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青梅什麽關係。」萬彥彧笑著搖頭,真是能扯。
「嬸子那麽關心琴姨,青梅妹妹又是嬸子的女兒,肯定是站在琴姨那邊的,你雖然表麵上是為了琴姨和她女兒,可背後就不是這麽簡單了,被我戳穿了,竟然還敢狡辯,我告訴你明年沒有八壇果酒,我就要跟你絕交。」元三義正言辭的說道。
「八壇?我本打算給你十壇,畢竟還勞煩你看顧琴姨她們,沒想到辰憶這麽為我著想,那就……」
「那就十壇,子謙,是我錯怪你了,果然你是把我放在心上的。」元三一改悲痛的神情,滿臉感動的接過萬彥彧的話說道。
萬彥彧哭笑不得,「你呀。」
「琴姨,我肯定讓人看顧好,我可是喝了琴姨不少果酒的人,這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懂的。」元三擠眉弄眼說道。
「你以身相許給琴姨的女兒,想來琴姨應該更喜歡。」萬彥彧笑哈哈的說道。
「去,就知道使勁調侃我。」元三推著萬彥彧哼聲道。
十月初一,施艷珠帶著萬彥彧等人坐上了官船,直往梧州府去。
寒冬臘月,十月寒月一過,天兒越來越冷,棉衣、棉褲全都已經穿上身了。
青香齋免費的大骨濃湯,熱乎的豆漿成了臨川縣百姓早餐的必要飲品。
食味軒火燙的鍋子也在臨川縣掀起一陣熱潮,普通人家有樣學樣的也去打了鍋子和底座,在家自己涮,到是讓臨川縣的鐵匠鋪子生意紅火起來了;有錢人家更喜歡來食味軒,畢竟人家有新鮮的豆芽,鮮口的菇類,還有各色肉類。
一進臘月,天氣更冷了,寒風冷冽,大街上的人倒是沒有因此減少,反而越發多了,因為家家戶戶都忙著來縣城置辦年貨,各家鋪子都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青香齋也不例外,來買糕點的人多到都需要提前三天預約了,當然最熱銷的還是月餅,為了和節日相襯,月餅禮盒外麵的繡品裝飾已經換上「恭賀新春」「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財源廣進」……的字樣,底色當然還是喜慶的紅色。
臘月初八,臨川縣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午後,青香齋也迎來了萬彥彧的到來,滿滿一馬車的年禮。
「彥彧——」餘何氏別提多開心了,立馬出門相迎,並使勁朝著後方張望。
餘青梅也笑著出門,「彥彧哥哥。」然後一看自家娘的樣子哪有什麽不明白的,這是在看琴姨呢。
「嬸子,琴姨沒來。」萬彥彧說道。
「沒跟你一塊兒來啊。」餘何氏有些失落,「不知什麽時候能到啊,想來再十天半個月肯定能到了吧,到時可以跟我們一起迴河山鎮了。」
「嬸子,琴姨今年不迴來了。」萬彥彧都不忍心說了。
「啥,不迴來了?怎麽了?」餘何氏緊張問道,何琴琴一人出門在外,自己一直記掛著,不知有多少話要問呢。
「嬸子,琴姨找到女兒了。」萬彥彧說道。
「啥!」餘何氏聞言驚喜的瞪大了眼,高聲說道,「找到了,真找到了?那孩子不知……」
「娘,我們進去再說吧。」餘青梅說道。
「對,對,彥彧,你快進來,瞧嬸子,高興壞了,都把你忘在門外了,哈哈。」餘何氏爽聲大笑,忙迎著萬彥彧進門。
待一坐定,餘何氏就眼巴巴的看著萬彥彧,餘青梅一陣好笑,自己去叫了嫂子給萬彥彧端茶倒水,拿點心。
「彥彧,這天這麽冷,快喝些熱茶,這糕點剛剛才出爐的,還熱乎著呢,趁熱吃,啊!」餘何氏一見自家老大媳婦端著托盤出來,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都沒給人倒水。
