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弟兄鬧分家,鄰居會鑽空子。


    ——高山族諺語


    與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樣,蒙古帝國的曆史毫無例外也是一部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史。


    1206年建立的大蒙古國從成吉思汗鐵木真開始,後續有他的三兒子窩闊台,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拖雷的長子蒙哥,拖雷的幼子忽必烈,曆經65年,5個皇帝。


    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大元王朝。


    大元的第一個皇帝是忽必烈,由於長子真金過早去世,忽必烈將真金的三兒子鐵木兒定為皇帝元成宗。


    可惜鐵木兒沒有子嗣。他去世以後,真金二兒子的次子即鐵木兒的侄子愛育黎拔力八達與母親迴大都奔喪,誅殺了密謀自立的真金弟弟的兒子安西王阿難答,將自己的哥哥即真金二兒子的長子海山推上皇位。皇權從真金三兒子一係轉到了二兒子一係。


    元武宗海山投桃報李,立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


    1311年,元武宗海山去世以後,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皇太子身份繼位為元仁宗。


    按照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哥哥元武宗海山君子協定,繼承自己皇位的應當是自己的侄子、元武宗海山的長子和世瓎)。但是,他違背了與哥哥的約定,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巴刺為皇太子,隻封了哥哥的長子和世瓎為周王,派遣他出鎮雲南,把哥哥的次子圖鐵木兒打發到了海南島。


    同時,元仁宗派遣巴德爾的後裔道爾吉一同前往雲南,目的是為了監視和世瓎的言行,沒有想到道爾吉卻成了和世瓎的心腹。


    1316年12月,道爾吉與和世瓎一行走到延安的時候,道爾吉與和世瓎父親元武宗海山的舊臣們都不願意繼續南下了。


    道爾吉勸告和世瓎道:“按照先皇與今皇的約定,本該立你為皇太子。現在今皇不但不立你為皇太子,還要把你打發到偏遠的雲南,真是豈有此理?我們應該想辦法恢複你的皇儲地位。”


    16歲的和世瓎當時羽毛未豐,對反對叔叔元文宗遲疑不決。不料,隨從中的暗探把舊臣勸和世瓎造反的消息傳迴了大都。


    元仁宗驚恐萬分,立即派遣軍隊追殺和世瓎。


    道爾吉看到情況危急,便帶著和世瓎逃往到西北的察合台汗國。他們在途經葛羅祿部落的時候,年輕英俊的和世瓎與穆罕默德的後裔美麗的邁來迪相識了。


    和世瓎與邁來迪結婚成親,然後帶著她一起踏上了前往阿爾泰山的旅途。


    1320年,邁來迪在阿爾泰山下的額爾齊斯河畔為和世瓎生下了兒子妥歡鐵木兒。不幸的是,邁來迪死於產後的血崩症,沒有等到丈夫和兒子後來成為大元皇帝的那一天。


    正當道爾吉、和世瓎為兒子的誕生歡喜、又為邁來迪亡故悲傷的時候,傳來了36歲的元仁宗去世的消息。


    道爾吉興奮地告訴和世瓎:“看來你登上寶座有希望了!”


    和世瓎還沒有從失去愛妻的悲傷中走出來,整天提不起精神來。他無奈地說道:“今皇18歲的兒子碩德八剌已經登基了。”


    道爾吉說道:“碩德八剌行事魯莽,不會有多大能耐的。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當時,宗室內亂、宮廷事變、後妃幹政、權臣用事等接連不斷,令朝政十分混亂。


    元英宗碩德八剌即位以後決意改革朝政,但是,因為權相鐵木迭兒及其黨羽把持朝政而難以推行。


    1322年,鐵木迭兒去世,元英宗大膽起用自己的人,開始推行新政。他處死了鐵木迭兒的兒子巴思吉思,並且追查他的黨羽。


    鐵木迭兒的餘黨十分驚恐,密謀發動事變。


    1323年9月,元英宗從上都結束避暑返迴大都,在距離上都30裏的南坡店停留休息。


    當天的夜晚,鐵木迭兒的16位黨羽發動事變,以衛軍中的阿速人為外應殺死了20歲的元英宗碩德八剌。


    元英宗碩德八剌被刺的消息傳到了阿爾泰山裏。道爾吉同和世瓎興奮得好幾天都沒有睡著覺。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但是,好運這一次依然沒有降落到和世瓎的頭頂上。


