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喝過尼羅河水的人會再迴來的!
——埃及諺語
蘭州有不少具有鮮明特色的小吃,例如牛肉拉麵、釀皮子、漿水麵、千層牛肉餅、砂鍋、燒鍋子、手抓羊肉、油炒粉釀皮和油鍋盔等。
牛肉拉麵是蘭州最著名的小吃。它又叫作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三大中式快餐之一、中國十大麵條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麵。
傳說在1915年,一個叫馬保子的迴族人家境十分貧寒。他為了養家糊口,在自己家裏製成了熱鍋牛肉麵,然後挑著擔子在蘭州大街小巷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肝和羊肝的湯汁兌入牛肉麵中,使湯汁香味撲鼻。
牛肉拉麵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麵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中外美食家的一致好評。
蘭州大學正門的斜對麵有一家飛天牛肉麵館。麵館的生意格外得好,每天從早到晚都是人頭攢動,幾乎沒有空閑的座位。
一大碗香噴噴的牛肉拉麵物美價廉,隻需要兩毛八分錢和二兩糧票。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來說,這不啻是一頓饕餮盛宴了。因此到這裏就餐的蘭州大學的大學生特別多。
每隔上幾天時間,牛木林揣上節約下來的零花錢,叫上兩三個好朋友,來到飛天牛肉麵館享受一頓。
一進麵館,迎麵是一幅很大的鬆柏白鶴字畫。“主雅客來勤”幾個大字墨色濃淡相宜,如同麵館裏的牛肉拉麵一樣,令人心曠神怡,大快朵頤。
大學裏並不是萬事大吉的世外桃源。
牛木林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疑惑。他不太願意向別人述說自己的心事,而是跑到圖書館借來一些名人的傳記,從書中學習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就這樣,他先後閱讀了《鄧肯自傳》、《卓別林傳》、《列寧傳》、《鐵托傳》等一大批著名人物的傳記。
大學的第一個寒假到了,同學們紛紛收拾行李迴家了。寒假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從蘭州到烏魯木齊乘坐火車需要兩天的時間,從烏魯木齊到北屯乘坐汽車又需要三天的時間,從北屯再到15連的家裏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一個來迴就花去了一半的假期,隻能夠在家裏待上兩周的時間。在牛木林看來,這樣的車馬勞頓實在劃不來。
牛木林決定寒假到四川成都的舅舅鞏連朝家去。
在成都,他見到了分別12年的舅舅及其家人,第一次見到了為自己贈送《現代漢語詞典》的表姐鞏碧玉,還參觀了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草堂、薛濤的舊居,瞻仰了據說埋葬著諸葛亮的武侯祠。他還到青羊宮觀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春燈會。
寒假結束迴到學校以後,他寫下了寒假作業敘事散文《青陽燈會》,通過描寫燈會上展出的各種燈畫來表現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
牛木林的這篇文章得到了教授寫作的張積禮老師的賞識,把它作為範文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朗讀。
受到老師鼓勵和表揚的牛木林幹勁更足了。他利用課餘時間鑽到學校的圖書館裏,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編寫了一本20萬字的《中國少數民族曆史優秀人物小傳》。
朝夕相處的同學們突然看到牛木林拿出來的一大遝書稿,都著實吃了一驚。他們紛紛讚歎他的大膽、敬業和執著。
蘭州的四季格外分明,不像新疆長冬短夏、春秋兩季稍縱即逝。春節剛過幾天,蘭州便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首先搶得花魁的是學生宿舍樓轉角處的迎春花。枝頭上開放著一串串金黃色的花瓣,燦爛動人,儼然是京戲中青春亮眼的小生。
接下來是綻放在學校大禮堂前麵無比豔麗的碧桃。層層重疊相映的紅色花瓣,嬌媚耀眼,仿佛是京戲中活潑俏皮的花旦,令人精神振奮。
