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還挺榮幸的,是不是應該感謝黃牛,說起來這段能播嗎?」


    文清讓沖攝像機鏡頭展露微笑,「大家如果對現場戲劇感興趣的話,還是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票。」


    「清讓哥說得對,」顧以誠也跟著笑,「大家不要模仿我這種行為。」


    「你們好有緣分,」金藝璿在一旁搭腔,「不過這麽說你好像欠文師哥一張票哦。」


    顧以誠鄭重其事,「我會補上的。」


    後麵還有幾位未登場的選手,這個環節的素材也差不多夠用了,孫嘉莉切迴正題,問他要唱哪首歌。


    「pour peine,」他說,「中文譯名叫《因為痛苦》或者《甘之如飴》。」


    這首歌來自於法語音樂劇《1789:巴士底獄的戀人》。自由與愛情作為文藝作品永恆的主題,總是能點燃觀眾心底的熱血。《因為痛苦》出現在全劇末尾,原曲是首氣勢磅礴的合唱,失去至親至愛,傷痕累累的人們輪流念出《人權宣言》,重新唱起希望,以及對愛和自由的渴望。


    晏然淡淡道:「請開始你的試唱吧。」


    顧以誠轉身走上舞台,同工作人員示意可以開始。


    鋼琴前奏響起,四周燈光照下來,他手握話筒,唱出第一句。


    「當恐懼阻礙了幻想


    我們放棄,放棄


    但願上天原諒


    當憤怒蒙蔽了思想


    炮火轟鳴,轟鳴


    哀鴻遍野迴響


    因為此刻的痛苦


    我引領你前行


    ……」


    在這一部分,顧以誠切換了幾種不同的聲線,時而清亮時而低沉,雖然是獨唱,卻仿佛營造出一種多個角色的對話感。


    唱到副歌,他迴到接近本音的舒適區,配合著伴奏鼓點,推動愈發激烈的情緒。


    「我們要有蓬勃向上的夢想


    我們要有撫慰傷痛的鮮花


    我們要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以自由意誌之名


    以治癒淚水之名


    我們定能改寫歷史


    因為此刻的痛苦


    ……」


    方才在閑聊環節,顧以誠還是一副嬉笑模樣,此刻眼眸中像是有灼灼信念在燃燒,令人產生短暫錯覺:若他生在那個時代,大概也會是個至死獻身於浪漫與自由的青年。


    表演結束,聽者似乎還陷在餘韻裏,反覆迴味,一時沒有人出聲。


    片刻寂靜後,文清讓開口,「我個人覺得,這段表演的感染力很到位,個人試唱這部分沒有角色妝造和舞台布景,但你的演唱能把觀眾帶進情境裏麵。」


    頓了頓,又說:「我很喜歡。」


    這話乍聽其實沒什麽,一出口文清讓自己卻莫名品出點曖昧。算了,原本不也是答應來和對方做戲麽。


    顧以誠聽到後麵那句,笑意加深了點,答得很乖,「謝謝文老師。」


    「是的,我自己沒看過這部劇,不過聽了你剛才的表演,很想有機會去現場感受一下,」晏然說,「聲音質感很好,也讓我感覺非常有那種戲劇張力。」


    金藝璿和孫嘉莉也分別點評了幾句,顧以誠沒什麽爭議地拿到了四位主理人的首席章。


    「但是,」金藝璿想起什麽,犯難道,「我們這期的a卡名額已經滿了?」


    導演被請進來,和主理人們討論一番,商議的結果,是從a卡成員中選一個人來和顧以誠pk,如果後者勝出,便可以拿到a卡評級。


    被導播通知準備上場的是楊逸。他進門時看起來有點懵,漏出東北口音,「啥情況,我咋又迴來了?」


    弄清楚情況後又笑,「挺好挺好,還能多唱一首呢。」


    在觀眾視角,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環節,但選手們事先早已知道可能發生的情況,不算毫無準備。


    隻不過為了營造出臨場感,這部分表演沒有樂隊,僅用一架鋼琴來完成伴奏。


    楊逸唱的是百老匯音樂劇《catch me if you can》中的一首《goodbye》,他很適合這種爵士風,完成得也不錯。


    輪到顧以誠,他詢問鋼伴,「老師,有《一個憂傷者的求救》的譜子嗎?」


    晏然聞言,身體往前傾了傾,「哦,這個,期待起來了。」


    「這首是那部……」


    金藝璿轉頭同文清讓確認,後者接過了她的話,「嗯,是《星幻》裏麵的那首。」


    反烏托邦未來幻想劇《星幻》首演於1979年,被稱作當代法語音樂劇的開山之作,探討了諸多具有前瞻性的社會話題。本劇舞台表現手法抽象迷幻,將重心放在音樂上,其「搖滾歌劇」的風格特點影響了之後的一眾法劇。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s.o.s dun terrien en détresse)出現在劇目接近尾聲的部分,黑星首領johnny麵對遇難的愛人cristal悲慟傾訴,對生命發出質疑。歌曲音域很廣,旋律飄逸無拘,想要唱好並不容易。


    第一期就要挑戰這種難度麽?


    鋼伴在那邊翻譜子,顧以誠仿佛感受到目光,轉頭沖文清讓笑了一下。


    他視線很快錯過去,其他人未必留意,文清讓卻看得清楚,那是個誌在必得的表情。


    倒也不意外,是顧以誠的風格。


    這樣想著,他舒展開一點笑容。比起受情傷後的失魂落魄,他更喜歡對方此刻的模樣——自信又張揚,有種蓬勃的生命力。


    文清讓忽然察覺自己思緒跑得有點遠,迴到眼下的話題,「這首很難唱,整首歌音域跨度差不多有三個八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幕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莉波海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莉波海苔並收藏幕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