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鳴金收兵
農門嬌娘:撿個王爺當相公 作者:小葉子萌萌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王在距離上林不遠的地方駐紮,準備休整後攻城。
這日,他將眾將召集在一起,威嚴詢問,“謝語堂和老九那邊,有沒有什麽情況?”
楚王知道,一旦他這邊出兵的消息一傳出去,謝語堂不管出於什麽目的,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他太了解謝語堂的能力了。若是謝語堂要出手,他攻打上林的難度將成倍的增加。
“迴陛下,北邊沒有動靜。”
楚王有些疑惑,謝語堂是想要出什麽幺蛾子,竟然沒有動靜?
“是不是搞錯了?”他的聲音不怒自威。
“屬下打聽的真真的,絕對沒有出錯。”
聽到這話,楚王不禁皺起了眉頭,看向手下的副將們,“諸位覺得,這是怎麽迴事?”
眾人斟酌了片刻,“謝語堂再厲害,也不能夠跟千軍萬馬對抗。九王爺不善打仗,最多做一下後勤,而池婉又是個女子,也不能上戰場打仗,所以北地那邊,也就隻有謝語堂一人可用,他許是聽說了陛下禦駕親征,害怕了,所以不敢再出來。”
“末將也覺得,謝語堂一定是被陛下您的威名震懾,所以不敢再與上林有所牽扯。”
楚王聽了這些話,心裏雖然高興,但他還不是那種蠢到家的人,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故而冷著臉道,“謝語堂是將軍出身,天生就有大局觀,而且,以他標榜的所謂仁義,他絕不會對此次戰爭不聞不問,再去查。”
探子一波波的派出去,楚王則覺得有些焦躁,謝語堂一日不死,始終是他心裏的一根刺,不管做什麽,他都會來妨礙自己。
想到這,心裏的怨恨更多了一些,為何他不能站在自己這邊,而偏偏要跟自己作對?
探子的消息很快帶迴來,“陛下,不好了,謝語堂果然出兵了!”
楚王嗖的站起身,咬牙切齒的道,“果然,朕就知道,他絕不會按兵不動,謝語堂,你就偏要跟朕作對嗎?!”
“陛下,下麵該怎麽辦?”副將詢問楚王的意思。
楚王卻看向探子,“派出了多少人,北地的營地還剩下多少?”
探子這次吸取了教訓,打聽的十分詳細,“人數不多,而且好像全都是些老兵。”
聽到這話,楚王不由的愣了一下,派一些沒有戰鬥力的兵去打仗,謝語堂的腦子是被門夾了嗎?
“可當真?”
“當真。”探子迴答的很肯定。
楚王忽然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道,“謝語堂啊謝語堂啊,朕真是高估你了,原來你也有私心,你不過是覺得抹不過麵子,所以故意將老弱病殘派去前線,這樣,一來應付了上林國國君,畢竟你在那裏待過,不好做的太過,二來,你又保存了自己的實力,你實在是太狡猾了,不過,這次,朕看清楚了你的真麵目,你想要護著的上林國,朕要將它收入麾下。”
眾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謝語堂打的是這個主意,一時全都放下了心,謝語堂不去支援上林國,就上林國那沒有一個大將的樣子,如何抵擋他們的幾十萬雄兵?
楚王心情愉悅,當即下令,“今日好生休息,三更起來點兵,然後去攻城!”
眾人應了一聲,各自下去做準備。
此時的上林國,國君已經急的六神無主了,這東玄國的大軍近在咫尺,謝語堂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啊。
朝堂上也是一片死寂,眾大臣都低著頭,生怕被陛下注意到,每個人都是一片愁雲慘淡,馬上就要亡國了,誰能高興的起來?
忽然,一個大臣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越林關守將今日發迴八百裏加急書信,說東玄國大軍已經逼到了關下,早則今明兩天,晚則幾天後,必定會攻打關隘,而咱們那邊,守關的人隻有區區不到一萬,根本就不是東玄國的對手啊。”
“你什麽意思?”國君臉色陰沉。
大臣囁嚅了一下,鼓足勇氣道,“與其讓東玄國國君攻破關隘,大肆屠殺,不如您,您……”
“閉嘴,難道你想要放棄上林,投降東玄國?!”另一個大臣站出來,厲聲訓斥道。
先前說話的大臣不甘心的一拂衣袖,“不投降?你倒是說說,有什麽退敵的辦法?”
這話頓時讓那個大臣啞火了,半晌,才氣哼哼地道,“不管怎麽樣,咱們上林國絕對不能投降!”
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國君隻是冷冷的看著,投降,不可能投降的。他做了這麽多,甚至不惜與謝語堂修複關係,怎麽可能這麽簡單的投降?