一陣幽香隨著春風飄進了課堂,叫人沉迷陶醉。舊文科樓下的丁香花也競相開放了。淡紫色的小花朵清淡高雅,富有神韻,猶如京戲中端莊恬靜的青衣。
噴泉水池旁邊的紫藤虯枝蜿蜒,獨自支起了一座墨綠色的涼棚。紫色的花朵攀附在蒼勁的枝條上,在火熱的陽光下自得其樂,宛如京戲裏沉著穩重的老生。
天水路邊悄悄將枝條探進校園裏的槐樹,一夜之間變得鬱鬱蔥蔥。滿樹的槐花綻開了花苞,吐露出白玉般的花瓣,飄逸出淡淡的香味,好像是京戲裏慈祥溫和的老旦。小雨過後,遍地殘花,一片潔白。
校園樹上美麗的花朵,開得那麽鮮豔。牛木林的心情就像樹上美麗的花朵,璀璨,明亮,幸福。
一天,學生黨支部書記、在讀研究生謝電波找到牛木林談話。他首先肯定了牛木林品學兼優,鼓勵他多了解黨的知識,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牛木林聽了謝電波的話,忐忑不安地說道:“我最近在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書籍。我覺得我的思想水平才達到資產階級思想啟蒙的階段,離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好像還有很長的距離呢。”
謝電波非常喜歡牛木林的誠實和真摯,笑著說道:“沒有關係。入黨的過程也是進步的過程。”
牛木林迴到教室裏,背著別人偷偷地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
第二天,他把寫好的申請書鄭重地交給了謝電波。
春暖花開的時節,蘭州大學學生處組織了全校近百名的少數民族學生到吐魯溝春遊。牛木林、馬小平、納森和韓吉壽都參加了春遊活動。
吐魯溝地處甘肅省永登縣連城林區的腹地,距離省城蘭州市和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裏,屬於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麵積5848.4公頃,海拔1998--3165米。吐魯溝因為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又名吐綠溝。
吐魯是古代蒙古語,意思是大、好或者美好的果園。這裏曾經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
吐魯溝的地貌奇特,山勢嶙峋,起伏劇烈,風光秀麗,被人們稱頌為“神話般的綠色山穀”。
受山地氣候的影響,吐魯溝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個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發源於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後,經前溝匯入大通河。
被稱為沙漠之舟、絲綢之路使者的駝峰嶺,綠裝翠裹,巍然屹立。風光無限的天窗眼更是天下奇觀。在高插雲天的山壁上“洞天石扉,訇然中開”,仿佛是觀察天體的望遠鏡,使人們看到那山外青山峰外峰的壯美景致。
天窗眼往前,群山環繞,峭壁聳峙,壁角有藏龍洞,溪水入洞複出,婉若龍口吐珠;洞側有一巨石相對而立,稱虎探龍穴之石;抬頭仰望,天空被峭壁裁為月牙形,曰藏龍臥虎半月天。
金剛峰和七夕橋中間的針葉林中,有一片特別引人注目的紅樺林,在綠色的點綴下極為豔麗,惹人喜愛。那氣冠蒼穹、摩天頂立的玉柱更使遊人歎為觀止。
石壁瀉珠構成了一處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瀑布高80餘米,身臨其境,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複出腦海。彌勒石、通天門、觀音寺等天然景觀,豐姿多彩,各具特色。
吐魯溝的山頂是豐美的草原和遼闊的牧場。時而從遠處傳來悠揚婉轉的民歌,令人心曠神怡,盡享高原獨特的風光。山腰上,勁鬆高高地矗立,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深入其中,平日裏牽腸掛肚的思緒和煩惱瞬間煙消雲散。山腳下,小橋、流水、人家,莊稼茂盛,炊煙嫋嫋,凝成了一個美麗的鄉村畫卷。
久居鬧市的大學生在這裏體會到田園風光的悠然自得。
牛萬山到伊犁探親的時候隻見到了大弟牛見山。他的小弟弟牛銀山已經因病去世,埋在了西域的黃土地裏。他還見到了小叔叔牛占海的女兒尕索菲全家和三叔叔牛占祥的兒子牛君山全家。牛君山告訴他,1960年代初期,他們一家流亡到了新疆伊犁的察布查爾縣,在那裏安家紮下了根。他的長子牛成才長大以後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來複員到了蘭州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工作。
