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別看是溫順的小兔,急了也許咬掉你的指頭。
——鄂倫春族諺語
在歡快、激越、高亢的《我們新疆好地方》的歌曲聲中,牛萬山和馬玉民乘坐的火車緩緩地駛進了臨時設置的小車站、也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鹽湖車站。
鹽湖車站小得就像一座農家大院。但是,到處是人山人海,紅旗飄揚,一派熱氣騰騰、催人奮進的革命景象。
馬玉民和牛萬山跟著於老師下了火車,一起走到汽車售票處,各自買了去北屯和烏魯木齊的車票。
他們和於老師熱情地告別,登上了駛往北屯的長途汽車。所謂的長途汽車就是一輛軍綠色的解放牌卡車,在車廂頂部覆蓋了一張巨大的軍綠色帆布。乘客坐在車廂的木地板上,再把身體靠在自己的行李上麵。
汽車在一望無際的荒野上奔馳,後麵揚起了一片片塵土,遮蔽了他們剛剛走過的道路和經過的村莊。
他們一路向西,先是達到了首府烏魯木齊。這裏的天氣明顯地變冷了。到處是皚皚白雪和光滑的冰麵。
他們路過了昌吉迴族自治州和兵團農八師的師部石河子,穿過塔城地區伸過來的沙灣縣,到達了號稱金三角的同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農7師師部的奎屯,然後轉頭向正北方前行,經過了石油資源豐富、井架林立的克拉瑪依市,再一次踏上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和什托落蓋鎮,然後來到了阿勒泰地區浩瀚無垠的烏倫古湖和福海縣城。第5天的傍晚,他們終於到達了農10師的師部北屯。
由於北屯沒有開通前往苛苛蘇墾區的客運汽車,他們隻好暫時住在北屯,到處打聽是否有順路的貨車。
他們在寒冷的北屯石子街道上行走,心中卻充滿了熱情和渴望。他們對自己即將麵臨的新世界也充滿了好奇。他們感到十分奇怪的是,北屯乃至整個新疆的房頂上沒有像內地的房屋一樣鋪上一層層遮雨順流的瓦片,隻是一片光溜溜的泥巴皮和厚厚的積雪,像一隻被剝去了皮帽的犛牛。房子的周圍也沒有砌上圍牆,形成一座座院落,隻有一棟又一棟整齊而孤獨的房子。
他們在看上去最宏偉的一棟平房前麵停下了腳步。
這棟房子的牆麵粉刷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既潔淨又刺眼。整棟房子起碼有50米長,隻在中間開了一個大門。大門的上邊鑲嵌著一枚紅色的五角星,下麵用紅色的油漆寫著:
農10師師部
—1959年—
師部的前麵豎立著一排嶄新的宣傳欄。宣傳欄上麵貼著很多黑白照片和紅紅綠綠的圖畫,還有一些用毛筆抄寫的文章。
牛萬山在掃盲班裏學習過一段時間,基本上可以看懂報紙上的文章。他拉著馬玉民走到宣傳欄的前麵,仔細地看著上麵反映兵團戰士開荒種地的照片和圖畫,然後磕磕絆絆地給馬玉民讀著上麵的文章:
“【概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10師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北部,地處阿爾泰山中段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分布在阿勒泰地區的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蘊、青河6個縣和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其中西部與蘇聯相鄰,東部和北部與蒙古接壤,有250
餘公裏的邊境線。
【地貌特征】可分為山地、平原兩種。由北向南依次為阿爾泰山山區、山前衝積平原、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平原。墾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為420——700米。
【氣候】墾區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春旱多風,夏季短暫,冬季長達6個月,氣候差異很大。
【自然資源】水資源豐富,是新疆水資源豐實的地區之一。有額爾齊斯河、克朗河、克木齊河、別列孜克河、阿拉克別克河、烏倫古河、烏勒昆烏拉斯圖河等7條主要引水河。
野生植被有芨芨草、甘草、蘆葦、梭梭柴、胡楊、白樺、沙拐棗等。野生動物有狐狸、狼、熊、河狸、水獺、雪雞、羚羊、鹿等。
