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下旨征兵
農門嬌娘:撿個王爺當相公 作者:小葉子萌萌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心裏焦灼,池婉唿吸不免就亂了一些,謝語堂立即察覺到不對勁,輕聲喚道,“婉婉?”
池婉嚇了一跳,被發現了?
她腦子飛快的轉著,雙手使勁的在空中揮舞,嘴裏發出一些囈語,“走開,不要過來,走開。”
謝語堂快步走過來,抓著池婉的手,哄道,“沒事沒事,隻是做惡夢而已。”
池婉在他的安撫下,似乎是平靜了下來,不再夢魘了,謝語堂不停的拍撫著她的後背,心裏也鬆了口氣。
還好,隻是做惡夢,沒有醒過來。但看著剛才池婉在夢裏被嚇成那樣,他的心也跟著揪緊。
後半夜謝語堂一直陪在池婉的身邊,將她攬在懷裏。池婉心裏不太想跟他靠得這麽近,但又怕自己一動,謝語堂就能發現自己在裝睡,隻得勉強忍耐著。
“婉婉。”謝語堂忽然開口,聲音很輕,“對不起,讓你心裏不舒服了,不過,這個計劃我們也是迫不得已才動用的,你也不想讓楚王就這麽死去吧,如果楚王死了,朝廷就完全掌握在太子的手裏了,太子不是一個賢明的君主,這一點你我都很清楚。為了東玄的百姓,我不得不這麽做。”
既然這樣,為什麽早不跟我說,謝語堂,你還瞞了我什麽。
池婉的內心久久的不能夠平靜,可謝語堂卻不再說話了,隻是一下又一下的撫摸著她的頭發。
“你好好睡吧,我這樣抱著你,明天你醒來又該生氣了。”謝語堂輕輕放開池婉,讓她躺在稻草上,扯過被子替她蓋好,然後自己挪到旁邊去了。
這一舉動讓池婉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暗暗道,“還好,混過去了,沒被發現。”
池婉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麽不想被謝語堂發現,其實就是發現了也沒什麽。但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裏,此刻已經對謝語堂產生了懷疑,不願意再過分的靠近他了。
謝語堂在旁邊陪了池婉一會,看池婉重新睡得香甜之後,才在旁邊躺下,仿佛什麽也沒發生似的。
兩人雖然睡在一起,但各懷心事。
與之相同的是,外界的情況也是暗流湧動。
這日的朝會上,使臣來辭行。
皇帝假意挽留了幾句,又委婉的表明了很想與成國世代友好下去的意思,在使臣的再三推脫之下,才讓禮部尚書和文遠侯負責送行事宜。
等人離開後,皇帝心裏很是忐忑,不知道使臣到底發現了沒有。
宮宴那日,楚王的虛弱之態分明被使臣看了去,就怕他迴去跟成國皇帝一說,對方會興起攻打的念頭。
想到這,皇帝不由得有些煩躁,認為都是楚王的錯,他本來可以不用這麽被動的。
按捺著立刻去找楚王算賬的念頭,皇帝問眾大臣,“諸位怎麽看?”
下麵安靜了片刻,一人出列拱手道,“迴陛下,微臣覺得,成國使臣誠意很足,看起來是有意來交好的,陛下毋需過多擔心。”
話音剛落,就激起了反駁的聲音,“黃大人可真天真,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使臣昨日去拜訪過你吧,也不知道黃大人收了什麽賀禮,這就幫著說好話了。”
“你胡說什麽?”黃大人漲紅了臉,“下官實話實說而已。”
“那陳兵邊境這事你怎麽看,難道隻是隨便出來玩玩?”那人嘲諷的冷哼了一聲。
黃大人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恨恨的一甩袖子,退到了原來的位置。
皇帝冷眼看著這場鬧劇,神色晦暗不明,“其他愛卿就沒什麽想說的?”
片刻後,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子闊步走出來,中氣十足地道,“陛下,老臣認為,不管成國如何想,陛下都必須先做好準備,對方若是真的攻打過來,咱們也得有迴擊的能力。”
“陳老將軍說得對。”
老將軍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皇帝卻沒有表明態度,明黃色的袖袍一拂,宣布退朝,卻把禮部尚書和文遠侯召到了禦書房。
“兩位怎麽看?”一進禦書房,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這二人與使臣相處的時間最長,要說了解,也是最了解對方的。
禮部尚書與文遠候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上前一步,“陛下,微臣不敢妄加猜測,使臣大人離去時也並未表明任何意思,許是這次,隻是成國單純的試探而已。”
“老臣也讚同。”
皇帝聽了,心裏越發捉摸不透。
這意思,就是成國沒想過要來攻打?
