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太子暴怒
農門嬌娘:撿個王爺當相公 作者:小葉子萌萌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池婉不敢耽擱,尋到上次的那塊地磚,她做了個記號,因此很好找。
那塊地磚與別的地磚都沒什麽不一樣,但池婉的手沿著邊緣輕輕一扣,竟把地磚摳了出來,露出下麵三四寸大的小洞。
幸好宮女們躲懶,隻是打掃了博古架上的灰塵,忽略了地麵,皇帝設置的機關是一次性的,她之前觸碰後就已經失效了。
池婉將玉璽抱出來,將地磚安好,然後又將博古架推過來擋著,這樣,除了皇帝,沒人知道,這下麵,曾經放過玉璽。
玉璽拿到手,池婉總算是鬆了口氣。
沒想到會這麽順利,不過,這東西拿在手裏,是福是禍還很難說。為今之計,是要好好保管它。
池婉這邊一切順利,可太子就沒那麽舒坦了。
他命人全力打撈,好不容易才打撈上來池婉丟下去的虎符,結果仔細一看,差點沒把他的臉給氣歪。原來那根本就不是虎符,隻是一塊和虎符顏色相近的金屬,瞧著和之前在密室裏看到的一模一樣。
難怪當時池婉會蹲在地上收斂財物,隻怕她那時候就已經想好了。
沒有找到虎符,又沒有抓到池婉,太子越想越氣,又見池方睿隱有後悔之意,更是狂躁,雙目猩紅的命人去捉池婉,生死不論,而他自己則怒氣衝衝迴到府邸。
池夏尚且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眼見太子怒氣衝衝的迴來,連忙迎出來,軟語道,“殿下……”
一句話未說完,就被太子一耳光打的頭偏了過去。
池夏捂著臉頰,踉蹌幾步方才站穩身體,驚疑不定的看著太子,“殿下,您這是幹什麽?”
因著父親的緣故,太子對她一向禮遇有加,池夏也一直把自己當作這太子府的女主人,何曾受到過這樣的對待。
難道太子往日的溫柔和善都是裝出來的?
“幹什麽,你去問問你父親幹的好事!你們父女倆,一點用處都沒有,虧得本太子好吃好喝養著你!”太子麵目猙獰,走過去一把拽住池夏的頭發,聲聲質問。
池夏吃痛,眼淚滾了出來,她大腦飛快的轉著,嘴裏嚷道,“殿下,我父親做了什麽?一定是有什麽誤會,他對您一向忠心耿耿啊!”
太子又是一腳,冷笑著斜倪了她一眼,“他倒是忠心耿耿,連虎符都拿不到,池婉不是他女兒嗎?為何眼睜睜看著他死,也不願意將虎符拿出來?!”
“池婉,又是池婉……”池夏咬牙切齒的低聲呢喃。
太子反手就是一巴掌,打的池夏嘴角滲出血跡,頭撞到牆上,發出砰的一聲響,她哼了一聲,順著牆壁軟綿綿的倒了下去。
可惜太子宛如沒見到一樣,走過去抓著她的頭,一下一下往牆上撞著,很快,池夏頭上便流出了鮮血,鮮血順著額頭往下流,糊住了整張臉,看起來十分可怖。
池夏雙手使勁掙紮著,試圖求饒,可惜,太子卻不為所動,他現在宛如瘋子一般,眼睛通紅,眼底深處蘊藏著瘋狂的情緒。
太子妃今日讓廚房做了些補湯,想到池夏,便準備送點過來。雖然她和池夏不對盤,但該做的姿態還是得做出來。誰知,剛走到門口,就聽到屋裏傳來了一聲聲的慘叫。
她心裏狐疑,池夏房裏怎麽會有慘叫?再看丫鬟們,全都瑟瑟發抖的站在外麵,一副大氣也不敢出的模樣。
太子妃疑惑的眨了眨眼睛,“裏麵在做什麽?”
