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綜英美] 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 作者:Philoso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生活的折磨下, 泰瑞·烏穆托尼已然麻木。他聽懂蓋瑞·雷恩透露的神奇情報後,第一反應是——上帝保佑,終於不是壞消息了!!
然後他再一品味,感覺這事有點棘手:
蓋瑞·雷恩是個靠譜的人,他說出的話八成是板上釘釘了。
但電影裏人盡皆知的重要角色來到現實, 如果泰瑞·烏穆托尼作為聯合國副秘書長, 鄭重其事地將其廣而告之, 說不定會被別人當成精神病。
若是不公布身份的話,安格斯號上人員眾多,上船的名額又那麽緊缺,恐怕難以服眾。
假如大張旗鼓地進行一番驗證過後再給出結論,一方麵顯得他這個副秘書長不務正業, 另一方麵,007係列裏的布萊恩·邦德是mi6的秘密特工, 他這邊私自審問了,事後英國人會怎麽想?
現實和電影中的英國雖說略有差別,然而布萊恩能用核武器情報引來聯合國的關注,沒準在某些方麵差別不大。
那泰瑞·烏穆托尼就要上英國人的黑名單了!
再退一步說,哪怕他驗證完了,通知其他人了,一切都塵埃落定了——萬一布萊恩是個騙子、把所有人都騙了呢?他這個副秘書長豈不是成了最大的責任人?
綜上所述,烏穆托尼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還是推鍋,啊不是、是讓英國人解決英國事。
這樣無論發生任何意外,都與他本人無關了。
……
航空母艦安格斯號上此時有兩個地位較高的英國人,一個是皇家海軍的艦隊指揮官,負責在政府有需求時供給軍艦、潛艇及飛機,另一個是他的副官。
這兩人在喪屍病毒爆發時,正因視察艦隊而停留在遠海,得以非常幸運地逃過一劫。
其中艦隊指揮官是個年逾六十的老頭,他聽到聯合國副秘書長說自己救下一位軍情六處的高官,當即帶著副官連跑帶顛、以和年齡不符的迅捷動作衝到副秘書長麵前:
「哪呢?人在哪呢?」
他這麽激動倒不是指望布萊恩的出現能解決喪屍,主要是情報部門如同國家的眼睛,一隻注視著國內,另一隻注視著國外。
災難爆發後,cia和摩薩德都不乏活蹦亂跳保有理智的官員,他們積極主動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變動,並將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匯報給安格斯號上的自己人。
然而包括軍情六處在內的英國政府不知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艦隊指揮官先生隻能每天蹭別人嚼爛的情報,還得為了全人類貢獻出僅有的幾艘護航艦艇。
堂堂上將混到這份上也是很心酸了!
布萊恩的出現如同凍土上吹來的一陣春風,讓他喜不自禁,好不容易冷靜下來後,艦隊指揮官認為,哪怕對方沒能帶來國內的消息,自己也不會太過失望——能在這混亂的末日中見到故人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了。
再說,以後沒準有人能幫他在安格斯號上,和聯合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的政客扯皮了呢?
「所以你說的那位軍情六處高官到底是愛德華·哈裏遜還是艾米麗·帕克?」
最好是艾米麗。艦隊指揮官心想。他的副官的兒子的同學的老師是艾米麗·帕克的朋友,不愁找話題聊。
「都不是。」
聯合國副秘書長迴答,「你可能沒見過他,但肯定聽說過他的名字。」
他用力拍了拍艦隊指揮官的肩膀,親切地說:「根據你們的習俗,我們決定暫時稱唿他為b先生,他的全名等你們和他見麵以後親自去打聽吧。」
b先生?這是哪來的習俗?他這個英國人為什麽不知道?
艦隊指揮官看了看身邊同樣茫然的副官,順著副秘書長指給他的方向,走進了安格斯號上的一間單間,見到了正坐在單間內看各國新聞聯播錄像、以了解喪屍爆發的詳細經過的布萊恩。
一分鍾後得知布萊恩全名的指揮官:「……」
敢情在007電影裏,奧莉薇婭·曼斯菲爾德的代號是m女士,加雷斯·馬洛裏的代號是m先生,所以布萊恩·邦德也可以叫b先生是吧!
可是現實中的軍情六處又不會搞這些有的沒的,你們隨意揣測別人家的設定,和覺得義大利街頭都是黑手黨、澳大利亞人都騎袋鼠上學有什麽區別?
……
盡管艦隊指揮官的腦子裏充斥著各種各樣紛雜的念頭,當布萊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時,他還是條件反射地問道:「那麽我該如何稱唿你?看過007電影的人有很多,直接叫名字恐怕不太方便。簡稱b先生怎麽樣?」
布萊恩雙手交叉靠在椅背上,表現得就像符合人們刻板印象的、實際隻有在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英倫紳士那般,疏離禮貌地迴答:
「請原諒,『b先生』容易讓我想起我的一位密友。」
艦隊指揮官不確定他指的是誰,猶豫了一下,說道:「隻是暫用一段時間而已,你的朋友應該不在我們的世界,就算使用『b先生』的代號也不會產生歧義。」
布萊恩與他對視片刻,似乎經過了考量,最終無聲地點點頭。
艦隊指揮官在布萊恩嚴肅的目光中,有了一種和年輕的同級官員交流的錯覺。這種錯覺反而給他帶來了一定真實感,讓他很快捋清思緒繼續說道:
「接下來請你講出你的詳細背景信息,向我展示你的部分專業技能,描述你曾經執行過的機密任務,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以幫助我們確認你是否是我們認知中的『布萊恩·邦德』……」
然後他再一品味,感覺這事有點棘手:
蓋瑞·雷恩是個靠譜的人,他說出的話八成是板上釘釘了。
但電影裏人盡皆知的重要角色來到現實, 如果泰瑞·烏穆托尼作為聯合國副秘書長, 鄭重其事地將其廣而告之, 說不定會被別人當成精神病。
若是不公布身份的話,安格斯號上人員眾多,上船的名額又那麽緊缺,恐怕難以服眾。
假如大張旗鼓地進行一番驗證過後再給出結論,一方麵顯得他這個副秘書長不務正業, 另一方麵,007係列裏的布萊恩·邦德是mi6的秘密特工, 他這邊私自審問了,事後英國人會怎麽想?
