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刀闊斧
農門嬌娘:撿個王爺當相公 作者:小葉子萌萌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他已經盡力放輕聲音了,但池婉本就是淺眠,眼珠子轉了轉,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
“你醒了?”謝語堂訕訕的笑了笑,尷尬的撇開了視線,不敢與池婉對視。
“嗯。”池婉揉了揉頭疼的額角,起身道,“既然你已經好多了,等雨停了,就趕緊離開吧。”
“婉婉,我……”謝語堂還以為,池婉讓自己進門,已經是原諒自己了,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敢自己走。
他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但被池婉涼涼的橫了一眼,頓時又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如今他是想取得池婉的原諒,自然不敢忤逆池婉的話。
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晚上,第二天天光大亮的時候,雲層漸漸散去,顯露出了太陽。謝語堂賴在池府的客房裏,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茶葉都泡的沒了味道,還不願意走。
最終還是池婉發了話,說他要是再不走,以後就永遠也別想見她了,這才一步三迴頭的離開了。
在謝語堂漫漫追妻路的同時,九王爺也開始整頓朝綱,雖然並非自己自願,但是既然坐了這個皇位,他就要認真的做好。
他改國號為安,意味著天下太平,自己則選了一個瑾字。
屬於瑾王的太平盛世,緩緩的拉開了序幕。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事大變動,當然了,這件事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希望能在這個朝堂上站著的,都是朕信任,且有才學的人,而不是隻會想著,如何動搖朕的皇位的人。”
這是瑾王給那幫大臣們的解釋,但是還是有些老臣不服氣,他們拉幫結派已經有一段曆史了,三代帝王的變更,也沒有徹底動搖這種關係。
這個瑾王上位剛開始,就要動搖他們的根基啊!
“陛下,您才剛剛上位,根基還不穩,這麽大的變動,恐怕是不妥吧!”
在朝堂上,仗著自己是老臣,就敢公開頂撞,瑾王的手不自覺的捏緊了,語氣也寒了下來,“朕做事,什麽時候也要受你們的製約了?”
“臣等不敢,隻是勸陛下三思。”
雖然是規勸的話,可是語氣卻不肯讓步三分,這些老臣,還真是冥頑不靈。特別是這個頂撞瑾王的老丞相,說起來也算是三朝元老了,所以才敢這麽肆無忌憚。
“那既然如此,朕就好好想想,丞相你建言獻策也累了,迴家好好休息一段時日吧!”
此言一出,大家都很震驚,沒想到瑾王會直接拿老丞相開刀,不過仔細想想,這個老丞相好像以前一直支持攝政王登位,這麽說來,一切還有點說得通了。
老丞相也愣在了原地,他就是拿準了瑾王剛剛登位,不敢動自己這種老臣的心理,才敢站出來的,卻沒想到,居然會引火燒身。
“怎麽,丞相這是要抗旨嗎?”此時,一直在旁邊看著沒開口的謝語堂,突然又添了一把火。
這下,那些大臣們更是看不清局勢了,此時攝政王出來為陛下說話,說明這兩個人才是真正一夥的?
隻是可憐了那個老丞相,被新皇的上位火給燒到家裏去了,他一直到迴家的時候,都沒想通,攝政王怎麽會願意替瑾王說話。
下了朝,謝語堂陪瑾王在禦花園裏散心,瑾王突然停下了腳步,“今日為何幫我?”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根基坐穩,我才能做好我的攝政王不是嗎?”
經曆了一次信任事件之後,謝語堂就學的聰明了,伴君如伴虎,即使你和天子的感情再好,也擋不住功高蓋主。所以在皇帝麵前,示弱才是生存之道。
瑾王自然知道他的內心所想,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朕不是楚王那種忘恩負義之人。”
謝語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也知道,瑾王並非為了權利,就利欲熏心的人,但是以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還是要小心為上。
他和楚王以前關係也很好,雖然不是親兄弟,但勝似親兄弟,可是最後呢?還不是反目成仇。
“而且朕對這個皇位,也沒什麽好留戀的,要不是為了守住祖上留下來的這份功業,朕真想去雲遊四方,做個閑雲野鶴。”
瑾王看著宮牆微微出神,眼神中,透著一抹憂鬱,他天生就不是個應該困在這裏麵的人,可是造化弄人啊!那楚王明明得了皇位,為什麽就不好好珍惜呢,非要弄到如今這副地步。
“既然坐了這皇位,就要紮紮實實的,心係百姓,做個明德的君主。”
他親眼看過楚王暴君通知下百姓是如何民不聊生的,那樣的情形,他不想再見第二遍,聽到謝語堂的話,便鄭重的點了點頭,“我知道。”
“如果不想坐皇位就娶個皇後,要個子嗣,說不定到老了,還可以退位讓賢,去過你閑雲野鶴的日子。”看談話越來越沉重,謝語堂不禁開了個玩笑,緩解了一下氣氛。
“還說我,你呢?”瑾王笑著錘了一下謝語堂的肩膀。
一提到自己的感情的事,謝雨堂不禁有點苦惱,自己已經用了渾身解數,可是無奈池婉此人軟硬不吃,就是不原諒自己啊!
