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陸隨對他心懷不滿,對方的譏諷之意顯而易見,楚荊也不想再為自己辯解,反正這種話他也不是第一次聽了。
「也罷,不審便不審吧,」陸隨嗤笑,「多年未見,本想敘敘舊,那日廷宴上聽聞寺卿身體抱恙,今日看來也並無大礙。」
陸隨突然伸手,捏著楚荊下頜左右端詳了一番,感嘆道:「長著這樣一張臉,短短七年就從一介無名小卒成為大理寺卿,難怪不願意賞臉了。」
對方的語氣實在是陰陽怪氣,明裏暗裏都是嘲諷。
楚荊臉上卻沒什麽表情,隻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命人擺了桌椅紙筆記錄。陸隨倒沒把自己當作外人,茶盞中有的是茶水不喝,偏嚷著要了兩壺酒。
「好酒!」
給嫌犯喝的酒能有多好,陸隨也不介意,做作的姿態不禁讓人懷疑他杯中的是什麽瓊漿玉液,而不是淡如白水的渾濁黃酒。
楚荊翻看今日記錄下的卷宗,說:「你說賀應淮沒有邀你去赴宴,隻是碰巧路過。」
「不錯。」
「那你今日為何『路過』雀居樓?」楚荊問道。
陸隨笑著反問:「楚寺卿猜不出是為何?」
「猜不出。」
陸隨已經很久沒有認真打量楚荊的臉,多年未見,他的相貌倒沒怎麽變化,隻是瘦了些,稜角更加分明,眼底有淡淡的烏青。大理寺卿不是什麽的位置,大概是事務繁忙,整日埋頭看卷宗,又不肯好好休息。不過脾氣倒是一點沒變,就像一口古井,無論怎麽激怒對方,都掀不起一絲波瀾。
楚荊的相貌本就偏秀氣,身板又顯得文弱,對陸隨而言毫無威懾力。入夜天又冷了三分,牢裏透進陣陣冷風,凍得楚荊耳朵泛紅,耳垂看著像是很好捏的樣子……
陸隨想著想著便走了神,伸手拈起楚荊鬢邊的一縷碎發,湊近耳邊說道:「聽聞雀居樓有美酒、佳人,你我都是男人,你說我去幹什麽?」
燭影晃動,兩人對坐著,靠得極近,絲毫不像是審訊現場。作記錄的範主簿筆尖懸在紙上,猶豫著不知當寫不當寫。啪!
楚荊抓住陸隨的手,身體後仰拉開了距離:「將軍說話不必靠這麽近,楚某聽得見。」
陸隨不緊不慢收迴手,不再逗他:「我不過是得了空四處逛逛,碰巧看到雀居樓賓客如雲,就自個找了個位置,小酌一杯,看個熱鬧。」
「看不出你還是個愛熱鬧的人。」
「不成?」
「成。」楚荊迴到正題,「據那侍童說,韓琰見你獨自一人,便與你交談,還邀你飲了一杯。」
「不錯。」
「用你的酒杯?」
「不是,他端著酒杯過來的,跟我說了幾句話。」
雖然韓琰入仕不足一年,陸隨也一直不在京城,但韓琰自小在京城長大,有韓公公這層關係,這些年也認識不少官員大將,他能結識陸隨也不足為奇。
這一點想通了以後,楚荊問他:「韓琰跟你說了什麽?」
陸隨漫不經心地把玩手中的空酒壺:「這倒是個秘密。」
所謂秘密,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能對什麽人說。
範主簿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停了筆,得了楚荊的眼神示意便悄悄退了出去。
冷風不停灌入,陸隨仍是不說話,兩人就靜靜地坐著,擺在兩人中間的一壺濁酒就像是楚河漢界,誰也不肯先開口。
最後還是楚荊退一步,他摩挲著粗糙的空酒碗,麵無表情地倒滿了酒,一飲而盡。
「哈哈哈……」魚兒上鉤了,陸隨笑著又要給他滿上,「楚寺卿好酒量!」
對於喝慣了酒的人來說,這酒著實寡淡如水,而對生平隻喝過兩迴酒的人來說,這酒的味道又過於辛辣苦澀。
