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隻有巡邏的金吾衛和孤零零的打更人。
查案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楚荊十分擅長此事,他一遍遍地找,固執地相信總有一個角落總能找到丟失的東西。
「好了別找了。」
楚荊本來蹲在地上,雪水開始融化,浸濕了他的鞋子,突然感覺到一雙有力的手把他拉起來。
感受到楚荊周身的寒意,陸隨臉色不太好,把大氅披在他身上說:「一枚銀戒而已,值得你如此緊張?」
雙手簡直凍成冰塊,陸隨包住楚荊的手,試圖傳點溫暖給他。
路上隻有兩串模糊的腳印,楚荊搖搖頭推開陸隨,說:「不必管我。」
陸隨看他被凍得臉色蒼白,一股無名火起,一想到這事是因自己而起,隻好耐著性子勸道:「先迴去!夜晚容易著涼,明日我幫你找。」
「我再找找看。」
「這麽長一段路你一個人怎麽找?」
「別管我了。」
拐杖碰到了什麽障礙,楚荊蹲下摸索,又一次失望地丟開手中的石子。
「楚荊,不過是一枚戒指……」
「不是的!」楚荊終於抬起頭,不知何時已經紅了眼眶,「是你送給我的那枚!」
陸隨藏著戒指的右手握緊藏在寬袖中,他突然後悔了。不該騙他的。
楚荊意識到自己遷怒於陸隨,深吸一口氣,背著陸隨悄悄抹了一把眼睛,說:「抱歉,我把它弄丟了。」
「我曾發誓要把它收好,是我食言了。」
燈芯燃盡,燈籠快要熄滅,微暗的黃光讓楚荊幾乎看不清路上的石子,隻能借著月色下的陰影,逐一用手摸排。
在地上蹲著的人突然身子一輕,整個人從背後被抱起來,燈籠掉在雪地上閃了兩下,四周終於陷入黑暗。
「陸隨,你放我下來!」楚荊手裏拽著拐杖,在陸隨懷裏掙紮。
陸隨沉默不語,三步並作兩步把人抱迴了大理寺。
「陸隨!」
楚荊氣極,又被陸隨攔著出不了門,手上卻突然多了一個圓環。
銀戒完好無損地躺在手心,甚至不用細看,楚荊一摸便知是他那枚。
楚荊的臉一下就變了,明明是失而復得之物,心中卻宛如冬日裏的冰雪。
「我……」陸隨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麽,此刻看見對方沉默地看著他,卻隻剩了一句,「抱歉。」
「你若是想要迴去,直接與我說便是,何必如此捉弄我?」
陸隨沒有解釋,隻記得楚荊轉身離去的背影和被扔迴來,留有一絲餘溫的銀戒。
【作者有話說】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第06章 翰林學府
翌日,大理寺。
當張笠澤大搖大擺從大理寺門口進來時,於子和背對著他,難得地站在那棵半死不活的樹前發呆。
「張尚書早。」張笠澤隔三差五就進大理寺逛兩圈,大理寺的人早就見怪不怪,碰見了都會禮貌地問聲好,除了某個人。
「又偷懶吶」
於子和光聽聲音就知道是誰,扭頭瞪了他一眼,「誰偷懶了?」
韓琰案鬧得滿城風雨,身為戶部尚書的張笠澤平日裏再怎麽吊兒郎當,也是知道此案的。
「案子查完了有空在這發呆」
於子和確實沒有偷懶,他一大早就去查案了,剛從外頭迴來,見楚荊不在便在院裏等了一會兒。
他很想說關你什麽事,想了想還是忍住,不情不願道:「沒有,我現在就去。」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肯定在心裏罵我多管閑事。」張笠澤抓住他的袖子不讓人走。
「……」倒是有自知之明。
張笠澤祖上是礦商,單靠祖輩攢下的積蓄也夠他躺著坐吃山空幾輩子。然而他卻是個奇葩,幼時不知道抽了什麽瘋,說什麽就是從煤堆上跳下去也不肯繼承家業,非要學人家棄商從文。
家中長輩勸不住他,隻好由著他去考取功名,天天盼著他趕緊失敗了迴家從商。誰知道他看著不靠譜,卻有個好頭腦,居然考上了進士,此後一路高升。
碰巧張笠澤曾與楚荊一同在翰林院任職,又與他年紀相仿,政見相似,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朝中好友。
他和楚荊關係好不假,可於子和就不怎麽待見他了,兩人一見麵說不到兩句就得吵起來。
張笠澤雖有才華,為人行事隨性灑脫,又偏偏愛逗這個小古板於子和。於子和則嫌他不如自家楚寺卿為人端正牢靠,總是油嘴滑舌,又不比上他嘴皮子厲害,瞧他多半是個大不正經。
於子和越是不搭話,張笠澤就越忍不住撩撥他:「你看看你,跟著楚荊多了,整天就知道辦案辦案,沒一點以前活潑可愛的樣子,來笑一個給哥哥看看」
他?以前活潑可愛?!
聽到這四個字,於子和如遭雷劈,雖然最初認識張笠澤時,他才剛束髮,如今也不過是弱冠之年。於子和對自己的認知從來的都是少年老成實幹型的,怎麽就成他口中的活潑可愛了?