鈹、白雲母、鉀長石等3個礦儲量居全國首位。
黃金、銅、鎳等9種礦儲量居新疆首位。
【曆史沿革】1950年2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開赴阿山,一是阻止烏斯滿匪徒迴竄阿勒泰地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二是進入阿爾泰山采金,支援部隊建設。
1951年8月,騎7師先頭部隊進駐巴裏巴蓋(28團),開始大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1952年4月11日,正式打響了開發建設阿山墾區的戰鬥。
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農10師隸屬兵團建製。
1955年1月,兵團撤銷農10師建製,28團歸兵團直接領導,下轄1營、2營、3營、牧場和基建大隊5個營級單位。
1959年1月,兵團恢複了農10師番號、建製和領導機構,下轄28團、29團、31團、32團、33團、34團、35團、和什托洛蓋煤礦和農10師福海漁場共9個建製單位。
同年11月1日,農10師機關從巴裏巴蓋搬遷到北屯。
1960年4月和1961年9月,農10師先後成立農機校和政幹校,在上海、浙江等地招收知識青年,培養基層財會幹部和農林牧業技術人員,為農10師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農10師是戈壁灘上的一顆明珠,是守衛邊疆、建設邊疆的鐵壁銅牆。”
第三天,他們終於找到了一輛開往苛苛蘇墾區拉貨的汽車。好心的司機看他們穿著單薄,就讓他們坐在貨物的中間。
經過了一天的顛簸,在下午,他們穿過了181團團部所在地的巴裏巴蓋墾區和名為牧場的一大片鹽堿地,到達了苛苛蘇墾區——3營營部的所在地14連。
14連置身於牧場荒漠和苛苛蘇濕地的交匯地帶。東邊是寸草不生10多公裏長、3公裏寬遍布著鵝卵石的幹灘。西邊是一隊隊高聳入雲的白楊樹和一塊塊整齊的條田,還有猶如軍營一樣規整的連隊宿舍。
生機與衰敗、生命與死亡、希望與失望在這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形成了此消彼長的劇烈碰撞。
接待他們的一個兵團戰士告訴他們,馬玉民的叔叔馬海仁外出了,讓他們來一間宿舍裏耐心地等待。
牛萬山和馬玉民忐忑不安地坐著。他們一直等到天色轉暗,才等迴來了穿著嚴嚴實實的馬海仁。
馬海仁的個子不高,穿著一件羊皮大衣,頭上戴著一頂毛茸茸的皮帽子。他的帽子和眉毛、胡子的上麵結了一層潔白的霜花。
實際上,他根本不是什麽團長,而是連隊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原來,他托人給家裏寫信的時候,寫信的人把我在團場誤寫成了團長!這才造成了一場誤會。
馬海仁帶著馬玉民和牛萬山來到了連部,找到了正在看報紙的連長魯長貴。
魯長貴原籍山東沂蒙山,從軍隊轉業到了兵團。由於他說話直爽、性格開朗,被連隊的職工們親切地叫做魯大炮。
馬海仁對魯大炮說道:“連長,這兩個娃娃是從甘肅老家來投奔我的。這個是我哥哥的兒子、我的侄兒子。那個是我姐姐的兒子、我的外甥子。你看能不能安排他們參加革命工作?”
魯大炮爽快地迴答道:“當然可以。過來,過來,說說你們自己的情況。李文教員,你負責指導他們填一下工作表。”
戴著近視眼鏡的李文教員應聲走過來,在桌子上鋪開了表格,擰開鋼筆的筆帽,談後問道:“叫什麽名字?”
“我?牛萬山。”
“性別?哦,男。民族呢?”
“東鄉族。”
“東鄉族?東鄉族是什麽民族?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魯大炮和李文教員以前都是在東部的漢族聚居區生活,對少數民族並不了解,頂多見過幾個迴族人,哪裏知道什麽東鄉族?
魯大炮轉過頭來問馬海仁道:“你不是迴族嗎?怎麽外甥是東鄉族啊?”
馬海仁連忙解釋道:“迴族和東鄉族差不多。差不多。當初指導員也是不知道啥是東鄉族,就給我填了一個迴族的成分。”
魯大炮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統統寫成迴族。”
從此以後,牛萬山和馬玉民的族別就從東鄉族變成了迴族。
牛萬山因為是以馬海仁的外甥身份參加兵團工作的,所以連隊裏的其他迴族和東鄉族老鄉都稱唿他為牛姑舅。
魯大炮看著牛萬山的身材高大,便問道:“開鏈軌拖拉機還是當炊事員,你到底想幹哪一個工作啊?”