也是,自己犯的錯,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最碰不得的信任問題,也難怪這迴池婉會這麽生氣。
看到一臉苦大仇深的謝雨堂,瑾王不禁有些發笑,這個為情苦惱的樣子,就像個愣頭小子,一點也不像雷厲風行的攝政王。
看到瑾王笑了,謝語堂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笑什麽,說起來,罪魁禍首還是你呢!”
“怎麽能怪朕?當初朕可是勸了你不少,可你這根死腦筋,就是轉不過彎來。往好處想想,好事多磨,這也是你們之間的磨難,過去了,感情隻會更好。”
瑾王說的也對,解鈴還須係鈴人,要想讓池婉消氣,怪別人沒用,還是得靠謝語堂啊!
兩人交談的正盡興的時候,太監就來傳話,說池婉要覲見。
瑾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旁邊的謝語堂,“說曹操,曹操到,你的機會來了。”
池婉聽說,今日瑾王讓老丞相迴家休息,急忙進宮來看看情況,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還沒走的謝語堂,一時間有些後悔了起來,她現在並不想見到他。
“陛下,王爺。”池婉規規矩矩的行了兩個禮,對謝語堂也是恭恭敬敬叫的王爺,這讓謝語堂心裏有些不開心。
“婉婉,你非要這樣讓我難堪嗎?”
“我怎麽敢讓王爺難堪,您真是高估我了,我不過是個三心二意的女子罷了。”池婉自嘲的語氣,話裏話外都是諷刺的意味,把謝語堂針對的說不出話來。那晚的事情,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兩人之間,似乎又降至了冰點。
瑾王看這裏硝煙四起,正在考慮要不要離開。
“陛下,我來找你是有事想商量。”說完,池婉又轉過頭看向謝語堂,“麻煩王爺迴避一下。”
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她和瑾王走的太近,她還偏偏讓自己迴避,這不是故意氣自己嗎?
“婉婉……”謝語堂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池婉給堵了迴去,“請王爺自重。”
再留下去就是自己的不是了,謝語堂隻好被迫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瞪了瑾王一眼。
莫名就挨刀的瑾王也覺得很是委屈啊!
池婉來找瑾王說的正是老丞相的事,既然此次要拿他開刀,威力是做足了,可是後麵的的麻煩也會很多。
老丞相入朝為官這麽多年,勢力早就盤根錯節,想要連根拔起,還沒有那麽容易。
“朕知道,所以朕隻是想先要給他個教訓,剩下的事情,還需要好好謀劃,而且現在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楚王暴.政這些年,有些地方早就民不聊生,所以有的地方上了奏折,希望朕能夠撥款賑災,可是這不是個輕巧的活,朕正尋思著,該派誰去呢。”
剛好這段時間,池婉並不想見到謝語堂,所以她就自告奮勇,去外麵散散心也好,而且這種事情,隨便交給別人,她也不放心。
池婉也算是瑾王最信任的人之一了。
聽到池婉的毛遂自薦,瑾王想也不想,立刻就同意了,還給她派遣了一隊精銳,保證她的安全。
等到池婉離開的時候,看著她的背影,瑾王想了想,又吩咐道,“讓攝政王和池夫人一同去賑災,記住,在出發之前,別讓池夫人知道。”
小太監應了一聲,帶著瑾王的旨意,去找了謝語堂。
“謝語堂啊謝語堂,朕也隻能幫你到這裏了。”瑾王摩挲著自己的下巴,深藏功與名。
謝語堂知道自己能有機會跟池婉單獨出行,高興都還來不及,又哪裏會去讓池婉知道。萬一池婉鬧起來,不讓他跟著了怎麽辦?
他將消息瞞的死死的,等出發的時候,池婉看到旁邊的謝語堂,一臉不可置信,“你怎麽跟來了?”