牛萬山聽說牛成才在蘭州工作,便寫信把牛成才的地址告訴了同在蘭州的牛木林,希望他們能夠互相走動,建立起親戚之間的關係。
牛木林遵照父親的囑咐,找到了父親堂弟的兒子牛成才。
牛成才性格外向,頗有些破釜沉舟的膽量,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毅然從單位停薪留職,承包了一家商貿公司。他還十分擅長交際,在社會上擁有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
一天,牛成才通知牛木林周末到自己的公司來一趟,說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來辦理。
周末,牛木林按時來到了牛成才的公司。他看見好幾個戴著白帽子的陌生人坐在沙發上。
牛成才向牛木林介紹說道:“這是團長爺爺牛占海的兒子牛賽德叔叔。當年,團長爺爺在安徽、河南一帶打擊日本鬼子,是抗日有功的人員。現在牛賽德叔叔要向省裏寫申請,要求歸還解放後被公家沒收的房產。”
他咳嗽了兩下,隨口吐出了一團濃痰,然後安頓道:“這是別人幫忙寫的申請材料。現在需要抄寫8份,你幫忙給抄寫一下。”
說完話,牛成才把手中一遝寫滿鋼筆字的信箋遞給了牛木林,
牛木林拿著材料迴到了學校,跑到小賣部買來一本學校專用的稿紙,開始一邊抄寫申請書,一邊閱讀曆史。他從中了解到牛占海當年在馬彪的帶領下英勇殺敵,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原來我們牛家人也是對國家有貢獻的!
後來,公家果真把沒收的房產還給了牛賽德,還補償了20萬元的現金。
這一年的暑假,牛木林迴到了闊別一年的故鄉。
這時候,兵團開始改革開放,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實行個人承包土地、定額上繳糧食、餘糧可以自行處理的新模式。牛萬山和鞏臘梅雖然在兵團幹了20多年,但是,從事的都是炊事員、趕大車和保育員等輔助性工作,從來沒有真正地幹過從播種到收獲全過程的農活。於是,他們選擇了提前退休。
牛萬山年輕的時候喜歡體育運動和飼養信鴿。每天下班以後不顧一天的勞累,不是與一幫球友到各個連隊去比賽籃球,就是放養一大群鴿子。他專心飼養鴿子,卻從來不宰殺吃肉。據說是因為迴教禁止宰殺象征和平的鴿子。
牛木林和弟弟經常被父親派到糧食曬場上去收集剩餘的麥子,給家裏的鴿子當作飼料。有時候,他們看到別人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鴿子肉和蛋,心中感到憤憤不平,發誓再也不去曬場背飼料了。
有一年,連隊給他們分配了新房子。因為規定個人不得私自搭建鴿子房,牛萬山放著新房子不住,一直拖延時間不肯搬家。直到有一天的半夜,小偷把他的鴿子一窩端光了,牛萬山才下定決心搬到了新家。
退休以後的牛萬山開始鑽研木工活。他學會了製作手推車,首先試驗給自己家做了一輛,獲得成功以後又給每一家鄰居也製作了一輛像模像樣的手推車。他還學會了製作沙發,給自己家裏打製了一對沙發。雖然沙發坐上去有點生硬,但是,灰色花紋的人造革外包的確非常漂亮。
牛萬山一向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電視機尚未在普通人家普及的時候,他率先購買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於是,他把牛家變成了連隊職工的“電視俱樂部”。
每天吃過晚飯以後,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提著馬紮子,準時來到牛家收看電視。等到半夜,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再見”二字,鄰居們才伸著懶腰,各自迴家睡覺。
牛木林認為,自己是上大學以後第一次迴來,必須要去學校看望教過自己的老師。他騎上自行車,來到了20公裏以外的181團中學,拜見了他認為應該感謝的每一位老師。
一天,牛木林在家裏和父親討論哪一種埋葬方式更科學、更合理。
牛木林隨性地說道:“土葬太浪費土地了,還是火葬比較好。”
牛萬山是典型的迴迴傳統派,對牛木林的驚世駭俗十分不滿。他認真地說道:“穆斯林的規矩就是土葬。等到末日審判的時候,幹了壞事的人才會受到火刑!將來我們無常了,難道你還把我們用一把火燒了不成?”