大臣們吵不出個所以然來,轉而都請求國君定奪,國君緩緩開口,“要求投降的,是不是早就存了這樣的心思?”
最開始說話的那個大臣嚇得腦門冒冷汗,國君冷冷笑了一聲,倒也沒追究,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
“再派人去謝語堂那邊。”他冷靜的下著命令。
就在他這句話音落下的時候,忽然有人急匆匆的跑進來,“陛下,謝將軍出兵了。”
國君猛地從座椅上坐起來,腮邊的肉因為太激動了,劇烈的抖動著,他極力控製住激動的情緒,一字一頓地問道,“當真?”
跑進來的人是去謝語堂那邊的使者,他肯定的點了點頭,“是的,謝將軍派了所有精兵去越林關,上林有救了,陛下。”
國君連說了幾個好字,他就知道,謝語堂不會見死不救!
之前主張投降的大臣,此刻都低下頭,安靜如雞。
國君冷冷掃了他們一眼,開始派兵去各處支援,之前因為謝語堂那邊沒有動靜,國君心灰意冷,甚至都沒什麽心情去抵禦,現在謝語堂出手了,他們自然要配合好!
大臣們看到國君陡然精神煥發,各個也都鬥誌昂揚了起來。
“什麽,不是說隻有一萬人嗎,你領的都是東玄國的精兵,竟然連個區區越林關都拿不下來?!”楚王在大帳裏大發雷霆,下首跪著的,正是此次大敗而歸的將軍。
戰敗的將軍無地自容,臉色慘白。
楚王越看越生氣,走過去一腳將將軍踢倒在地,怒罵道,“廢物,真是廢物!”
將軍咬牙爬了起來,等楚王發完火之後,才戰戰兢兢的匯報道,“陛下,越林關增加不少人手,絕不是最開始的區區一萬人。”
楚王冷笑了一聲,“再增加又如何,上林那些人,能有什麽威脅?”
“不,陛下,末將發現,那些人不是老弱病殘,恰恰相反,他們都是精兵,而且十分善用陣法,一看就是經過特別訓練的精兵。”
聽到這裏,楚王的臉色也嚴肅了起來,“你說的是真的?”
那將軍抱拳道,“末將不敢亂說話。”
楚王臉色倏地沉了下來,他是絕對不會相信,上林會有能抵抗住他東玄國的軍隊,那麽,也就隻有一個可能,那是謝語堂的人!
可是,謝語堂派來的不都是些老弱病殘嗎?
恰在這時,有消息傳來,其它兩路人馬也紛紛折戟。
楚王驚疑不定,“謝語堂,他一定來了。”如此鬼神莫測的出兵,不是他,又會是誰?
“好,好得很,既然你幫助上林,那行,那朕就將你的老巢給摧毀了,看你要怎麽迴去!”楚王惡狠狠的磨了磨後槽牙。
手下連忙勸阻,“陛下,不可衝動,謝語堂至今還未露麵,末將不覺得他會在這裏,再者,謝語堂算無遺策,應該知道輕重,末將覺得,對方如今還會在北地。”
“在北地又如何,他把精兵都派到這裏來了,朕先滅了他再說。”楚王俊臉猙獰。
將軍們勸說不住,楚王讓人去北地查探消息,暫時停止攻打上林,上林得到喘息,這一切都在謝語堂的預料之中,他迅速讓人八百裏傳信過去,安排對策,等到楚王這邊緩過來,上林已經有了很好的應對法子。
而查探北地消息的人迴去匯報,說營地裏全是些日夜訓練的官兵,並沒有什麽老弱病殘。楚王聽罷,驚怒交加,攻打北地的計劃也隻能作罷。
不過他想不明白的是,謝語堂怎麽忽然就多了那麽多人。
“陛下,東玄國停止攻打越林關了。”探子飛快來報。
國君激動不已,刷的站起來,“太好了。”
不過他也沒有就此鬆懈,畢竟隻要自己不發展起來,東玄國甚至是別的其它的國家,隨時可以過來欺負他們。弱小,就隻有挨打的份兒。
經此一役,死裏逃生的國君最終下定了決心,要大力發展軍事,於是開始對外募兵,隻要年滿十五歲以上,都可以來參軍。
原本以為大家對當兵都很排斥,誰知道,上林國逃過一難的百姓卻是紛紛湧了過來,全都自發來當兵。
有些是自己老母親送來的,有些是媳婦送來的,大家都說,國家有難,必須要上戰場保護國家。
這些消息匯報上來,上林國國君久久沒有說話。太監總管發現,那一晚上,國君房裏的燈一晚上都沒有熄滅,而第二天,國君起來上朝的時候,整個人還是精神奕奕的
這日,他將眾將召集在一起,威嚴詢問,“謝語堂和老九那邊,有沒有什麽情況?”