“不是我要跟來的,這是陛下的旨意。”
“你醒了?”謝語堂訕訕的笑了笑,尷尬的撇開了視線,不敢與池婉對視。
“嗯。”池婉揉了揉頭疼的額角,起身道,“既然你已經好多了,等雨停了,就趕緊離開吧。”
“婉婉,我……”謝語堂還以為,池婉讓自己進門,已經是原諒自己了,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敢自己走。
他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但被池婉涼涼的橫了一眼,頓時又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如今他是想取得池婉的原諒,自然不敢忤逆池婉的話。
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晚上,第二天天光大亮的時候,雲層漸漸散去,顯露出了太陽。謝語堂賴在池府的客房裏,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茶葉都泡的沒了味道,還不願意走。
最終還是池婉發了話,說他要是再不走,以後就永遠也別想見她了,這才一步三迴頭的離開了。
在謝語堂漫漫追妻路的同時,九王爺也開始整頓朝綱,雖然並非自己自願,但是既然坐了這個皇位,他就要認真的做好。
他改國號為安,意味著天下太平,自己則選了一個瑾字。
屬於瑾王的太平盛世,緩緩的拉開了序幕。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事大變動,當然了,這件事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希望能在這個朝堂上站著的,都是朕信任,且有才學的人,而不是隻會想著,如何動搖朕的皇位的人。”
這是瑾王給那幫大臣們的解釋,但是還是有些老臣不服氣,他們拉幫結派已經有一段曆史了,三代帝王的變更,也沒有徹底動搖這種關係。
這個瑾王上位剛開始,就要動搖他們的根基啊!
“陛下,您才剛剛上位,根基還不穩,這麽大的變動,恐怕是不妥吧!”
在朝堂上,仗著自己是老臣,就敢公開頂撞,瑾王的手不自覺的捏緊了,語氣也寒了下來,“朕做事,什麽時候也要受你們的製約了?”
“臣等不敢,隻是勸陛下三思。”
雖然是規勸的話,可是語氣卻不肯讓步三分,這些老臣,還真是冥頑不靈。特別是這個頂撞瑾王的老丞相,說起來也算是三朝元老了,所以才敢這麽肆無忌憚。
“那既然如此,朕就好好想想,丞相你建言獻策也累了,迴家好好休息一段時日吧!”
此言一出,大家都很震驚,沒想到瑾王會直接拿老丞相開刀,不過仔細想想,這個老丞相好像以前一直支持攝政王登位,這麽說來,一切還有點說得通了。
老丞相也愣在了原地,他就是拿準了瑾王剛剛登位,不敢動自己這種老臣的心理,才敢站出來的,卻沒想到,居然會引火燒身。
“怎麽,丞相這是要抗旨嗎?”此時,一直在旁邊看著沒開口的謝語堂,突然又添了一把火。
這下,那些大臣們更是看不清局勢了,此時攝政王出來為陛下說話,說明這兩個人才是真正一夥的?
隻是可憐了那個老丞相,被新皇的上位火給燒到家裏去了,他一直到迴家的時候,都沒想通,攝政王怎麽會願意替瑾王說話。
下了朝,謝語堂陪瑾王在禦花園裏散心,瑾王突然停下了腳步,“今日為何幫我?”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根基坐穩,我才能做好我的攝政王不是嗎?”
經曆了一次信任事件之後,謝語堂就學的聰明了,伴君如伴虎,即使你和天子的感情再好,也擋不住功高蓋主。所以在皇帝麵前,示弱才是生存之道。
瑾王自然知道他的內心所想,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朕不是楚王那種忘恩負義之人。”
謝語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也知道,瑾王並非為了權利,就利欲熏心的人,但是以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還是要小心為上。
他和楚王以前關係也很好,雖然不是親兄弟,但勝似親兄弟,可是最後呢?還不是反目成仇。
“而且朕對這個皇位,也沒什麽好留戀的,要不是為了守住祖上留下來的這份功業,朕真想去雲遊四方,做個閑雲野鶴。”
瑾王看著宮牆微微出神,眼神中,透著一抹憂鬱,他天生就不是個應該困在這裏麵的人,可是造化弄人啊!那楚王明明得了皇位,為什麽就不好好珍惜呢,非要弄到如今這副地步。
“既然坐了這皇位,就要紮紮實實的,心係百姓,做個明德的君主。”
他親眼看過楚王暴君通知下百姓是如何民不聊生的,那樣的情形,他不想再見第二遍,聽到謝語堂的話,便鄭重的點了點頭,“我知道。”
“如果不想坐皇位就娶個皇後,要個子嗣,說不定到老了,還可以退位讓賢,去過你閑雲野鶴的日子。”看談話越來越沉重,謝語堂不禁開了個玩笑,緩解了一下氣氛。
“還說我,你呢?”瑾王笑著錘了一下謝語堂的肩膀。
一提到自己的感情的事,謝雨堂不禁有點苦惱,自己已經用了渾身解數,可是無奈池婉此人軟硬不吃,就是不原諒自己啊!