牛木林說道:“我不管。反正我將來就是火葬!”
正在這時,14連的一個迴族男子進來通知道:“牛姑舅,我來給你們報個喪。鐵長魁8歲的兒子到河裏遊泳,人沒了。明天在毛拉灣送葬。”
牛萬山轉過臉來,衝著牛木林嚴肅地說道:“你,明天到毛拉灣挖墳坑去。現場接受迴教傳統的教育。”
第二天,牛木林隨著人們來到了毛拉灣。
毛拉灣在181團團部南部的戈壁灘上,是團領導專門為信仰迴教的職工劃定的一塊公共墓地。墓地四周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沒有辦法用作農業生產。
牛木林看到墓地上豎立著幾座孤零零的墳堆,墳堆的前麵豎立著一塊沒有寫字的木板。
牛木林向一位長者問道:“叔叔,為什麽要在墳前立一塊木牌子?”
那位長者迴答道:“這是亡人的家人做的記號。方便以後找到亡人的墳墓。”
牛木林思考了一下,說道:“現在隻有幾座墳墓,人們還容易辨認。等到以後墳墓多了,都是木牌子怎麽能夠區分開呢?可不可以在木牌子上寫上亡人的名字呢?”
那位長者說道:“你說的對。我們迴去商量一下。”
牛木林看到別人在空地上挖掘墓坑,便拿起一把十字鎬加入進去。
來自全團的迴族人看到大學生牛木林來挖墳坑,覺得十分新奇和稀罕,便和他開起玩笑來:“大秀才,十字鎬可不是寫字的鋼筆,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握好的。”
牛木林隻是笑了一下,沒有言語,使勁地挖著石子。
牛萬山看著默默勞動的牛木林,心中感到了一絲欣喜和安慰。他固執地認為,穆斯林就應該堅守信仰,堅持祖先傳下來的一切。
</p>
喝過尼羅河水的人會再迴來的!
——埃及諺語
蘭州有不少具有鮮明特色的小吃,例如牛肉拉麵、釀皮子、漿水麵、千層牛肉餅、砂鍋、燒鍋子、手抓羊肉、油炒粉釀皮和油鍋盔等。
牛肉拉麵是蘭州最著名的小吃。它又叫作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三大中式快餐之一、中國十大麵條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麵。
傳說在1915年,一個叫馬保子的迴族人家境十分貧寒。他為了養家糊口,在自己家裏製成了熱鍋牛肉麵,然後挑著擔子在蘭州大街小巷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肝和羊肝的湯汁兌入牛肉麵中,使湯汁香味撲鼻。
牛肉拉麵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麵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中外美食家的一致好評。
蘭州大學正門的斜對麵有一家飛天牛肉麵館。麵館的生意格外得好,每天從早到晚都是人頭攢動,幾乎沒有空閑的座位。
一大碗香噴噴的牛肉拉麵物美價廉,隻需要兩毛八分錢和二兩糧票。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來說,這不啻是一頓饕餮盛宴了。因此到這裏就餐的蘭州大學的大學生特別多。
每隔上幾天時間,牛木林揣上節約下來的零花錢,叫上兩三個好朋友,來到飛天牛肉麵館享受一頓。
一進麵館,迎麵是一幅很大的鬆柏白鶴字畫。“主雅客來勤”幾個大字墨色濃淡相宜,如同麵館裏的牛肉拉麵一樣,令人心曠神怡,大快朵頤。
大學裏並不是萬事大吉的世外桃源。
牛木林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疑惑。他不太願意向別人述說自己的心事,而是跑到圖書館借來一些名人的傳記,從書中學習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就這樣,他先後閱讀了《鄧肯自傳》、《卓別林傳》、《列寧傳》、《鐵托傳》等一大批著名人物的傳記。
大學的第一個寒假到了,同學們紛紛收拾行李迴家了。寒假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從蘭州到烏魯木齊乘坐火車需要兩天的時間,從烏魯木齊到北屯乘坐汽車又需要三天的時間,從北屯再到15連的家裏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一個來迴就花去了一半的假期,隻能夠在家裏待上兩周的時間。在牛木林看來,這樣的車馬勞頓實在劃不來。
