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微服出巡
農門嬌娘:撿個王爺當相公 作者:小葉子萌萌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丞相,您快想個辦法啊,成國擺明了不安好心,陛下顧及麵子,又與楚王嫌隙甚深,說什麽都不肯把人放了,這樣下去,遲早會壞事的。”一個大臣仰頭喝了一杯悶酒。
旁邊與他交好的大臣連聲符合,“不錯不錯,如今形勢危急,王丞相,您可千萬要救救黎民百姓啊。”
戰爭一旦挑起,受到傷害最大的一定是百姓。
王丞相蹙著眉,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該說的白天都說了,吃菜吃菜,咱們不說這個。”
幾個大臣都知道王丞相是個老好人,平日裏性子溫和,怎輕易不肯得罪別人,但現在不一樣,這種時候,王丞相如果還是那副得過且過的樣子,朝廷可就真的完蛋了。
故而,一個大臣堅決地道,“丞相大人,這事情不解決哪有心情喝酒,懇請丞相說服陛下,放出楚王。”
其他大臣也有樣學樣,全都拱手躬身。
王丞相頗為無奈的歎了口氣,“你們這又是何苦呢,老夫的話,陛下也未必肯聽啊,算了算了,老夫明日試一試吧。”
說是試一試,其實王丞相並不抱什麽希望。
果然,當他麵見皇帝,請求皇帝將楚王放出來時,原本還和顏悅色的皇帝立即翻臉,沉著臉道,“王大人,他們糊塗,沒想到你也跟著糊塗。”
王大人不疾不徐地道,“陛下,兄弟和睦才能國泰民安,成國此來,不過就是想看皇室的情況,這樣做,也是為了朝廷好。請陛下看在黎民百姓的份上,把楚王放出來。”
皇帝隻覺胸悶氣短,瞪著王丞相,惡狠狠的磨了磨後槽牙,“朕還就不信了,沒了楚王,朕就沒辦法把這江山治理好。”
皇帝這是鐵了心不願意放人,還把大臣們上的奏折全部扔了,並放下話,誰要是還敢來說這件事,就跟楚王一樣,去天牢裏待著。
這樣一來,倒確實沒人敢再上奏了,皇帝連日以來被荼毒的耳朵獲得了清靜。
不過,他心裏那口鬱氣卻怎麽也出不了,他甚至恨不得立即下令,將楚王處死,最後還是在小安子的極力勸慰下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他慢慢平靜下來,倒也想通了,這種時候如果把楚王殺了,朝廷一定會鬧起來,到時候也是個大麻煩,還是先把成國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等成國的事了了,朕一定不能再留下楚王。”
眾大臣的求情,也讓皇帝感覺到了危機,楚王在眾人心中的地位竟然那麽高。皇帝生性多疑,不少大臣已經上了他的黑名單,隻等事情完了,再挨個的收拾。
夜半時分,所有人都睡去。中年獄卒跪在地上,替楚王包紮著傷口,小聲說著外麵的情形,神色無悲無喜。
“傷口不用處理的太好,會被人看出來的。”楚王淡淡的交代了一句。
中年獄卒應了一聲,又將包紮好的布條解開,撒了些金瘡藥上去。這樣傷口雖然愈合的很慢,但不會再感染。
“他是什麽意思?”
“陛下還是不願意放您出去,不過奴才想,過不了多久,陛下便會同意了。”
朝廷那一幫子大臣,都是些鑽牛角尖的,一旦認定了一件事情,十頭牛都拉不迴來。隻要他們覺得楚王對江山穩定有幫助,那麽必然會用盡各種辦法,來逼迫皇帝放人。
楚王短促的笑了一聲,環顧著漆黑的天牢,他在裏麵也呆的夠久了,是時候出去曬曬太陽了。
中年獄卒說的沒錯,皇帝這種不理會的態度,讓大臣們頗為心寒,也讓百姓感覺到了恐慌。
他們齊聚在京兆府的衙門前,強烈要求皇帝釋放楚王,京兆府尹看到門外黑壓壓的人頭,嚇得連門都不敢出。最後還是換了衣服,從後門離開,匆匆趕到宮中,稟報了這件事。
皇帝聽後,拍案震怒,“他們竟然敢?這是要造反嗎?!”
京兆府尹苦著臉,“請陛下速速決斷,微臣的衙門頂不了多少時間了。”
皇帝頹然的跌坐在椅子上,忍著怒氣道,“他們想要做什麽?”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一個聲音從外麵響起,“陛下,百姓想要什麽,您看看這個就明白了。”
皇帝抬眸看去,隻見禮部尚書身後的兩人抬著一個巨幅的橫條,徐徐展開,一個個簽名便出現在皇帝麵前。
那竟是一副萬民書!