也是,自己犯的錯,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最碰不得的信任問題,也難怪這迴池婉會這麽生氣。
看到一臉苦大仇深的謝雨堂,瑾王不禁有些發笑,這個為情苦惱的樣子,就像個愣頭小子,一點也不像雷厲風行的攝政王。
看到瑾王笑了,謝語堂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笑什麽,說起來,罪魁禍首還是你呢!”
“怎麽能怪朕?當初朕可是勸了你不少,可你這根死腦筋,就是轉不過彎來。往好處想想,好事多磨,這也是你們之間的磨難,過去了,感情隻會更好。”
瑾王說的也對,解鈴還須係鈴人,要想讓池婉消氣,怪別人沒用,還是得靠謝語堂啊!
兩人交談的正盡興的時候,太監就來傳話,說池婉要覲見。
瑾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旁邊的謝語堂,“說曹操,曹操到,你的機會來了。”
池婉聽說,今日瑾王讓老丞相迴家休息,急忙進宮來看看情況,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還沒走的謝語堂,一時間有些後悔了起來,她現在並不想見到他。
“陛下,王爺。”池婉規規矩矩的行了兩個禮,對謝語堂也是恭恭敬敬叫的王爺,這讓謝語堂心裏有些不開心。
“婉婉,你非要這樣讓我難堪嗎?”
“我怎麽敢讓王爺難堪,您真是高估我了,我不過是個三心二意的女子罷了。”池婉自嘲的語氣,話裏話外都是諷刺的意味,把謝語堂針對的說不出話來。那晚的事情,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兩人之間,似乎又降至了冰點。
瑾王看這裏硝煙四起,正在考慮要不要離開。
“陛下,我來找你是有事想商量。”說完,池婉又轉過頭看向謝語堂,“麻煩王爺迴避一下。”
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她和瑾王走的太近,她還偏偏讓自己迴避,這不是故意氣自己嗎?
“婉婉……”謝語堂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池婉給堵了迴去,“請王爺自重。”
再留下去就是自己的不是了,謝語堂隻好被迫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瞪了瑾王一眼。
莫名就挨刀的瑾王也覺得很是委屈啊!
池婉來找瑾王說的正是老丞相的事,既然此次要拿他開刀,威力是做足了,可是後麵的的麻煩也會很多。
老丞相入朝為官這麽多年,勢力早就盤根錯節,想要連根拔起,還沒有那麽容易。
“朕知道,所以朕隻是想先要給他個教訓,剩下的事情,還需要好好謀劃,而且現在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楚王暴.政這些年,有些地方早就民不聊生,所以有的地方上了奏折,希望朕能夠撥款賑災,可是這不是個輕巧的活,朕正尋思著,該派誰去呢。”
剛好這段時間,池婉並不想見到謝語堂,所以她就自告奮勇,去外麵散散心也好,而且這種事情,隨便交給別人,她也不放心。
池婉也算是瑾王最信任的人之一了。
聽到池婉的毛遂自薦,瑾王想也不想,立刻就同意了,還給她派遣了一隊精銳,保證她的安全。
等到池婉離開的時候,看著她的背影,瑾王想了想,又吩咐道,“讓攝政王和池夫人一同去賑災,記住,在出發之前,別讓池夫人知道。”
小太監應了一聲,帶著瑾王的旨意,去找了謝語堂。
“謝語堂啊謝語堂,朕也隻能幫你到這裏了。”瑾王摩挲著自己的下巴,深藏功與名。
謝語堂知道自己能有機會跟池婉單獨出行,高興都還來不及,又哪裏會去讓池婉知道。萬一池婉鬧起來,不讓他跟著了怎麽辦?
他將消息瞞的死死的,等出發的時候,池婉看到旁邊的謝語堂,一臉不可置信,“你怎麽跟來了?”
“不是我要跟來的,這是陛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