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水月等人迴到天劍山上,拜見了少陽子,將萬壽山的事情說了,少陽子聽完,頷首道:“天劫將至,群魔蠢蠢欲動,也不足為奇,乃是常理。我意令你等閉關三年,這三年隻要潛心修煉,自然不懼魔道為禍。”說完,他取出兩把劍。
第一把劍白光湛然,氣若寒霜,少陽子將其交到水月手中,說道:“此劍名為‘霜雪明’,練到極處,氣若幽冥,可掌乾坤,定萬物。”水月聽了,拜謝不已。
第二把劍綠意森森,狀似琉璃,少陽子將其交到柳芸手中,說道:“此劍名為‘碧月羞’,練到極處,氣若遊絲,可破萬法,分陰陽。”柳芸接了劍,十分欣喜,急忙謝過。
少陽子又對楊素說道:“這修為丹乃是李忘生道兄殫精竭力所煉製,如今將其給你,乃是天大的機緣,隻是你修為尚淺,難以將其完全煉化。你現在吃了這丹藥,我給你輸入一道真元,即刻閉關,修煉三年,方可成功。”楊素聽完,便吃了修為丹,隻覺體內氣息湧動,頭昏腦脹難以自持,少陽子從他百會穴處輸入了一道真元,作為引導,楊素頓覺神明,謝過師父,自去閉關了。
白蛟見其他人都得了寶物,自己卻兩手空空,心中極為不滿,不遜道:“你這老頭實在偏心,我雖然不是你徒弟,但好歹也是天劍山上的客卿,如今又跟著你的徒弟們出生入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何不給我一點法寶什麽的作為獎勵。”
少陽子笑道:“你非我同類,自有機緣,隻是時候未到而已。”白蛟怒道:“你就不能說明白點?我活了近千年,雖然修為不高,但是見識卻不少,你別想搪塞我。”
少陽子笑而不語,柳芸趕忙把白蛟拉開,叫他自去修煉,自己也找了個靈氣充裕的山洞,開始了閉關修行。
水月在山上一直沒見到裴元,有些疑惑,便問:“為何沒見大師兄在山上?”少陽子道:“他迴山之後不久就來向我辭行,說是要下山曆練,問心求道,我留他不住,便由他去了。”水月聽完,心中有些不安,但又難以言明,就自去閉關了。
日月如梭,鬥轉星移,這天,東南方向的清泠山地火水風發生異變,一縷元神擺脫了束縛,遠遁而走。這元神一路向著西北方向,飄飄蕩蕩,爬上萬仞之山,雲水之間,來到了天劍山上,進了少陽洞,見了少陽子,很快就消散了。少陽子掐指一算,心道不好,出大事了。
楊素閉關三年,將修為丹的靈氣盡數吸收,他手握行天道,重劍上的那顆蘊含瑤光仙力的七彩光斑更加璀璨深邃,掐動劍訣,使出了天罡正陽劍,劍氣挾著雷霆之威,似要斬裂山河。
他調息收劍,眉宇之間多了幾分英氣,出了山洞,去拜見了少陽子,少陽子吩咐道:“前日無擇真人化了一縷元神前來見我,我料清泠山必出了大事。水月、柳芸出關也在近日,到時你們三個一起去看看。”楊素垂首道:“弟子明白了。”
幾日之後,水月和柳芸相繼出關,楊素便將師父的吩咐對兩人說了,水月道:“既然師父讓我們下山,我正好找那些邪魔試試劍鋒。”柳芸笑道:“三年閉關,咱們都大為精進,不知道白蛟如何,我去找他一起下山。”
柳芸來到白蛟修煉的水潭,喊了三聲,沒有迴應,卻見石壁上刻著一行字,乃是“龍潛於淵,其誌難張,或躍於野,天地玄黃”,柳芸看了這幾個字,暗笑道:“明明隻是蛟,偏偏當自己是龍,不知道是受了什麽刺激。”
楊素見白蛟沒來,便問了情況,柳芸將石壁上的刻字說了,三人皆無語,禦劍翻山越嶺,不知道過了多少條大河,多少座城郭,隻見前方清泠山方圓五百裏之內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星落沉淵,山河易位,萬物不長,生靈難息,一派寂寥景象。
水月見此異象,神色大變,說道:“有人用大法力重立了這裏的地火水風,十分兇險,我們不要輕舉妄動,還是先找個安全的地方探探消息,再圖後計。”柳芸深表讚同,三人便下了飛劍。
他們一路遊走,見這裏雖然遠離清泠山,但也有些破敗了,顯然受了波及,走了些時候,見前麵有處新修的草屋,門口坐著一個老農。水月上去便問:“那清泠山怎麽景象如此駭人?”那老農唉聲歎氣道:“你們遠方來的,不知道情況,十幾天前,那清泠山突然發生一場大地震,我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嚇人的地震,方圓五百裏全震壞了,別說人,畜生都沒活著跑出來一隻,我們這裏也受了波及,死了不少人。”這老農指了指前方的一堆廢墟,抹了把眼淚又說,“我家老房子就是被那場地震毀掉的,災難來的太突然,帶走了我的獨子,我僥幸活下來了。”
楊素問道:“這裏如此危險,你為何不搬走呢?”老農歎道:“這世道,能走到哪裏去?自從六年前,北方的蠻子破了雲中城,一路南下,燒殺搶掠,這個天下就難有安身之處了。”老農語氣一挫,嗚咽著說道:“半年前,蠻子攻陷了漓州城,擄走了我的妻子和女兒。”
楊素忽然也有些難受,他又想起了六年前的往事,那個說會在蒼海城等著自己的老鐵匠,又怎麽樣了呢?