牛萬山白天是第一次見到雄赳赳的鏈軌拖拉機,對它隻有敬畏,一點情況都不了解,遑論還要駕駛它?於是,他怯怯地迴答道:“當炊事員吧。”
魯大炮說道:“好,從今天起,你們兩個就是我們擁有革命曆史傳統的兵團的新戰士了。我首先代表全連的革命戰士,對你們的加入表示熱烈的歡迎。接下來,我要給你們好好地講一講當前的大好形勢。
新疆建設兵團的組成人員以我們複轉軍人為主、支邊知識青年為輔,帶有半軍事化的性質。所以說,進入兵團就等於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一名光榮的戰士。
今年的春天和夏天,蘇修和我們國家關係持續緊張。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下轄的伊犁、塔城地區發生了6.7萬多中國邊民大規模逃往蘇修的伊塔事件,也叫做5·29反革命暴亂事件。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3個專區和直屬奎屯市共計24個縣市,並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麵積35萬平方公裏,西北、東北分別與蘇聯和蒙古國為界。
發生邊民逃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蘇修的政治影響。
蘇修對新疆特別是伊犁地區的政治影響可以遠溯到沙俄時代。沙皇迫使清朝簽訂條約,取得了在伊犁和塔城等地的特權,把經濟勢力迅速擴展至天山南北。
從20世紀20年代起,蘇修繼續加強對新疆的滲透。30年代中期,通過全麵援助和支持新疆的盛世才政權,把新疆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盛世才轉而投靠蔣介石,采取種種措施迫使蘇聯的政治勢力全部撤出了新疆。1944年夏,蘇修在和中國進行建立友好同盟關係的談判時,一方麵向蔣介石做出某種友好的表示,一方麵為在談判桌上取得預想的收獲,在伊犁、塔城、阿山就是今天的阿勒泰三區策動和支持反對盛世才的武裝暴動。
蘇修派人擔任三區政權的重要領導職務或顧問,還在民族和宗教上層人士中發展情報人員,秘密搜集各種情報。1944年至1946年,三區民族軍內部排以上的軍官均由蘇修配備。
1945年8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後,蘇修放棄支持新疆建立獨立國家的方針,在幕後導演了三區政權與國民黨新疆政權的和平談判,促成了和平條款的簽字。蘇修雖然表麵上全部撤走了在三區政權的官員、顧問以及軍隊的軍官等,但是卻將大量情報人員和秘密警察派進各部門,建立了軍事情報組織。把伊犁整得像是蘇修的地方。蘇修領事館決定著那裏的一切。
第二,蘇修的經濟滲透。
蘇修通過發展與新疆的貿易和蘇僑企業不斷加強對新疆的經濟滲透和經濟影響。1941年,新疆與蘇修的貿易總額比1934增長了近8倍。
新疆和平解放後,蘇修駐迪化領事館一再建議將新疆的省會確定為伊寧,理由之一便是新疆經濟的改善主要靠的是蘇修和新疆貿易的發展,伊寧是蘇修和新疆貿易的重要通道。當時,新疆幾乎所有的工業用品都是從蘇修進口。
蘇僑協會不斷在伊犁開辦工商企業,占有與蘇修外貿機構直接訂貨和貿易往來的便利條件,幾乎壟斷了伊寧的市場。這支實力雄厚的經濟力量對當地人民的經濟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蘇修文化的影響。
蘇修對新疆特別是伊犁有著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影響。伊犁地區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從三區革命時期開始使用的教材就是蘇修的教科書。解放以後,由於語言翻譯奇缺和對蘇修的充分信任,新疆的部分民族學校甚至直接采用蘇修的相應語言課本進行教學。課本上寫著“祖國是蘇聯”、“首都是莫斯科”,甚至把新疆說成是“東土耳其斯坦”。
實際上他們上學接受的就是蘇修的國民教育,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青少年國家認同感的混亂或缺失。這種教材直至1958年才全部更換。
伊犁等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在既不懂漢文又看不到本民族文字書報的情況下,隻有去看蘇修提供的大量斯拉夫文的報刊雜誌。塔城地區到了1959年還有68種蘇修的書報和雜誌。
