alpha帳號下邊的評論,幾乎都認為是omega無理取鬧,而在omega那個帳號下邊的評論則完全相反,大多數網友都覺得alpha不夠關心女朋友。
如果alpha隻看到自己帳號下的評論,他會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那一方,絲毫沒有錯誤,因為大多數人都站在自己這一邊,同理,omega也會覺得自己才是更占理的那一方。
假設沒有這個對比,假設這種情況滲透到你在網上的所有行動,你的所看所聞所感真的就是你自己自發的感受嗎?你看見的是不是更高層麵的力量想讓你看見的呢?」
陳佳佳隻是稍微順著顧景之的思路想下去,就瞬間覺得脊背發涼。
「說到這……陳小姐。」顧景之一頓,似乎有些猶豫要不要說,但最後還是開口道:「我知道我沒有任何權利去置喙你的生活和選擇。但…你就當一個老年人對年輕孩子的幾句嘮叨吧。」
「老年人?」陳佳佳皺起眉毛,還有些紅腫的雙眼滿是疑惑問道:「不是吧顧總,你看起來也就比我大一、兩歲而已,哪來的老年人的說法啊……」
「一、兩歲?」顧景之挑了兩下眉,但嘴角卻蔓延出笑意來:「可不止,你今年23歲,我都已經快30了。你跟我旁邊的這兩位,才是需要精心嗬護的花朵。」
陳佳佳抿了抿要上翹的嘴角,似乎是很喜歡顧景之這句話。
「你很漂亮,但如果隻是漂亮,在職業生涯中抗風險能力會比較低,因為總會有比你更漂亮、更年輕的人出現。也許你可以利用你的容貌,去拓展一些其他能夠紮根在現實生活中的技能,把自己沉澱下來。
畢竟如剛才所說,網絡上的世界如此浮華,就算不考慮更高層麵上對意識的操控,單純說網際網路行為,那股東風能送你直上雲霄也能瞬間把你拍在穀底。今天那些喊著愛你的粉絲,明天也可能成為握刀人將刀刃揮向你,所以,盡可能專注在提升自己身上吧,減少一些對網絡追捧的在乎。
第二點,是你跟蘭溪集團總裁的事情。我們能毫不費力地打聽到這件事,並且用作跟你談判的籌碼,這就意味著哪一天、其他什麽人,同樣能查到這件事,會利用它再次作為談話的籌碼。
更何況,你真的以為,我們這些外人都能打聽到的事情,那位夫人完全不知情嗎?也許她現在是不找你的麻煩,但是誰能保證某一天,她過得格外不開心,不會突然想起來這件事,從而把你當作宣洩對象呢?
如果那樣的話,你麵對那種身份和地位的人的報復,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嗎?那位總裁會站在你這邊還是自己的夫人那邊呢?」
陳佳佳沉默了,因為她知道顧景之說的這些話,其實是對的,至少是合理的推測。
「張瀟由我來處理,而邵文的靶子,並不是你。就算他不滿意,他針對、撒氣的對象,也是我。所以陳佳佳,我才對你說,你沒有必要那麽執著地去抗這個雷。」
陳佳佳鬆了一口氣,可立馬又緊張起來:「我還是有點擔心視頻內容他們不買帳。」
顧景之輕笑了一聲道:「我給你舉個例子,假如某件事的真相是唯一且恆定不變的,網上關於這個真相的報導有10000條,而其中9990條是被人安排的假真相,隻有10條是原原本本對真相的報導。
你覺得這10條內容相比於9990的數量,被看見的概率有多大?對於那些隔著屏幕並不知道真正事發過程的網民來說,他們從感官上來說會更容易相信哪一個說法?」
「這……」陳佳佳想了想迴道:「更容易相信那9990數量的說法?」
顧景之點頭:「群體心理學中有一段著名的描述——當每一個社會個體獨處的時候,往往能夠保持自我的理性、克製;但是一旦無數個體匯入群體的洪流之中,個體原本的理性意識會瞬間喪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盲目的、原始化的、情緒性的心理狀態。
這種描述,同樣適合描述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網民特點,他們沉溺在網際網路環境中,變得更加從眾,十分容易受到情緒暗示和被某種信號引導,這也是為什麽輸出情緒的視頻總是更容易火起來。