皇帝震驚不已,踉蹌了兩步,嘴裏不住的喃喃,“不,這不可能。”
他可以忽略群臣的意見,但對百姓的意見卻不能不顧。
禮部尚書拱手道,“陛下,這是一個學子交與微臣的,確實是百姓的意願。”
“給朕丟出去!”在慌亂了片刻之後,皇帝冷靜了下來,這江山還是由他做主的,區區幾個刁民的意思,又能如何?
禮部尚書愕然的瞪大了眼睛,最後也隻能垂頭喪氣的讓人把萬民書抬出去燒了。
皇帝左思右想,朝廷的事情不可能傳到外邊,再加上邊關的事情還沒有鬧開,為何百姓知道的這麽清楚?
一定是有人從中煽動!
想通了這一點後,皇帝憤怒無比,下令徹查在背後煽風點火的人,一旦找出來,以霍亂民心的罪名斬首示眾。
這道命令一下去,王丞相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大臣紛紛前來求情,直說這樣不妥,請陛下收迴成意。
皇帝根本就不聽他們的,執意要查,可惜參與的百姓多,又沒有什麽線索,查來查去,什麽也沒查有到。皇帝氣了個倒仰,更加堅定了揪出幕後之人的決心。
無奈之下,王丞相隻得尋了個機會,讓皇帝微服出宮,親自感受一下。
皇帝同意了這個要求。
此時京城最大的茶館裏,每一桌都坐滿了客人,說書人一拍驚堂木,“今日份的書就到此結束。”
下麵的人意猶未盡,紛紛道,“先生繼續說啊,還沒聽夠呢,最後那帝王到底怎麽了?”
說書人慢條斯理的整理了下衣服,“還能怎麽,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容不下兄弟,導致朝廷內憂外患,讓北漠趁虛而入,江山就此易主。”
“哇,居然是這樣,不過先生,我覺得您說的那個皇帝,跟現在宮裏那位差不離吧。”
“我也有這種感覺,現在朝廷的形勢,可不就是內憂外患,可恨那位卻還將兄弟關在牢裏,到時候咱們說不定也得去逃難了。”
“上次眾人不是都去衙門請命了嗎,怎麽,沒有結果?”
“哪兒有啊,連個水花都沒有,而且聽說,那位還把萬民書給燒了。”
“要是楚王當皇帝,肯定比這個要好得多,這樣的昏君,我們不稀罕。”
二樓雅間,一個茶盞砸到牆壁上,碎的四分五裂。
微服出巡的皇帝怒氣衝衝的站起來,“妄議朝政,朕要將這些刁民全都抓起來!”
王丞相還算是鎮定,他打發走門口的侍衛,攔住了皇帝的腳步,“陛下,您看,這下麵所有人都是這麽說,法不責眾,您難道要把所有人都殺了?”
皇帝僵硬了一瞬,隨後便傲然道,“有何不可?”
他是帝皇,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殺幾個刁民而已,又有誰敢置喙?
王丞相抿著嘴唇搖頭,“百姓隻是不想朝廷打仗而已,他們想要安定的生活,並沒有錯。”
在王丞相的勸說下,皇帝最終還是沒有動那家茶樓。過迴來之後,心裏就像哽了一根刺,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難受的厲害。夜裏睡覺倒是沒有再夢見過先皇,卻是夢到百姓,對著他一頓窮追猛打,還叫囂著他不配當皇帝,要他退位。
皇帝再次被噩夢驚醒,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了,幹脆讓人把奏折搬過來,開始細細看那些之前忽視過的內容。
時間倏忽而過,皇帝還在糾結之中,成國的使臣卻已經抵達京城了。
皇帝命令禮部尚書和文遠侯負責接待事宜,兩人迴來稟報,成國使臣希望能盡快見到皇帝,瞻仰皇帝的風采。
“成國使臣帶了多少人過來?”
“兩個武將侍衛,兩個隨從而已。”
皇帝微微頷首,又交代道,“成國使臣遠道而來,旅途必定勞累,你們好生招待,等休整好後,朕在宮中設宴招待。”這是委婉的拒絕使臣現在進宮了。
禮部侍郎和文遠侯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拱手應下。
皇帝見禮部侍郎欲言又止,不由得問道,“你還有什麽想說的?”
“陛下,設宴那日,可否讓楚王一同出席?”
皇帝聽到楚王的名字,已經不再憤怒,反而隻感覺到疲倦,“他一個謀反的逆黨,如何能出現在宴席上?”