現實和電影中的英國雖說略有差別,然而布萊恩能用核武器情報引來聯合國的關注,沒準在某些方麵差別不大。
那泰瑞·烏穆托尼就要上英國人的黑名單了!
再退一步說,哪怕他驗證完了,通知其他人了,一切都塵埃落定了——萬一布萊恩是個騙子、把所有人都騙了呢?他這個副秘書長豈不是成了最大的責任人?
綜上所述,烏穆托尼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還是推鍋,啊不是、是讓英國人解決英國事。
這樣無論發生任何意外,都與他本人無關了。
……
航空母艦安格斯號上此時有兩個地位較高的英國人,一個是皇家海軍的艦隊指揮官,負責在政府有需求時供給軍艦、潛艇及飛機,另一個是他的副官。
這兩人在喪屍病毒爆發時,正因視察艦隊而停留在遠海,得以非常幸運地逃過一劫。
其中艦隊指揮官是個年逾六十的老頭,他聽到聯合國副秘書長說自己救下一位軍情六處的高官,當即帶著副官連跑帶顛、以和年齡不符的迅捷動作衝到副秘書長麵前:
「哪呢?人在哪呢?」
他這麽激動倒不是指望布萊恩的出現能解決喪屍,主要是情報部門如同國家的眼睛,一隻注視著國內,另一隻注視著國外。
災難爆發後,cia和摩薩德都不乏活蹦亂跳保有理智的官員,他們積極主動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變動,並將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匯報給安格斯號上的自己人。
然而包括軍情六處在內的英國政府不知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艦隊指揮官先生隻能每天蹭別人嚼爛的情報,還得為了全人類貢獻出僅有的幾艘護航艦艇。
堂堂上將混到這份上也是很心酸了!
布萊恩的出現如同凍土上吹來的一陣春風,讓他喜不自禁,好不容易冷靜下來後,艦隊指揮官認為,哪怕對方沒能帶來國內的消息,自己也不會太過失望——能在這混亂的末日中見到故人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了。
再說,以後沒準有人能幫他在安格斯號上,和聯合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的政客扯皮了呢?
「所以你說的那位軍情六處高官到底是愛德華·哈裏遜還是艾米麗·帕克?」
最好是艾米麗。艦隊指揮官心想。他的副官的兒子的同學的老師是艾米麗·帕克的朋友,不愁找話題聊。
「都不是。」
聯合國副秘書長迴答,「你可能沒見過他,但肯定聽說過他的名字。」
他用力拍了拍艦隊指揮官的肩膀,親切地說:「根據你們的習俗,我們決定暫時稱唿他為b先生,他的全名等你們和他見麵以後親自去打聽吧。」
b先生?這是哪來的習俗?他這個英國人為什麽不知道?
艦隊指揮官看了看身邊同樣茫然的副官,順著副秘書長指給他的方向,走進了安格斯號上的一間單間,見到了正坐在單間內看各國新聞聯播錄像、以了解喪屍爆發的詳細經過的布萊恩。
一分鍾後得知布萊恩全名的指揮官:「……」
敢情在007電影裏,奧莉薇婭·曼斯菲爾德的代號是m女士,加雷斯·馬洛裏的代號是m先生,所以布萊恩·邦德也可以叫b先生是吧!
可是現實中的軍情六處又不會搞這些有的沒的,你們隨意揣測別人家的設定,和覺得義大利街頭都是黑手黨、澳大利亞人都騎袋鼠上學有什麽區別?
……
盡管艦隊指揮官的腦子裏充斥著各種各樣紛雜的念頭,當布萊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時,他還是條件反射地問道:「那麽我該如何稱唿你?看過007電影的人有很多,直接叫名字恐怕不太方便。簡稱b先生怎麽樣?」
布萊恩雙手交叉靠在椅背上,表現得就像符合人們刻板印象的、實際隻有在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英倫紳士那般,疏離禮貌地迴答:
「請原諒,『b先生』容易讓我想起我的一位密友。」
艦隊指揮官不確定他指的是誰,猶豫了一下,說道:「隻是暫用一段時間而已,你的朋友應該不在我們的世界,就算使用『b先生』的代號也不會產生歧義。」
布萊恩與他對視片刻,似乎經過了考量,最終無聲地點點頭。
艦隊指揮官在布萊恩嚴肅的目光中,有了一種和年輕的同級官員交流的錯覺。這種錯覺反而給他帶來了一定真實感,讓他很快捋清思緒繼續說道:
「接下來請你講出你的詳細背景信息,向我展示你的部分專業技能,描述你曾經執行過的機密任務,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以幫助我們確認你是否是我們認知中的『布萊恩·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