    由於元英宗碩德八剌沒有子嗣,鐵木迭兒的黨羽迎立真金長子的兒子也孫鐵木兒登基為泰定帝。


    皇權又從真金的二兒子一係轉到了長子一係。


    泰定帝倒是心腸慈善,把圖鐵木兒從海南島接了迴來。


    1328年,36歲的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去世。他的兒子阿速吉八繼承皇位成為了元順帝。


    元武宗海山侍衛出生的高官燕鐵木兒發動事變,迫使元順帝逃亡上都。燕鐵木兒開始準備推和世瓎為皇帝,後來改為推和世瓎的弟弟圖鐵木兒為元文宗。元文宗開始第一次執政。


    上都的元順帝阿速吉八與大都的元文宗圖鐵木兒展開了爭奪正統之戰。元順帝戰敗被殺。於是,皇位又迴到了真金二兒子一係的元文宗手中。


    元文宗圖鐵木兒宣稱要將皇位禪讓給哥哥和世瓎。


    消息傳到遙遠的阿爾泰山,道爾吉格外高興,趕緊向和世瓎表示祝賀。


    1329年,和世瓎在道爾吉等人的操辦下在漠北的上都即位為元明宗。


    元明宗和世瓎在道爾吉等人的護送下,前往首都大都就任。走到王忽察都(今天河北省張北)的時候,與前來迎接自己的弟弟元文宗相遇。兄弟倆在宴席上把盞舉杯,互相祝賀。


    宴席結束不多久,元明宗和世瓎就口吐鮮血斃命了。


    道爾吉氣急敗壞,帶人殺死了負責接待的地方官員。他禁不住悲歎道:“皇上啊,您的仕途艱難曲折,好不容易得到了皇位,又死於陰謀。難道上蒼就不睜開眼睛看一看嗎?”


    元明宗和世瓎臨終前囑托道爾吉保護好皇後和兒子妥歡鐵木兒。


    元文宗看到哥哥元明宗去世了,假意悲痛了好多天,然後第二次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元明宗和世瓎留下的孤兒寡母的地位岌岌可危。


    1330年,元文宗派人殺害了嫂子、元明宗的皇後八不沙,將侄兒妥歡鐵木兒流放到高麗的大青島監禁,不許他與外界接觸。道爾吉繼續在高麗陪伴先皇的遺孤妥歡帖木兒。


    第二年,有人向元文宗密告遼陽和高麗要起來造反,企圖推妥歡鐵木兒為皇帝。


    元文宗大為震驚,於是昭告天下妥歡鐵木兒不是哥哥元明宗和世瓎的親生兒子,並且把他從東方的高麗接了迴來,又流放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遙遠的靜江(今廣西桂林)。


    妥歡鐵木兒和道爾吉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來到了靜江。他們寓居在大圓寺中,受到了秋江長老的教導,學習了一些漢人經典。


    畢竟妥歡鐵木兒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性格活潑好動。他常常在上挖上一個小坑,把尿撒在裏麵,然後活泥做成各種玩具。他還喜歡飼養一些鳥類。有時候,鳥飛到池塘中的枯樹枝上,妥歡鐵木兒顧不得脫靴,下到水裏捕捉。他還經常做孩子王,帶領上2、30個小孩製作紙旗杆插在城上。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秋江長老注意培養妥歡鐵木兒的言行舉止,語重心長地教導他:“太子是國家金枝玉葉,不能等同於一般的老百姓,見到大官來了,切不可亂說話,也不可不自重。”


    於是,每當有官吏來寺裏巡查的時候,妥歡鐵木兒就正襟危坐。等到官吏一旦離開,他又開始嬉戲。妥歡鐵木兒後來當上皇帝以後為報答秋江長老的恩德,不僅大加賞賜,還將大圓寺改為萬壽殿。