蘇修通過新疆各地的蘇僑協會、利用各種手段大力宣傳蘇修的優越性,加強對中國邊民灌輸蘇修優越的思想。蘇僑協會開辦蘇僑學校,建立青年夜校,組織蘇籍幹部學習蘇修的報刊文件和國家建設的方針政策,加強對蘇僑青年和幹部的思想控製。
10餘年的蘇修教育和思想文化宣傳的結果是,直到60年代初期,伊犁地區少數民族孩子的心目中依然隻知道蘇聯和莫斯科,不知道中國是什麽國家,也不知道北京是哪個國家的首都。在25歲以上的知識分子中,許多人認為蘇修是自己的祖國,中國是自己的第二祖國。有人還說什麽:“我是蘇聯人。我的黨是蘇聯共產黨。我的祖國是蘇聯。我要迴蘇聯去。”
第四,跨境民族問題。
沙皇通過與清朝簽訂一係列不平等的條約和界約,侵吞了中國邊疆的大片領土,造成了伊犁、塔城地區曆史上的民族遷徙和分離。1881年,沙俄策劃和裹脅隻有13萬人口的伊犁地區7萬居民遷入了俄國境內。因此,伊犁的各民族特別是哈薩克、柯爾克孜、維吾爾等民族與沙俄境內的一些民族形成了部族及血緣上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在經濟、思想和文化上保持著長期並且是極為緊密的聯係。
蘇修對新疆尤其是伊犁施加影響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恢複1920——1930年代移居新疆的原蘇修居民的國籍,同時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間大量發展蘇修僑民……”
出門打開水的李文教員迴來了。他打斷了魯大炮的侃侃而談:“連長,赫魯曉夫執政之前要叫蘇聯。他上台以後變成修正主義了才是蘇修。”
魯大炮不耐煩地說道:“你們知識分子就喜歡咬文嚼字!誰不知道蘇修是從蘇聯變過來的?”
</p>
別看是溫順的小兔,急了也許咬掉你的指頭。
——鄂倫春族諺語
在歡快、激越、高亢的《我們新疆好地方》的歌曲聲中,牛萬山和馬玉民乘坐的火車緩緩地駛進了臨時設置的小車站、也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鹽湖車站。
鹽湖車站小得就像一座農家大院。但是,到處是人山人海,紅旗飄揚,一派熱氣騰騰、催人奮進的革命景象。
馬玉民和牛萬山跟著於老師下了火車,一起走到汽車售票處,各自買了去北屯和烏魯木齊的車票。
他們和於老師熱情地告別,登上了駛往北屯的長途汽車。所謂的長途汽車就是一輛軍綠色的解放牌卡車,在車廂頂部覆蓋了一張巨大的軍綠色帆布。乘客坐在車廂的木地板上,再把身體靠在自己的行李上麵。
汽車在一望無際的荒野上奔馳,後麵揚起了一片片塵土,遮蔽了他們剛剛走過的道路和經過的村莊。
他們一路向西,先是達到了首府烏魯木齊。這裏的天氣明顯地變冷了。到處是皚皚白雪和光滑的冰麵。
他們路過了昌吉迴族自治州和兵團農八師的師部石河子,穿過塔城地區伸過來的沙灣縣,到達了號稱金三角的同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農7師師部的奎屯,然後轉頭向正北方前行,經過了石油資源豐富、井架林立的克拉瑪依市,再一次踏上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和什托落蓋鎮,然後來到了阿勒泰地區浩瀚無垠的烏倫古湖和福海縣城。第5天的傍晚,他們終於到達了農10師的師部北屯。
由於北屯沒有開通前往苛苛蘇墾區的客運汽車,他們隻好暫時住在北屯,到處打聽是否有順路的貨車。
他們在寒冷的北屯石子街道上行走,心中卻充滿了熱情和渴望。他們對自己即將麵臨的新世界也充滿了好奇。他們感到十分奇怪的是,北屯乃至整個新疆的房頂上沒有像內地的房屋一樣鋪上一層層遮雨順流的瓦片,隻是一片光溜溜的泥巴皮和厚厚的積雪,像一隻被剝去了皮帽的犛牛。房子的周圍也沒有砌上圍牆,形成一座座院落,隻有一棟又一棟整齊而孤獨的房子。
他們在看上去最宏偉的一棟平房前麵停下了腳步。
這棟房子的牆麵粉刷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既潔淨又刺眼。整棟房子起碼有50米長,隻在中間開了一個大門。大門的上邊鑲嵌著一枚紅色的五角星,下麵用紅色的油漆寫著:
農10師師部
—1959年—
師部的前麵豎立著一排嶄新的宣傳欄。宣傳欄上麵貼著很多黑白照片和紅紅綠綠的圖畫,還有一些用毛筆抄寫的文章。
牛萬山在掃盲班裏學習過一段時間,基本上可以看懂報紙上的文章。他拉著馬玉民走到宣傳欄的前麵,仔細地看著上麵反映兵團戰士開荒種地的照片和圖畫,然後磕磕絆絆地給馬玉民讀著上麵的文章:
“【概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10師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北部,地處阿爾泰山中段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分布在阿勒泰地區的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蘊、青河6個縣和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其中西部與蘇聯相鄰,東部和北部與蒙古接壤,有250
餘公裏的邊境線。
【地貌特征】可分為山地、平原兩種。由北向南依次為阿爾泰山山區、山前衝積平原、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平原。墾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為420——700米。
【氣候】墾區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春旱多風,夏季短暫,冬季長達6個月,氣候差異很大。
【自然資源】水資源豐富,是新疆水資源豐實的地區之一。有額爾齊斯河、克朗河、克木齊河、別列孜克河、阿拉克別克河、烏倫古河、烏勒昆烏拉斯圖河等7條主要引水河。
野生植被有芨芨草、甘草、蘆葦、梭梭柴、胡楊、白樺、沙拐棗等。野生動物有狐狸、狼、熊、河狸、水獺、雪雞、羚羊、鹿等。
鈹、白雲母、鉀長石等3個礦儲量居全國首位。
黃金、銅、鎳等9種礦儲量居新疆首位。
【曆史沿革】1950年2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開赴阿山,一是阻止烏斯滿匪徒迴竄阿勒泰地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二是進入阿爾泰山采金,支援部隊建設。
1951年8月,騎7師先頭部隊進駐巴裏巴蓋(28團),開始大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1952年4月11日,正式打響了開發建設阿山墾區的戰鬥。
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農10師隸屬兵團建製。
1955年1月,兵團撤銷農10師建製,28團歸兵團直接領導,下轄1營、2營、3營、牧場和基建大隊5個營級單位。
1959年1月,兵團恢複了農10師番號、建製和領導機構,下轄28團、29團、31團、32團、33團、34團、35團、和什托洛蓋煤礦和農10師福海漁場共9個建製單位。
同年11月1日,農10師機關從巴裏巴蓋搬遷到北屯。
1960年4月和1961年9月,農10師先後成立農機校和政幹校,在上海、浙江等地招收知識青年,培養基層財會幹部和農林牧業技術人員,為農10師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農10師是戈壁灘上的一顆明珠,是守衛邊疆、建設邊疆的鐵壁銅牆。”
第三天,他們終於找到了一輛開往苛苛蘇墾區拉貨的汽車。好心的司機看他們穿著單薄,就讓他們坐在貨物的中間。
經過了一天的顛簸,在下午,他們穿過了181團團部所在地的巴裏巴蓋墾區和名為牧場的一大片鹽堿地,到達了苛苛蘇墾區——3營營部的所在地14連。
14連置身於牧場荒漠和苛苛蘇濕地的交匯地帶。東邊是寸草不生10多公裏長、3公裏寬遍布著鵝卵石的幹灘。西邊是一隊隊高聳入雲的白楊樹和一塊塊整齊的條田,還有猶如軍營一樣規整的連隊宿舍。
生機與衰敗、生命與死亡、希望與失望在這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形成了此消彼長的劇烈碰撞。
接待他們的一個兵團戰士告訴他們,馬玉民的叔叔馬海仁外出了,讓他們來一間宿舍裏耐心地等待。
牛萬山和馬玉民忐忑不安地坐著。他們一直等到天色轉暗,才等迴來了穿著嚴嚴實實的馬海仁。
馬海仁的個子不高,穿著一件羊皮大衣,頭上戴著一頂毛茸茸的皮帽子。他的帽子和眉毛、胡子的上麵結了一層潔白的霜花。
實際上,他根本不是什麽團長,而是連隊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原來,他托人給家裏寫信的時候,寫信的人把我在團場誤寫成了團長!這才造成了一場誤會。
馬海仁帶著馬玉民和牛萬山來到了連部,找到了正在看報紙的連長魯長貴。
魯長貴原籍山東沂蒙山,從軍隊轉業到了兵團。由於他說話直爽、性格開朗,被連隊的職工們親切地叫做魯大炮。
馬海仁對魯大炮說道:“連長,這兩個娃娃是從甘肅老家來投奔我的。這個是我哥哥的兒子、我的侄兒子。那個是我姐姐的兒子、我的外甥子。你看能不能安排他們參加革命工作?”