對於網民來說,在潛意識裏,那被安排的9990條內容,代表的是大部分人共同的認知,既然大多數人都那麽想,自己就沒有質疑的必要了。
而一小部分人,雖發覺不對勁,但因為沉默的螺旋理論,要麽避而不談,要麽轉而加入到群體之中,僅剩下看見那10條內容且沒有被洗腦、堅持自己觀點的人,就非常容易被攻擊。
更何況,很多時候,網上很多人,對於某件事,不過是要個看熱鬧的結果,而並非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極致的真相。不排除有些極其富有正義感的人會,但更多的是選擇看後即焚。
真正在乎一件事的真相到骨子裏夜不能寐的,隻有肇事者和受害者,但他們關注和在乎的點,又十分不同。
這是內容層麵,依靠鋪天蓋地的定製信息內容誘導、掩蓋真相。除此之外,依託大數據技術,我們還可以不斷推送給受眾他們想看的東西,這樣就會進一步固化思維。你可能聽說過信息繭房,但你知道它可以做到什麽程度嗎?」
陳佳佳搖了搖頭。
「曾經有人發過一個帖子,是關於視頻中一對情侶吵架,你覺得哪一方更有道理的。在alpha帳號下邊的評論,幾乎都認為是omega無理取鬧,而在omega那個帳號下邊的評論則完全相反,大多數網友都覺得alpha不夠關心女朋友。
如果alpha隻看到自己帳號下的評論,他會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那一方,絲毫沒有錯誤,因為大多數人都站在自己這一邊,同理,omega也會覺得自己才是更占理的那一方。
假設沒有這個對比,假設這種情況滲透到你在網上的所有行動,你的所看所聞所感真的就是你自己自發的感受嗎?你看見的是不是更高層麵的力量想讓你看見的呢?」
陳佳佳隻是稍微順著顧景之的思路想下去,就瞬間覺得脊背發涼。
「說到這……陳小姐。」顧景之一頓,似乎有些猶豫要不要說,但最後還是開口道:「我知道我沒有任何權利去置喙你的生活和選擇。但…你就當一個老年人對年輕孩子的幾句嘮叨吧。」
「老年人?」陳佳佳皺起眉毛,還有些紅腫的雙眼滿是疑惑問道:「不是吧顧總,你看起來也就比我大一、兩歲而已,哪來的老年人的說法啊……」
「一、兩歲?」顧景之挑了兩下眉,但嘴角卻蔓延出笑意來:「可不止,你今年23歲,我都已經快30了。你跟我旁邊的這兩位,才是需要精心嗬護的花朵。」
陳佳佳抿了抿要上翹的嘴角,似乎是很喜歡顧景之這句話。
「你很漂亮,但如果隻是漂亮,在職業生涯中抗風險能力會比較低,因為總會有比你更漂亮、更年輕的人出現。也許你可以利用你的容貌,去拓展一些其他能夠紮根在現實生活中的技能,把自己沉澱下來。
畢竟如剛才所說,網絡上的世界如此浮華,就算不考慮更高層麵上對意識的操控,單純說網際網路行為,那股東風能送你直上雲霄也能瞬間把你拍在穀底。今天那些喊著愛你的粉絲,明天也可能成為握刀人將刀刃揮向你,所以,盡可能專注在提升自己身上吧,減少一些對網絡追捧的在乎。
第二點,是你跟蘭溪集團總裁的事情。我們能毫不費力地打聽到這件事,並且用作跟你談判的籌碼,這就意味著哪一天、其他什麽人,同樣能查到這件事,會利用它再次作為談話的籌碼。
更何況,你真的以為,我們這些外人都能打聽到的事情,那位夫人完全不知情嗎?也許她現在是不找你的麻煩,但是誰能保證某一天,她過得格外不開心,不會突然想起來這件事,從而把你當作宣洩對象呢?
如果那樣的話,你麵對那種身份和地位的人的報復,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嗎?那位總裁會站在你這邊還是自己的夫人那邊呢?」
陳佳佳沉默了,因為她知道顧景之說的這些話,其實是對的,至少是合理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