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綜英美] 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 作者:Philoso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抱歉。」柯本毫無誠意地說,「我前幾天剛見過我兄長家的女兒,她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說話間,他把係在胸部的血壓傳感器和掛在手腕上測量脈搏的裝置遞過去,看布萊恩熟門熟路地給自己戴上,最後再把手指上的皮膚電傳感器一套,問詢過程就隨時可以開始了。
這兩天同樣的流程重複過不知多少迴,主持測試的人也換過很多次,艾什·柯本是最新的考官,他和布萊恩的關係好得顯而易見,因此他的到來多少意味著mi6對布萊恩正逐漸放心。
重複測試的理由是測謊儀準確率並非100%可靠。
經常說謊的人能夠通過控製自己的心跳和血壓矇騙過機器,有時當事人的測謊結果還會受到情緒影響,比如誠實又老實的人就容易在受到懷疑的時候感到緊張,從而被認為沒說實話。
另一方麵,他們詢問布萊恩的問題也不是始終都完全一致的。若是問題的引導性或暗示性太強,受測者可能提供錯誤的迴答,反過來說,如果問題過於籠統,也很難得出準確結果。
再加上考官或許會存在偏見。例如艾什·柯本會偏向於布萊恩說的是實話,換成一個極度討厭布萊恩的人,在相同的情況下卻會認為他在說謊。
……
布萊恩雙手搭在靠背椅的扶手上,眼睛盯著前方的電視黑屏。
柯本先是閑適地問了幾個不相關的問題以確認他的狀態:「你從美國迴來以後的這兩天過得怎麽樣?」
布萊恩麵無表情地迴應:「挺好。」
旁邊的專家時刻注意著測謊儀主機的反饋,看到布萊恩的血壓和心跳產生波動之後對柯本點了點頭——那句話是謊話。
柯本心中一樂,問道:「難道你更喜歡在美國的生活?」
布萊恩:「不喜歡,準確地說是挺討厭的。」
這是真話。
柯本:「但我記得你在美國有不少朋友。」
「有。」布萊恩肯定地說,「我在霍金斯鎮遇到的同學,我們直到今天還有聯絡。」
柯本好奇地問:「你最開始去美國就是為了去見他們?」
一個多月前,布萊恩連夜離開倫敦,理由是『受到朋友邀請』。
「我當時需要一個能夠脫離現實的環境。」
這裏測謊儀主機屏幕上的線條跳了一下。
但並不一定代表布萊恩在說謊。
綜合考量,他被情緒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測謊專家沒有叫停。
布萊恩平鋪直敘地繼續說:「他們今年要在霍金斯鎮重聚一次,發郵件邀請了我,不過我最終沒有去。我不想和正常人見麵,那會讓我在對比之下顯得……不那麽正常,所以我最後獨自一人去了哥譚市。」
真話。
霍金斯鎮的小夥伴經常給布萊恩群發聚會通知,隻是他從來不迴應。
柯本:「你前往哥譚之前去了哪?」
「華盛頓,紐約。」
「一個人?」
布萊恩:「是。」
測謊儀沒有反應。
柯本突然換了話題:「你如何看待妮可·可汗這個人?」
「很專業。」布萊恩迴答得非常迅速,「我很喜歡她。」
柯本:「如果讓你在妮可·可汗和丹尼爾·哈裏森中間挑選一個上床,你更偏好誰?」
布萊恩驚訝地看著他,柯本表麵無動於衷——測試的頻率,包括在測試過程中向布萊恩提出的問題都不是他單獨決定的。
一些聽上去很詭異的題目背後都有自己的邏輯。
布萊恩確定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迴答的,過了一會才不情不願地說:「妮可·可汗。」
測謊儀響了一聲。
假話。
「……那就丹尼爾·哈裏森。」
布萊恩在眾目睽睽下很想換個姿勢。
可惜他被傳感器固定在椅子上,連手指尖都不能亂動。
「比起女人,你更喜歡男人?」
「不。」布萊恩幹巴巴地說,「隻是對我來說,丹尼爾比妮可更可愛……我不喜歡太強勢的另一半。你們知道嗎?一般來說這種審美都和家庭有關,m女士太嚴厲了。」
其他人善意地笑起來,柯本說:「我會幫你轉達給m的。」
布萊恩:「謝謝你。」
測謊儀又跳了。
人們笑得更大聲。
柯本在笑聲中問道:「丹尼爾·哈裏森與你是否存在感情上或者肉體上的關係?」
布萊恩:「沒有。」
測謊儀仍舊在滴滴作響。
氣氛重新變得嚴肅起來,柯本說:「我將這個問題分開,重新問一次。你們二人之間發生過性關係或者近似的親密行為嗎?」
布萊恩否認:「沒有。」
「感情上呢?你喜歡他嗎?」
「我隻將他當做普通同學,我們甚至不是朋友。」
布萊恩注視著電視黑屏中自己的倒影。
他放空大腦,盡量平復著情緒。