見皇帝明顯在猶豫,文遠侯出了個主意,“陛下,如今形勢比較緊張,老臣認為,陛下可以派人去成國刺探消息。”
皇帝采納了這個主意,派出了最得意的暗衛,同時也將幾個兵部尚書和太尉叫到禦書房議事。朝會上陳老將軍所言非虛,不論如何,他們都要有最壞的打算。
相比皇帝這邊的兵荒馬亂,九王爺那裏可以說是十分悠閑了。
他日常無事,也不需要去上朝,成日裏風花雪月,甚至還有時間去監督正在建造的府邸。
這日,侍衛前來稟告,“王爺,成國使臣已經離開京城了。”
九王爺算著日期也差不多了,便點了點頭,此時陽光正好,九王爺眯眼望著天空,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東玄的天,要變了。
而皇帝那邊與兵部尚書一合計才發現,朝廷可用的兵實在是太少,東拚西湊也隻能夠湊出十萬兵力,更大的問題是糧草還沒有著落。
皇帝頓時一個頭兩個大,焦躁的摔了兵部尚書呈上來的奏折。
“為何隻能調出這麽少的人?”皇帝陰沉著臉,濃眉緊皺。
兵部尚書無奈跪地,“陛下,四方邊境都需要人來防守,東邊有水寇,南邊有部落在蠢蠢欲動,西邊有戎人,一直在想東進,北邊的成國和其它國家,也同樣在虎視眈眈,這四邊,都必須要有兵力防守啊。”
皇帝背著手,在禦書房裏來迴踱步,“東邊的水寇可以緩一緩,能不能抽取一部分人過來?”
“水寇近日越發囂張,蔡將軍一走,東部沿海百姓必然會淪陷。”兵部尚書沒有說出口的是,四方都聽說了朝廷兄弟鬩牆,當今聖上弑父殺兄,不得民心,全都想要來分一杯羹。
說到底,這樣的局麵,還是皇帝自己釀成的。
不過皇帝是不會想到這些的,他沉吟了片刻,擲地有聲的下命令,“現如今立刻征兵,充盈人數。”
兵部尚書沉默著跪在地上,蒼老的背影像是無聲的抗議。
“朕的話你沒聽到?朕讓你立刻去招募新兵!”見兵部尚書沒有動靜,皇帝不悅的瞪了他一眼。
朝廷本來就有兵役,家裏兩個成年男丁就必須要出一個,如果再次征兵的話,就是另外一個也難以幸免,百姓難免會有怨言。
將這些顧慮一說,皇帝卻聽不進去,冷然道,“十六歲以上的都必須參加兵役,有敢私自藏匿者,一旦查到,立刻斬首示眾。”
“陛下,這……”
“照朕說的去做,別的不用再說了。”皇帝煩躁的擺了擺手,顯然是心意已決。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太尉終於忍不住出聲道,“朝廷的兵丁都必須經過長久的訓練,這批新招進來的,一時半會來不及訓練,即便上了戰場,也隻是去送人頭而已。”
那些士兵也都是爹生娘養的,讓他們就這麽白白喪命,饒是浸淫官場多年,心腸冷硬的太尉,也有些於心不忍。
皇帝如同被一盆冷水當空澆下,氣的手腳發抖,“那你們是什麽意思,坐以待斃嗎,沒有訓練,你們不知道抓緊去訓練,難道還要朕去教你們?”
兩人被訓的低下了頭,不敢再說話。
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快去,朕不想再說第二遍。”
兩人呐呐的退下,出了禦書房後,彼此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出了無奈。皇帝如今一心想要征兵,什麽都沒考慮到,武器,糧草,這些都是問題,到時候又要加重賦稅,還得從老百姓身上盤剝,幾乎是個死循環。
“唉,元太尉,這可如何是好?”兵部尚書急得如同無頭蒼蠅。
元太尉倒是鎮定,“陛下怎麽說,咱們就怎麽辦吧。”
兵部尚書目瞪口呆的看著他,“你怎麽能這麽淡定,一旦征兵的旨意推行下去,百姓必定會不滿,到時候又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來,內憂外患,我東玄國必遭大劫。”
元太尉示意他稍安勿躁,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兩人一路說著,一路走遠了。
另一邊,楚王被囚禁在偏殿,穿衣住食方麵倒是比之前在天牢裏時要好多了,不過仍舊沒有自由,隻在宮宴的時候露了一麵,其它時候都是在房間裏待著。
他已經習慣,倒也不覺得有什麽。
皇帝這幾日都沒過來找他,肯定是在為成國的事情頭疼呢。正這麽想著,窗台上停下了一隻鳥,楚王取過鳥兒腿上的信,將其放走。
池婉嚇了一跳,被發現了?
