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慷慨激昂地罵了一頓,又聊迴到各自的前程問題。
有人說,「我準備去投靠玉驊山。當年兵亂,全家死的隻剩下了我一個,沒辦法隻能上山當了土匪,哼,自從決定走上那條路之後,這輩子再也改不掉了。」
有人贊同點頭。玉驊山在這一次的剿匪風波中受到的牽連最小。聽說他們的人劫富濟貧,從不做殺人越貨的勾當,當地的民眾很擁護,也許這也是玉驊山這次元氣並未大傷的原因。
有人要去投軍,起身向別人敬酒,極力邀請道,「兄弟們,如今山河破碎,說不定哪一天就要改朝換代,正是咱們哥幾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如今咱們連命都折了,還怕啥?何不改頭換麵,投軍去!」
「此時不待更待何時?現在就是飛黃騰達的好時機,草根也能翻身當皇帝!投軍去!」
「說得好!加我一個!」
有人則不以為意,「這狗日的天下,咱兄弟幾個憑什麽給它當炮灰?要我說,倒不如歸隱山林當個獵戶來的自在。」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顧環毓聽到獵戶兩個字時,驀地睜開了眼。
心裏像是被針輕輕紮了一下,又痛又麻,絕望的一顆心仿佛又重新跳動了起來。
陸雙……陸雙。
他現在怎麽樣了?他有沒有事?
……他,還能不能過來救她?
顧環毓突然有些難過的發現,不知從何時起,她在這個時候能夠依靠和相信的人,好像就隻有一個他了。
第14章
李知府擦了擦額間的冷汗,覷了覷坐在堂上的慕容彥。
這位朝廷下來的巡按禦史,今日不知是哪陣風把他給吹來了,一大早就把他給叫了過來。
自己一個偏安一隅的地方官,哪裏認識京城裏來的大人物,他不敢耽誤,一大早就匆匆過來點卯。
眼前這位年輕俊美的禦史大人,正在低著頭,閑庭信步地喝茶。而李知府則站在一旁,冷汗連連、麵色不定。
這位禦史大人剿匪的豐功偉績誰人不知,幾個月以來所到之處匪寇悉數潰散,民眾無不夾道歡迎。隻是除此之外,其餘的底細全不知曉,很是神秘。男人看著雖然年輕,語氣溫和,字裏行間卻句句含沙射影、旁敲側擊令人難以應付,竟然令人不敢逼視。
李知府想畢又擦了擦冷汗。自己浸淫這麽多年了,也自詡是老江湖,還是第一次碰見如此不好糊弄的主。
「李大人想好了該怎麽辦了?」慕容彥放下手裏的茶盞,站起身來。
李知府見男人起身,竟然生出一種想要下跪的衝動,他連忙迴過神,打住這個荒謬的念頭,堆起一臉的笑意,「大人放心,我府和底下十幾個縣必然竭盡全力,廣開糧倉,建立棚戶,必不會令數千流民流離失所。」
慕容彥淡淡看了他一眼,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李知府一顆心七上八下的,又追加道,「還有那些流竄在外的匪寇,我定會嚴加追捕,一個不留。」
這時慕容彥的下屬突然進門通稟,俯身一揖,「大人。」
李知府見有事要報,立馬乖覺地要退下,沒想到慕容彥卻擺了擺手,「無妨。講。」
「有三名匪寇逃出了牢獄,現身在了永安街上,還擄走了一名女子。」
李知府冷汗更甚!愈加低下頭去,恨不得找個地縫立刻消失。
慕容彥語氣冷靜,「如今呢?」
「下落不明。不過屬下已派人追查。」
慕容彥令屬下退下,沉吟了半晌,看了一眼埋下頭的李知府,「李大人?」
李知府一個激靈,立刻抬起頭大聲表態,「大人放心!下官立刻派人去追!一定將這些人繩之以法!」
慕容彥道,「那位擄走的女子若是發生不測,還請李大人不吝撫恤,厚待她的家人。」
「一定、一定……」
.
此時的陸雙正在焦急尋找顧環毓的路上。
他沿著山匪行過的小道,一寸一寸尋找斷了的線索。
腦子裏似乎鑽著十萬隻馬蜂,下一刻就要從裏麵炸出一團碎肉,他一遍一遍強壓住焦灼的心神,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冷靜。
他沿著小路的痕跡一路往前,下意識地摩挲起背後的劍。
他的後背除了t?箭筒蓑笠之外,還別著一把劍。
劍上纏著厚厚的繃帶,顯得十分鈍重,幾乎看不出來是一把劍,以至於別人從來沒有看出端倪,就連陸父陸母都以為那是打獵用的鐮刀之類的工具,從來沒有過問。
這把劍從未出鞘過。
有人曾經囑咐過他,等他決定要殺人的時候,再將它打開。
所以即使從來不用,陸雙也一次沒有將它放下來過。
那個人走在一個無聲無息的冬天。
陸雙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獨坐在屋裏,安靜的悄無聲息,佝僂的身軀再也看不到一點生命的跡象。
他帶走了他的兵書,那是他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
那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猶在眼前。
那時的陸雙問他要去哪裏,他隻道去一個很遠的地方。
「那你……還會迴來看我嗎?」那時的陸雙問。
那人隻是笑了笑,罕見地帶了幾分和藹。
那間掩映在桃花林中的茅草屋,之後陸雙再也沒去過。沒有了可以說話的人,那座草屋在歲月的侵襲下,想必很快便會淪為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有人說,「我準備去投靠玉驊山。當年兵亂,全家死的隻剩下了我一個,沒辦法隻能上山當了土匪,哼,自從決定走上那條路之後,這輩子再也改不掉了。」
有人贊同點頭。玉驊山在這一次的剿匪風波中受到的牽連最小。聽說他們的人劫富濟貧,從不做殺人越貨的勾當,當地的民眾很擁護,也許這也是玉驊山這次元氣並未大傷的原因。
有人要去投軍,起身向別人敬酒,極力邀請道,「兄弟們,如今山河破碎,說不定哪一天就要改朝換代,正是咱們哥幾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如今咱們連命都折了,還怕啥?何不改頭換麵,投軍去!」
「此時不待更待何時?現在就是飛黃騰達的好時機,草根也能翻身當皇帝!投軍去!」
「說得好!加我一個!」
有人則不以為意,「這狗日的天下,咱兄弟幾個憑什麽給它當炮灰?要我說,倒不如歸隱山林當個獵戶來的自在。」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顧環毓聽到獵戶兩個字時,驀地睜開了眼。
心裏像是被針輕輕紮了一下,又痛又麻,絕望的一顆心仿佛又重新跳動了起來。
陸雙……陸雙。
他現在怎麽樣了?他有沒有事?