魯大炮爽快地迴答道:“當然可以。過來,過來,說說你們自己的情況。李文教員,你負責指導他們填一下工作表。”
戴著近視眼鏡的李文教員應聲走過來,在桌子上鋪開了表格,擰開鋼筆的筆帽,談後問道:“叫什麽名字?”
“我?牛萬山。”
“性別?哦,男。民族呢?”
“東鄉族。”
“東鄉族?東鄉族是什麽民族?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魯大炮和李文教員以前都是在東部的漢族聚居區生活,對少數民族並不了解,頂多見過幾個迴族人,哪裏知道什麽東鄉族?
魯大炮轉過頭來問馬海仁道:“你不是迴族嗎?怎麽外甥是東鄉族啊?”
馬海仁連忙解釋道:“迴族和東鄉族差不多。差不多。當初指導員也是不知道啥是東鄉族,就給我填了一個迴族的成分。”
魯大炮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統統寫成迴族。”
從此以後,牛萬山和馬玉民的族別就從東鄉族變成了迴族。
牛萬山因為是以馬海仁的外甥身份參加兵團工作的,所以連隊裏的其他迴族和東鄉族老鄉都稱唿他為牛姑舅。
魯大炮看著牛萬山的身材高大,便問道:“開鏈軌拖拉機還是當炊事員,你到底想幹哪一個工作啊?”
牛萬山白天是第一次見到雄赳赳的鏈軌拖拉機,對它隻有敬畏,一點情況都不了解,遑論還要駕駛它?於是,他怯怯地迴答道:“當炊事員吧。”
魯大炮說道:“好,從今天起,你們兩個就是我們擁有革命曆史傳統的兵團的新戰士了。我首先代表全連的革命戰士,對你們的加入表示熱烈的歡迎。接下來,我要給你們好好地講一講當前的大好形勢。
新疆建設兵團的組成人員以我們複轉軍人為主、支邊知識青年為輔,帶有半軍事化的性質。所以說,進入兵團就等於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一名光榮的戰士。
今年的春天和夏天,蘇修和我們國家關係持續緊張。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下轄的伊犁、塔城地區發生了6.7萬多中國邊民大規模逃往蘇修的伊塔事件,也叫做5·29反革命暴亂事件。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3個專區和直屬奎屯市共計24個縣市,並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麵積35萬平方公裏,西北、東北分別與蘇聯和蒙古國為界。
發生邊民逃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蘇修的政治影響。
蘇修對新疆特別是伊犁地區的政治影響可以遠溯到沙俄時代。沙皇迫使清朝簽訂條約,取得了在伊犁和塔城等地的特權,把經濟勢力迅速擴展至天山南北。
從20世紀20年代起,蘇修繼續加強對新疆的滲透。30年代中期,通過全麵援助和支持新疆的盛世才政權,把新疆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盛世才轉而投靠蔣介石,采取種種措施迫使蘇聯的政治勢力全部撤出了新疆。1944年夏,蘇修在和中國進行建立友好同盟關係的談判時,一方麵向蔣介石做出某種友好的表示,一方麵為在談判桌上取得預想的收獲,在伊犁、塔城、阿山就是今天的阿勒泰三區策動和支持反對盛世才的武裝暴動。
蘇修派人擔任三區政權的重要領導職務或顧問,還在民族和宗教上層人士中發展情報人員,秘密搜集各種情報。1944年至1946年,三區民族軍內部排以上的軍官均由蘇修配備。
1945年8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後,蘇修放棄支持新疆建立獨立國家的方針,在幕後導演了三區政權與國民黨新疆政權的和平談判,促成了和平條款的簽字。蘇修雖然表麵上全部撤走了在三區政權的官員、顧問以及軍隊的軍官等,但是卻將大量情報人員和秘密警察派進各部門,建立了軍事情報組織。把伊犁整得像是蘇修的地方。蘇修領事館決定著那裏的一切。
