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兒揚起馬鞭,對我笑笑,說,
“你記得我一開頭說的嗎,那個和曹鐵漢一起跑下山的副官,他是我的師弟,聶彬。”
“你的師弟?”我一驚,劉三兒是義和團的出身,他師弟自然也是了,他曾其起來過,他的武藝受過大刀王五的指點,義和團被鎮壓後,同門的幾個師兄弟大多也死的死,散的散,劉三兒隱姓埋命逃到山西,他和我說起過去的同門和戰友,大多都已不知所蹤,今天忽然冒遇到他過去生死相交的兄弟,自然情緒激動。
劉三兒說了很多,我和夠勝癡迷的聽著,那金戈鐵馬的歲月塵封在他那顆寂寞的內心裏,他身上一道道的傷痕,都是過去烽火年代的見證,在他身上,我能看到過去熱血戰士手持大刀和端著火槍的洋人殊死搏鬥的壯士身影,那些並肩作戰的兄弟的鮮血撒在腳下這一片深厚的故土,他們一個一個倒下,當劉三兒迴首看時,已經是孑立一身。
多少次劉三兒在噩夢中驚醒,他口裏唿喚著曾經同伴的名字,浴血奮戰的歲月好象已經過去,可他內心的創傷,卻久久的不能扶平。
“三爹,你師弟聶彬是不是也和你一樣,工夫很好吧。”
“當然,我師弟不但武藝好,槍法也很好。”
劉三兒娓娓道來,學藝的時候,聶彬的年紀還沒有我現在大。義和團失敗後,朝廷反撲鎮壓,聶彬逃出北京,四處躲藏,清朝覆滅後,十幾年間軍閥混戰,聶彬又投了軍,他工夫了得,槍法也好,不多久,就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到一個排長。可是在部隊裏他沒有背靜沒有後台,也沒有錢賄賂長官,他這個排長一當就是好幾年,任憑作戰多麽勇敢,他的官位就止步於此。聶彬十分氣惱,有天喝了點酒和連長發生爭執,他一掌劈在班長的腦門,那連長軟綿綿的倒地,死了。
部隊裏呆不住,他當了逃兵,把槍賣了,湊了些路費,就跟隨了流民進了山西。
在當時軍閥混戰時期,中原地區打的一塌糊塗,走馬燈似的換大帥,山西這個地方東邊的太行山地勢險峻,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東邊的戰火沒有打到山西,那些有兵災地方的流民,就湧進了山西。
賣槍的那一點盤纏早就用完,聶彬一路要飯蓬頭垢麵衣閃襤褸,其實憑他一身本事去做強盜可以,不過他不忍心再去搶奪周圍逃難老百姓的口糧錢財,他知道,奪走老百姓手裏的那一點點糧食和錢財,等於殺了他們一家人。
聶彬走到五台縣,趕上此地的保安大隊新近組建,招募兵丁,聶彬餓的實在難忍,他看到招募所外麵熱氣騰騰架著兩口大鍋,一口蒸饅頭,一口燉燴菜。
飯菜的香味把饑腸碌碌的聶彬吸引過去。征兵的管事瞟了眼這個遠道來的乞丐,火冒三丈,叫人把聶彬打出去。
幾個新招募的大漢想要在領導麵前表功,擄袖子就要打聶彬。聶彬餓了一路,兩眼冒綠光,幾個小子吆五喝六的過來,拎著他破爛的衣服就往外拖,聶彬二話不說施展拳腳,把幾個大漢輕鬆放倒。管事大吃一驚,忙說道,好漢住手,有話好說……。
聶彬說道,爺爺餓了……
管事忙招唿部下盛來飯菜,聶彬也不客氣,風卷殘雲,狼吞虎咽,聶彬隻顧自己吃,對後麵站立著端槍的士兵也毫不在意,他吃完飯,嘴巴一抹,冷笑地看看背後黑壓壓的槍口,毫不畏懼。此時一個人哈哈大笑著走進來,說道,果然是條好漢,若好漢不嫌棄,就和在下一起打天下如何?