    元文宗驅逐侄兒妥歡鐵木兒以後,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可是,太子在一個月後就死了。


    兒子去世對信仰藏傳佛教相信因果報應的元文宗夫婦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332年9月,元文宗圖鐵木兒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言:“當年,我在王忽察都弑殺哥哥是大錯特錯,真是後悔莫及。如今,我雖然有一個心愛的兒子燕帖古思,但是,現在理應將皇位傳給哥哥的長子妥歡鐵木兒。這樣,我去世以後對哥哥也有個交代了。”


    當時,把持朝政的權臣是燕鐵木兒。他沒有立元明宗和世瓎的長子妥歡鐵木兒,而是立妥歡鐵木兒的異母弟弟懿璘質班繼位為元寧宗。


    當年的12月,短命的元寧宗懿璘質班駕崩了。


    燕帖木兒打算立元文宗的兒子燕帖古思繼位,但是,元文宗的皇後卜答失裏堅持要立妥歡鐵木兒為皇帝,派人前往靜江迎接妥歡鐵木兒迴京。


    妥歡鐵木兒本來不願意返迴大都,但是經不住道爾吉和秋江長老的苦口規勸,終於踏上了歸途。


    他們走到大都南部的良鄉(今天的北京市房山),意外地遇到了前來迎接的燕鐵木兒。


    燕鐵木兒為了窺探妥歡鐵木兒的內心打算,有意與他並駕齊驅,說明了自己擁立他為皇帝的意思。


    妥歡鐵木兒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對於立自己為皇帝的主張一時間十分驚愕,不敢馬上迴答。


    燕鐵木兒因此懷疑他對自己不信任,迴到大都以後沒有立他為皇帝,暗中教唆占卜的官員說:“如果和世瓎的長子妥歡帖木兒在雞年等待6個月以後再登上皇位,那麽皇運將和元世祖忽必烈一樣長久。”


    多位大臣問道:“這樣空置皇位,國家的責任由誰來擔負?”


    燕帖木兒說道:“你們大家對天神的預示再好好地測算一下。如果真是如此,能使皇帝聖壽久長那就再好不過了。皇位空懸時期國家由我來承擔重任。”


    燕帖木兒借口提拔道爾吉到做軍官,把他從妥歡鐵木兒的身邊調離,剪除妥歡鐵木兒的一個得力助手。


    在半年的時間裏,妥歡鐵木兒的伯母卜答失裏臨朝稱製。燕鐵木兒的弄權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1333年6月,燕鐵木兒因為縱欲過度而死亡。


    元文宗的皇後、伯母卜答失裏同妥歡鐵木兒私下達成了自己的兒子燕帖古思將來為皇位的繼承人的條件以後,公開支持妥歡鐵木兒登基。


    元惠宗在上都正式登基,改年號為元統,封燕鐵木兒的女兒答納失裏為皇後、伯母卜答失裏為太皇太後、堂兄弟燕帖古思為皇太子。


    他隨即下令將道爾吉調迴大都,守衛在自己的身邊。


    上任伊始,元惠宗韜光養晦,整天深居宮中,表麵上無所事事,看上去像一個做傀儡的皇帝。


    權臣伯顏按捺不住寂寞,開始模仿燕鐵木兒專擅朝政。


    當時,燕鐵木兒家族的勢力仍然很大。他的弟弟撒敦和兒子唐其勢都是朝中高官,女兒答納失裏擁有皇後之尊。


    1335年,撒敦去世。唐其勢升為左丞相,密謀發動事變,殺死伯顏,廢除元惠宗,另立自己的弟弟、元文宗的義子塔剌海為皇帝。


    伯顏立即聯合道爾吉等軍中保皇派將領粉碎了唐其勢的事變,一舉消滅了燕鐵木兒的餘黨,將燕鐵木兒的女兒、元惠宗的皇後逐出皇宮,在開平的民舍中用毒酒毒死了。


    元惠宗封伯顏為秦王,提拔道爾吉為大都的衛戍司令官。


    伯顏自以為消滅燕鐵木兒的家族勢力有功,私心開始膨脹,一手遮天,大肆排斥異己,甚至殺了自己的老主人郯王徹徹禿一家,貶謫宣讓王鐵木兒不花和威順王寬徹普化。他還取消了科舉考試,大肆聚斂財富,窮奢極欲,與太皇太後卜答失裏私通。