楚荊抬手按在陸隨握著酒壺的右手上,說:「現在不是秘密了。」
陸隨明知楚荊的脾氣,卻偏要逗他,道:「韓狀元文采非凡,誇我英武不凡人中呂布戰無不勝功名赫赫,久仰我陸隨的大名,想要與我結交。」
「……」
陸隨忍住笑意:「別這樣看我,他真是這樣說的。我說我也是打過幾次敗仗的,可他非要給我戴個謙謙君子的帽子,還不由分說自己倒了杯酒喝。」
楚荊試探道:「他認識你?」
「前幾日的宮廷宴上見過一麵,就是楚寺卿『恰巧』身體抱恙那日。不過我對他倒是不感興趣。」
「為何?」
「這韓琰好歹也是個狀元,聽他說話談吐,為人諂媚,絲毫沒有陳遠的風骨,我朝狀元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陸隨扼腕嘆息道。
楚荊對本朝的科舉製度不做過多評價,道:「陳工部雖說為人有些怯懦怕事,但人品確實一等,不收禮不行賄,也極少趨炎附勢巴結朝臣,韓琰或許隻是想和你交個朋友。」
陸隨冷笑:「陳遠雖無實權,你忘了韓琰的母家是誰?韓琰這一年來與什麽人有過來往,你不會不知道吧?如今韓文忠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手中又持有重兵,他為何要主動與我結交,箇中緣由你當真不懂?」
楚荊突然想要喝口酒,卻發現酒碗已經空了,又把手放下,理了理弄皺的衣袖,才道:「韓琰雖不如陳遠為人,你怕是對他有些偏見。」
「偏見?」
陸隨笑容漸失:「韓琰入仕不到一年,把整個朝廷的人都接觸了個遍,獨獨除了你大理寺,如果這還不算是立場,你還要裝聾作啞到何時?自從你接了這大理寺,在朝中樹敵多少你還數的清麽?」
「也罷,不審便不審吧,」陸隨嗤笑,「多年未見,本想敘敘舊,那日廷宴上聽聞寺卿身體抱恙,今日看來也並無大礙。」
陸隨突然伸手,捏著楚荊下頜左右端詳了一番,感嘆道:「長著這樣一張臉,短短七年就從一介無名小卒成為大理寺卿,難怪不願意賞臉了。」
對方的語氣實在是陰陽怪氣,明裏暗裏都是嘲諷。
楚荊臉上卻沒什麽表情,隻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命人擺了桌椅紙筆記錄。陸隨倒沒把自己當作外人,茶盞中有的是茶水不喝,偏嚷著要了兩壺酒。
「好酒!」
給嫌犯喝的酒能有多好,陸隨也不介意,做作的姿態不禁讓人懷疑他杯中的是什麽瓊漿玉液,而不是淡如白水的渾濁黃酒。
楚荊翻看今日記錄下的卷宗,說:「你說賀應淮沒有邀你去赴宴,隻是碰巧路過。」
「不錯。」
「那你今日為何『路過』雀居樓?」楚荊問道。
陸隨笑著反問:「楚寺卿猜不出是為何?」
「猜不出。」
陸隨已經很久沒有認真打量楚荊的臉,多年未見,他的相貌倒沒怎麽變化,隻是瘦了些,稜角更加分明,眼底有淡淡的烏青。大理寺卿不是什麽的位置,大概是事務繁忙,整日埋頭看卷宗,又不肯好好休息。不過脾氣倒是一點沒變,就像一口古井,無論怎麽激怒對方,都掀不起一絲波瀾。
楚荊的相貌本就偏秀氣,身板又顯得文弱,對陸隨而言毫無威懾力。入夜天又冷了三分,牢裏透進陣陣冷風,凍得楚荊耳朵泛紅,耳垂看著像是很好捏的樣子……
陸隨想著想著便走了神,伸手拈起楚荊鬢邊的一縷碎發,湊近耳邊說道:「聽聞雀居樓有美酒、佳人,你我都是男人,你說我去幹什麽?」
燭影晃動,兩人對坐著,靠得極近,絲毫不像是審訊現場。作記錄的範主簿筆尖懸在紙上,猶豫著不知當寫不當寫。啪!