說話的人就是曹鐵漢,聶彬反正是走投無路,就在曹鐵漢手下做了副官。
那次敗仗後,曹鐵漢身邊隻有聶彬跟隨,曹感慨萬分,與聶彬成了莫逆至交,聶彬的武藝受過名家的指定,自己又在正規部隊裏做了十年連長,曹鐵漢重整軍隊,聶彬主抓訓練。
曹鐵漢這次來我家,隨身帶著聶彬。當聶彬和劉三兒兩人一碰麵,兩人並不在意,各走了幾步,不約如同的迴頭,倆人互相仔細的端詳,好半天,兩人抱頭痛苦。
曹鐵漢和我爹問得兩人的由來,都唏噓不已,劉三兒和聶彬聊了三天,今天曹鐵漢要迴去,聶彬依依不舍,曹鐵漢讓聶彬同我爹介紹組建聯防部隊的,劉三兒才被我爹打發出來采購。
聽他說完,狗勝激動的擦拳摩掌,
“三爹,你們可真了不起!”
劉三兒笑笑,說,“了不起什麽呀,我都老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狗勝一直讚不絕口,劉三兒看來心情非常的不錯,和他說說笑笑,可我心裏卻在想另一碼子事。
“三爹,要是聶彬曹鐵漢他們,請你去保安團,你去嗎?”
劉三兒也沒有想到我問出這麽句來,他沉浸在和兄弟重逢的歡樂中,沒有想到更深的一層問題。
他輕輕抽打著騾子,深思了一陣,轉頭過來,和藹的笑笑,說,
“金貴啊,你放心,我去那也會帶著你和葉子的……”
我無言以對,劉三兒是個戰士,這麽多年的隱姓埋名雖說磨礪掉了他的銳氣,卻不能磨掉他的血性,這是他的天性。
我麵露微笑,說道,
“好啊,三爹,我跟著你走……”
“你記得我一開頭說的嗎,那個和曹鐵漢一起跑下山的副官,他是我的師弟,聶彬。”
“你的師弟?”我一驚,劉三兒是義和團的出身,他師弟自然也是了,他曾其起來過,他的武藝受過大刀王五的指點,義和團被鎮壓後,同門的幾個師兄弟大多也死的死,散的散,劉三兒隱姓埋命逃到山西,他和我說起過去的同門和戰友,大多都已不知所蹤,今天忽然冒遇到他過去生死相交的兄弟,自然情緒激動。
劉三兒說了很多,我和夠勝癡迷的聽著,那金戈鐵馬的歲月塵封在他那顆寂寞的內心裏,他身上一道道的傷痕,都是過去烽火年代的見證,在他身上,我能看到過去熱血戰士手持大刀和端著火槍的洋人殊死搏鬥的壯士身影,那些並肩作戰的兄弟的鮮血撒在腳下這一片深厚的故土,他們一個一個倒下,當劉三兒迴首看時,已經是孑立一身。
多少次劉三兒在噩夢中驚醒,他口裏唿喚著曾經同伴的名字,浴血奮戰的歲月好象已經過去,可他內心的創傷,卻久久的不能扶平。
“三爹,你師弟聶彬是不是也和你一樣,工夫很好吧。”
“當然,我師弟不但武藝好,槍法也很好。”
劉三兒娓娓道來,學藝的時候,聶彬的年紀還沒有我現在大。義和團失敗後,朝廷反撲鎮壓,聶彬逃出北京,四處躲藏,清朝覆滅後,十幾年間軍閥混戰,聶彬又投了軍,他工夫了得,槍法也好,不多久,就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到一個排長。可是在部隊裏他沒有背靜沒有後台,也沒有錢賄賂長官,他這個排長一當就是好幾年,任憑作戰多麽勇敢,他的官位就止步於此。聶彬十分氣惱,有天喝了點酒和連長發生爭執,他一掌劈在班長的腦門,那連長軟綿綿的倒地,死了。