楚王知道,一旦他這邊出兵的消息一傳出去,謝語堂不管出於什麽目的,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他太了解謝語堂的能力了。若是謝語堂要出手,他攻打上林的難度將成倍的增加。
“迴陛下,北邊沒有動靜。”
楚王有些疑惑,謝語堂是想要出什麽幺蛾子,竟然沒有動靜?
“是不是搞錯了?”他的聲音不怒自威。
“屬下打聽的真真的,絕對沒有出錯。”
聽到這話,楚王不禁皺起了眉頭,看向手下的副將們,“諸位覺得,這是怎麽迴事?”
眾人斟酌了片刻,“謝語堂再厲害,也不能夠跟千軍萬馬對抗。九王爺不善打仗,最多做一下後勤,而池婉又是個女子,也不能上戰場打仗,所以北地那邊,也就隻有謝語堂一人可用,他許是聽說了陛下禦駕親征,害怕了,所以不敢再出來。”
“末將也覺得,謝語堂一定是被陛下您的威名震懾,所以不敢再與上林有所牽扯。”
楚王聽了這些話,心裏雖然高興,但他還不是那種蠢到家的人,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故而冷著臉道,“謝語堂是將軍出身,天生就有大局觀,而且,以他標榜的所謂仁義,他絕不會對此次戰爭不聞不問,再去查。”
探子一波波的派出去,楚王則覺得有些焦躁,謝語堂一日不死,始終是他心裏的一根刺,不管做什麽,他都會來妨礙自己。
想到這,心裏的怨恨更多了一些,為何他不能站在自己這邊,而偏偏要跟自己作對?
探子的消息很快帶迴來,“陛下,不好了,謝語堂果然出兵了!”
楚王嗖的站起身,咬牙切齒的道,“果然,朕就知道,他絕不會按兵不動,謝語堂,你就偏要跟朕作對嗎?!”
“陛下,下麵該怎麽辦?”副將詢問楚王的意思。
楚王卻看向探子,“派出了多少人,北地的營地還剩下多少?”
探子這次吸取了教訓,打聽的十分詳細,“人數不多,而且好像全都是些老兵。”
聽到這話,楚王不由的愣了一下,派一些沒有戰鬥力的兵去打仗,謝語堂的腦子是被門夾了嗎?
“可當真?”
“當真。”探子迴答的很肯定。
楚王忽然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道,“謝語堂啊謝語堂啊,朕真是高估你了,原來你也有私心,你不過是覺得抹不過麵子,所以故意將老弱病殘派去前線,這樣,一來應付了上林國國君,畢竟你在那裏待過,不好做的太過,二來,你又保存了自己的實力,你實在是太狡猾了,不過,這次,朕看清楚了你的真麵目,你想要護著的上林國,朕要將它收入麾下。”
眾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謝語堂打的是這個主意,一時全都放下了心,謝語堂不去支援上林國,就上林國那沒有一個大將的樣子,如何抵擋他們的幾十萬雄兵?
楚王心情愉悅,當即下令,“今日好生休息,三更起來點兵,然後去攻城!”
眾人應了一聲,各自下去做準備。
此時的上林國,國君已經急的六神無主了,這東玄國的大軍近在咫尺,謝語堂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啊。
朝堂上也是一片死寂,眾大臣都低著頭,生怕被陛下注意到,每個人都是一片愁雲慘淡,馬上就要亡國了,誰能高興的起來?
忽然,一個大臣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越林關守將今日發迴八百裏加急書信,說東玄國大軍已經逼到了關下,早則今明兩天,晚則幾天後,必定會攻打關隘,而咱們那邊,守關的人隻有區區不到一萬,根本就不是東玄國的對手啊。”
“你什麽意思?”國君臉色陰沉。
大臣囁嚅了一下,鼓足勇氣道,“與其讓東玄國國君攻破關隘,大肆屠殺,不如您,您……”
“閉嘴,難道你想要放棄上林,投降東玄國?!”另一個大臣站出來,厲聲訓斥道。
先前說話的大臣不甘心的一拂衣袖,“不投降?你倒是說說,有什麽退敵的辦法?”
這話頓時讓那個大臣啞火了,半晌,才氣哼哼地道,“不管怎麽樣,咱們上林國絕對不能投降!”
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國君隻是冷冷的看著,投降,不可能投降的。他做了這麽多,甚至不惜與謝語堂修複關係,怎麽可能這麽簡單的投降?