牛木林決定寒假到四川成都的舅舅鞏連朝家去。
在成都,他見到了分別12年的舅舅及其家人,第一次見到了為自己贈送《現代漢語詞典》的表姐鞏碧玉,還參觀了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草堂、薛濤的舊居,瞻仰了據說埋葬著諸葛亮的武侯祠。他還到青羊宮觀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春燈會。
寒假結束迴到學校以後,他寫下了寒假作業敘事散文《青陽燈會》,通過描寫燈會上展出的各種燈畫來表現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
牛木林的這篇文章得到了教授寫作的張積禮老師的賞識,把它作為範文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朗讀。
受到老師鼓勵和表揚的牛木林幹勁更足了。他利用課餘時間鑽到學校的圖書館裏,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編寫了一本20萬字的《中國少數民族曆史優秀人物小傳》。
朝夕相處的同學們突然看到牛木林拿出來的一大遝書稿,都著實吃了一驚。他們紛紛讚歎他的大膽、敬業和執著。
蘭州的四季格外分明,不像新疆長冬短夏、春秋兩季稍縱即逝。春節剛過幾天,蘭州便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首先搶得花魁的是學生宿舍樓轉角處的迎春花。枝頭上開放著一串串金黃色的花瓣,燦爛動人,儼然是京戲中青春亮眼的小生。
接下來是綻放在學校大禮堂前麵無比豔麗的碧桃。層層重疊相映的紅色花瓣,嬌媚耀眼,仿佛是京戲中活潑俏皮的花旦,令人精神振奮。
一陣幽香隨著春風飄進了課堂,叫人沉迷陶醉。舊文科樓下的丁香花也競相開放了。淡紫色的小花朵清淡高雅,富有神韻,猶如京戲中端莊恬靜的青衣。
噴泉水池旁邊的紫藤虯枝蜿蜒,獨自支起了一座墨綠色的涼棚。紫色的花朵攀附在蒼勁的枝條上,在火熱的陽光下自得其樂,宛如京戲裏沉著穩重的老生。
天水路邊悄悄將枝條探進校園裏的槐樹,一夜之間變得鬱鬱蔥蔥。滿樹的槐花綻開了花苞,吐露出白玉般的花瓣,飄逸出淡淡的香味,好像是京戲裏慈祥溫和的老旦。小雨過後,遍地殘花,一片潔白。
校園樹上美麗的花朵,開得那麽鮮豔。牛木林的心情就像樹上美麗的花朵,璀璨,明亮,幸福。
一天,學生黨支部書記、在讀研究生謝電波找到牛木林談話。他首先肯定了牛木林品學兼優,鼓勵他多了解黨的知識,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牛木林聽了謝電波的話,忐忑不安地說道:“我最近在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書籍。我覺得我的思想水平才達到資產階級思想啟蒙的階段,離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好像還有很長的距離呢。”
謝電波非常喜歡牛木林的誠實和真摯,笑著說道:“沒有關係。入黨的過程也是進步的過程。”
牛木林迴到教室裏,背著別人偷偷地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
第二天,他把寫好的申請書鄭重地交給了謝電波。
春暖花開的時節,蘭州大學學生處組織了全校近百名的少數民族學生到吐魯溝春遊。牛木林、馬小平、納森和韓吉壽都參加了春遊活動。
吐魯溝地處甘肅省永登縣連城林區的腹地,距離省城蘭州市和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裏,屬於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麵積5848.4公頃,海拔1998--3165米。吐魯溝因為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又名吐綠溝。