部隊裏呆不住,他當了逃兵,把槍賣了,湊了些路費,就跟隨了流民進了山西。
在當時軍閥混戰時期,中原地區打的一塌糊塗,走馬燈似的換大帥,山西這個地方東邊的太行山地勢險峻,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東邊的戰火沒有打到山西,那些有兵災地方的流民,就湧進了山西。
賣槍的那一點盤纏早就用完,聶彬一路要飯蓬頭垢麵衣閃襤褸,其實憑他一身本事去做強盜可以,不過他不忍心再去搶奪周圍逃難老百姓的口糧錢財,他知道,奪走老百姓手裏的那一點點糧食和錢財,等於殺了他們一家人。
聶彬走到五台縣,趕上此地的保安大隊新近組建,招募兵丁,聶彬餓的實在難忍,他看到招募所外麵熱氣騰騰架著兩口大鍋,一口蒸饅頭,一口燉燴菜。
飯菜的香味把饑腸碌碌的聶彬吸引過去。征兵的管事瞟了眼這個遠道來的乞丐,火冒三丈,叫人把聶彬打出去。
幾個新招募的大漢想要在領導麵前表功,擄袖子就要打聶彬。聶彬餓了一路,兩眼冒綠光,幾個小子吆五喝六的過來,拎著他破爛的衣服就往外拖,聶彬二話不說施展拳腳,把幾個大漢輕鬆放倒。管事大吃一驚,忙說道,好漢住手,有話好說……。
聶彬說道,爺爺餓了……
管事忙招唿部下盛來飯菜,聶彬也不客氣,風卷殘雲,狼吞虎咽,聶彬隻顧自己吃,對後麵站立著端槍的士兵也毫不在意,他吃完飯,嘴巴一抹,冷笑地看看背後黑壓壓的槍口,毫不畏懼。此時一個人哈哈大笑著走進來,說道,果然是條好漢,若好漢不嫌棄,就和在下一起打天下如何?
說話的人就是曹鐵漢,聶彬反正是走投無路,就在曹鐵漢手下做了副官。
那次敗仗後,曹鐵漢身邊隻有聶彬跟隨,曹感慨萬分,與聶彬成了莫逆至交,聶彬的武藝受過名家的指定,自己又在正規部隊裏做了十年連長,曹鐵漢重整軍隊,聶彬主抓訓練。
曹鐵漢這次來我家,隨身帶著聶彬。當聶彬和劉三兒兩人一碰麵,兩人並不在意,各走了幾步,不約如同的迴頭,倆人互相仔細的端詳,好半天,兩人抱頭痛苦。
曹鐵漢和我爹問得兩人的由來,都唏噓不已,劉三兒和聶彬聊了三天,今天曹鐵漢要迴去,聶彬依依不舍,曹鐵漢讓聶彬同我爹介紹組建聯防部隊的,劉三兒才被我爹打發出來采購。
聽他說完,狗勝激動的擦拳摩掌,
“三爹,你們可真了不起!”
劉三兒笑笑,說,“了不起什麽呀,我都老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狗勝一直讚不絕口,劉三兒看來心情非常的不錯,和他說說笑笑,可我心裏卻在想另一碼子事。
“三爹,要是聶彬曹鐵漢他們,請你去保安團,你去嗎?”
劉三兒也沒有想到我問出這麽句來,他沉浸在和兄弟重逢的歡樂中,沒有想到更深的一層問題。
他輕輕抽打著騾子,深思了一陣,轉頭過來,和藹的笑笑,說,
“金貴啊,你放心,我去那也會帶著你和葉子的……”
我無言以對,劉三兒是個戰士,這麽多年的隱姓埋名雖說磨礪掉了他的銳氣,卻不能磨掉他的血性,這是他的天性。
我麵露微笑,說道,
“好啊,三爹,我跟著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