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彎腰象徵性地繫鞋帶,起身時站得離蘇煜遠了一點,對方那隻搭肩的手有點尷尬地收迴去,視線追隨著女孩們的背影,「她挺漂亮的,身材很正點,旁邊那個就不行了,穿的土,腿也有點粗……」
蘇煜自顧自評價一番,問:「你覺得呢?」
「我一般不談論別人的長相,」顧以誠展露微笑,「我覺得觀眾買票應該是來看劇,不是來被我評頭論足的,你覺得呢?」
「開個玩笑,哈哈。」蘇煜訕笑兩聲,轉頭去和不遠處的女演員搭話了。
吃飯時顧以誠有點心不在焉,拿著手機用小號刷微博,刷到一組今晚文清讓的下班圖。顧以誠雙指放大看,那人罩在朦朧夜色之中,眉眼溫柔。
組裏的燈光設計是個開朗的年輕女孩,察覺他的表情變化,八卦道:「小顧老師,女朋友發信息了?」
顧以誠放下手機,佯裝苦悶地嘆氣,說我哪有女朋友。
「搞事業也挺好的呀,」對方隨口一提,沒有在他的感情問題上深挖,舉起手中的杯子,眼睛閃亮,「希望我們的劇能大賣。」
杯子碰到一起,撞出清脆聲響。
-
願望實現得比預想中要早一點。
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從不缺精緻皮囊和新鮮話題。短暫的出圈並沒有令顧以誠一夜爆紅,相關效應所帶來的觀眾卻足以填滿一個小劇場。
不少人最初買票純粹出於好奇,看完後被音樂和表演吸引,一來二去劇目的口碑便傳開了,甚至吸引了幾個網紅博主來打卡。
宣發團隊迅速抓住這波熱度,各式活動搞得花樣百出,每天排練演戲之餘抓演員們拍物料。演出日漸火爆,黃牛敏銳地嗅到商機,票幾乎場場售罄。
顧以誠的微博近一個月下來粉絲飛漲。他本人除了感覺sd的觀眾肉眼可見變多之外,生活暫時沒有什麽明顯變化,依舊每天按部就班地排練演戲。微博私信和吳羽的工作郵箱堆滿推廣邀約,類目繁多,他一概沒同意,隻接了幾個採訪。
-
華城進入雨季,一周裏有四五天陰雨連綿的日子。
文清讓在《仲夏夜之夢》的特別出演迎來尾聲,一個月內他換過幾次角色,今晚又扮迴先知,首尾唿應,也算是種戲劇化的圓滿。
這場1v1互動的觀眾沒有什麽令文清讓意外的舉動,互動部分由他全程主導。他帶領對方穿過長廊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那位特別的「旅人」。
演出結束,文清讓在後台卸妝,左肩隱約作痛,他不禁輕輕皺了下眉。
幾年前的一場舞台事故讓他留下了一點後遺症,遇上陰雨天,傷處經常會有感覺。
「文老師,」實習生小姑娘這時抱了個精緻的長方形禮盒進來,瞥見他神情,忙問道,「您怎麽了?」
「沒事,」文清讓恢復如常,沖她笑了笑,「你找我嗎?」
「剛才演出的時候跑腿送了這個過來,說是給您的。」
老觀眾和工作人員多數都知道文老師不收禮物,隻接受信和卡片,連粉絲sd送花都被他一再婉拒。他平日裏很隨和,但在這種事上態度堅決。
實習生打量著懷中的禮盒,不禁有些好奇。
「辛苦了,謝謝。」
實習生放下東西出去了。
文清讓卸完妝換好衣服迴來,慢慢將盒蓋打開,禮盒外部被打濕了一點,想必送它的人是冒著一場大雨趕來。
花束的配色以藍白為主,和香氣一樣淡雅,根部插在花泥中,花葉上沾著一點南方夏日的潮濕水汽。他拿起花束,在包裝紙裏麵找到一張卡片,上麵寫著:
「被白晝關閉的,
由夢來送與我們。
遙祝演出圓滿收官」
沒有落款,盒子裏也找不到任何關於送花人的信息。
前兩句詩來自於赫爾曼·黑塞,相對有些小眾。但文清讓的驚訝另有原因,這兩句曾經被引用在他幾年前演過的一部音樂劇《深淵鏡》中,恰好是自己的台詞。
劇早已經封箱,看過的人並不多,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時空曠的觀眾席,返場時稀稀拉拉的掌聲。
文清讓把卡片塞迴去,輕嘆口氣。
送花的人很聰明,不署名字,又專挑他演出沒結束的時候送來,杜絕當麵退迴的可能性。既然已經收下了,不好扔掉或轉贈他人。
或許是哪位不願露麵的老觀眾吧。
驀地,腦中浮現一個名字。他用手機查看微博私信,跳過一連串未讀,往下翻了半天才停住,順著對話框的頭像點進主頁,帳號沉寂已久,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於六年前。
文清讓按滅了手機屏幕。最終那束花和其他觀眾送的手寫信被他裝進了同一個袋子。
-
外麵在下雨,叮叮咚咚地敲打窗戶,奏出一支溫柔的夏日夜曲。
顧以誠正坐在沙發裏,讀一本《黑塞抒情詩選》,他修長手指翻過一頁,停留在兩行文字上。
「從黑夜和不幸之中找到出路,
走向我所愛戴的明媚的光。」
身旁的手機忽然振了一下。顧以誠瞥一眼,屏幕上彈出條微信。
[路霽曉:帷幕今年和煙海大劇院計劃做的那部道林格雷,你還有印象嗎?]