她腦子飛快的轉著,雙手使勁的在空中揮舞,嘴裏發出一些囈語,“走開,不要過來,走開。”
謝語堂快步走過來,抓著池婉的手,哄道,“沒事沒事,隻是做惡夢而已。”
池婉在他的安撫下,似乎是平靜了下來,不再夢魘了,謝語堂不停的拍撫著她的後背,心裏也鬆了口氣。
還好,隻是做惡夢,沒有醒過來。但看著剛才池婉在夢裏被嚇成那樣,他的心也跟著揪緊。
後半夜謝語堂一直陪在池婉的身邊,將她攬在懷裏。池婉心裏不太想跟他靠得這麽近,但又怕自己一動,謝語堂就能發現自己在裝睡,隻得勉強忍耐著。
“婉婉。”謝語堂忽然開口,聲音很輕,“對不起,讓你心裏不舒服了,不過,這個計劃我們也是迫不得已才動用的,你也不想讓楚王就這麽死去吧,如果楚王死了,朝廷就完全掌握在太子的手裏了,太子不是一個賢明的君主,這一點你我都很清楚。為了東玄的百姓,我不得不這麽做。”
既然這樣,為什麽早不跟我說,謝語堂,你還瞞了我什麽。
池婉的內心久久的不能夠平靜,可謝語堂卻不再說話了,隻是一下又一下的撫摸著她的頭發。
“你好好睡吧,我這樣抱著你,明天你醒來又該生氣了。”謝語堂輕輕放開池婉,讓她躺在稻草上,扯過被子替她蓋好,然後自己挪到旁邊去了。
這一舉動讓池婉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暗暗道,“還好,混過去了,沒被發現。”
池婉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麽不想被謝語堂發現,其實就是發現了也沒什麽。但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裏,此刻已經對謝語堂產生了懷疑,不願意再過分的靠近他了。
謝語堂在旁邊陪了池婉一會,看池婉重新睡得香甜之後,才在旁邊躺下,仿佛什麽也沒發生似的。
兩人雖然睡在一起,但各懷心事。
與之相同的是,外界的情況也是暗流湧動。
這日的朝會上,使臣來辭行。
皇帝假意挽留了幾句,又委婉的表明了很想與成國世代友好下去的意思,在使臣的再三推脫之下,才讓禮部尚書和文遠侯負責送行事宜。
等人離開後,皇帝心裏很是忐忑,不知道使臣到底發現了沒有。
宮宴那日,楚王的虛弱之態分明被使臣看了去,就怕他迴去跟成國皇帝一說,對方會興起攻打的念頭。
想到這,皇帝不由得有些煩躁,認為都是楚王的錯,他本來可以不用這麽被動的。
按捺著立刻去找楚王算賬的念頭,皇帝問眾大臣,“諸位怎麽看?”
下麵安靜了片刻,一人出列拱手道,“迴陛下,微臣覺得,成國使臣誠意很足,看起來是有意來交好的,陛下毋需過多擔心。”
話音剛落,就激起了反駁的聲音,“黃大人可真天真,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使臣昨日去拜訪過你吧,也不知道黃大人收了什麽賀禮,這就幫著說好話了。”
“你胡說什麽?”黃大人漲紅了臉,“下官實話實說而已。”
“那陳兵邊境這事你怎麽看,難道隻是隨便出來玩玩?”那人嘲諷的冷哼了一聲。
黃大人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恨恨的一甩袖子,退到了原來的位置。
皇帝冷眼看著這場鬧劇,神色晦暗不明,“其他愛卿就沒什麽想說的?”
片刻後,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子闊步走出來,中氣十足地道,“陛下,老臣認為,不管成國如何想,陛下都必須先做好準備,對方若是真的攻打過來,咱們也得有迴擊的能力。”
“陳老將軍說得對。”
老將軍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皇帝卻沒有表明態度,明黃色的袖袍一拂,宣布退朝,卻把禮部尚書和文遠侯召到了禦書房。
“兩位怎麽看?”一進禦書房,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這二人與使臣相處的時間最長,要說了解,也是最了解對方的。
禮部尚書與文遠候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上前一步,“陛下,微臣不敢妄加猜測,使臣大人離去時也並未表明任何意思,許是這次,隻是成國單純的試探而已。”
“老臣也讚同。”
皇帝聽了,心裏越發捉摸不透。
這意思,就是成國沒想過要來攻打?