若是往常,丫鬟們早就迴答她了,可今日她們卻一番常態,渾身哆嗦著,愣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太子妃不悅的皺起了眉頭,幹脆自己進去。豈料,剛踏進房門,便看到太子將池夏按在牆上,一下一下將她的頭往牆上撞去。
太子妃嚇了一大跳,蹬蹬蹬往後退了好幾步,她身後的侍女,更是差點將食盒掉落在地。這一動靜有些大,太子似乎是察覺到了外麵有人,猛地迴過頭,那雙眼睛,讓太子妃的心頭又是一震。
太嚇人了,仿若野獸的眼睛一般。
她強作鎮定,裝作什麽也沒發生的樣子,垂下了眼瞼,“妾身給殿下請安,殿下是在跟側妃說話嗎?妾身做了些補湯,放在這兒,殿下說完話,記得讓側妃喝。”
聽到聲音的池夏眸中突然迸發出了希望,因為礙於太子的威懾,她不敢說話,隻是不斷的透出哀求的眼神,想讓太子妃救自己。但不論她怎麽示意,太子妃都當做沒看到,這讓池夏的心也越來越沉。
太子不置可否,雙眸沉沉。太子妃哪兒還敢多呆下去,讓侍女將食盒放下,就離開了。
待走出太子視線範圍,太子妃腿一軟,差點跌倒在地,多虧丫鬟扶了她一把,才避免了她和大地的親密接觸。她緊緊捏住侍女的手,眼前全是太子那雙狠厲的眼睛。
“太子妃,太子妃,您清醒一點。”侍女的手差點被太子妃掐破,可她一聲不敢吭,任憑太子妃用力的掐著。
太子妃聽到這句話,才迴過神,隻是,眼裏仍舊布滿了驚恐,她無意識地重複呢喃,“你看到了嗎,你看到了嗎?”
侍女輕聲打斷了她的話,“太子妃,這事不宜聲張。”
一邊說,還一邊警惕的環顧四周。
經由侍女提醒,太子妃這才如夢初醒,對,對,她剛才裝作沒看到才從那裏出來,倘若現在又覺得害怕,太子一定會生疑。
這時,有個宮人過來,恭敬的福了福身子,“太子妃,太子請您過去一趟。”
太子妃心頭一跳,太子請她過去做什麽?
腦子裏轉過無數個念頭,太子妃勉強按捺住心底的恐懼,臉上卻是一派的平靜,微微頷首,“好,我這便去。”
再見到太子時,他又已經恢複了平時那副溫文爾雅的模樣,且還換了一身衣服,正慢條斯理的在那裏喝著茶,池夏卻是不見了蹤跡。太子妃按捺住瘋狂跳動的心,平靜的給太子行看個禮,“臣妾給太子請安。”
“嗯,太子妃,你剛才看到了什麽?”太子的眼神從茶盞的上方直勾勾的盯著太子妃,讓她的後背都被冷汗給濕透了。
太子妃強壓住內心的慌亂,裝出一副茫然的樣子,“妾身什麽也沒見到,剛才殿下難道不是在跟池側妃聊天嗎?”
太子盯著她看了許久,忽然勾起嘴角,隻是眼裏卻沒有半點笑意,他一下又一下,漫不經心的拿杯盞推開漂浮在水麵上的茶沫子,“池側妃惹怒了本太子,所以本太子給了她一點教訓,你聽話,本太子不會對你做什麽,知道嗎?”
“妾身知道。”太子妃嚇得連聲音都變了調。
他知道了!他知道自己看到了!
太子妃的心跟著太子的話,提到了嗓子眼。
太子望著臉色慘然的太子妃,輕嗤了一聲,揮揮手,讓她下去。
太子妃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太子的視線,迴到自己房裏,太子妃那顆提起的心才徹底放下,她知道太子野心很大,但這個男人外表看起來一向溫文爾雅,沒想到,內裏是那樣的殘酷。
這裏,不能再待下去了。
雖說太子說了,隻要她聽話,就不會打她,可天知道,盛怒起來的太子,還有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她可不想稀裏糊塗的死在太子手上。
思及此,太子妃簡直迫不及待的想離開了。
隻是,該怎麽找個借口離開呢。
太子妃焦躁的在房裏走來走去,宛如驚弓之鳥一般,外麵但凡有點什麽聲音,她都要疑神疑鬼。就怕太子忽然又把她叫出去,然後痛打她一頓。
貼身侍女小聲地建議,“太子妃,老夫人身體一向都不太好,上次不是還托人給您送了信嗎?”