文遠侯拱手道,“陛下,要是楚王不出席,成國使臣看著恐怕不好。”
“朕到時候會安排九王爺過來。”皇帝早就想好了對策。
然而一個九王爺是遠遠不夠的,其他大臣也不滿意,聯名上書,直道如果楚王不出席這次宴會,那麽他們也不會出席。
皇帝萬般無奈之下,隻得讓人去把楚王放出來。
旁邊與他交好的大臣連聲符合,“不錯不錯,如今形勢危急,王丞相,您可千萬要救救黎民百姓啊。”
戰爭一旦挑起,受到傷害最大的一定是百姓。
王丞相蹙著眉,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該說的白天都說了,吃菜吃菜,咱們不說這個。”
幾個大臣都知道王丞相是個老好人,平日裏性子溫和,怎輕易不肯得罪別人,但現在不一樣,這種時候,王丞相如果還是那副得過且過的樣子,朝廷可就真的完蛋了。
故而,一個大臣堅決地道,“丞相大人,這事情不解決哪有心情喝酒,懇請丞相說服陛下,放出楚王。”
其他大臣也有樣學樣,全都拱手躬身。
王丞相頗為無奈的歎了口氣,“你們這又是何苦呢,老夫的話,陛下也未必肯聽啊,算了算了,老夫明日試一試吧。”
說是試一試,其實王丞相並不抱什麽希望。
果然,當他麵見皇帝,請求皇帝將楚王放出來時,原本還和顏悅色的皇帝立即翻臉,沉著臉道,“王大人,他們糊塗,沒想到你也跟著糊塗。”
王大人不疾不徐地道,“陛下,兄弟和睦才能國泰民安,成國此來,不過就是想看皇室的情況,這樣做,也是為了朝廷好。請陛下看在黎民百姓的份上,把楚王放出來。”
皇帝隻覺胸悶氣短,瞪著王丞相,惡狠狠的磨了磨後槽牙,“朕還就不信了,沒了楚王,朕就沒辦法把這江山治理好。”
皇帝這是鐵了心不願意放人,還把大臣們上的奏折全部扔了,並放下話,誰要是還敢來說這件事,就跟楚王一樣,去天牢裏待著。
這樣一來,倒確實沒人敢再上奏了,皇帝連日以來被荼毒的耳朵獲得了清靜。
不過,他心裏那口鬱氣卻怎麽也出不了,他甚至恨不得立即下令,將楚王處死,最後還是在小安子的極力勸慰下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他慢慢平靜下來,倒也想通了,這種時候如果把楚王殺了,朝廷一定會鬧起來,到時候也是個大麻煩,還是先把成國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等成國的事了了,朕一定不能再留下楚王。”
眾大臣的求情,也讓皇帝感覺到了危機,楚王在眾人心中的地位竟然那麽高。皇帝生性多疑,不少大臣已經上了他的黑名單,隻等事情完了,再挨個的收拾。
夜半時分,所有人都睡去。中年獄卒跪在地上,替楚王包紮著傷口,小聲說著外麵的情形,神色無悲無喜。
“傷口不用處理的太好,會被人看出來的。”楚王淡淡的交代了一句。
中年獄卒應了一聲,又將包紮好的布條解開,撒了些金瘡藥上去。這樣傷口雖然愈合的很慢,但不會再感染。
“他是什麽意思?”
“陛下還是不願意放您出去,不過奴才想,過不了多久,陛下便會同意了。”
朝廷那一幫子大臣,都是些鑽牛角尖的,一旦認定了一件事情,十頭牛都拉不迴來。隻要他們覺得楚王對江山穩定有幫助,那麽必然會用盡各種辦法,來逼迫皇帝放人。
楚王短促的笑了一聲,環顧著漆黑的天牢,他在裏麵也呆的夠久了,是時候出去曬曬太陽了。
中年獄卒說的沒錯,皇帝這種不理會的態度,讓大臣們頗為心寒,也讓百姓感覺到了恐慌。
他們齊聚在京兆府的衙門前,強烈要求皇帝釋放楚王,京兆府尹看到門外黑壓壓的人頭,嚇得連門都不敢出。最後還是換了衣服,從後門離開,匆匆趕到宮中,稟報了這件事。
皇帝聽後,拍案震怒,“他們竟然敢?這是要造反嗎?!”
京兆府尹苦著臉,“請陛下速速決斷,微臣的衙門頂不了多少時間了。”
皇帝頹然的跌坐在椅子上,忍著怒氣道,“他們想要做什麽?”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一個聲音從外麵響起,“陛下,百姓想要什麽,您看看這個就明白了。”
皇帝抬眸看去,隻見禮部尚書身後的兩人抬著一個巨幅的橫條,徐徐展開,一個個簽名便出現在皇帝麵前。
那竟是一副萬民書!