楚荊抓住陸隨的手,身體後仰拉開了距離:「將軍說話不必靠這麽近,楚某聽得見。」
陸隨不緊不慢收迴手,不再逗他:「我不過是得了空四處逛逛,碰巧看到雀居樓賓客如雲,就自個找了個位置,小酌一杯,看個熱鬧。」
「看不出你還是個愛熱鬧的人。」
「不成?」
「成。」楚荊迴到正題,「據那侍童說,韓琰見你獨自一人,便與你交談,還邀你飲了一杯。」
「不錯。」
「用你的酒杯?」
「不是,他端著酒杯過來的,跟我說了幾句話。」
雖然韓琰入仕不足一年,陸隨也一直不在京城,但韓琰自小在京城長大,有韓公公這層關係,這些年也認識不少官員大將,他能結識陸隨也不足為奇。
這一點想通了以後,楚荊問他:「韓琰跟你說了什麽?」
陸隨漫不經心地把玩手中的空酒壺:「這倒是個秘密。」
所謂秘密,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能對什麽人說。
範主簿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停了筆,得了楚荊的眼神示意便悄悄退了出去。
冷風不停灌入,陸隨仍是不說話,兩人就靜靜地坐著,擺在兩人中間的一壺濁酒就像是楚河漢界,誰也不肯先開口。
最後還是楚荊退一步,他摩挲著粗糙的空酒碗,麵無表情地倒滿了酒,一飲而盡。
「哈哈哈……」魚兒上鉤了,陸隨笑著又要給他滿上,「楚寺卿好酒量!」
對於喝慣了酒的人來說,這酒著實寡淡如水,而對生平隻喝過兩迴酒的人來說,這酒的味道又過於辛辣苦澀。
楚荊抬手按在陸隨握著酒壺的右手上,說:「現在不是秘密了。」
陸隨明知楚荊的脾氣,卻偏要逗他,道:「韓狀元文采非凡,誇我英武不凡人中呂布戰無不勝功名赫赫,久仰我陸隨的大名,想要與我結交。」
「……」
陸隨忍住笑意:「別這樣看我,他真是這樣說的。我說我也是打過幾次敗仗的,可他非要給我戴個謙謙君子的帽子,還不由分說自己倒了杯酒喝。」
楚荊試探道:「他認識你?」
「前幾日的宮廷宴上見過一麵,就是楚寺卿『恰巧』身體抱恙那日。不過我對他倒是不感興趣。」
「為何?」
「這韓琰好歹也是個狀元,聽他說話談吐,為人諂媚,絲毫沒有陳遠的風骨,我朝狀元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陸隨扼腕嘆息道。
楚荊對本朝的科舉製度不做過多評價,道:「陳工部雖說為人有些怯懦怕事,但人品確實一等,不收禮不行賄,也極少趨炎附勢巴結朝臣,韓琰或許隻是想和你交個朋友。」
陸隨冷笑:「陳遠雖無實權,你忘了韓琰的母家是誰?韓琰這一年來與什麽人有過來往,你不會不知道吧?如今韓文忠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手中又持有重兵,他為何要主動與我結交,箇中緣由你當真不懂?」
楚荊突然想要喝口酒,卻發現酒碗已經空了,又把手放下,理了理弄皺的衣袖,才道:「韓琰雖不如陳遠為人,你怕是對他有些偏見。」
「偏見?」
陸隨笑容漸失:「韓琰入仕不到一年,把整個朝廷的人都接觸了個遍,獨獨除了你大理寺,如果這還不算是立場,你還要裝聾作啞到何時?自從你接了這大理寺,在朝中樹敵多少你還數的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