吐魯是古代蒙古語,意思是大、好或者美好的果園。這裏曾經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
吐魯溝的地貌奇特,山勢嶙峋,起伏劇烈,風光秀麗,被人們稱頌為“神話般的綠色山穀”。
受山地氣候的影響,吐魯溝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個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發源於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後,經前溝匯入大通河。
被稱為沙漠之舟、絲綢之路使者的駝峰嶺,綠裝翠裹,巍然屹立。風光無限的天窗眼更是天下奇觀。在高插雲天的山壁上“洞天石扉,訇然中開”,仿佛是觀察天體的望遠鏡,使人們看到那山外青山峰外峰的壯美景致。
天窗眼往前,群山環繞,峭壁聳峙,壁角有藏龍洞,溪水入洞複出,婉若龍口吐珠;洞側有一巨石相對而立,稱虎探龍穴之石;抬頭仰望,天空被峭壁裁為月牙形,曰藏龍臥虎半月天。
金剛峰和七夕橋中間的針葉林中,有一片特別引人注目的紅樺林,在綠色的點綴下極為豔麗,惹人喜愛。那氣冠蒼穹、摩天頂立的玉柱更使遊人歎為觀止。
石壁瀉珠構成了一處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瀑布高80餘米,身臨其境,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複出腦海。彌勒石、通天門、觀音寺等天然景觀,豐姿多彩,各具特色。
吐魯溝的山頂是豐美的草原和遼闊的牧場。時而從遠處傳來悠揚婉轉的民歌,令人心曠神怡,盡享高原獨特的風光。山腰上,勁鬆高高地矗立,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深入其中,平日裏牽腸掛肚的思緒和煩惱瞬間煙消雲散。山腳下,小橋、流水、人家,莊稼茂盛,炊煙嫋嫋,凝成了一個美麗的鄉村畫卷。
久居鬧市的大學生在這裏體會到田園風光的悠然自得。
牛萬山到伊犁探親的時候隻見到了大弟牛見山。他的小弟弟牛銀山已經因病去世,埋在了西域的黃土地裏。他還見到了小叔叔牛占海的女兒尕索菲全家和三叔叔牛占祥的兒子牛君山全家。牛君山告訴他,1960年代初期,他們一家流亡到了新疆伊犁的察布查爾縣,在那裏安家紮下了根。他的長子牛成才長大以後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來複員到了蘭州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工作。
牛萬山聽說牛成才在蘭州工作,便寫信把牛成才的地址告訴了同在蘭州的牛木林,希望他們能夠互相走動,建立起親戚之間的關係。
牛木林遵照父親的囑咐,找到了父親堂弟的兒子牛成才。
牛成才性格外向,頗有些破釜沉舟的膽量,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毅然從單位停薪留職,承包了一家商貿公司。他還十分擅長交際,在社會上擁有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
一天,牛成才通知牛木林周末到自己的公司來一趟,說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來辦理。
周末,牛木林按時來到了牛成才的公司。他看見好幾個戴著白帽子的陌生人坐在沙發上。
牛成才向牛木林介紹說道:“這是團長爺爺牛占海的兒子牛賽德叔叔。當年,團長爺爺在安徽、河南一帶打擊日本鬼子,是抗日有功的人員。現在牛賽德叔叔要向省裏寫申請,要求歸還解放後被公家沒收的房產。”
他咳嗽了兩下,隨口吐出了一團濃痰,然後安頓道:“這是別人幫忙寫的申請材料。現在需要抄寫8份,你幫忙給抄寫一下。”
說完話,牛成才把手中一遝寫滿鋼筆字的信箋遞給了牛木林,
牛木林拿著材料迴到了學校,跑到小賣部買來一本學校專用的稿紙,開始一邊抄寫申請書,一邊閱讀曆史。他從中了解到牛占海當年在馬彪的帶領下英勇殺敵,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原來我們牛家人也是對國家有貢獻的!