水月問道:“那些人怎麽又走了?”
老農擦掉了眼淚,有些喜色,說道:“張天王來了,他神通廣大,有三頭六臂,可以唿風喚雨,帶著漓州城的殘軍,打敗了蠻子,奪迴了城池,據說當時還有一場鬥法,可惜我當時沒親眼看到。我現在無牽無掛,過幾日便也去張天王旗下混個差事。”
三人聽完,謝過了老農,往東行了十幾裏,果然見了一座城池,深溝高壘,牆上插滿了張字旗,正是漓州城。漓州城裏秩序井然,民豐物埠,雖然比不上鼎盛時期的雲中,但是在戰禍之後還能如此繁榮,也是令楊素驚歎不已。
他們走街串巷,見人就打聽,城裏人的說法,與郊外老農所言基本無差,隻是自從清泠山地震之後,怪異的事情就多了起來。三人在城中轉了一會,一個樣子活潑的小孩跳到了他們麵前,大聲說道:“我家天王請天劍山的道友到府上說話。”
他們隨著這孩子,來到了天王府上,說是府邸,其實不過是間大點的民房,簡陋的很,府中有一座院子,院裏有一水塘,塘中鋪滿了碧綠的荷葉,紫色的蓮花點綴其中,一個深沉的中年男人,正倚著欄杆,觀賞這荷塘景致。
中年男人見了三人,爽朗一笑,拜道:“小弟張子義,乃是王屋山白鶴真人座下弟子,因為仙道難成,便被師父差下山做些紅塵事,見過師兄師姐。”柳芸笑道:“你就是張天王?怎麽沒有三頭六臂?”張子義道:“不過是以訛傳訛,師姐何必當真。”
幾人寒暄了一陣,便問起了清泠山的事,張子義麵有憂色,歎道:“少陽子師伯差你們三個下山,想必都是修為高深之輩,此事幹係重大,又是正魔之爭,我道法低微,難以援手,還得與秦堯師兄商議。”
水月道:“秦堯師兄在此地是最好不過,何不叫他來見?”張子義道:“他每日都出城探查情況,估計快迴來了。”說話間,一人禦劍而來,落在了院中,正是秦堯。
秦堯見了水月等人,泣道:“我師父無擇真人殉道了。”水月道:“師兄勿要傷心,且慢慢說來。”秦堯便向眾人說了原委。
原來十幾天前,魔頭冷七帶領群魔破了清泠山的結界,上山爭奪仙劍開陽。無擇真人因為被冷七的魔刀斬神重傷了元神,無奈之下啟用了仙劍,這仙劍豈是凡物?它一旦解除了封印,便是天崩地裂,群魔死傷無數,魔頭冷七也被重創,逃出了清泠山,我師父卻再也沒出來了。
秦堯講完,又是淚流不止。
水月安慰道:“秦師兄何必如此悲觀,無擇師叔是證道飛升的高士,自能駕馭仙劍,未必已經殉道。”楊素想了想,也說:“當年無為子師叔也是在仙劍之下證道飛升的,可見仙劍解封,雖然重構了地火水風,未必就滅殺一切生靈,無擇師叔留在清泠山上,也許是有其他的考慮。”
秦堯聽完心中稍安,又道:“若是如此便好,隻是眼前有更要緊的事,我這些日子,每天都去打探群魔的行蹤,想伺機斬殺魔頭,奈何不得機會,卻偶然得知,群魔議定占下漓州城作為據點。”
</p>
水月等人迴到天劍山上,拜見了少陽子,將萬壽山的事情說了,少陽子聽完,頷首道:“天劫將至,群魔蠢蠢欲動,也不足為奇,乃是常理。我意令你等閉關三年,這三年隻要潛心修煉,自然不懼魔道為禍。”說完,他取出兩把劍。
第一把劍白光湛然,氣若寒霜,少陽子將其交到水月手中,說道:“此劍名為‘霜雪明’,練到極處,氣若幽冥,可掌乾坤,定萬物。”水月聽了,拜謝不已。
第二把劍綠意森森,狀似琉璃,少陽子將其交到柳芸手中,說道:“此劍名為‘碧月羞’,練到極處,氣若遊絲,可破萬法,分陰陽。”柳芸接了劍,十分欣喜,急忙謝過。
少陽子又對楊素說道:“這修為丹乃是李忘生道兄殫精竭力所煉製,如今將其給你,乃是天大的機緣,隻是你修為尚淺,難以將其完全煉化。你現在吃了這丹藥,我給你輸入一道真元,即刻閉關,修煉三年,方可成功。”楊素聽完,便吃了修為丹,隻覺體內氣息湧動,頭昏腦脹難以自持,少陽子從他百會穴處輸入了一道真元,作為引導,楊素頓覺神明,謝過師父,自去閉關了。