皇帝震驚不已,踉蹌了兩步,嘴裏不住的喃喃,“不,這不可能。”
他可以忽略群臣的意見,但對百姓的意見卻不能不顧。
禮部尚書拱手道,“陛下,這是一個學子交與微臣的,確實是百姓的意願。”
“給朕丟出去!”在慌亂了片刻之後,皇帝冷靜了下來,這江山還是由他做主的,區區幾個刁民的意思,又能如何?
禮部尚書愕然的瞪大了眼睛,最後也隻能垂頭喪氣的讓人把萬民書抬出去燒了。
皇帝左思右想,朝廷的事情不可能傳到外邊,再加上邊關的事情還沒有鬧開,為何百姓知道的這麽清楚?
一定是有人從中煽動!
想通了這一點後,皇帝憤怒無比,下令徹查在背後煽風點火的人,一旦找出來,以霍亂民心的罪名斬首示眾。
這道命令一下去,王丞相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大臣紛紛前來求情,直說這樣不妥,請陛下收迴成意。
皇帝根本就不聽他們的,執意要查,可惜參與的百姓多,又沒有什麽線索,查來查去,什麽也沒查有到。皇帝氣了個倒仰,更加堅定了揪出幕後之人的決心。
無奈之下,王丞相隻得尋了個機會,讓皇帝微服出宮,親自感受一下。
皇帝同意了這個要求。
此時京城最大的茶館裏,每一桌都坐滿了客人,說書人一拍驚堂木,“今日份的書就到此結束。”
下麵的人意猶未盡,紛紛道,“先生繼續說啊,還沒聽夠呢,最後那帝王到底怎麽了?”
說書人慢條斯理的整理了下衣服,“還能怎麽,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容不下兄弟,導致朝廷內憂外患,讓北漠趁虛而入,江山就此易主。”
“哇,居然是這樣,不過先生,我覺得您說的那個皇帝,跟現在宮裏那位差不離吧。”
“我也有這種感覺,現在朝廷的形勢,可不就是內憂外患,可恨那位卻還將兄弟關在牢裏,到時候咱們說不定也得去逃難了。”
“上次眾人不是都去衙門請命了嗎,怎麽,沒有結果?”
“哪兒有啊,連個水花都沒有,而且聽說,那位還把萬民書給燒了。”
“要是楚王當皇帝,肯定比這個要好得多,這樣的昏君,我們不稀罕。”
二樓雅間,一個茶盞砸到牆壁上,碎的四分五裂。
微服出巡的皇帝怒氣衝衝的站起來,“妄議朝政,朕要將這些刁民全都抓起來!”
王丞相還算是鎮定,他打發走門口的侍衛,攔住了皇帝的腳步,“陛下,您看,這下麵所有人都是這麽說,法不責眾,您難道要把所有人都殺了?”
皇帝僵硬了一瞬,隨後便傲然道,“有何不可?”
他是帝皇,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殺幾個刁民而已,又有誰敢置喙?
王丞相抿著嘴唇搖頭,“百姓隻是不想朝廷打仗而已,他們想要安定的生活,並沒有錯。”
在王丞相的勸說下,皇帝最終還是沒有動那家茶樓。過迴來之後,心裏就像哽了一根刺,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難受的厲害。夜裏睡覺倒是沒有再夢見過先皇,卻是夢到百姓,對著他一頓窮追猛打,還叫囂著他不配當皇帝,要他退位。
皇帝再次被噩夢驚醒,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了,幹脆讓人把奏折搬過來,開始細細看那些之前忽視過的內容。
時間倏忽而過,皇帝還在糾結之中,成國的使臣卻已經抵達京城了。
皇帝命令禮部尚書和文遠侯負責接待事宜,兩人迴來稟報,成國使臣希望能盡快見到皇帝,瞻仰皇帝的風采。
“成國使臣帶了多少人過來?”
“兩個武將侍衛,兩個隨從而已。”
皇帝微微頷首,又交代道,“成國使臣遠道而來,旅途必定勞累,你們好生招待,等休整好後,朕在宮中設宴招待。”這是委婉的拒絕使臣現在進宮了。
禮部侍郎和文遠侯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拱手應下。
皇帝見禮部侍郎欲言又止,不由得問道,“你還有什麽想說的?”
“陛下,設宴那日,可否讓楚王一同出席?”
皇帝聽到楚王的名字,已經不再憤怒,反而隻感覺到疲倦,“他一個謀反的逆黨,如何能出現在宴席上?”
文遠侯拱手道,“陛下,要是楚王不出席,成國使臣看著恐怕不好。”
“朕到時候會安排九王爺過來。”皇帝早就想好了對策。
然而一個九王爺是遠遠不夠的,其他大臣也不滿意,聯名上書,直道如果楚王不出席這次宴會,那麽他們也不會出席。
皇帝萬般無奈之下,隻得讓人去把楚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