「笑一個嘛,怎麽老哭喪著臉跟個小苦瓜似的?」
「你不還說我在偷懶麽」張笠澤不出聲還好,一說話於子和就想趕他出去,沒好氣地迴答道。
「嘖,我發現跟你真的開不得一點玩笑。」張笠澤四處看了下,坐在樹前的石凳上問起正事來,「你家寺卿呢,不在」
查案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楚荊十分擅長此事,他一遍遍地找,固執地相信總有一個角落總能找到丟失的東西。
「好了別找了。」
楚荊本來蹲在地上,雪水開始融化,浸濕了他的鞋子,突然感覺到一雙有力的手把他拉起來。
感受到楚荊周身的寒意,陸隨臉色不太好,把大氅披在他身上說:「一枚銀戒而已,值得你如此緊張?」
雙手簡直凍成冰塊,陸隨包住楚荊的手,試圖傳點溫暖給他。
路上隻有兩串模糊的腳印,楚荊搖搖頭推開陸隨,說:「不必管我。」
陸隨看他被凍得臉色蒼白,一股無名火起,一想到這事是因自己而起,隻好耐著性子勸道:「先迴去!夜晚容易著涼,明日我幫你找。」
「我再找找看。」
「這麽長一段路你一個人怎麽找?」
「別管我了。」
拐杖碰到了什麽障礙,楚荊蹲下摸索,又一次失望地丟開手中的石子。
「楚荊,不過是一枚戒指……」
「不是的!」楚荊終於抬起頭,不知何時已經紅了眼眶,「是你送給我的那枚!」
陸隨藏著戒指的右手握緊藏在寬袖中,他突然後悔了。不該騙他的。
楚荊意識到自己遷怒於陸隨,深吸一口氣,背著陸隨悄悄抹了一把眼睛,說:「抱歉,我把它弄丟了。」
「我曾發誓要把它收好,是我食言了。」
燈芯燃盡,燈籠快要熄滅,微暗的黃光讓楚荊幾乎看不清路上的石子,隻能借著月色下的陰影,逐一用手摸排。
在地上蹲著的人突然身子一輕,整個人從背後被抱起來,燈籠掉在雪地上閃了兩下,四周終於陷入黑暗。
「陸隨,你放我下來!」楚荊手裏拽著拐杖,在陸隨懷裏掙紮。
陸隨沉默不語,三步並作兩步把人抱迴了大理寺。
「陸隨!」
楚荊氣極,又被陸隨攔著出不了門,手上卻突然多了一個圓環。
銀戒完好無損地躺在手心,甚至不用細看,楚荊一摸便知是他那枚。
楚荊的臉一下就變了,明明是失而復得之物,心中卻宛如冬日裏的冰雪。
「我……」陸隨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麽,此刻看見對方沉默地看著他,卻隻剩了一句,「抱歉。」
「你若是想要迴去,直接與我說便是,何必如此捉弄我?」
陸隨沒有解釋,隻記得楚荊轉身離去的背影和被扔迴來,留有一絲餘溫的銀戒。
【作者有話說】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第06章 翰林學府
翌日,大理寺。
當張笠澤大搖大擺從大理寺門口進來時,於子和背對著他,難得地站在那棵半死不活的樹前發呆。
「張尚書早。」張笠澤隔三差五就進大理寺逛兩圈,大理寺的人早就見怪不怪,碰見了都會禮貌地問聲好,除了某個人。
「又偷懶吶」
於子和光聽聲音就知道是誰,扭頭瞪了他一眼,「誰偷懶了?」
韓琰案鬧得滿城風雨,身為戶部尚書的張笠澤平日裏再怎麽吊兒郎當,也是知道此案的。
「案子查完了有空在這發呆」
於子和確實沒有偷懶,他一大早就去查案了,剛從外頭迴來,見楚荊不在便在院裏等了一會兒。
他很想說關你什麽事,想了想還是忍住,不情不願道:「沒有,我現在就去。」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肯定在心裏罵我多管閑事。」張笠澤抓住他的袖子不讓人走。
「……」倒是有自知之明。
張笠澤祖上是礦商,單靠祖輩攢下的積蓄也夠他躺著坐吃山空幾輩子。然而他卻是個奇葩,幼時不知道抽了什麽瘋,說什麽就是從煤堆上跳下去也不肯繼承家業,非要學人家棄商從文。
家中長輩勸不住他,隻好由著他去考取功名,天天盼著他趕緊失敗了迴家從商。誰知道他看著不靠譜,卻有個好頭腦,居然考上了進士,此後一路高升。
碰巧張笠澤曾與楚荊一同在翰林院任職,又與他年紀相仿,政見相似,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朝中好友。
他和楚荊關係好不假,可於子和就不怎麽待見他了,兩人一見麵說不到兩句就得吵起來。
張笠澤雖有才華,為人行事隨性灑脫,又偏偏愛逗這個小古板於子和。於子和則嫌他不如自家楚寺卿為人端正牢靠,總是油嘴滑舌,又不比上他嘴皮子厲害,瞧他多半是個大不正經。
於子和越是不搭話,張笠澤就越忍不住撩撥他:「你看看你,跟著楚荊多了,整天就知道辦案辦案,沒一點以前活潑可愛的樣子,來笑一個給哥哥看看」
他?以前活潑可愛?!
聽到這四個字,於子和如遭雷劈,雖然最初認識張笠澤時,他才剛束髮,如今也不過是弱冠之年。於子和對自己的認知從來的都是少年老成實幹型的,怎麽就成他口中的活潑可愛了?
「笑一個嘛,怎麽老哭喪著臉跟個小苦瓜似的?」
「你不還說我在偷懶麽」張笠澤不出聲還好,一說話於子和就想趕他出去,沒好氣地迴答道。
「嘖,我發現跟你真的開不得一點玩笑。」張笠澤四處看了下,坐在樹前的石凳上問起正事來,「你家寺卿呢,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