    當時,大都的大街小巷都傳唱著諷刺伯顏的歌謠:“上把君欺,下把民虐,太皇太後倚恃著。”


    伯顏被人詬病的還有他的民族壓迫政策。在他的主導下,漢人和南人被蒙古人和色目人毆打不得還手,禁止漢人和南人學習蒙古與色目文字,重申漢人和南人不得執兵器之戒,嚴格控製漢人做官的界限。


    伯顏當權下的中書省隻有3個漢人做過左丞和參知政事。地方上甚至沒收漢人的鐵製農具,禁止漢人開展文化活動。伯顏在麵臨漢人反抗的時候提出殺絕張、王、劉、李、趙五大姓漢人的主張。


    所幸元惠宗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伯顏的倒行逆施使社會矛盾原本十分尖銳的大元王朝更加動蕩不安。廣西、山東、四川、江西、福建、河北、河南等地先後爆發了農民起義。


    1338年,德裏蘇丹國蘇丹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派遣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作為使者攜帶包括200名印度教徒奴隸等禮物訪問大元。他們遭到了印度教信徒的襲擊。4000騎兵全部遇難,失蹤78人。


    伊本·白圖泰幸運地抵達大元,在道爾吉的陪同下經過京杭大運河到大都,謁見了元惠宗。


    伯顏專權導致的亂象都被元惠宗看在眼裏。他與道爾吉、伯顏的侄兒脫脫密謀除掉伯顏。


    伯顏也沒有閑著,而是蠢蠢欲動,與太皇太後合謀用她和元文宗的兒子燕帖古思取代元惠宗。


    1340年3月,元惠宗與道爾吉、脫脫等利用伯顏出獵的機會發動事變,罷黜了伯顏,把他流放到偏僻的廣南東路南恩州的陽春縣(今天的廣東省陽江)。


    伯顏專權的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至此,元惠宗才真正得以親政。


    元惠宗為報殺父之仇,下令道爾吉帶人毀壞了太廟中的元文宗室,賜死了伯母太皇太後,將元文宗的兒子燕帖古思流放外地,銷毀了元文宗當年宣稱他不是元明宗和世瓎兒子的詔敕。


    第二年,元惠宗意氣風發,勵精圖治,以道爾吉和脫脫作為軍地的兩個得力助手,宣布將與天下更始,準備大展宏圖、中興大元。


    脫脫為了挽迴大元王朝的統治危機,實施了一係列的改革,史稱脫脫更化。他恢複了科舉製度,頒行《農桑輯要》,整飭吏治,征召隱逸,蠲免賦稅,開放馬禁,削減鹽額,編修遼、宋、金三史,實行儒治,包括開經筵與太廟四時祭、郊野祭天、行親耕禮等活動。


    在君臣的密切配合之下,大元王朝一度呈現出迴光返照的局麵。從前受到壓抑的漢人儒生也為之振奮。歐陽玄寫道:“至正賓興郡國賢,威儀重見甲寅前。杏園花發當三月,桂苑香銷又七年。豹隱山中文澤霧,鵬搏海上翼垂天。明時禮樂須奇俊,莫道儒生自聖顛。”


    1344年,不斷遭受守舊勢力打擊的脫脫以身體多病為借口要求隱退,連續向元惠宗上表17次請辭。


    元惠宗無奈地同意了。


    此後的5年時間裏,元惠宗先後任用了阿魯圖、別兒怯不花、朵兒隻、賀惟一等人為相。這些人雖然不是奸臣,但是,他們的能力都無法與脫脫相比。


    元惠宗看到朝政沒有很大起色,整天悶悶不樂。


    一天,他忍不住對道爾吉感歎道:“家貧思賢妻,國難思良將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世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的草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的草原並收藏人世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