顧以誠迅速在腦中檢索關鍵詞,找到匹配結果:帷幕文化,一家被劇迷們認為很有品位的音樂劇公司,以做中文版引進劇為主,老闆審美好又不差錢,出品過幾部在業內口碑不錯的大製作。
蘇煜自顧自評價一番,問:「你覺得呢?」
「我一般不談論別人的長相,」顧以誠展露微笑,「我覺得觀眾買票應該是來看劇,不是來被我評頭論足的,你覺得呢?」
「開個玩笑,哈哈。」蘇煜訕笑兩聲,轉頭去和不遠處的女演員搭話了。
吃飯時顧以誠有點心不在焉,拿著手機用小號刷微博,刷到一組今晚文清讓的下班圖。顧以誠雙指放大看,那人罩在朦朧夜色之中,眉眼溫柔。
組裏的燈光設計是個開朗的年輕女孩,察覺他的表情變化,八卦道:「小顧老師,女朋友發信息了?」
顧以誠放下手機,佯裝苦悶地嘆氣,說我哪有女朋友。
「搞事業也挺好的呀,」對方隨口一提,沒有在他的感情問題上深挖,舉起手中的杯子,眼睛閃亮,「希望我們的劇能大賣。」
杯子碰到一起,撞出清脆聲響。
-
願望實現得比預想中要早一點。
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從不缺精緻皮囊和新鮮話題。短暫的出圈並沒有令顧以誠一夜爆紅,相關效應所帶來的觀眾卻足以填滿一個小劇場。
不少人最初買票純粹出於好奇,看完後被音樂和表演吸引,一來二去劇目的口碑便傳開了,甚至吸引了幾個網紅博主來打卡。
宣發團隊迅速抓住這波熱度,各式活動搞得花樣百出,每天排練演戲之餘抓演員們拍物料。演出日漸火爆,黃牛敏銳地嗅到商機,票幾乎場場售罄。
顧以誠的微博近一個月下來粉絲飛漲。他本人除了感覺sd的觀眾肉眼可見變多之外,生活暫時沒有什麽明顯變化,依舊每天按部就班地排練演戲。微博私信和吳羽的工作郵箱堆滿推廣邀約,類目繁多,他一概沒同意,隻接了幾個採訪。
-
華城進入雨季,一周裏有四五天陰雨連綿的日子。
文清讓在《仲夏夜之夢》的特別出演迎來尾聲,一個月內他換過幾次角色,今晚又扮迴先知,首尾唿應,也算是種戲劇化的圓滿。
這場1v1互動的觀眾沒有什麽令文清讓意外的舉動,互動部分由他全程主導。他帶領對方穿過長廊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那位特別的「旅人」。
演出結束,文清讓在後台卸妝,左肩隱約作痛,他不禁輕輕皺了下眉。
幾年前的一場舞台事故讓他留下了一點後遺症,遇上陰雨天,傷處經常會有感覺。
「文老師,」實習生小姑娘這時抱了個精緻的長方形禮盒進來,瞥見他神情,忙問道,「您怎麽了?」
「沒事,」文清讓恢復如常,沖她笑了笑,「你找我嗎?」
「剛才演出的時候跑腿送了這個過來,說是給您的。」
老觀眾和工作人員多數都知道文老師不收禮物,隻接受信和卡片,連粉絲sd送花都被他一再婉拒。他平日裏很隨和,但在這種事上態度堅決。
實習生打量著懷中的禮盒,不禁有些好奇。
「辛苦了,謝謝。」
實習生放下東西出去了。
文清讓卸完妝換好衣服迴來,慢慢將盒蓋打開,禮盒外部被打濕了一點,想必送它的人是冒著一場大雨趕來。
花束的配色以藍白為主,和香氣一樣淡雅,根部插在花泥中,花葉上沾著一點南方夏日的潮濕水汽。他拿起花束,在包裝紙裏麵找到一張卡片,上麵寫著:
「被白晝關閉的,
由夢來送與我們。
遙祝演出圓滿收官」
沒有落款,盒子裏也找不到任何關於送花人的信息。
前兩句詩來自於赫爾曼·黑塞,相對有些小眾。但文清讓的驚訝另有原因,這兩句曾經被引用在他幾年前演過的一部音樂劇《深淵鏡》中,恰好是自己的台詞。
劇早已經封箱,看過的人並不多,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時空曠的觀眾席,返場時稀稀拉拉的掌聲。
文清讓把卡片塞迴去,輕嘆口氣。
送花的人很聰明,不署名字,又專挑他演出沒結束的時候送來,杜絕當麵退迴的可能性。既然已經收下了,不好扔掉或轉贈他人。
或許是哪位不願露麵的老觀眾吧。
驀地,腦中浮現一個名字。他用手機查看微博私信,跳過一連串未讀,往下翻了半天才停住,順著對話框的頭像點進主頁,帳號沉寂已久,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於六年前。
文清讓按滅了手機屏幕。最終那束花和其他觀眾送的手寫信被他裝進了同一個袋子。
-
外麵在下雨,叮叮咚咚地敲打窗戶,奏出一支溫柔的夏日夜曲。
顧以誠正坐在沙發裏,讀一本《黑塞抒情詩選》,他修長手指翻過一頁,停留在兩行文字上。
「從黑夜和不幸之中找到出路,
走向我所愛戴的明媚的光。」
身旁的手機忽然振了一下。顧以誠瞥一眼,屏幕上彈出條微信。
[路霽曉:帷幕今年和煙海大劇院計劃做的那部道林格雷,你還有印象嗎?]
顧以誠迅速在腦中檢索關鍵詞,找到匹配結果:帷幕文化,一家被劇迷們認為很有品位的音樂劇公司,以做中文版引進劇為主,老闆審美好又不差錢,出品過幾部在業內口碑不錯的大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