太子妃一聽,眼睛頓時亮了。
是啊,她怎麽忘記這一茬了。上次沒能迴去,這次剛好沒事,迴去看看不是正好。
說幹就幹,太子妃急急忙忙收拾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托了人去給太子帶了個口信,就說娘家送了信過來,老夫人身體不大好讓她迴去看看。
太子也是知道太子妃娘家的事情的,倒也沒說什麽,嗯了一聲就準了。
太子妃鬆了口氣,帶著東西乘上了迴娘家的馬車。出了太子府地界,聽著馬車外人來人往的喧囂聲,太子妃的心,總算是安定下來了。早上看到的那一幕,大概隻是個噩夢而已吧。
馬車悠悠的停在了丞相府,望著熟悉的大門,太子妃宛若新生,尤其是在見到老夫人的時候,眼淚抑製不住的流了下來。
“乖孫女,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太子欺負你了?”老夫人雖然頭發已經全白了,但是身體一向硬朗,這次偶感風寒,也很快就痊愈了,不過是想念太子妃,這才給東宮送了信。
太子妃在未出閣的時候,最得老夫人的寵愛,當初要把太子妃嫁給太子,老夫人是一萬個不同意。在她的心裏,自家的仕途已經走到頂峰了,不必在去冒這個險。
那塊地磚與別的地磚都沒什麽不一樣,但池婉的手沿著邊緣輕輕一扣,竟把地磚摳了出來,露出下麵三四寸大的小洞。
幸好宮女們躲懶,隻是打掃了博古架上的灰塵,忽略了地麵,皇帝設置的機關是一次性的,她之前觸碰後就已經失效了。
池婉將玉璽抱出來,將地磚安好,然後又將博古架推過來擋著,這樣,除了皇帝,沒人知道,這下麵,曾經放過玉璽。
玉璽拿到手,池婉總算是鬆了口氣。
沒想到會這麽順利,不過,這東西拿在手裏,是福是禍還很難說。為今之計,是要好好保管它。
池婉這邊一切順利,可太子就沒那麽舒坦了。
他命人全力打撈,好不容易才打撈上來池婉丟下去的虎符,結果仔細一看,差點沒把他的臉給氣歪。原來那根本就不是虎符,隻是一塊和虎符顏色相近的金屬,瞧著和之前在密室裏看到的一模一樣。
難怪當時池婉會蹲在地上收斂財物,隻怕她那時候就已經想好了。
沒有找到虎符,又沒有抓到池婉,太子越想越氣,又見池方睿隱有後悔之意,更是狂躁,雙目猩紅的命人去捉池婉,生死不論,而他自己則怒氣衝衝迴到府邸。
池夏尚且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眼見太子怒氣衝衝的迴來,連忙迎出來,軟語道,“殿下……”
一句話未說完,就被太子一耳光打的頭偏了過去。
池夏捂著臉頰,踉蹌幾步方才站穩身體,驚疑不定的看著太子,“殿下,您這是幹什麽?”
因著父親的緣故,太子對她一向禮遇有加,池夏也一直把自己當作這太子府的女主人,何曾受到過這樣的對待。
難道太子往日的溫柔和善都是裝出來的?
“幹什麽,你去問問你父親幹的好事!你們父女倆,一點用處都沒有,虧得本太子好吃好喝養著你!”太子麵目猙獰,走過去一把拽住池夏的頭發,聲聲質問。
池夏吃痛,眼淚滾了出來,她大腦飛快的轉著,嘴裏嚷道,“殿下,我父親做了什麽?一定是有什麽誤會,他對您一向忠心耿耿啊!”
太子又是一腳,冷笑著斜倪了她一眼,“他倒是忠心耿耿,連虎符都拿不到,池婉不是他女兒嗎?為何眼睜睜看著他死,也不願意將虎符拿出來?!”
“池婉,又是池婉……”池夏咬牙切齒的低聲呢喃。
太子反手就是一巴掌,打的池夏嘴角滲出血跡,頭撞到牆上,發出砰的一聲響,她哼了一聲,順著牆壁軟綿綿的倒了下去。
可惜太子宛如沒見到一樣,走過去抓著她的頭,一下一下往牆上撞著,很快,池夏頭上便流出了鮮血,鮮血順著額頭往下流,糊住了整張臉,看起來十分可怖。
池夏雙手使勁掙紮著,試圖求饒,可惜,太子卻不為所動,他現在宛如瘋子一般,眼睛通紅,眼底深處蘊藏著瘋狂的情緒。
太子妃今日讓廚房做了些補湯,想到池夏,便準備送點過來。雖然她和池夏不對盤,但該做的姿態還是得做出來。誰知,剛走到門口,就聽到屋裏傳來了一聲聲的慘叫。
她心裏狐疑,池夏房裏怎麽會有慘叫?再看丫鬟們,全都瑟瑟發抖的站在外麵,一副大氣也不敢出的模樣。
太子妃疑惑的眨了眨眼睛,“裏麵在做什麽?”
若是往常,丫鬟們早就迴答她了,可今日她們卻一番常態,渾身哆嗦著,愣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太子妃不悅的皺起了眉頭,幹脆自己進去。豈料,剛踏進房門,便看到太子將池夏按在牆上,一下一下將她的頭往牆上撞去。
太子妃嚇了一大跳,蹬蹬蹬往後退了好幾步,她身後的侍女,更是差點將食盒掉落在地。這一動靜有些大,太子似乎是察覺到了外麵有人,猛地迴過頭,那雙眼睛,讓太子妃的心頭又是一震。
太嚇人了,仿若野獸的眼睛一般。
她強作鎮定,裝作什麽也沒發生的樣子,垂下了眼瞼,“妾身給殿下請安,殿下是在跟側妃說話嗎?妾身做了些補湯,放在這兒,殿下說完話,記得讓側妃喝。”
聽到聲音的池夏眸中突然迸發出了希望,因為礙於太子的威懾,她不敢說話,隻是不斷的透出哀求的眼神,想讓太子妃救自己。但不論她怎麽示意,太子妃都當做沒看到,這讓池夏的心也越來越沉。
太子不置可否,雙眸沉沉。太子妃哪兒還敢多呆下去,讓侍女將食盒放下,就離開了。
待走出太子視線範圍,太子妃腿一軟,差點跌倒在地,多虧丫鬟扶了她一把,才避免了她和大地的親密接觸。她緊緊捏住侍女的手,眼前全是太子那雙狠厲的眼睛。
“太子妃,太子妃,您清醒一點。”侍女的手差點被太子妃掐破,可她一聲不敢吭,任憑太子妃用力的掐著。
太子妃聽到這句話,才迴過神,隻是,眼裏仍舊布滿了驚恐,她無意識地重複呢喃,“你看到了嗎,你看到了嗎?”
