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兒真厲害。」方申欣笑著摸摸方申慈的頭誇讚。
「姐,我拿去給爹娘也看看。」方申慈說完就一溜煙的跑走了。
看方申慈遠去的背影,方申欣的眼中一陣悲憫。
自己這麽可愛、天真的弟弟,即使已經十歲了,可思想、行動還是如同三歲稚兒般,這是娘胎裏帶出的病,大夫說一輩子都要這樣,所以從記事的時候開始,方申欣就對方申慈很好,即使衝著別人發脾氣,但一看到弟弟就偃旗息鼓了。
「小姐還是聽老爺的話,不要喜歡那萬少爺了。」小翠低著頭,小聲說道,「萬少爺之前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大聲嗬斥小姐,他不好。」
小翠比方申欣大兩歲,從五歲的時候就跟著方申欣了,兩人雖然是主僕關係,但感情一直很好。
方申欣雖然說話直接,脾氣沖,但從不耍小姐威風,打罵奴僕,所以縣衙的人都很疼她,都順著她的脾氣。
「萬大哥是氣壞了。」方申欣雙手支撐著下巴說道,「萬大哥平時從來沒對我大小聲過,每次來縣衙看爹娘,還會給我和慈兒帶好吃的、好玩的,這次是我說話太過分了,隻希望萬大哥不要氣很久。」
小翠今年十五了,在看待感情方麵比方申欣知道的多一些,萬少爺對待小姐,就是像妹妹一樣,而且小姐也十三了,如果萬少爺有那心思,怎麽也得上門說親了不是,哎,自家小姐也太執著了。
不過這些話當丫鬟的不好對小姐說,想來經了這次事,老爺和夫人應該會跟小姐談的。
果不其然,一盞茶後,項水芹帶著貼身嬤嬤進了方申欣的閨房。
「娘——」方申欣抬頭叫了一身,然後一臉委屈。
項水芹見寶貝閨女這樣,也心疼,這麽多年,自己都不捨得多罵一句。
方申欣是老大,剛出生就集父母寵愛於一身,三年後方申慈出生,方仁和項水芹都不是重男輕女的人,對倆孩子的疼寵都是一樣的,直到方申慈五歲的時候。
方申慈一歲半才會開口說話,兩歲才會走路,著實嚇壞了方仁和項水芹,請了大夫來看,說沒任何問題,之後看著都正常,兩人這心才放下。
可到了五歲,方申慈的行動還是跟兩三歲的時候一樣,說話隻能單字或簡單的一小句,跟同齡人比起來思想、行動有些遲緩,方仁和項水芹心又提上來了,然後開始請大夫來看。
臨川縣的大夫除了賀老大夫都說沒有問題,隻有賀老大夫堅定的說,方申慈從娘胎裏出來的時候就帶著的不足,就算年紀越來越大,心智還是隻有幾歲孩童。
當時方仁和項水芹就嚇呆了,賀老大夫說對這個沒有辦法醫治,是先天的不足,不是病,自己看不了,然後安慰了一番,畢竟方申慈還是好的,很多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傻子,可方申慈強上很多,生活能自理,就是心智不成熟而已,教育的好,還是能理事的。
方仁和項水芹當然不會這麽容易就放棄,又去府城找有名的大夫,甚至託了萬彥彧找了京城有名的大夫,但結果都一樣,和賀老大夫說的話一樣,以後無論多大,心智隻有孩童的。
到了這個地步,方仁和項水芹才放棄,但緊跟著的就是深深的自責,項水芹覺得是自己孕期的時候沒有注意周全,才使方申慈變成這樣。
也為了讓方申慈像其他孩子一樣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說話利落些,項水芹幾乎一頭撲在兒子身上,親身教導,方申慈現在十歲了,說話利落,穿衣、吃飯都跟常人無異,都是項水芹的功勞。
但顧了兒子,在女兒身上就少了時間,以至方申欣十歲那年,跟丫鬟、僕婦出門,被拐賣了。
好在方仁當機立斷,立馬叫人快馬加鞭去府城找萬府幫忙,萬知府,也就是萬彥彧的爹爹一聲令下,整個梧州府都動起來了。