萬彥彧心知餘嬸子心裏記掛,忙開始述說,「九月初一那天,琴姨去京城郊外的白雲寺上香,遇到的,聽嬸子說長得跟何水靈有六七分相似,那雙眼睛跟琴姨是一模一樣。」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啊——」餘何氏雙手合十,滿臉笑容的念念有詞,「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確認了那姑娘腳踝上有個紅胎記,跟琴姨的女兒在一樣的位置。」萬彥彧說道。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餘何氏眼眶泛紅的重複著,「琴琴該多開心啊。」
「對,琴姨高興壞了,所以這次不迴來了,想跟那姑娘多多相處,現在琴姨和那姑娘還沒相認,那姑娘的養母對她也是很好,琴姨不知怎麽開口,打算慢慢來。」萬彥彧說道。
「對了,這是琴姨的信,琴姨口述,我給寫的。」萬彥彧從衣兜裏掏出一封信遞給餘何氏。
餘何氏連忙遞給餘青梅,「青梅,快給娘念念。」
餘青梅打開,直接念了,「阿妹,不知你過得怎麽樣,我在京城過得很好,而且我找到女兒了,阿妹,我找到我的女兒了。」
餘何氏聽到這眼淚再也不受控製的直往下掉,是喜極而泣。
「我除了在鋪子裏做活,就是每月初一去白雲寺上香,可能是菩薩看到了我的誠意,竟然讓我在白雲寺找到了女兒……」
餘青梅絮絮叨叨的念著,信裏寫得更剛剛萬彥彧說得一樣,就是口吻是按著何琴琴來的。
念完,餘何氏已經是又哭又笑好一陣了,餘萍忙去舀了熱水來,讓餘何氏收拾了一番,恢復情緒。
餘青梅看著信,又看了看萬彥彧,總覺得這事沒這麽簡單,琴姨對她的女兒來說可是陌生人,什麽人家會讓一個陌生人跟自己親近,能就近照顧,而且對於那姑娘養母一家的情況,琴姨和彥彧哥哥都說得非常籠統,隻知道人姑娘叫陳婉顏,是陳府小姐,其他什麽也沒說。
是不能說,還是不知怎麽說。
能住京城還是什麽府的,家裏一般都差不了,京城就跟現代的北京一樣,這一個饅頭砸下去,可能就砸到一個官,有官的人家,不,有些錢有些權的人家,最重視的就是血脈,雖然是姑娘,但不是自家血脈怎麽可能對她跟親生女兒一樣。
</br>
「嬸子那麽關心琴姨,青梅妹妹又是嬸子的女兒,肯定是站在琴姨那邊的,你雖然表麵上是為了琴姨和她女兒,可背後就不是這麽簡單了,被我戳穿了,竟然還敢狡辯,我告訴你明年沒有八壇果酒,我就要跟你絕交。」元三義正言辭的說道。
「八壇?我本打算給你十壇,畢竟還勞煩你看顧琴姨她們,沒想到辰憶這麽為我著想,那就……」
「那就十壇,子謙,是我錯怪你了,果然你是把我放在心上的。」元三一改悲痛的神情,滿臉感動的接過萬彥彧的話說道。
萬彥彧哭笑不得,「你呀。」
「琴姨,我肯定讓人看顧好,我可是喝了琴姨不少果酒的人,這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懂的。」元三擠眉弄眼說道。
「你以身相許給琴姨的女兒,想來琴姨應該更喜歡。」萬彥彧笑哈哈的說道。
「去,就知道使勁調侃我。」元三推著萬彥彧哼聲道。
十月初一,施艷珠帶著萬彥彧等人坐上了官船,直往梧州府去。
寒冬臘月,十月寒月一過,天兒越來越冷,棉衣、棉褲全都已經穿上身了。
青香齋免費的大骨濃湯,熱乎的豆漿成了臨川縣百姓早餐的必要飲品。
食味軒火燙的鍋子也在臨川縣掀起一陣熱潮,普通人家有樣學樣的也去打了鍋子和底座,在家自己涮,到是讓臨川縣的鐵匠鋪子生意紅火起來了;有錢人家更喜歡來食味軒,畢竟人家有新鮮的豆芽,鮮口的菇類,還有各色肉類。
一進臘月,天氣更冷了,寒風冷冽,大街上的人倒是沒有因此減少,反而越發多了,因為家家戶戶都忙著來縣城置辦年貨,各家鋪子都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青香齋也不例外,來買糕點的人多到都需要提前三天預約了,當然最熱銷的還是月餅,為了和節日相襯,月餅禮盒外麵的繡品裝飾已經換上「恭賀新春」「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財源廣進」……的字樣,底色當然還是喜慶的紅色。