……他,還能不能過來救她?
顧環毓突然有些難過的發現,不知從何時起,她在這個時候能夠依靠和相信的人,好像就隻有一個他了。
第14章
李知府擦了擦額間的冷汗,覷了覷坐在堂上的慕容彥。
這位朝廷下來的巡按禦史,今日不知是哪陣風把他給吹來了,一大早就把他給叫了過來。
自己一個偏安一隅的地方官,哪裏認識京城裏來的大人物,他不敢耽誤,一大早就匆匆過來點卯。
眼前這位年輕俊美的禦史大人,正在低著頭,閑庭信步地喝茶。而李知府則站在一旁,冷汗連連、麵色不定。
這位禦史大人剿匪的豐功偉績誰人不知,幾個月以來所到之處匪寇悉數潰散,民眾無不夾道歡迎。隻是除此之外,其餘的底細全不知曉,很是神秘。男人看著雖然年輕,語氣溫和,字裏行間卻句句含沙射影、旁敲側擊令人難以應付,竟然令人不敢逼視。
李知府想畢又擦了擦冷汗。自己浸淫這麽多年了,也自詡是老江湖,還是第一次碰見如此不好糊弄的主。
「李大人想好了該怎麽辦了?」慕容彥放下手裏的茶盞,站起身來。
李知府見男人起身,竟然生出一種想要下跪的衝動,他連忙迴過神,打住這個荒謬的念頭,堆起一臉的笑意,「大人放心,我府和底下十幾個縣必然竭盡全力,廣開糧倉,建立棚戶,必不會令數千流民流離失所。」
慕容彥淡淡看了他一眼,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李知府一顆心七上八下的,又追加道,「還有那些流竄在外的匪寇,我定會嚴加追捕,一個不留。」
這時慕容彥的下屬突然進門通稟,俯身一揖,「大人。」
李知府見有事要報,立馬乖覺地要退下,沒想到慕容彥卻擺了擺手,「無妨。講。」
「有三名匪寇逃出了牢獄,現身在了永安街上,還擄走了一名女子。」
李知府冷汗更甚!愈加低下頭去,恨不得找個地縫立刻消失。
慕容彥語氣冷靜,「如今呢?」
「下落不明。不過屬下已派人追查。」
慕容彥令屬下退下,沉吟了半晌,看了一眼埋下頭的李知府,「李大人?」
李知府一個激靈,立刻抬起頭大聲表態,「大人放心!下官立刻派人去追!一定將這些人繩之以法!」
慕容彥道,「那位擄走的女子若是發生不測,還請李大人不吝撫恤,厚待她的家人。」
「一定、一定……」
.
此時的陸雙正在焦急尋找顧環毓的路上。
他沿著山匪行過的小道,一寸一寸尋找斷了的線索。
腦子裏似乎鑽著十萬隻馬蜂,下一刻就要從裏麵炸出一團碎肉,他一遍一遍強壓住焦灼的心神,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冷靜。
他沿著小路的痕跡一路往前,下意識地摩挲起背後的劍。
他的後背除了t?箭筒蓑笠之外,還別著一把劍。
劍上纏著厚厚的繃帶,顯得十分鈍重,幾乎看不出來是一把劍,以至於別人從來沒有看出端倪,就連陸父陸母都以為那是打獵用的鐮刀之類的工具,從來沒有過問。
這把劍從未出鞘過。
有人曾經囑咐過他,等他決定要殺人的時候,再將它打開。
所以即使從來不用,陸雙也一次沒有將它放下來過。
那個人走在一個無聲無息的冬天。
陸雙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獨坐在屋裏,安靜的悄無聲息,佝僂的身軀再也看不到一點生命的跡象。
他帶走了他的兵書,那是他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
那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猶在眼前。
那時的陸雙問他要去哪裏,他隻道去一個很遠的地方。
「那你……還會迴來看我嗎?」那時的陸雙問。
那人隻是笑了笑,罕見地帶了幾分和藹。
那間掩映在桃花林中的茅草屋,之後陸雙再也沒去過。沒有了可以說話的人,那座草屋在歲月的侵襲下,想必很快便會淪為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