方仁自己帶人在臨川縣找,畢竟是在臨川縣丟的人,還在縣城的可能性最大。
足足找了五天,方申欣被找到了,在梧州府城找到的人,還是當時才十二歲的萬彥彧帶人找到的。
項水芹知道,對女兒疏忽了,心裏內疚、心疼的不行,自打那以後,事事都順著方申欣,寵著、愛著,以至於現在的方申欣脾氣驕縱、衝動。
而方申欣對萬彥彧,也就是那時候仰慕上的,萬彥彧是她的大英雄。
並且萬彥彧每次來臨川縣,來縣衙,對方申慈也是照顧、愛護有加,方申欣對萬彥彧就越來越仰慕,萬彥彧是她見過最好的人。
「欣兒——」項水芹坐下摸摸閨女的頭,然後轉頭對身後的嬤嬤、丫鬟說道,「你們先出去。」
「是,夫人。」
「欣兒,你爹爹說的話是對的,你這脾氣、性子得改改。」項水芹一臉溫柔的說道。
「娘,我也不想這樣的,就一時沒控製住。」方申欣吐了吐舌頭委屈說道,「但爹爹的懲罰也太重了。」
「餘青梅是梅妍的救命恩人,彥彧他們一家子都感激著,你說了那樣的話,難怪彥彧兇你,就連我和你爹都要好好批評你一番。」項水芹輕點閨女腦袋說道。
「我一說出口就後悔了,那個餘青梅看著就六七歲。」方申欣嘟嘴說道,「後來萬大哥一說,餘青梅就是救了梅妍妹妹的人,我更加後悔了,我也被拐賣過,當時被萬大哥救起的時候,我心裏不知多感激,多仰慕,可想而知萬大哥他們對餘青梅有多感激,萬大哥疼愛餘青梅也是正常的。」
「你看,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懂,就是不能控製你這張嘴。」項水芹欣慰說道,自家閨女雖然驕縱些,說話沖了些,但人是好的。
「娘,我真的知道錯了,我等等就求爹爹讓我出去一趟,給餘青梅道個歉,然後再開始禁足。」方申欣說道。
「好孩子,不愧是爹娘的孩子。」項水芹一臉驕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br>
「姐,我拿去給爹娘也看看。」方申慈說完就一溜煙的跑走了。
看方申慈遠去的背影,方申欣的眼中一陣悲憫。
自己這麽可愛、天真的弟弟,即使已經十歲了,可思想、行動還是如同三歲稚兒般,這是娘胎裏帶出的病,大夫說一輩子都要這樣,所以從記事的時候開始,方申欣就對方申慈很好,即使衝著別人發脾氣,但一看到弟弟就偃旗息鼓了。
「小姐還是聽老爺的話,不要喜歡那萬少爺了。」小翠低著頭,小聲說道,「萬少爺之前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大聲嗬斥小姐,他不好。」
小翠比方申欣大兩歲,從五歲的時候就跟著方申欣了,兩人雖然是主僕關係,但感情一直很好。
方申欣雖然說話直接,脾氣沖,但從不耍小姐威風,打罵奴僕,所以縣衙的人都很疼她,都順著她的脾氣。
「萬大哥是氣壞了。」方申欣雙手支撐著下巴說道,「萬大哥平時從來沒對我大小聲過,每次來縣衙看爹娘,還會給我和慈兒帶好吃的、好玩的,這次是我說話太過分了,隻希望萬大哥不要氣很久。」
小翠今年十五了,在看待感情方麵比方申欣知道的多一些,萬少爺對待小姐,就是像妹妹一樣,而且小姐也十三了,如果萬少爺有那心思,怎麽也得上門說親了不是,哎,自家小姐也太執著了。
不過這些話當丫鬟的不好對小姐說,想來經了這次事,老爺和夫人應該會跟小姐談的。
果不其然,一盞茶後,項水芹帶著貼身嬤嬤進了方申欣的閨房。
「娘——」方申欣抬頭叫了一身,然後一臉委屈。
項水芹見寶貝閨女這樣,也心疼,這麽多年,自己都不捨得多罵一句。
方申欣是老大,剛出生就集父母寵愛於一身,三年後方申慈出生,方仁和項水芹都不是重男輕女的人,對倆孩子的疼寵都是一樣的,直到方申慈五歲的時候。