白蛟見其他人都得了寶物,自己卻兩手空空,心中極為不滿,不遜道:“你這老頭實在偏心,我雖然不是你徒弟,但好歹也是天劍山上的客卿,如今又跟著你的徒弟們出生入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何不給我一點法寶什麽的作為獎勵。”
少陽子笑道:“你非我同類,自有機緣,隻是時候未到而已。”白蛟怒道:“你就不能說明白點?我活了近千年,雖然修為不高,但是見識卻不少,你別想搪塞我。”
少陽子笑而不語,柳芸趕忙把白蛟拉開,叫他自去修煉,自己也找了個靈氣充裕的山洞,開始了閉關修行。
水月在山上一直沒見到裴元,有些疑惑,便問:“為何沒見大師兄在山上?”少陽子道:“他迴山之後不久就來向我辭行,說是要下山曆練,問心求道,我留他不住,便由他去了。”水月聽完,心中有些不安,但又難以言明,就自去閉關了。
日月如梭,鬥轉星移,這天,東南方向的清泠山地火水風發生異變,一縷元神擺脫了束縛,遠遁而走。這元神一路向著西北方向,飄飄蕩蕩,爬上萬仞之山,雲水之間,來到了天劍山上,進了少陽洞,見了少陽子,很快就消散了。少陽子掐指一算,心道不好,出大事了。
楊素閉關三年,將修為丹的靈氣盡數吸收,他手握行天道,重劍上的那顆蘊含瑤光仙力的七彩光斑更加璀璨深邃,掐動劍訣,使出了天罡正陽劍,劍氣挾著雷霆之威,似要斬裂山河。
他調息收劍,眉宇之間多了幾分英氣,出了山洞,去拜見了少陽子,少陽子吩咐道:“前日無擇真人化了一縷元神前來見我,我料清泠山必出了大事。水月、柳芸出關也在近日,到時你們三個一起去看看。”楊素垂首道:“弟子明白了。”
幾日之後,水月和柳芸相繼出關,楊素便將師父的吩咐對兩人說了,水月道:“既然師父讓我們下山,我正好找那些邪魔試試劍鋒。”柳芸笑道:“三年閉關,咱們都大為精進,不知道白蛟如何,我去找他一起下山。”
柳芸來到白蛟修煉的水潭,喊了三聲,沒有迴應,卻見石壁上刻著一行字,乃是“龍潛於淵,其誌難張,或躍於野,天地玄黃”,柳芸看了這幾個字,暗笑道:“明明隻是蛟,偏偏當自己是龍,不知道是受了什麽刺激。”
楊素見白蛟沒來,便問了情況,柳芸將石壁上的刻字說了,三人皆無語,禦劍翻山越嶺,不知道過了多少條大河,多少座城郭,隻見前方清泠山方圓五百裏之內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星落沉淵,山河易位,萬物不長,生靈難息,一派寂寥景象。
水月見此異象,神色大變,說道:“有人用大法力重立了這裏的地火水風,十分兇險,我們不要輕舉妄動,還是先找個安全的地方探探消息,再圖後計。”柳芸深表讚同,三人便下了飛劍。
他們一路遊走,見這裏雖然遠離清泠山,但也有些破敗了,顯然受了波及,走了些時候,見前麵有處新修的草屋,門口坐著一個老農。水月上去便問:“那清泠山怎麽景象如此駭人?”那老農唉聲歎氣道:“你們遠方來的,不知道情況,十幾天前,那清泠山突然發生一場大地震,我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嚇人的地震,方圓五百裏全震壞了,別說人,畜生都沒活著跑出來一隻,我們這裏也受了波及,死了不少人。”這老農指了指前方的一堆廢墟,抹了把眼淚又說,“我家老房子就是被那場地震毀掉的,災難來的太突然,帶走了我的獨子,我僥幸活下來了。”
楊素問道:“這裏如此危險,你為何不搬走呢?”老農歎道:“這世道,能走到哪裏去?自從六年前,北方的蠻子破了雲中城,一路南下,燒殺搶掠,這個天下就難有安身之處了。”老農語氣一挫,嗚咽著說道:“半年前,蠻子攻陷了漓州城,擄走了我的妻子和女兒。”
楊素忽然也有些難受,他又想起了六年前的往事,那個說會在蒼海城等著自己的老鐵匠,又怎麽樣了呢?