見皇帝明顯在猶豫,文遠侯出了個主意,“陛下,如今形勢比較緊張,老臣認為,陛下可以派人去成國刺探消息。”
皇帝采納了這個主意,派出了最得意的暗衛,同時也將幾個兵部尚書和太尉叫到禦書房議事。朝會上陳老將軍所言非虛,不論如何,他們都要有最壞的打算。
相比皇帝這邊的兵荒馬亂,九王爺那裏可以說是十分悠閑了。
他日常無事,也不需要去上朝,成日裏風花雪月,甚至還有時間去監督正在建造的府邸。
這日,侍衛前來稟告,“王爺,成國使臣已經離開京城了。”
九王爺算著日期也差不多了,便點了點頭,此時陽光正好,九王爺眯眼望著天空,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東玄的天,要變了。
而皇帝那邊與兵部尚書一合計才發現,朝廷可用的兵實在是太少,東拚西湊也隻能夠湊出十萬兵力,更大的問題是糧草還沒有著落。
皇帝頓時一個頭兩個大,焦躁的摔了兵部尚書呈上來的奏折。
“為何隻能調出這麽少的人?”皇帝陰沉著臉,濃眉緊皺。
兵部尚書無奈跪地,“陛下,四方邊境都需要人來防守,東邊有水寇,南邊有部落在蠢蠢欲動,西邊有戎人,一直在想東進,北邊的成國和其它國家,也同樣在虎視眈眈,這四邊,都必須要有兵力防守啊。”
皇帝背著手,在禦書房裏來迴踱步,“東邊的水寇可以緩一緩,能不能抽取一部分人過來?”
“水寇近日越發囂張,蔡將軍一走,東部沿海百姓必然會淪陷。”兵部尚書沒有說出口的是,四方都聽說了朝廷兄弟鬩牆,當今聖上弑父殺兄,不得民心,全都想要來分一杯羹。
說到底,這樣的局麵,還是皇帝自己釀成的。
不過皇帝是不會想到這些的,他沉吟了片刻,擲地有聲的下命令,“現如今立刻征兵,充盈人數。”
兵部尚書沉默著跪在地上,蒼老的背影像是無聲的抗議。
“朕的話你沒聽到?朕讓你立刻去招募新兵!”見兵部尚書沒有動靜,皇帝不悅的瞪了他一眼。
朝廷本來就有兵役,家裏兩個成年男丁就必須要出一個,如果再次征兵的話,就是另外一個也難以幸免,百姓難免會有怨言。
將這些顧慮一說,皇帝卻聽不進去,冷然道,“十六歲以上的都必須參加兵役,有敢私自藏匿者,一旦查到,立刻斬首示眾。”
“陛下,這……”
“照朕說的去做,別的不用再說了。”皇帝煩躁的擺了擺手,顯然是心意已決。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太尉終於忍不住出聲道,“朝廷的兵丁都必須經過長久的訓練,這批新招進來的,一時半會來不及訓練,即便上了戰場,也隻是去送人頭而已。”
那些士兵也都是爹生娘養的,讓他們就這麽白白喪命,饒是浸淫官場多年,心腸冷硬的太尉,也有些於心不忍。
皇帝如同被一盆冷水當空澆下,氣的手腳發抖,“那你們是什麽意思,坐以待斃嗎,沒有訓練,你們不知道抓緊去訓練,難道還要朕去教你們?”
兩人被訓的低下了頭,不敢再說話。
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快去,朕不想再說第二遍。”
兩人呐呐的退下,出了禦書房後,彼此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出了無奈。皇帝如今一心想要征兵,什麽都沒考慮到,武器,糧草,這些都是問題,到時候又要加重賦稅,還得從老百姓身上盤剝,幾乎是個死循環。
“唉,元太尉,這可如何是好?”兵部尚書急得如同無頭蒼蠅。
元太尉倒是鎮定,“陛下怎麽說,咱們就怎麽辦吧。”
兵部尚書目瞪口呆的看著他,“你怎麽能這麽淡定,一旦征兵的旨意推行下去,百姓必定會不滿,到時候又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來,內憂外患,我東玄國必遭大劫。”
元太尉示意他稍安勿躁,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兩人一路說著,一路走遠了。
另一邊,楚王被囚禁在偏殿,穿衣住食方麵倒是比之前在天牢裏時要好多了,不過仍舊沒有自由,隻在宮宴的時候露了一麵,其它時候都是在房間裏待著。
他已經習慣,倒也不覺得有什麽。
皇帝這幾日都沒過來找他,肯定是在為成國的事情頭疼呢。正這麽想著,窗台上停下了一隻鳥,楚王取過鳥兒腿上的信,將其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