這很正常。
他告誡自己。
不要生氣,也別遷怒艾什·柯本,所有人都在做他們該做的事。
柯本:「如果丹尼爾·哈裏森還活著,你是否會因為他生命受到威脅而投向所羅門·萊恩?」
「……」
「布萊恩?」
「不會。」布萊恩迴過神,「丹尼爾已經死了,我親眼看著連恩向他開槍。」
說話間,他把係在胸部的血壓傳感器和掛在手腕上測量脈搏的裝置遞過去,看布萊恩熟門熟路地給自己戴上,最後再把手指上的皮膚電傳感器一套,問詢過程就隨時可以開始了。
這兩天同樣的流程重複過不知多少迴,主持測試的人也換過很多次,艾什·柯本是最新的考官,他和布萊恩的關係好得顯而易見,因此他的到來多少意味著mi6對布萊恩正逐漸放心。
重複測試的理由是測謊儀準確率並非100%可靠。
經常說謊的人能夠通過控製自己的心跳和血壓矇騙過機器,有時當事人的測謊結果還會受到情緒影響,比如誠實又老實的人就容易在受到懷疑的時候感到緊張,從而被認為沒說實話。
另一方麵,他們詢問布萊恩的問題也不是始終都完全一致的。若是問題的引導性或暗示性太強,受測者可能提供錯誤的迴答,反過來說,如果問題過於籠統,也很難得出準確結果。
再加上考官或許會存在偏見。例如艾什·柯本會偏向於布萊恩說的是實話,換成一個極度討厭布萊恩的人,在相同的情況下卻會認為他在說謊。
……
布萊恩雙手搭在靠背椅的扶手上,眼睛盯著前方的電視黑屏。
柯本先是閑適地問了幾個不相關的問題以確認他的狀態:「你從美國迴來以後的這兩天過得怎麽樣?」
布萊恩麵無表情地迴應:「挺好。」
旁邊的專家時刻注意著測謊儀主機的反饋,看到布萊恩的血壓和心跳產生波動之後對柯本點了點頭——那句話是謊話。
柯本心中一樂,問道:「難道你更喜歡在美國的生活?」
布萊恩:「不喜歡,準確地說是挺討厭的。」
這是真話。
柯本:「但我記得你在美國有不少朋友。」
「有。」布萊恩肯定地說,「我在霍金斯鎮遇到的同學,我們直到今天還有聯絡。」
柯本好奇地問:「你最開始去美國就是為了去見他們?」
一個多月前,布萊恩連夜離開倫敦,理由是『受到朋友邀請』。
「我當時需要一個能夠脫離現實的環境。」
這裏測謊儀主機屏幕上的線條跳了一下。
但並不一定代表布萊恩在說謊。
綜合考量,他被情緒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測謊專家沒有叫停。
布萊恩平鋪直敘地繼續說:「他們今年要在霍金斯鎮重聚一次,發郵件邀請了我,不過我最終沒有去。我不想和正常人見麵,那會讓我在對比之下顯得……不那麽正常,所以我最後獨自一人去了哥譚市。」
真話。
霍金斯鎮的小夥伴經常給布萊恩群發聚會通知,隻是他從來不迴應。
柯本:「你前往哥譚之前去了哪?」
「華盛頓,紐約。」
「一個人?」
布萊恩:「是。」
測謊儀沒有反應。
柯本突然換了話題:「你如何看待妮可·可汗這個人?」
「很專業。」布萊恩迴答得非常迅速,「我很喜歡她。」
柯本:「如果讓你在妮可·可汗和丹尼爾·哈裏森中間挑選一個上床,你更偏好誰?」
布萊恩驚訝地看著他,柯本表麵無動於衷——測試的頻率,包括在測試過程中向布萊恩提出的問題都不是他單獨決定的。
一些聽上去很詭異的題目背後都有自己的邏輯。
布萊恩確定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迴答的,過了一會才不情不願地說:「妮可·可汗。」
測謊儀響了一聲。
假話。
「……那就丹尼爾·哈裏森。」
布萊恩在眾目睽睽下很想換個姿勢。
可惜他被傳感器固定在椅子上,連手指尖都不能亂動。
「比起女人,你更喜歡男人?」
「不。」布萊恩幹巴巴地說,「隻是對我來說,丹尼爾比妮可更可愛……我不喜歡太強勢的另一半。你們知道嗎?一般來說這種審美都和家庭有關,m女士太嚴厲了。」
其他人善意地笑起來,柯本說:「我會幫你轉達給m的。」
布萊恩:「謝謝你。」
測謊儀又跳了。
人們笑得更大聲。
柯本在笑聲中問道:「丹尼爾·哈裏森與你是否存在感情上或者肉體上的關係?」
布萊恩:「沒有。」
測謊儀仍舊在滴滴作響。
氣氛重新變得嚴肅起來,柯本說:「我將這個問題分開,重新問一次。你們二人之間發生過性關係或者近似的親密行為嗎?」
布萊恩否認:「沒有。」
「感情上呢?你喜歡他嗎?」
「我隻將他當做普通同學,我們甚至不是朋友。」
布萊恩注視著電視黑屏中自己的倒影。
他放空大腦,盡量平復著情緒。
這很正常。
他告誡自己。
不要生氣,也別遷怒艾什·柯本,所有人都在做他們該做的事。
柯本:「如果丹尼爾·哈裏森還活著,你是否會因為他生命受到威脅而投向所羅門·萊恩?」
「……」
「布萊恩?」
「不會。」布萊恩迴過神,「丹尼爾已經死了,我親眼看著連恩向他開槍。」