臘月初八,臨川縣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午後,青香齋也迎來了萬彥彧的到來,滿滿一馬車的年禮。
「彥彧——」餘何氏別提多開心了,立馬出門相迎,並使勁朝著後方張望。
餘青梅也笑著出門,「彥彧哥哥。」然後一看自家娘的樣子哪有什麽不明白的,這是在看琴姨呢。
「嬸子,琴姨沒來。」萬彥彧說道。
「沒跟你一塊兒來啊。」餘何氏有些失落,「不知什麽時候能到啊,想來再十天半個月肯定能到了吧,到時可以跟我們一起迴河山鎮了。」
「嬸子,琴姨今年不迴來了。」萬彥彧都不忍心說了。
「啥,不迴來了?怎麽了?」餘何氏緊張問道,何琴琴一人出門在外,自己一直記掛著,不知有多少話要問呢。
「嬸子,琴姨找到女兒了。」萬彥彧說道。
「啥!」餘何氏聞言驚喜的瞪大了眼,高聲說道,「找到了,真找到了?那孩子不知……」
「娘,我們進去再說吧。」餘青梅說道。
「對,對,彥彧,你快進來,瞧嬸子,高興壞了,都把你忘在門外了,哈哈。」餘何氏爽聲大笑,忙迎著萬彥彧進門。
待一坐定,餘何氏就眼巴巴的看著萬彥彧,餘青梅一陣好笑,自己去叫了嫂子給萬彥彧端茶倒水,拿點心。
「彥彧,這天這麽冷,快喝些熱茶,這糕點剛剛才出爐的,還熱乎著呢,趁熱吃,啊!」餘何氏一見自家老大媳婦端著托盤出來,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都沒給人倒水。
萬彥彧心知餘嬸子心裏記掛,忙開始述說,「九月初一那天,琴姨去京城郊外的白雲寺上香,遇到的,聽嬸子說長得跟何水靈有六七分相似,那雙眼睛跟琴姨是一模一樣。」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啊——」餘何氏雙手合十,滿臉笑容的念念有詞,「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確認了那姑娘腳踝上有個紅胎記,跟琴姨的女兒在一樣的位置。」萬彥彧說道。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餘何氏眼眶泛紅的重複著,「琴琴該多開心啊。」
「對,琴姨高興壞了,所以這次不迴來了,想跟那姑娘多多相處,現在琴姨和那姑娘還沒相認,那姑娘的養母對她也是很好,琴姨不知怎麽開口,打算慢慢來。」萬彥彧說道。
「對了,這是琴姨的信,琴姨口述,我給寫的。」萬彥彧從衣兜裏掏出一封信遞給餘何氏。
餘何氏連忙遞給餘青梅,「青梅,快給娘念念。」
餘青梅打開,直接念了,「阿妹,不知你過得怎麽樣,我在京城過得很好,而且我找到女兒了,阿妹,我找到我的女兒了。」
餘何氏聽到這眼淚再也不受控製的直往下掉,是喜極而泣。
「我除了在鋪子裏做活,就是每月初一去白雲寺上香,可能是菩薩看到了我的誠意,竟然讓我在白雲寺找到了女兒……」
餘青梅絮絮叨叨的念著,信裏寫得更剛剛萬彥彧說得一樣,就是口吻是按著何琴琴來的。
念完,餘何氏已經是又哭又笑好一陣了,餘萍忙去舀了熱水來,讓餘何氏收拾了一番,恢復情緒。
餘青梅看著信,又看了看萬彥彧,總覺得這事沒這麽簡單,琴姨對她的女兒來說可是陌生人,什麽人家會讓一個陌生人跟自己親近,能就近照顧,而且對於那姑娘養母一家的情況,琴姨和彥彧哥哥都說得非常籠統,隻知道人姑娘叫陳婉顏,是陳府小姐,其他什麽也沒說。
是不能說,還是不知怎麽說。
能住京城還是什麽府的,家裏一般都差不了,京城就跟現代的北京一樣,這一個饅頭砸下去,可能就砸到一個官,有官的人家,不,有些錢有些權的人家,最重視的就是血脈,雖然是姑娘,但不是自家血脈怎麽可能對她跟親生女兒一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