第二,蘇修的經濟滲透。
蘇修通過發展與新疆的貿易和蘇僑企業不斷加強對新疆的經濟滲透和經濟影響。1941年,新疆與蘇修的貿易總額比1934增長了近8倍。
新疆和平解放後,蘇修駐迪化領事館一再建議將新疆的省會確定為伊寧,理由之一便是新疆經濟的改善主要靠的是蘇修和新疆貿易的發展,伊寧是蘇修和新疆貿易的重要通道。當時,新疆幾乎所有的工業用品都是從蘇修進口。
蘇僑協會不斷在伊犁開辦工商企業,占有與蘇修外貿機構直接訂貨和貿易往來的便利條件,幾乎壟斷了伊寧的市場。這支實力雄厚的經濟力量對當地人民的經濟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蘇修文化的影響。
蘇修對新疆特別是伊犁有著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影響。伊犁地區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從三區革命時期開始使用的教材就是蘇修的教科書。解放以後,由於語言翻譯奇缺和對蘇修的充分信任,新疆的部分民族學校甚至直接采用蘇修的相應語言課本進行教學。課本上寫著“祖國是蘇聯”、“首都是莫斯科”,甚至把新疆說成是“東土耳其斯坦”。
實際上他們上學接受的就是蘇修的國民教育,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青少年國家認同感的混亂或缺失。這種教材直至1958年才全部更換。
伊犁等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在既不懂漢文又看不到本民族文字書報的情況下,隻有去看蘇修提供的大量斯拉夫文的報刊雜誌。塔城地區到了1959年還有68種蘇修的書報和雜誌。
蘇修通過新疆各地的蘇僑協會、利用各種手段大力宣傳蘇修的優越性,加強對中國邊民灌輸蘇修優越的思想。蘇僑協會開辦蘇僑學校,建立青年夜校,組織蘇籍幹部學習蘇修的報刊文件和國家建設的方針政策,加強對蘇僑青年和幹部的思想控製。
10餘年的蘇修教育和思想文化宣傳的結果是,直到60年代初期,伊犁地區少數民族孩子的心目中依然隻知道蘇聯和莫斯科,不知道中國是什麽國家,也不知道北京是哪個國家的首都。在25歲以上的知識分子中,許多人認為蘇修是自己的祖國,中國是自己的第二祖國。有人還說什麽:“我是蘇聯人。我的黨是蘇聯共產黨。我的祖國是蘇聯。我要迴蘇聯去。”
第四,跨境民族問題。
沙皇通過與清朝簽訂一係列不平等的條約和界約,侵吞了中國邊疆的大片領土,造成了伊犁、塔城地區曆史上的民族遷徙和分離。1881年,沙俄策劃和裹脅隻有13萬人口的伊犁地區7萬居民遷入了俄國境內。因此,伊犁的各民族特別是哈薩克、柯爾克孜、維吾爾等民族與沙俄境內的一些民族形成了部族及血緣上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在經濟、思想和文化上保持著長期並且是極為緊密的聯係。
蘇修對新疆尤其是伊犁施加影響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恢複1920——1930年代移居新疆的原蘇修居民的國籍,同時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間大量發展蘇修僑民……”
出門打開水的李文教員迴來了。他打斷了魯大炮的侃侃而談:“連長,赫魯曉夫執政之前要叫蘇聯。他上台以後變成修正主義了才是蘇修。”
魯大炮不耐煩地說道:“你們知識分子就喜歡咬文嚼字!誰不知道蘇修是從蘇聯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