侍女輕聲打斷了她的話,“太子妃,這事不宜聲張。”
一邊說,還一邊警惕的環顧四周。
經由侍女提醒,太子妃這才如夢初醒,對,對,她剛才裝作沒看到才從那裏出來,倘若現在又覺得害怕,太子一定會生疑。
這時,有個宮人過來,恭敬的福了福身子,“太子妃,太子請您過去一趟。”
太子妃心頭一跳,太子請她過去做什麽?
腦子裏轉過無數個念頭,太子妃勉強按捺住心底的恐懼,臉上卻是一派的平靜,微微頷首,“好,我這便去。”
再見到太子時,他又已經恢複了平時那副溫文爾雅的模樣,且還換了一身衣服,正慢條斯理的在那裏喝著茶,池夏卻是不見了蹤跡。太子妃按捺住瘋狂跳動的心,平靜的給太子行看個禮,“臣妾給太子請安。”
“嗯,太子妃,你剛才看到了什麽?”太子的眼神從茶盞的上方直勾勾的盯著太子妃,讓她的後背都被冷汗給濕透了。
太子妃強壓住內心的慌亂,裝出一副茫然的樣子,“妾身什麽也沒見到,剛才殿下難道不是在跟池側妃聊天嗎?”
太子盯著她看了許久,忽然勾起嘴角,隻是眼裏卻沒有半點笑意,他一下又一下,漫不經心的拿杯盞推開漂浮在水麵上的茶沫子,“池側妃惹怒了本太子,所以本太子給了她一點教訓,你聽話,本太子不會對你做什麽,知道嗎?”
“妾身知道。”太子妃嚇得連聲音都變了調。
他知道了!他知道自己看到了!
太子妃的心跟著太子的話,提到了嗓子眼。
太子望著臉色慘然的太子妃,輕嗤了一聲,揮揮手,讓她下去。
太子妃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太子的視線,迴到自己房裏,太子妃那顆提起的心才徹底放下,她知道太子野心很大,但這個男人外表看起來一向溫文爾雅,沒想到,內裏是那樣的殘酷。
這裏,不能再待下去了。
雖說太子說了,隻要她聽話,就不會打她,可天知道,盛怒起來的太子,還有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她可不想稀裏糊塗的死在太子手上。
思及此,太子妃簡直迫不及待的想離開了。
隻是,該怎麽找個借口離開呢。
太子妃焦躁的在房裏走來走去,宛如驚弓之鳥一般,外麵但凡有點什麽聲音,她都要疑神疑鬼。就怕太子忽然又把她叫出去,然後痛打她一頓。
貼身侍女小聲地建議,“太子妃,老夫人身體一向都不太好,上次不是還托人給您送了信嗎?”
太子妃一聽,眼睛頓時亮了。
是啊,她怎麽忘記這一茬了。上次沒能迴去,這次剛好沒事,迴去看看不是正好。
說幹就幹,太子妃急急忙忙收拾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托了人去給太子帶了個口信,就說娘家送了信過來,老夫人身體不大好讓她迴去看看。
太子也是知道太子妃娘家的事情的,倒也沒說什麽,嗯了一聲就準了。
太子妃鬆了口氣,帶著東西乘上了迴娘家的馬車。出了太子府地界,聽著馬車外人來人往的喧囂聲,太子妃的心,總算是安定下來了。早上看到的那一幕,大概隻是個噩夢而已吧。
馬車悠悠的停在了丞相府,望著熟悉的大門,太子妃宛若新生,尤其是在見到老夫人的時候,眼淚抑製不住的流了下來。
“乖孫女,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太子欺負你了?”老夫人雖然頭發已經全白了,但是身體一向硬朗,這次偶感風寒,也很快就痊愈了,不過是想念太子妃,這才給東宮送了信。
太子妃在未出閣的時候,最得老夫人的寵愛,當初要把太子妃嫁給太子,老夫人是一萬個不同意。在她的心裏,自家的仕途已經走到頂峰了,不必在去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