方申慈一歲半才會開口說話,兩歲才會走路,著實嚇壞了方仁和項水芹,請了大夫來看,說沒任何問題,之後看著都正常,兩人這心才放下。
可到了五歲,方申慈的行動還是跟兩三歲的時候一樣,說話隻能單字或簡單的一小句,跟同齡人比起來思想、行動有些遲緩,方仁和項水芹心又提上來了,然後開始請大夫來看。
臨川縣的大夫除了賀老大夫都說沒有問題,隻有賀老大夫堅定的說,方申慈從娘胎裏出來的時候就帶著的不足,就算年紀越來越大,心智還是隻有幾歲孩童。
當時方仁和項水芹就嚇呆了,賀老大夫說對這個沒有辦法醫治,是先天的不足,不是病,自己看不了,然後安慰了一番,畢竟方申慈還是好的,很多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傻子,可方申慈強上很多,生活能自理,就是心智不成熟而已,教育的好,還是能理事的。
方仁和項水芹當然不會這麽容易就放棄,又去府城找有名的大夫,甚至託了萬彥彧找了京城有名的大夫,但結果都一樣,和賀老大夫說的話一樣,以後無論多大,心智隻有孩童的。
到了這個地步,方仁和項水芹才放棄,但緊跟著的就是深深的自責,項水芹覺得是自己孕期的時候沒有注意周全,才使方申慈變成這樣。
也為了讓方申慈像其他孩子一樣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說話利落些,項水芹幾乎一頭撲在兒子身上,親身教導,方申慈現在十歲了,說話利落,穿衣、吃飯都跟常人無異,都是項水芹的功勞。
但顧了兒子,在女兒身上就少了時間,以至方申欣十歲那年,跟丫鬟、僕婦出門,被拐賣了。
好在方仁當機立斷,立馬叫人快馬加鞭去府城找萬府幫忙,萬知府,也就是萬彥彧的爹爹一聲令下,整個梧州府都動起來了。
方仁自己帶人在臨川縣找,畢竟是在臨川縣丟的人,還在縣城的可能性最大。
足足找了五天,方申欣被找到了,在梧州府城找到的人,還是當時才十二歲的萬彥彧帶人找到的。
項水芹知道,對女兒疏忽了,心裏內疚、心疼的不行,自打那以後,事事都順著方申欣,寵著、愛著,以至於現在的方申欣脾氣驕縱、衝動。
而方申欣對萬彥彧,也就是那時候仰慕上的,萬彥彧是她的大英雄。
並且萬彥彧每次來臨川縣,來縣衙,對方申慈也是照顧、愛護有加,方申欣對萬彥彧就越來越仰慕,萬彥彧是她見過最好的人。
「欣兒——」項水芹坐下摸摸閨女的頭,然後轉頭對身後的嬤嬤、丫鬟說道,「你們先出去。」
「是,夫人。」
「欣兒,你爹爹說的話是對的,你這脾氣、性子得改改。」項水芹一臉溫柔的說道。
「娘,我也不想這樣的,就一時沒控製住。」方申欣吐了吐舌頭委屈說道,「但爹爹的懲罰也太重了。」
「餘青梅是梅妍的救命恩人,彥彧他們一家子都感激著,你說了那樣的話,難怪彥彧兇你,就連我和你爹都要好好批評你一番。」項水芹輕點閨女腦袋說道。
「我一說出口就後悔了,那個餘青梅看著就六七歲。」方申欣嘟嘴說道,「後來萬大哥一說,餘青梅就是救了梅妍妹妹的人,我更加後悔了,我也被拐賣過,當時被萬大哥救起的時候,我心裏不知多感激,多仰慕,可想而知萬大哥他們對餘青梅有多感激,萬大哥疼愛餘青梅也是正常的。」
「你看,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懂,就是不能控製你這張嘴。」項水芹欣慰說道,自家閨女雖然驕縱些,說話沖了些,但人是好的。
「娘,我真的知道錯了,我等等就求爹爹讓我出去一趟,給餘青梅道個歉,然後再開始禁足。」方申欣說道。
「好孩子,不愧是爹娘的孩子。」項水芹一臉驕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