水月問道:“那些人怎麽又走了?”
老農擦掉了眼淚,有些喜色,說道:“張天王來了,他神通廣大,有三頭六臂,可以唿風喚雨,帶著漓州城的殘軍,打敗了蠻子,奪迴了城池,據說當時還有一場鬥法,可惜我當時沒親眼看到。我現在無牽無掛,過幾日便也去張天王旗下混個差事。”
三人聽完,謝過了老農,往東行了十幾裏,果然見了一座城池,深溝高壘,牆上插滿了張字旗,正是漓州城。漓州城裏秩序井然,民豐物埠,雖然比不上鼎盛時期的雲中,但是在戰禍之後還能如此繁榮,也是令楊素驚歎不已。
他們走街串巷,見人就打聽,城裏人的說法,與郊外老農所言基本無差,隻是自從清泠山地震之後,怪異的事情就多了起來。三人在城中轉了一會,一個樣子活潑的小孩跳到了他們麵前,大聲說道:“我家天王請天劍山的道友到府上說話。”
他們隨著這孩子,來到了天王府上,說是府邸,其實不過是間大點的民房,簡陋的很,府中有一座院子,院裏有一水塘,塘中鋪滿了碧綠的荷葉,紫色的蓮花點綴其中,一個深沉的中年男人,正倚著欄杆,觀賞這荷塘景致。
中年男人見了三人,爽朗一笑,拜道:“小弟張子義,乃是王屋山白鶴真人座下弟子,因為仙道難成,便被師父差下山做些紅塵事,見過師兄師姐。”柳芸笑道:“你就是張天王?怎麽沒有三頭六臂?”張子義道:“不過是以訛傳訛,師姐何必當真。”
幾人寒暄了一陣,便問起了清泠山的事,張子義麵有憂色,歎道:“少陽子師伯差你們三個下山,想必都是修為高深之輩,此事幹係重大,又是正魔之爭,我道法低微,難以援手,還得與秦堯師兄商議。”
水月道:“秦堯師兄在此地是最好不過,何不叫他來見?”張子義道:“他每日都出城探查情況,估計快迴來了。”說話間,一人禦劍而來,落在了院中,正是秦堯。
秦堯見了水月等人,泣道:“我師父無擇真人殉道了。”水月道:“師兄勿要傷心,且慢慢說來。”秦堯便向眾人說了原委。
原來十幾天前,魔頭冷七帶領群魔破了清泠山的結界,上山爭奪仙劍開陽。無擇真人因為被冷七的魔刀斬神重傷了元神,無奈之下啟用了仙劍,這仙劍豈是凡物?它一旦解除了封印,便是天崩地裂,群魔死傷無數,魔頭冷七也被重創,逃出了清泠山,我師父卻再也沒出來了。
秦堯講完,又是淚流不止。
水月安慰道:“秦師兄何必如此悲觀,無擇師叔是證道飛升的高士,自能駕馭仙劍,未必已經殉道。”楊素想了想,也說:“當年無為子師叔也是在仙劍之下證道飛升的,可見仙劍解封,雖然重構了地火水風,未必就滅殺一切生靈,無擇師叔留在清泠山上,也許是有其他的考慮。”
秦堯聽完心中稍安,又道:“若是如此便好,隻是眼前有更要緊的事,我這些日子,每天都去打探群魔的行蹤,想伺機斬殺魔頭,奈何不得機會,卻偶然得知,群魔議定占下漓州城作為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