大臣們吵不出個所以然來,轉而都請求國君定奪,國君緩緩開口,“要求投降的,是不是早就存了這樣的心思?”
最開始說話的那個大臣嚇得腦門冒冷汗,國君冷冷笑了一聲,倒也沒追究,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
“再派人去謝語堂那邊。”他冷靜的下著命令。
就在他這句話音落下的時候,忽然有人急匆匆的跑進來,“陛下,謝將軍出兵了。”
國君猛地從座椅上坐起來,腮邊的肉因為太激動了,劇烈的抖動著,他極力控製住激動的情緒,一字一頓地問道,“當真?”
跑進來的人是去謝語堂那邊的使者,他肯定的點了點頭,“是的,謝將軍派了所有精兵去越林關,上林有救了,陛下。”
國君連說了幾個好字,他就知道,謝語堂不會見死不救!
之前主張投降的大臣,此刻都低下頭,安靜如雞。
國君冷冷掃了他們一眼,開始派兵去各處支援,之前因為謝語堂那邊沒有動靜,國君心灰意冷,甚至都沒什麽心情去抵禦,現在謝語堂出手了,他們自然要配合好!
大臣們看到國君陡然精神煥發,各個也都鬥誌昂揚了起來。
“什麽,不是說隻有一萬人嗎,你領的都是東玄國的精兵,竟然連個區區越林關都拿不下來?!”楚王在大帳裏大發雷霆,下首跪著的,正是此次大敗而歸的將軍。
戰敗的將軍無地自容,臉色慘白。
楚王越看越生氣,走過去一腳將將軍踢倒在地,怒罵道,“廢物,真是廢物!”
將軍咬牙爬了起來,等楚王發完火之後,才戰戰兢兢的匯報道,“陛下,越林關增加不少人手,絕不是最開始的區區一萬人。”
楚王冷笑了一聲,“再增加又如何,上林那些人,能有什麽威脅?”
“不,陛下,末將發現,那些人不是老弱病殘,恰恰相反,他們都是精兵,而且十分善用陣法,一看就是經過特別訓練的精兵。”
聽到這裏,楚王的臉色也嚴肅了起來,“你說的是真的?”
那將軍抱拳道,“末將不敢亂說話。”
楚王臉色倏地沉了下來,他是絕對不會相信,上林會有能抵抗住他東玄國的軍隊,那麽,也就隻有一個可能,那是謝語堂的人!
可是,謝語堂派來的不都是些老弱病殘嗎?
恰在這時,有消息傳來,其它兩路人馬也紛紛折戟。
楚王驚疑不定,“謝語堂,他一定來了。”如此鬼神莫測的出兵,不是他,又會是誰?
“好,好得很,既然你幫助上林,那行,那朕就將你的老巢給摧毀了,看你要怎麽迴去!”楚王惡狠狠的磨了磨後槽牙。
手下連忙勸阻,“陛下,不可衝動,謝語堂至今還未露麵,末將不覺得他會在這裏,再者,謝語堂算無遺策,應該知道輕重,末將覺得,對方如今還會在北地。”
“在北地又如何,他把精兵都派到這裏來了,朕先滅了他再說。”楚王俊臉猙獰。
將軍們勸說不住,楚王讓人去北地查探消息,暫時停止攻打上林,上林得到喘息,這一切都在謝語堂的預料之中,他迅速讓人八百裏傳信過去,安排對策,等到楚王這邊緩過來,上林已經有了很好的應對法子。
而查探北地消息的人迴去匯報,說營地裏全是些日夜訓練的官兵,並沒有什麽老弱病殘。楚王聽罷,驚怒交加,攻打北地的計劃也隻能作罷。
不過他想不明白的是,謝語堂怎麽忽然就多了那麽多人。
“陛下,東玄國停止攻打越林關了。”探子飛快來報。
國君激動不已,刷的站起來,“太好了。”
不過他也沒有就此鬆懈,畢竟隻要自己不發展起來,東玄國甚至是別的其它的國家,隨時可以過來欺負他們。弱小,就隻有挨打的份兒。
經此一役,死裏逃生的國君最終下定了決心,要大力發展軍事,於是開始對外募兵,隻要年滿十五歲以上,都可以來參軍。
原本以為大家對當兵都很排斥,誰知道,上林國逃過一難的百姓卻是紛紛湧了過來,全都自發來當兵。
有些是自己老母親送來的,有些是媳婦送來的,大家都說,國家有難,必須要上戰場保護國家。
這些消息匯報上來,上林國國君久久沒有說話。太監總管發現,那一晚上,國君房裏的燈一晚上都沒有熄滅,而第二天,國君起來上朝的時候,整個人還是精神奕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