後來,公家果真把沒收的房產還給了牛賽德,還補償了20萬元的現金。
這一年的暑假,牛木林迴到了闊別一年的故鄉。
這時候,兵團開始改革開放,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實行個人承包土地、定額上繳糧食、餘糧可以自行處理的新模式。牛萬山和鞏臘梅雖然在兵團幹了20多年,但是,從事的都是炊事員、趕大車和保育員等輔助性工作,從來沒有真正地幹過從播種到收獲全過程的農活。於是,他們選擇了提前退休。
牛萬山年輕的時候喜歡體育運動和飼養信鴿。每天下班以後不顧一天的勞累,不是與一幫球友到各個連隊去比賽籃球,就是放養一大群鴿子。他專心飼養鴿子,卻從來不宰殺吃肉。據說是因為迴教禁止宰殺象征和平的鴿子。
牛木林和弟弟經常被父親派到糧食曬場上去收集剩餘的麥子,給家裏的鴿子當作飼料。有時候,他們看到別人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鴿子肉和蛋,心中感到憤憤不平,發誓再也不去曬場背飼料了。
有一年,連隊給他們分配了新房子。因為規定個人不得私自搭建鴿子房,牛萬山放著新房子不住,一直拖延時間不肯搬家。直到有一天的半夜,小偷把他的鴿子一窩端光了,牛萬山才下定決心搬到了新家。
退休以後的牛萬山開始鑽研木工活。他學會了製作手推車,首先試驗給自己家做了一輛,獲得成功以後又給每一家鄰居也製作了一輛像模像樣的手推車。他還學會了製作沙發,給自己家裏打製了一對沙發。雖然沙發坐上去有點生硬,但是,灰色花紋的人造革外包的確非常漂亮。
牛萬山一向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電視機尚未在普通人家普及的時候,他率先購買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於是,他把牛家變成了連隊職工的“電視俱樂部”。
每天吃過晚飯以後,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提著馬紮子,準時來到牛家收看電視。等到半夜,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再見”二字,鄰居們才伸著懶腰,各自迴家睡覺。
牛木林認為,自己是上大學以後第一次迴來,必須要去學校看望教過自己的老師。他騎上自行車,來到了20公裏以外的181團中學,拜見了他認為應該感謝的每一位老師。
一天,牛木林在家裏和父親討論哪一種埋葬方式更科學、更合理。
牛木林隨性地說道:“土葬太浪費土地了,還是火葬比較好。”
牛萬山是典型的迴迴傳統派,對牛木林的驚世駭俗十分不滿。他認真地說道:“穆斯林的規矩就是土葬。等到末日審判的時候,幹了壞事的人才會受到火刑!將來我們無常了,難道你還把我們用一把火燒了不成?”
牛木林說道:“我不管。反正我將來就是火葬!”
正在這時,14連的一個迴族男子進來通知道:“牛姑舅,我來給你們報個喪。鐵長魁8歲的兒子到河裏遊泳,人沒了。明天在毛拉灣送葬。”
牛萬山轉過臉來,衝著牛木林嚴肅地說道:“你,明天到毛拉灣挖墳坑去。現場接受迴教傳統的教育。”
第二天,牛木林隨著人們來到了毛拉灣。
毛拉灣在181團團部南部的戈壁灘上,是團領導專門為信仰迴教的職工劃定的一塊公共墓地。墓地四周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沒有辦法用作農業生產。
牛木林看到墓地上豎立著幾座孤零零的墳堆,墳堆的前麵豎立著一塊沒有寫字的木板。
牛木林向一位長者問道:“叔叔,為什麽要在墳前立一塊木牌子?”
那位長者迴答道:“這是亡人的家人做的記號。方便以後找到亡人的墳墓。”
牛木林思考了一下,說道:“現在隻有幾座墳墓,人們還容易辨認。等到以後墳墓多了,都是木牌子怎麽能夠區分開呢?可不可以在木牌子上寫上亡人的名字呢?”
那位長者說道:“你說的對。我們迴去商量一下。”
牛木林看到別人在空地上挖掘墓坑,便拿起一把十字鎬加入進去。
來自全團的迴族人看到大學生牛木林來挖墳坑,覺得十分新奇和稀罕,便和他開起玩笑來:“大秀才,十字鎬可不是寫字的鋼筆,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握好的。”
牛木林隻是笑了一下,沒有言語,使勁地挖著石子。
牛萬山看著默默勞動的牛木林,心中感到了一絲欣喜和安慰。他固執地認為,穆斯林就應該堅守信仰,堅持祖先傳下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